九七初中就开始喜欢一个男生L。L是个很随性的人,九七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喜欢上L的,她不知道,因为太久了,以至于她忘记了。注意到L,是在刚开学的时候,九七坐在第二排,转头看到他,有点傻,有点愣,要是搁现在,应该会说是呆萌,不,不完全是,还是觉得他是个很有趣的人,这是第一印象。
她喜欢他,喜欢他什么?喜欢L的第一点,就是和他说话很开心,有一次,他们去体育馆参加一个活动,他们并排走着,聊得很开心,胳膊连在一起,聊什么,她忘了,因为是冬天,所以并没有触碰的感觉。
喜欢他的第二点,就是他也许也在喜欢九七。什么可以证实这一点呢?初二的时候分小组,他们是一个小组的,聊的很多,之后很多次都是面对面坐,“啊,你又踢到我了,咱们约好,你腿放这边,我腿放那边,行不?”“行。”后来,就分开坐了,好像,也没有心里的那种喜欢了,有一次,他们还是分到了一组。“你换过来,一起聊天嘛”“不要。”男生和女生就是想得不一样,九七是不想心跳加速,他,大概是误会了吧。
喜欢他的第三点,他会画画吧。黑板报是他画的,教室的一面墙是他装饰的。可为什么,一起画黑板报的不是她,没有分到同一个小组去装饰墙壁呢?看看他装饰的墙壁,简单,随性。再看看自己装饰的墙壁,像极了一个底子不好,还浓妆艳抹的姑娘,甚是讨厌。
喜欢他的第四点,是他有点坏,但是其实很老实吧,不,应该是很懂分寸,给人莫名的安全感。还坐在一个小组的时候,他对着九七,“你知道男生和女生发生关系叫什么吗?”林悦心里面说:“做爱。”电影,电视剧,小说,什么上面都写着,但要说,还真说不出口。那时候的他们班同学对这些事情,懂得其实并不多,就是了解一些名词,但非常喜欢卖弄,觉得自己知道了这些知识,就好像高人一等似的。“你这都不知道,那叫做爱。”听了L的话,林悦不再说什么,低下头看自己的书,这有什么好说的,一边,希望九七别人知道自己是懂这些知识的,好让大家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一个不解风情,只知道书本知识的人,一边,她又打心眼里觉得这样的自己真的非常的幼稚。
九七对L的暗恋长达六年之久,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要说六年零几天,这是真的记不清楚了,毕竟,没有那么喜欢他不是。当喜欢人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执念,想要得到,又想要放弃,想得到的时候,没有勇气说出口,想要放弃的时候,却觉得成本太高了。再去喜欢一个人,就要重新定义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喜欢的这个人外貌需要达到什么标准,身高多少,长相的轮廓是什么,性格怎么样,特长是什么……框框架架的一套,整出来后,却觉得过于正式,世界上怎么会有那样的人,那么符合你所谓的标准呢,一切,抵不过一次心动。可是,长这么大了,遇见的人,紧张的会有,心动的,真就只有一个,这一个,还是日久生情得来的。这个人就是喜欢一个人的模板,把所有人框死了,往里面套,套的差不多就行了。
小说里面的啊,有一句话,喜欢你,之后喜欢的人,都有你的模样。当时带入情节,可把九七给哭惨了,那些个书里面的男女主角怎么就没有在一起呢?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九七开始觉得那些个男女主角渣,你没有忘掉前任,把现任当替身?你是个人吗?这对于现任来说,太不公平了。再长得大一些,九七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又变了,现任长得像前任,真的是作者感情泛滥,或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所有人都会那么深情吗,特别是有些说是现实改编的,作者你又不是当事人,你怎么就那么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呢?在九七看来,是有一些人真的深情,忘不了原来的那个人,找的人是替代品,但绝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年幼的时候就形成了一套那样的审美标准,换审美标准的成本太高了,也总是习惯不了。这要说,每一个现任,都有点像前任,不是让人膈应吗?别膈应了,现任们正好符合那个人得审美标准,别怀旧怀旧整得没完,大抵是对上了人家的模板,跟原来的那些个前任最多半毛钱的关系,一毛钱的关系都算不上。这半毛钱的关系怎么来的?想一想,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某个人最开始的建模再符合她/他的审美标准,也有些特质是没有想到的吧。前任的特质,正好是对这个人的审美标准模板的修缮。你说人家原来的审美不怎么地,嗐,你要改变了人家的审美,说不准,人家就不要你了。珍惜现在的人吧,别一天到晚,想东想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