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河南陕县,石壕村。
一百多年前,杜甫行至此地,写下著名的揭露唐朝官兵拉壮丁的新闻稿《石壕吏》。今天,有一个人敲开了驿站的大门,给孟知祥看了一样东西。
一道教令。作者刘玉娘,内容是指示李继岌立刻杀掉郭崇韬,以除后患。
我们知道,皇后的命令一般也就管管内宫,要在宫外具备权威,产生法律效应,除非有两种情况。皇帝老公死了,皇帝儿子还没长大。可刘玉娘还没成为寡妇,就提前干上了慈禧太后干的事。
来人一脸得意,在没有练成武林秘笈的情况下,一路狂奔,竟然追上了孟知祥,而且半夜三更不睡觉来敲一个男人的门,无非是想警告孟知祥老实点,不要多管闲事。
这个事情上面已经交给我处理了,孟郎就好好睡觉不要操心了。
来者,太监马彦珪。
数天前……
在送走孟知祥后,李存勖才发现所托非人,孟知祥是自己的姐夫,但他也是郭崇韬的老同事,老朋友。这两人还互为伯乐,你推荐我当中门使,我推荐你当西川节度使,俗称互相抬轿子。
失误了,让他去办事,难免他会给郭崇韬打掩护。
李存勖马上采取了补救措施,找到了四阉帮最后一位。衣甲库使马彦珪。看他派出的人员,大概是想提醒一下郭崇韬,值钱东西最好马上给我入国库!
但这个马彦珪不是一个安分的仓管,在听到这个命令后,他转身找到了刘玉娘。
“为了魏王的安危着想,应该马上对郭崇韬下手,只是观察观察,静观其变是不行的。”
如他所愿,刘玉娘作为一名优秀的商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核心资产(儿子)的安全性,郭崇韬是不是真的有异心,她并没有兴趣。
你脑后有没有反骨,我砍下看看不就知道了。
于是,她给老公扇起了十二级大风,要求立刻动手。
事实将证明,比皇帝毒的是太监,比太监毒的是某些女人心。
这会的李存勖已经恢复了冷静,否决了马上动手的提议。
好吧,你不管儿子死活,只好我一个妇道人家出面了。
刘玉娘私下写了那道教令,交给马彦珪,让其赶紧前往成都。
后面我们已经说了,马彦珪日夜飞奔,警告了孟知祥,提前进入了成都。
现在,四位太监分工合作,激怒了一位父亲,煽动了一位母亲,最后,他们要唆使一位少年。
在他们看来,这应该是最简单的一步,可实际上,并不容易。
李继岌并不傻。
前些天,有一位狼狈不堪的人回到成都,这个人叫王承休,如果你忘记了,说明你一目十行了,他是秦州节度使,也是第一位太监节度使,当然,不是第一位绿帽节度使。
在看到王承休后,李继岌横眉,冷目,大声问道。
“你驻守大镇,握有强兵,为什么不抵抗?”
你打我,还嫌我不还手?王承休摸不着头脑,只好耐着性子,认真回答:“因为害怕大王的神威。”
这像是标准答案,王承休以前都是这样打哈哈。
“那为什么不投降?”
王承休开始冒汗,这个少年不好对付啊。
“因为大王的军人还没有进入成都。”
“你们进入羌地时有多少人?”李继岌话锋一转。
“一万二。”
这里解释一下,因为从秦州到成都的正常大道上跑着唐兵,所以王承休就绕了一下,向羌族同胞借了路。而没事领着一万多人明火执仗地冲到人家的领地,迎接他们的当然不会是好酒。
“现在你们回来了多少人。”
王承休有一种大祸将临的感觉。
“二千。”
羌族的同志够狠!
李继岌冷笑一声,说出了一句让王承休大小脑失禁的话。
“现在,你可以为死去的一万人偿命了。”
据此考察,年少的李继岌并不是阿斗,如果正常发展,请两个优秀的家庭教师,应该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至少不会输于九年之后,站在成都最高处,同样十六的那位少年。
见到密令后,李继岌退缩了,不是胆怯,他也下过诛杀令,而是他已经了解,郭崇韬并不像别人说的那么坏,至少不会赖在成都不走。
就在前两天,郭崇韬突然跑来,高兴地告诉他:“事情已经办妥了,各地趁乱起事的匪患已经平息,可以将任圜留在这里等孟知祥,我跟魏王马上就启程回洛阳。”
“大军就要出发,无缘无故的,怎么可做这样背负良心的事。”李继岌有怀疑母亲的觉悟。
“况且只有皇后的谕令,皇上没有诏令下来,就能杀招讨使吗?”
李继岌一针见血,指出了这个计划中的法律漏洞,皇后的谕令杀个宫女还凑合,杀招讨使,那就像用步枪打飞机,只有我们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金正日同志才能办到。
李从袭们乱了,一直以来,他们认为这个少年不过是一个无知的二代,除了贪玩不会别的,只要略施小计,就完全可以掌控。
可现在,事实再一次证明,不能小看年轻人。
当然,也不能小看太监。在一阵慌张之后,三位太监定下神来(向延嗣不在),使出了杀手锏。
“今天密敕已经发下来,你就是不干,但如果郭崇韬知道这件事,我们都得完蛋!”
用错误的行动去掩饰错误的决定,这是太监们的逻辑,要是用这个答案去考试,补考是必须的,但如果用来吓唬人,已经够了。
此言一出,已经将李继岌逼到了绝路。
望着面目扭曲的太监们,李继岌突然生出一股陌生的感觉。可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这些太监是他身边唯一的依靠,如果连他们都得罪,自己将在天高地远的成都孤身一人。
“魏王要是不忍心下手,就回避吧,这种事情交给我们。”
公元九二六年的正月初七,成都,清晨。
郭崇韬走在大街上,他要去见李继岌,而在到达最终目的地之前,我们先来解读关于郭崇韬的两个谣言。因为从接到索命请帖,踏出家门那一刻起,时间就已经来不及了。
第一个谣言:他是否想当成都山大王,第两个:他是否黑了钱。
第一个我们已经分析过,连李继岌都已经认同,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现在,我们来回答第两个问题,答案可能会让一些追求完美的人感到失望。
是的,郭崇韬的确收了钱,收了很多钱。
这个结论不但有人证,还有物证。不久后,在郭崇韬洛阳的家里抄出了许多的箱子,里面有无数的珍宝,而箱口的泥封都还是湿的。证明这些钱不是郭崇韬同志多年存下来的积蓄,确是最近从蜀国新运回来。
但就此认可郭崇韬是巨贪却有些草率,我需要讲两个故事,准确地说,是二段对话。
也许是某本小说,或者是某个电视剧,反正有这么一段对话。
一个人问一个主刀医生。
你为什么要收红包?你缺钱吗?
不是的,因为我不收,患者家属就不放心。
提问的人点头,自此,一位光明、高大的白衣天使形象被树立了起来。
第二段对话,来自史书。
一个人问:“侍中最近接受了很多梁人的礼物,这只怕影响不好啊。”
“我位兼将相,光是俸禄跟赏赐都用不完,怎么会搜刮外财呢。只是因为梁朝最后这些年,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贿赂,我要是不收他们的礼物,只怕他们心里会有想法。”
“你不要担心,我不会贪这些钱,我只是替国家保管这些钱罢了。”
这段对话的双方不是别人,一人正是郭崇韬,提问的是他的亲信。郭崇韬也不是说说而已,没多久,李存勖搞大型劳民伤财活动——南郊祭天。郭崇韬第一个出钱赞助。
我们再重新解读第两个答案,因为担心蜀人担忧害怕,所以郭崇韬收了他们的钱以安抚他们的心。而又担心李存勖花钱大手大脚,所以私自搞了一个银行,等李存勖有急事需要用钱的时候,才将这些钱献出来。
伟大!伟大到为了大局不惜牺牲自己的名誉,但可惜的是,这里面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公钱就是公钱,私钱就是私钱。公私不分是比贪污腐败更危险的行为。
因为以正义之名的公私不分无法监督。
郭崇韬无法证明,他除了公钱私存之外,没有公钱私用。
我相信,私用是肯定的。
如第一段对话,其实还有下半部分。
做完手术后,你会将红包还给家属吗?
不一定。
不一定?
是的,不一定,如果是穷人的,我会还,但如果……
为什么这样?!
因为我也想过一些舒服的日子。
郭崇韬也想过一些舒服的日子,他的房子被太监举报跟皇宫一样,虽然有些夸张,但未必完全胡编。
而且,那么多钱放在家里面,郭崇韬不去用,能保证他的儿子不去用?能保证他的老婆不会偷偷拿一块玉挂到自己的脖子上?
更何况,像金子银子玉石钱币这些东西,放一段时间再交上去,可能会升值,但有些东西进了家门,再上交,估计李存勖直接就拒收,比如那些美丽的女子。
据记载,汾阳王郭子仪也是一名风流豪客,郭崇韬既然以他为偶像,自然全心全意向偶像学习,取其精华,不舍糟粕。
现在,我们可以给出完整的答案,郭崇韬收钱,但主要是为了给李存勖存钱,当然,因为付出了劳动,他也会收一些资产管理费,就像现在的基金公司。
如果非要说郭崇韬是贪官,那他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还能办一些事情的贪官。
结论已经出来了,我们重新回到成都的那个早晨,郭崇韬走在青古板铺就的大街上,阳光还没有出来,说不清青石板泛起的白色是月光或是鱼肚白的天空用剩舍弃的。在青石缝里偶尔有一些顽强伸展的野草,野草上有些许晶莹的露珠。
郭崇韬就这样走向魏王府,他的心情应该是不错的。
蜀地渐渐恢复了安定(暂时),王衍也已经离开成都,在去洛阳的路上。再也没有什么差错可出。
蜀国平复了,这是一段结束,也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开端。
在不久前,郭崇韬干了一件气吞山河的事情。
进驻成都后,他给附近的南诏国送去了书信。南诏国,是在中国西南(主要是云南)的割据王国,再过十年,这里将成为大理国,其国君就是传说中又出和尚又出恶人又出花心大萝卜又出帅哥又出武痴会六脉神剑的段氏。
这块地方自古以来是下属机关,但趁着中央衰弱,不按时纳税不说,还经常到成都来打秋风。
在郭崇韬看来,你们已经过了太久无组织无纪律的小日子,现在我来了,大家还是把组织生活捡起来吧。
尔等离国日久,未免忘其藩属,今吾大唐雄风已复,当审时度势,尽早来归。不然,王师百万,天险难拒,若等兵临城下,悔之晚矣。
痛快!雄起!这等傲视宇内,是我臣民,属我臣土,虽远不弃、虽久勿忘的精神,大家应该好好学习,特别是宋太祖赵匡胤先生尤其要补课。
郭崇韬的脚步稳健而愉悦,在今天,他终于可以说,自己已经超越了李嗣昭、周德威、李存审和李嗣源,成为太原五虎将之首。
而且,我可以超越他们,他们无法超越我。
那四位中,有三位就算要努力,也只能革阎王的命。另一位,回去之后,就让他到洛阳给李存勖当保镖。而自己,宏图可大展。
接下来,挟平蜀之势,南诏,荆楚,湖南,吴国,吴越,南汉,闽国,安南,塞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汾阳王啊,我离你越来越近了。
事实上确是如此,从阴阳距离来说。
郭崇韬走进李继岌的府门,当他的腿抬起,迈上通向内堂的台阶时,一阵剧痛从脑后传来。
杀人凶器据记载是一把挝,挝,长一丈三尺,柄端或铸以拳型,拳握铁笔,是为笔挝。又或铸以拳型,独伸出中指(不礼貌),是为金龙挝(大概是点穴用)。又或挝头如瓜形,称为朝天挝。
如果大家对冷兵器不感冒,记不住这件凶器的样子也没有关系,因为杀死郭崇韬的是另外一样东西:欲望。
郭崇韬静静地倒在台阶之上,身体呈向上的角度,头骨粉碎,血流一地。
痛惜,为郭崇韬,也为李存勖。
敬请期待下一卷《城头变幻大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