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归来似故里
京都和东京,在英文和日文都是可以顺着倒着念的两个城市,但在历史却是有着不同底蕴的两个时期,一个保有唐韵,一个更像江户时代。
京都和西安,京都和长安,都有一个字共同属性,唐。你能在京都的任意条町追溯名字的由来,四条河源町,三条,五条,金阁寺,银阁寺,都留有了心心相印的故事,而我只是完成念念回响的又一个目的地,它是我到过西安,更想遥望长安偏隅的另一个城市,京都。可能我带有太多的感谢色彩在城市中,但这的确是我最初想抵达的目的地,终于有幸见证静谧时光的绻绻画卷之美。
永远的光,永远的月,仰望天空,便是时光回眸,那惊鸿一舞所留下的星辰大海。你能找到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你能回望银阁寺山上的京都全景,而在稻荷伏见神社,即将垂暮的夜色,那一盏照亮平成字样的鸟居石柱,不禁感慨,画卷人中游,早已忘记来时的路,那却是《艺伎回忆录》中小千代奔跑过的路,伴随京都的变迁与桑田。
缱绻云舒,皎皎月色,石径小路,漫步一人,微微灯盏,照亮内心,又是思考独处和找到前行的下一个方向。
再竹林的尽头,有常寂光寺,听说是一位大师圆寂之地,但功课不足的我无从考证,真相就是即便枫叶凋零,带有残落的地枯萎,但竹林依旧常绿,且带有独属宁静。岚山游客众多,都在迎接新的2020,但秉承相同的文化属性,所保留的拜新年,体会菊松梅高洁之姿,茶经品茶,这些底蕴传承都在继续。
从京都到大阪的列车上,回望地是一路前行的感慨,穿过的是无数个驿站,也见证到了每个驿站前送行的旅客,不断地拥抱,或许这就是自己深度游的意义吧,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异域国度,情感是有共鸣的。同样在大阪的梅田大厦上,一堆恋人在高楼天台,看着远方,如同桥上的人看风景,他们却不知我在凝望他们,就这样细水长流,静静细数高楼大厦,有点点闪烁的飞机经过,有条条穿越的轻轨,有平静一往情深的江面大桥,却不及这对中年的伴侣静静相依,或许这就是我旅行中最触动软的弦的地方~
要我留在结尾的最后一刻,当然是我足以铭记的旅行故事,岚山***诗碑,沿着渡月桥的路径,这是他1919年所提下的风雨二次游岚山,诗句中写到“人间的万象真理,越求越模糊,模糊中偶见一点光明”,正值中国近代风雨飘摇,家国破碎,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找中国的路在何方,中国的未来在哪里,自己怎样才能拯救贡献力量,时隔100年后,当年的微光,总理,这盛世如你所愿。特别要记住诗碑前一位京都市民的老爷爷,他应该是研究马列主义的学者,给我耐心讲解周总理在日求学的过程,以及对日本人民,和1972年中日建交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临走特别送我了“风雨岚山,一路平安”的珍藏塑封枫叶卡,这是老爷爷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每一位耐心听他讲解的路人,他会说部分中文,临走道别他也说着谢谢,老爷爷来过中国,看好未来,也相信新年到来之际,他一定长命百岁。
时光不管怎样流转,一个世纪的事情太多,而迈入新的十年,我只想记住最美的沿途风景和打动心灵的人文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