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700000009

第9章 第八辑

第八辑

也谈河北境内的辽宋时代古地道

——兼说杨延昭抗辽

关于河北省境的辽宋时代古地道,除了本报2007年11月12日王春瑜先生《永清地下长城小记》,12月3日宗春启先生《永清地下长城是北宋修的吗?》两文外,如北京大学历史系刘浦江先生早在台湾《大陆杂志》第101卷第1期,2000年7月15日发表了《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等文,均有研讨。在此愿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刘浦江先生已经指出,在周世宗率军收复三关之后,“今天发现的古地道就主要分布在永清至霸县和永清至信安镇之间,而这一带正是澶渊之盟前双方争夺最激烈的热点地区”。如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即辽统和四年北伐,三月一度攻“入涿州”,辽军于四月“复涿州”, 却于三年后,方收复易州。 今人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辽宋边界是以辽天庆元年与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准,距离澶渊之盟前双方的拉锯战已百年以上,因此,欲据此份地图集所标画的分界,判断地道为辽人所修,就缺少准确的依据。再说,分明位于宋境的雄县、蠡县、邯郸等地都有古地道,又当如何解释?

从辽宋双方的军事形势看来,除了宋太宗两次失败的北伐之外,宋朝一直居于消极防御、被动招架的态势,而辽朝居于主动进攻的态势。进攻者以骑兵为主,倏来忽往,似无修地道的必要;而防守者以步兵为主,倒是有修地道的可能。从今存史料看来,宋朝在河北西路开挖了不少塘泊,用以限制辽朝骑兵的奔突。

北宋亡国后,大量文献散佚,今存北宋的史料中见不到有地道的记载。幸好《嘉靖霸州志》卷1《古迹》中有一小段重要记载:“引马洞:杨延朗所治,始自州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潜以出师,多获隽(隽获)焉。”杨延昭本名延朗,澶渊之盟后八年的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宋真宗装神弄鬼,将道教传说中的赵玄朗冒充宋朝皇帝的“圣祖”,遂于当年闰十月,将玄、朗两字,定为御讳,“不得斥犯”。 这就是杨延朗改名杨延昭之年,两年之后,杨延昭病死,享年五十七岁。《嘉靖霸州志》不称杨延昭,而称杨延朗,表明其所抄录的北宋史料,具有相当原始性,应是大中祥符五年之前的记录。

按宋朝史料记载,杨延昭著名的一战,是在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的遂城之战,其官衔是保州(今保定)缘边都巡检使,而所守的城市是遂城。遂城本属后晋割让给辽的易州,时称威虏军,澶渊之盟后改名广信军。 此战由辽朝主政的承天太后萧绰亲自督战,亦为所败。 此后杨延昭任莫州(今任丘)刺史,团练使,保州、威虏、静戎军(今徐水)沿边都巡检使,宁边军(今蠡县)部署等, 其实都属小战区的司令。今存史料没有记载杨延昭镇守过平戎军(今霸县),《嘉靖霸州志》的记载正可补裰史之阙文,表明今存河北的辽宋时代地道,确与杨延昭的军事活动有关,地道用于“潜以出师”,是宋军抗辽的重要设施。

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偏离史实太远。杨业生前最高当过大战区的副司令,并且因他是北汉降将,而受岐视。直到战死后,宋太宗才为之痛惜,而以极高的规格封赠。他的军事活动是在河东(今山西)的代州等地,估计生前至多到开封朝见过宋太宗。当时京城百官,包括宰相,往往是租房居住,又何以来的什么“天波府”?杨延昭之子即是杨文广,所谓杨宗保和穆桂英又纯属杜撰。如前所述,杨延昭军事活动则在河北路的辽宋交界一带,但只是一个小战区的司令。直到澶渊之盟后,才升迁高阳关副都部署,为大军区的副司令。

杨延昭骁勇敢战,也有谋略。宋景德元年,即辽统和二十二年(公元1004年),辽朝大军倾巢而出,主政的承天太后萧绰,其后夫汉人韩德让(当时名德昌,战后改姓耶律), 另加辽圣宗三个最重要的人物全在军中。辽军不善攻城,只是回避了一些重要城市的攻坚战,而悬军深入。这本是险棋,如果对手是个较高明的军事家,一方面避免硬拼,设法断其后勤供应,另一方面又乘虚直捣燕云,对辽朝是非常危险的。事实上,杨延昭就提出此策,他上奏说:“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此奏表明,他的军事谋略确是高明的,主张乘机歼灭辽军,袭取幽州(今北京)等地,但“奏入,不报”。鼠目寸光的宋廷习惯于被动招架,根本不可能有此深谋远略和军事气魄,不予理会。辽的军事部署固然不高明,却遭逢了更糟的对手。杨延昭只是一个小战区司令,不能左右战略指挥,仍主动“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当时的前沿总司令是庸将、北面都部署王超,尽管他已有战败的记录,宋廷却仍委以重任,他“阵於唐河,执诏书按兵不出战”。 唐河位于今唐县、定州一带,其按兵的具体方位不易确定。宰相寇准排除参知政事(副相)王钦若和主管军事的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的“南幸”之议,虽然力主亲征,只是把战战兢兢的宋真宗强行推到澶州,最终达成了对宋方无疑是吃亏的和议。在实行保守的文官政治的宋朝,“因循苟且”, “上下偷惰取容” 的氛围笼罩一切,杨延昭的谋划化为泡影,也是必然的。

附带说一句,史料记载杨业之子,依次是杨延朗、延浦、延训、延瓌、延贵、延彬,另有与杨业一起战死的儿子杨延玉。看来杨延朗似为长子。“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 应是唐宋时依同一祖父、曾祖父等的大排行,杨延朗肯定不是杨业的第六子。

北宋从腐败走向灭亡

北宋皇朝经历了一百六十余年的稳定发展,至宋徽宗时,进入了“太平极盛之日”,“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不识干戈”。 宋徽宗对国家的富盛,也颇为自鸣得意,他在御制《艮岳记》中说,“昔我艺祖,拨乱造邦”,“且使後世子孙,世世修德,为万世不拔之基”,“祖功宗德”,“社稷流长”,“足以跨周轶汉”。词臣奉命进谀诗说 ,“四海熙熙万物和,太平廊庙只赓歌”,“宵旰万机营四海,更将心醉六经中”,“吾皇圣学自天衷”,“子孙千亿寿无疆”。得意的神情,跃然纸上。

从表面上看,宋徽宗确有其自我矜夸的资本,在人口和疆土方面,当时确实达到了极盛期。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北宋皇朝的深刻危机,作为一股不可遏制的潜流,在日益剧烈地涌动着。

宋徽宗是历代帝王中首屈一指的天才艺术家,他在音乐、绘画、书法、棋艺、诗词等方面的才华,与处置军国大事的昏愦,有机地融合于一身。天水一朝十五帝(南宋亡国时三个幼儿不计在内)中,真正算得上大纵侈心者,第一个是宋真宗,第二个是宋徽宗,并且后来居上,其奢侈和享受超过了宋朝任何一个皇帝。

宋徽宗最初尚有所克制,“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蔡京“倡为丰、亨、豫、大之说”。宋徽宗“尝大宴,出玉琖、玉卮示辅臣”,说:“先帝作一小台,财数尺,上封者甚众,朕甚畏其言。此器已就久矣,倘人言复兴,久当莫辨。”蔡京说:“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天下之奉,区区玉器,何足计哉!”启迪皇帝侈心者,自然决非蔡京一人。宋徽宗进行规模空前的宫殿、后苑、艮岳等建设,穷侈极丽,挥霍民脂民膏,用之如泥沙不惜。宋徽宗酷嗜女色,“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其总数“盖以万计”。浩大的宫廷开支,非原先划定的御前钱物所能维持,故另外创设如应奉司、御前生活所、营缮所、苏杭造作局、御前人船所、行幸局、采石所、延福宫西城所等诸局所,加强搜刮,竭泽而渔,乃势在必行。

尽管宋徽宗纵情声色狗马,竭天下以自奉,在口头上,却自诩“永惟继志之重,深念守文之艰”。“勤于政,庶以图天下之佚;俭于家,庶以资天下之丰”。“经营欲致黎元福”。他自称“不可以燕乐废政”,“言者”指责皇帝“金柱玉户”,皇帝反指他“厚诬宫禁”。

宋徽宗周围的一帮宠臣,被太学生陈东指为“六贼”者,有蔡京、王黼、朱勔和宦官童贯、梁师成、李彦。其实,当时的奸佞决不止上述六人,如宦官杨戬、兰从熙、谭稹等人,掌军的高俅,掌河防的孟昌龄和孟扬、孟揆父子,蔡京之子蔡攸之类,都是祸国的蟊贼,害民的大憝。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梁师成为隐相。这帮奸佞既互相勾结,又互相倾轧。蔡京最初侍奉童贯,“不捨昼夜”,得以蹿升,但童贯后来又“寖咈京意”。蔡京与蔡攸居然“父子遂为仇敌”。

这帮奸佞窃据要津后,必然援引亲故,广结党羽。“蔡京拜相不数年,子六人、孙四人同时为执政、从官”。“诸孙生长膏粱,不知稼穑”,蔡京曾问他们:“米从何处出?”一人说:“从臼子里出。”另一人说:“不是,我见在席子里出。”朱勔“子侄官承宣、观察使,下逮厮役,〔亦〕为横行,媵妾亦有封号”。童贯也是“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至数百辈”。一时“乳臭童稚,目未知书,绮襦竹马,方务嬉戏,而官已列禁从”者比比皆是。

招权纳贿,货赂公行,是北宋晚期政治的一大特色,其奥秘正在于上行而下效。宠臣们懂得,其恃宠固位的主要手段,就是为皇帝搜刮钱财。蔡京巴结内宫,“宫妾、宦官合为一词誉京”,遂得以进用。他“拔故吏魏伯刍领榷货,造料次钱券百万缗进入”,宋徽宗大喜,说:“此太师与我奉料也。”童贯“颇疏财,後庭妃嫔而下及内侍,无大小,致饷无虚月,交口称誉一词”,故能“权倾四方”。上有皇帝以身作则,宠臣辈贪污受贿自然成了家常便饭。王黼“公然受贿赂,卖官鬻爵”,时谚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童贯“庭户杂遝成市,岳牧、辅弼多出其门”。朱勔“与其子汝贤、汝功各立门户,招权鬻爵,上至侍从,下至省寺,外则监司,以至州县长吏官属,由其父子以进者甚众,货赂公行,其门如市”。蔡京“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他本人“目昏眊不能事事”,仍贪恋权势,一应政务由幼子蔡倏处置,“代京入奏”,”由是恣为奸利”,“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宋徽宗“亦厌薄之”,命蔡攸和童贯往取蔡京辞职表 ,蔡京惊慌失措,说:“京衰老宜去,而不忍遽乞身者,以上恩未报,此二公所知也。”居然“呼其子为公”,左右“莫不窃笑”。

尽管官场中一片乌烟瘴气,宋徽宗仍标榜要惩治腐败,针对官员们“受赇作弊”,“非法受财,嘱托公事”,“货赂公行,莫之能禁,外则监司守令, 内则公卿大夫,讬公徇私,诛求百姓,公然窃取,略无畏惮”,“士庶之间”的“侈靡之风”等情况,屡下禁令。宋徽宗也处分一批官员,如河北路转运副使李昌孺“廉声不闻”,滁州知州唐恪“於邻郡营私第,搔动一方”,贺希仲“任河北监司,凡所荐举,使其私仆干求百出”,提点江东路铸钱王阐“贪墨”,“巡历贾贩,盗取官钱”,汪希旦“贪污不法,狼藉有声”,都被贬黜。但是,一批真正的大贪污犯,却备受皇帝的青睐,恩赏有加。因贪污而得利者甚众,而败露率极低,故装潢门面的禁约和惩罚,适足以助长贪贿之风,而成变本加厉之势。

面对着隐伏危机的表面盛世,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员和太学生,起而痛陈时弊。宋徽宗即位之初,李朴上奏说,“天下有事不足忧,无事深可畏”,“骄盈怠惰之气,亦能以治安而至於危乱”。赵鼎臣在对策中说,应“以长治为难”,“以居安为惧”。宣和时,李纲上疏,认为“当以盗贼外患为忧”,但“朝廷恶其言,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太学生朱梦说屡次上书,指责“入仕之源太浊,不急之务太繁,宦寺之权太盛”,被“编管池州”。 太学生雍孝闻”力诋“蔡京兄弟”及“时政未便者”,被流放而死于海南岛。另一太学生邓肃“上十诗,备述花石之扰”,其中有“但愿君王安万姓,圃中何日不东风”之句,“诏屏逐之”。陈禾力陈宦官之弊,说“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贬降监酒官。宦官邵成章“性特谅直,诸内侍皆不喜之,常出之于外”,他上奏历数“童贯五十罪,中外大骇”。宋徽宗对此类忠言完全置若罔闻。

北宋帝国积累了很深重的矛盾,各地爆发了方腊等暴动,宋廷动用优势兵力,方能予以镇压。面对金朝的勃兴,宋徽宗君臣采取联金灭辽政策。因长期对西夏作战,陕西军成为宋军精锐。宋朝动用陕西军攻残辽,却反而被打得一败涂地。童贯和高俅长期主兵的结果,“军政大坏”,整个庞大的军事机构被蛀蚀得千疮百孔,至此便暴露无遗。金军灭辽后,立即攻宋,宋军或一触即溃,或不战而溃。唯有王禀指挥的太原保卫战,有力地牵制了西路金军。太原最后陷落,宋军主力在救援时耗折殆尽,于是开封的失守便成定局。

直到金军进犯时,宋徽宗方下诏罪己,承认“言路壅蔽,导谀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赋敛竭生民之财”,“多作无益,靡侈成风”,“众庶怨怼”等弊政,“凡兹引咎,兴自朕躬”。他急忙传位于宋钦宗。平庸的宋钦宗面对险恶的局势,毫无措置能力,只是来回摇摆于投降和冒险之间。金东路军初攻开封时,宋军尚有抗击能力,但宋徽宗仓皇南逃,宋钦宗欲逃而被李纲制止。太原失陷后,宋钦宗却不听老将种师道临终的忠告,退避关中。靖康元年(公元1126)闰十一月,金军攻破开封,俘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宋徽宗和宋钦宗分别在被俘后九年和三十年死去,时年分别为五十四岁和五十七岁。

一小撮统治者的祸国,使千百万无辜平民以至宫女惨遭劫难。刘子翬写诗说:“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作为大宋臣子,他不能指责皇帝,只能斥骂蔡京、王黼等人。宋徽宗被俘后,仍有一些诗词流传南宋,其中的一首说:“九葉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对照前述的御制《艮岳记》,成了绝妙的自我讽刺。遗民毛麾凭吊北宋故宫诗说:“万里銮舆去不还,故宫风物尚依然。四围锦绣山河地,一片云霞洞府天。空有遗愁生落日,可无佳气起非烟。古来国破皆如此,谁念经营二百年。”

拥有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北宋帝国,在新兴金朝的攻击下,仅一年之间覆亡。若用简单化的比喻,北宋帝国恰似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厦,其梁柱已被白蚁蛀蚀一空,故根本无法经受暴风骤雨的袭击。其白蚁即是腐败,而滋生白蚁的温床就是专制政体自身。

宋金时代开封的劫难和衰落

开封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其最辉煌的时期是北宋东京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由于黄河的泛滥,宋代的开封故城已经深埋地下。人们从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尚可窥见其繁荣的一角。然而从北宋末期到金朝末期,开封遭受了惨重的劫难。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两次进攻开封城。十一月,两路金军再次兵临城下,“大约不过八万人”。金军对开封城不可能全面围攻,只能从东和南两个方向实行重点进攻。此外,金军的作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是秋冬弓劲马肥之时用兵,夏季则女真人不耐酷暑,加之连续的夏雨,弓弦脱胶,战马易于得病,所以就必须撤往北方,避暑休整。只要开封城守御得法,挨过春天,金军就只能退兵,而无法实施长围久困。

中国古代的城墙是由土城演变为砖城。开封城就是一座土城,“取虎牢(关)土”建造的城墙,屡经加固,“坚密如铁”。有宫城、里城和外城,形成了古时的纵深防御。外城周长五十宋里一百六十五步,按现代的考古测量,东墙长7,660米,南墙长6,990米,西墙长7,590米,北墙长6,940米,略呈菱形。城墙底部厚五宋丈九宋尺,高四宋丈,城外的护龙河阔十多宋丈。唯有东、西、南、北四座正门设两重直门,供御路通行,其余偏门都按边城的瓮城门规范修建,里外三门,门道弯曲,若干水门也都设有铁闸门。城上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墙,除城上的通道外,城墙里还有一条内环路,便于运兵。从古代的军事学的观点看,只要兵力和粮草充足,无疑是个易守难攻的庞大军事堡垒。

导致开封城失守的关键事件,一是部分护龙河被金军填平,二是郭京六甲神兵出战。

面对进攻,宋廷还是按以文制武的惯例,任命了四面城墙的提举官,中书舍人李擢负责南城。金军设法填平护龙河。李擢根本“不介意”,“於城楼上修饬坐卧处,如晏阁宾馆,日与僚佐饮酒烹茶,或弹琴讌笑,或日醒醉”。南城偏东的宣化门(俗名陈州门)一带,已填了约一宋里。宋钦宗登南城发现此事,大怒,下旨将“李擢推勘远窜”。当时在开封围城中,自然不可能流放远地。

宰相何栗和执政孙傅在百般无奈之余,找到了妖人郭京,郭京自能施行六甲神法,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人,编组六甲神兵,就可将金军扫荡无余。“令于殿前验之。其法用一猫一鼠,画地作围,开两角为生死道。先以猫入生道,鼠入死道,其鼠即为猫所杀。又将鼠入生道,猫入死道,猫即不见鼠。云如此用兵,入生道,则番贼不能见,可以胜也”。何栗、孙傅等居然深信不疑。郭京率六甲神兵出战,命令守军全部下城,不得窥视。结果被金朝铁骑扫荡,大批神兵堕落护龙河,填尸皆满。郭京说:“须自下作法。”下城率余众南遁。

金军乘胜,将并无斗志的宋军逐下开封外城。在平原旷野,女真骑兵纵横驰骋,比宋军步兵确有很大优势,然而若下城与开封大约百万军民巷战,则将是胜负难卜的消耗战。故史称宰相何栗“率百姓欲巷战,其来如云,由是金兵不敢下,乃唱为和议”。他们只是占领外城墙,将开封军民实施紧密围困。六神无主的宋钦宗也果然中计,他认为只有订立屈辱的城下之盟,才是唯一的生路。金军不断扬言“欲纵兵洗城”,进行勒索,而宋钦宗则是有求必应。首先是 “索马一万匹”,开封府“得七千馀匹,尽送军前”。接着又“索军器”,于是“凡甲仗库军器,以车辇去,或用夫般担,数日方尽”。开封府的军民就被剥夺武装,无法自卫。接着,金军又向开封城里勒索财宝、工匠、女子等,宋方仍然不断满足敌人的要求。

积久的腐败,加之宋钦宗君臣面对险恶局势,唯有惊惶失措,毫无应变能力,更兼胆怯而毫无抗敌的决心,才导致了开封的陷落和完全丧失抵抗能力。

宋钦宗两次到金营求和,第一次金人有意放他回城,麻痹宋人,第二次就予以扣押。金人通过一些宦官、还有开封府尹徐秉哲等人,将赵氏皇族,包括时为太上皇的宋徽宗,也一网打尽,并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宣布废赵宋,三月立伪楚,于月末到四月初撤兵,回北方避暑。

在此次历史巨变中,一些宋朝官员和宦官起了十分无耻而恶劣的作用。如王时雍时称“卖国牙郎”,又称“虏人外公”,因为他“尽捜取妇女於虏人”。实际上,为金人搜刮妇女者,还有徐秉哲。他一次搜捕女子一千多人,“自选端丽者”,“自置钗、衫、冠、挿、鲜衣,令膏沐粉黛,盛饰毕,满车送军中。父母夫妻抱持而哭,观者莫不歔欷陨涕”。

开封当年冬天奇寒,“雪雨不止,物价日翔,斗米一千二百,麦斗一千,驴肉一斤一千五百,羊肉一斤四千,猪肉一斤三千”。“城中猫犬几尽,游手冻饿死者十五、六,遗骸所在枕藉”。开封府衙“觧内夫人及戚里、女使”,“以车载数百”。“女使辈车上斥骂,大呼曰:‘尔等任朝廷大臣,作壊国家至此,今日却令我辈塞金人意,尔等来何面目?’” “哭泣之声遍于里巷,如此者日日不絶”。即使以成千上万宋宫女俘而言,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 “宴诸将,令宫嫔等易露台歌女表里衣装,杂坐侑酒,郑、徐、吕三妇抗命,斩以徇”。“烈女张氏、陆氏、曹氏抗二太子(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意,刺以铁竿,肆帐前,流血三日”,于是宫妇“人人乞命”,只能听任金人蹂躏。

等到金军撤退时,“京城被围半年,至是斗米二千,斛麦二千四百,羊肉一斤七千,猪肉一斤四千,驴肉一斤二千五百,鱼亦如之,酱一斤五百,油一斤一千八百,他物称是。细民赖官卖柴米,稍能给。然饿殍不可胜数,人多苦脚气,被疾者不浃旬即死,目疾者即瞽”。这当然是缺乏“菜蔬”和维生素所致。金人“放兵四掠,东及沂,西至濮、兖,南至陈、蔡、颍,皆被其害。陈、蔡二州虽不被害,属县焚烧略尽。淮、泗之间荡然矣。京城之外,坟垅悉遭掘,出尸,取其棺为马槽。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以故数大疫,死者过半”。由于食物极端缺乏,开封城内“街巷有病气未絶者,俄顷已被剔剥,杂诸牛马肉卖之。菜蔬已尽,唯取软者啗之”。

当年世界上最繁华的开封竟成了什么世界。更可悲的当然是女子们,自古代到近代,妇女和财宝总是一切掠夺战争的目标。可怖的劫难其实是残暴的金军和腐败无能的宋廷共同造成,虽然已时隔近九百年,但翻阅陈编,仍然使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沉痛感,腐败之祸国殃民,一至于是!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由宗泽出任东京留守等职,方使这座城市稍为恢复生气,并击败金军的嚣张攻势。不幸宗泽忧愤成疾而死,继任的杜充放弃开封南逃。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即宋建炎四年二月十四日,开封终于被金朝占领。当时“粮食乏绝,四外皆不通,民多饿死”,“在京强壮不满万人”。但到二十五日,开封市民仍进行反抗,并持续了一个月,而被金将 “大迪里复取之”。成为宋朝开封史上最后的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扉页。

此后,开封先后成为伪齐的国都和金朝的南京。即使到金朝中期,开封里“城外,人物极稀疏”,而“城里亦凋残”,但外城“北门内外人烟比南门稍盛”。宋使范成大说,他途经“东御园,即宜春苑也,颓垣荒草而已”,“狐冢獾蹊满路隅”。从弘仁门入城,“弥望悉荒墟”。“过大相国寺,倾檐缺吻,无复旧观”。“旧京自城破後,创痍不复”。金海陵王“独崇饰宫阙,比旧加壮丽。民间荒残自若,新城内大抵皆墟,至有犁为田处。旧城内粗有市肆,皆苟活而已。四望时见楼阁峥嵘,皆旧宫观寺宇,无不颓毁”。他感慨地赋诗说:“梳行讹杂马行残,药市萧骚土市寒。惆怅软红佳丽地,黄沙如雨扑征鞍。”后来周辉使金,也说“入大城,人烟极凋残”。金朝的开封城虽为南京,却相当荒凉衰败,里城之内,大约还像个城市,而在里城与外城之间,其实已同荒郊一般。

金朝晚期,面对蒙古的强劲攻势,金宣宗逃往黄河以南的开封城,苟延残喘。由于大量人口的南迁,开封城内顿时“繁盛益增”,但这种繁盛却是战乱期间的特殊情形。

天兴元年(公元1232年)三月,蒙古军开始猛攻开封城。蒙古军攻城,主要用石炮和火炮。“破大硙或碌碡为二、三,皆用之”。“城上楼橹皆”“大木为之,合抱之木,随击而碎”。但开封外城“坚密如铁,受炮所击,唯凹而已”。他们“驱汉俘及妇女、老幼负薪草,填壕堑,城上箭镞四下如雨,顷刻壕为之平”。在这场残酷的攻防战中,主要还是无辜平民的牺牲。但金军依赖开封旧城,并使用震天雷和飞火枪的火器,居然暂时挫败蒙古军的进攻。但蒙古军已占领了河南的大部分州县,开封处于粮尽援绝的困境。当年夏,开封大疫五十天,大量人口死亡,“诸门出死者九十馀万人,贫不能葬者不在是数”。金哀宗只能于十二月逃出开封。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正月,开封城西面元帅崔立发动兵变,投降蒙古。

城南的青城,当年是宋钦宗投降和被俘之地,如今金朝的皇族、后妃等也被押往此地,大多被杀。当时开封城内景况比北宋亡国时更惨,“米升直银二两。贫民往往食人殍,死者相望,官日载数车出城,一夕皆剐食其肉净尽。缙绅士女多行丐于街,民间有食其子。锦衣、宝器不能易米数升。人朝出,不敢夕归,惧为饥者杀而食。平日亲族交旧,以一饭相避于家。又日杀马牛乘骑自啖,至于箱箧、鞍韂诸皮物,凡可食者,皆煮而食之。其贵家第宅与夫市中楼馆木材,皆撤以爨,城中触目皆瓦砾废区”。开封投降后,市民们“得出近郊採蓬子窠、甜苣菜,杂米粒以食。又闻京西陈冈上有野麦甚丰,(崔)立请百姓往收之”。但蒙古军入城后,仍然“大掠”。 由于最后不战而降,开封城内虽然“触目皆瓦砾废区”,却完整地保存了金宫,而北宋的遗迹主要只剩下了龙德宫的熙春阁。

开封入元后二十年(公元1252年),汴梁路下辖郑、许、陈、钧、睢五州之地,仅有户30,018,人口184,367,户数比宋金时代少得可怜。

由此可见,开封的极盛期是在北宋,而在金元之际,总的说来,是走着下坡路,而非复旧时之盛。

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

由于金军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冬第二次南侵,十一月,二十岁的康王赵构奉命出使求和。宋代史籍对康王出使的始末,显然有所隐讳和掩饰。康王正式出使前,宋钦宗“赐以玉带,抚慰甚厚”,还特别将其生母韦氏由龙德宫婉容超升贤妃,进八阶,由嫔升为妃,实际上应是强制畏缩不前的康王出使。康王一行出城时,王云对他说:“京城楼橹,天下所无,然真定城高几一倍,金人使雲等坐观,不移时破之。此虽楼橹如画,亦不足恃也。”

康王一行十六日出京,十九日到相州(治今河南安阳)。知州汪伯彦“禀曰:‘斡离不已於十四日由大名府魏县李固渡〔渡〕河矣,恐不得追,愿大王暂留,审议国计。’王曰:‘受命前去,不敢止於中道。’王雲、耿延禧、高世则等谓曰:‘兼程前去,渡河犹仅可及。’诘朝遂行”。按宋钦宗的命令,康王一行出使的目标,正是找金东路军主将、右副元帅完颜斡离不(宗望)和谈。然而康王与王云等人明知完颜斡离不(宗望)已兵渡黄河,却并不改变行进方向,折回黄河以南,而仍然北上。显然,他们的目标其实已决非是找金人和谈,而别有居心。耐人寻味的,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都没有上引这段记载,甚至删略了途经相州的事实,说明宋代史官明知其故,却只能为“中兴之主”的可耻行径避讳。

十一月末到闰十一月,两路金军会师开封城下。宋钦宗派人向各地告急,武学进士秦仔“赍蜡弹”到相州,任命康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中山知府陈遘为元帅,宗泽和汪伯彦为副元帅,火速发兵救援开封。

尽管宋钦宗求援,心急如焚,但康王出任大元帅后的第一急务,就是考虑如何躲避金军,前往安全地区。有人认为,“相州严备”,“虏人至,必不可犯”,康王当即“叱之”。宋钦宗特使秦仔等人建议由滑州(治今河南滑县)“转战而南”,也被众人否定。康王在汪伯彦等人的怂恿下,决计逃跑。康王命刘浩率偏师南下,扬言要解开封之围,自己却与汪伯彦等率主力前往北京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临行之际,仍对军士隐瞒真情,诡称南下汤阴,而实际的行军路线却是出相州北门。他们躲开李固渡的金营,偷偷摸摸进入大名府。

当时中山府(治今河北定州)被围,陈遘无法赴任,而宗泽却于十二月二十二日率兵到大名府。论地位,在大元帅之下,自然是汪伯彦与宗泽两个副元帅。然而在元帅府中,以康王和汪伯彦为一方,宗泽为另一方,展开了激烈争论。当时开封城已破,宋钦宗在蜡诏中命令“康王将天下勤王兵总领分屯近甸”,以威逼金人退出开封。宗泽说:“君父之望入援,何啻饥渴,宜急引军直趋澶渊,次第进垒,以解京城之围。”

汪伯彦说:“事须量力,只今未说解围,且先安泊得大王去处稳当。”他认为大名府“亦去河咫尺,不可久住。欲差发数头项军民之兵,前去兴仁、开德府、濮州诸处,屯泊大王安泊去处。大王往东平府,措身于安地,身安则国难可图”。他与康王私下商定,分兵两路,让宗泽军南进,并对外扬言康王在自己军中,以吸引金人兵锋,而掩护康王、汪伯彦等东逃。从此宗泽“不得预(元帅)府中谋议”,只是率少量兵力与金军苦战。这不论用古代或今时的伦理道德衡量,无疑都是十分卑劣的行径。

康王、汪伯彦一行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正月逃到京东路的东平府。二月,大元帅府又发布檄书,命令宗泽等“不得先以人兵挑弄,自启败盟之衅”。接着,康王一行又南逃济州(治今山东巨野)。他们甚至准备逃往淮南宿州(治今安徽宿县),以便随时可渡江。“三军籍籍,谓不返京师而迂路,何也”?康王因此而不得不“罢行”。

当金军在靖康元年第二次南侵时,康王作为宗室,本不能擅自逃离开封。他利用出使之机,得以遂其保全自己的私谋。金人后来在一份对伪齐子皇帝的册文中讥刺赵构说:

“衔命出和,已作潜身之计;提兵入卫,反为护己之资。忍视父兄,甘为俘虏。”

这是宋人史书中不敢承认的最简单的事实真相。当开封的赵氏皇族被金人一网打尽,无有孑遗之际,赵构却成了厄运下仅存的幸运儿。

在康王的元帅府中,专门给康王出坏主意的黄潜善、汪伯彦和宦官们,事实上组成了核心集团。当徽、钦二帝被俘北上后,康王就十分顺利地到南京应天府(治今河南商丘),举行登基典礼。赵构即位,后庙号高宗。他首先就把黄潜善和汪伯彦提拔为执政,两人成了他的开国功臣;而一直率孤军苦战的另一副元帅宗泽,却反而被排挤在朝廷之外,宋高宗决不让他参与朝政。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近一千年间,中国北方主要是女真和蒙古两个民族互为雄长。女真族及其遗裔满族先后侵入中原,灭亡辽、北宋和明,建立了金朝和清朝。特别是清朝,在开疆拓土方面有其成就。但就坏的方面说来,金朝和清朝确有一些共同之处,例如:

第一,是进入中原之初的强烈破坏。金军所到之处,特别是对他们无法占领的地区,一律在事实上予以杀光、烧光和抢光。如金军在岳家军进攻下,不得不撤离建康城(今南京)后,宋人收拾遗弃的残缺尸骨,竟达七、八万件。这座城市常住居民约十七万人,在金军驱掳大批居民过江到北方之余,驱掳不及者,就施行如此惨酷的屠戮。亦非仅是建康一地,当时长江三角洲是全世界最富饶的谷仓,其他地区,如明州(今宁波)、临安府(今杭州)、平江府(今苏州)等地都相类似。清军入关后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亦为史家所熟知。

第二,金朝和清朝都不同程度地强制推行落后的奴隶制,破坏了中原地区的较先进的租佃制,使社会发生严重倒退。金朝女真贵族将大量汉人驱掠为奴隶。奴婢成为女真贵族的财产项目,可以作博戏时的赌注。贵人们死后,要生焚所宠的奴婢。军队缺粮时,甚至杀戮奴婢作食。

第三,古代汉人长期保留蓄发习俗,《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汉人将蓄发看得极重。金朝对汉人强行剃头辫发,清朝有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在当时自然是对汉人的极大侮辱,严重地激化了民族矛盾。

第四,大规模地掠夺田地,清朝谓之圈地。这自然严重影响了广大汉族农民的生计。

第五,金朝迁居中原的以女真人为主体的猛安谋克户,也与清朝的八旗子弟经历了类似的腐化和衰败命运。

在金朝女真贵族的侵掠、屠杀和奴役政策之下,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族民众,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其动员之广,规模之大,持续之久,在中国古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金朝初年称雄于东亚,主要是仰仗一支精悍的女真骑兵。经过千百年马具的不断改良,包括马镫的发明和改进,女真骑兵无疑是古代世界相当完善的骑兵。他们长于弓矢,惯披重甲,厚重的兜鍪只露双目。女真骑兵特别具有坚韧性,能够败不至乱,重整队形,连续作战数十回合至百余回合。古代战斗中的回合不是演义小说中的斗将单位,而是指两军的一次接战。金军不但善于野战,又能举行猛烈的攻城战,故不同于辽军和西夏军,能深入中原腹地。他们在灭辽战争中也学会制作和使用火炮等火药兵器。在当时,女真骑兵对付以步兵为主的宋军,犹如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集团军对付步兵和骑兵。

当金军初入中原时,由于宋徽宗时的专制腐败统治,宋军无疑是一触即溃,或不战而溃,根本没有能力进行野战,只能进行守城战。王禀指挥的太原保卫战,则是当时最悲壮的一幕。宋军两次救援太原的失败,其实已决定了开封失陷、北宋灭亡的命运。金军初入中原,可称是“有掳掠,无战斗”。

南宋初立,宗泽以东京留守的身份,事实上主持前沿军事,情况就发生重大改变。从建炎元年(公元1127)冬到翌年春,金军在灭辽破宋之后,正值兵威最盛,又在最善战的完颜宗翰(粘罕)等指挥下,对开封发动了最凌厉的攻势,却遭受严重挫败。这与北宋末的开封失守形成鲜明对照。宗泽的逝世,又不能不使南宋抗金战局发生逆转。在宋高宗和黄潜善、汪伯彦的昏暗政治下,南宋终于走向蹙地数千里,自黄河退到大江的悲惨局面。

建炎三年(公元1129)、四年(公元1130)间,金军渡江作战,既是其军事胜利的巅峰,却也走向了物极必反。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之战,使金军受到挫折,岳飞又麾兵克复建康,将金军全部逐出江南。绍兴元年(公元1131),张荣率抗金义军在缩头湖一战,赢得全胜,遂迫使金军退到淮水以北。金军倾注全力攻打四川,吴玠军在当年的和尚原之战和绍兴四年(公元1134)的仙人关之战,使金军蒙受自灭辽破宋以来的两次惨败。岳飞麾兵收复襄汉六郡,两年后又再次北伐,以及金军在绍兴四年冬进犯淮南的失败,则标志着金朝军威的进一步没落。

当时,女真骑兵最利于在秋冬季节,弓劲马肥,纵横驰骋于平原地区,而不耐暑热多雨天气,需要后退到北方避暑。和尚原和仙人关两战是山地战,金军尚可说有“以失地利而败”的因素。然而到绍兴十年(公元1140),刘锜军进行的顺昌之战,则开创了在平原地区大败金军的新纪录。如果说,顺昌之战尚有利用女真人不耐酷暑的天时,而以逸待劳的因素;则岳家军大举北伐,又是在闰六月之后的七月,即在最利于女真骑兵发挥威力的天时和地利条件下,以少击众,先后在郾城和颍昌两次大战中,大破金军主力,并乘胜进军朱仙镇,再次破敌,迫使金军撤出开封城。据《嘉靖尉氏县志》卷2《游寓》注说:“尉氏去朱仙镇四十五里,岳飞自夏入秋,虽分布诸将,经略河南、北,而岳寨则在尉氏也。南有南营,北有北营,东有小寨,西有大营,此实其制胜之地。迨今岳寨保、南营保、北营保名入册籍,与尉氏县名同为不朽矣。”这条史料证明岳家军是以尉氏县为基地而北进的。朱仙镇之战和金军撤出开封城,是岳家军北伐胜利形势最重要的标志,唯有岳家军朱仙镇之胜,已进逼开封城,方得有金军之撤。

南宋将帅对抗最初简直是谈虎色变的金军,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战术,而岳飞自然是南宋最出类拔萃的抗金统帅,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的军事思想可否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制订了“连结河朔”的战略方针,主张黄河以北的游击军与正规军互相配合,夹攻金军,以收复失地。第二是在正己的前提下治军,全面贯彻《孙子兵法》倡导的“仁、信、智、勇、严”的为将之道,创建了一支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成了古代兵匪一家社会中难能可贵的特例。第三是岳飞批评宋廷的“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以求胜”,反对消极防御,主张积极进攻。他是当时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将帅。第四是“仁心爱物”,珍惜人命,不轻杀戮,发扬光大了古代“以仁为本”的军事观。岳飞的军事思想无疑是一份值得后人珍爱的华夏文化遗产。其他将帅只能做到以步制骑,而岳飞却重视骑兵建设,除了以步制骑之外,还建设了一支强大的骑兵,足以与金朝引以为骄傲的骑兵周旋。岳飞身后二十年,金完颜亮攻宋时,“胡人自为‘岳飞不死,大金灭矣’之语”。

然而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登基之始,他就已确定了屈辱苟安的对金政策。他先后信用为其政策效力的黄潜善、汪伯彦和秦桧,排斥和杀害力主抗金的李纲、宗泽和岳飞。他当然不是昏庸之主,他处置军国大事,决无大气魄和大器识,却不乏小聪明和小伎俩。宋朝有开国皇帝以兵变黄袍加身的来历,故特别疑忌武将。自从绍兴七年(公元1137)以后,他对诸将,特别是对岳飞愈来愈猜忌,但迫于金朝的军事压力,又不敢不用岳飞,藉以护卫自己的皇位和半壁江山。等到他对偏安淮水之南已经有了足够的把握,根本不用担心“兵老气衰”的金朝会卷土重来;他不仅已不需要抗金将领护卫自己的皇位和半壁江山,而迫令岳飞班师,解除抗金将领的兵权,杀害岳飞,只能更有利于自己的偏安政策。故元朝史臣在《宋史》卷365《岳飞传》论说:“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可谓是一针见血。汉代韩信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诚如漆侠先生指出:“在宋代,往往是狡兔未死而走狗先烹。” 上引韩信之说,本来已是古代君臣关系的残酷规则,名将的悲惨归宿,何况尤甚于此。就宋高宗而论,他忍于向杀父之仇屈膝称臣,忍于偷安半壁残山剩水,又忍于对一代贤将下毒手,在这个天水朝更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宋高宗和秦桧的苟安和卖国政策,造成了长期南北分裂的时代悲剧。

有人说,秦桧与金讲和,毕竟取得往后百余年的和平。按金朝亡国距离岳飞遇害为93年,其间宋金又发生三次战争,总计24年。此外,金朝对北方蒙古的战争连绵不断,难以有准确的统计。人们珍视和平,但决不能将和平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当时中华民族饱受南北分裂之苦,经济和文化受摧残,自黄河南至长江的广阔地域长期处于荒凉状态。北方人民既受女真贵族奴役,又有对蒙战争的各种负担。南宋自休兵后,官府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仍在加重。享受和平快乐的,其实只是女真贵族和南宋投降派,他们的骄奢淫逸、贪污腐化与大多数人的苦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种和平确实没有珍视的必要。至于以此种和平为宋高宗和秦桧评功摆好,我想,稍有爱国良知者是不可能同意的。

北宋末至南宋初国难当头时的腐败和行乐

正如宋人自己评论北宋之亡,说:“大臣黩货,宦寺分权,礼义消亡,法度崩弛,风俗败坏,衰乱之形,见已久矣!”实际上,即使面对着国难当头,很多统治者腐败照样腐败,行乐照样行乐,这确是非常发人深思的。

宗泽抗金,当他在靖康元年冬奉命勤王时,“时天大雪,公披坚乘马,道逢郡守,往往卧毡车,赍庖具自随,公与士卒同甘苦,故人乐为用”。 大祸临头,一个年近七旬的老文官,不得不临时学习军事,与部曲同甘苦。冲冒风雪,效命战场;而另一方面,其他的知州、知府们带兵,却念念不忘排场和享受。开封城在危困的情势下,守城军中竟塞进了众多使臣和效用,作为冗员,“每使臣一员,日给食钱八百或一贯,效用三百或五百,率多权贵亲戚、门生、故吏,又有朝廷缘权贵、内侍请求而至者。身未尝到,而请给论功,倍于将士。或遇出战第功,亲随使臣并在优等,受上赏,用命当先者未必收录。至于伤重军兵,有轻伤而得重赏,伤重而得轻赏者,有战死而作逃亡自死者。其弊不胜言,此所以败国家之事也”。此类官员、权贵、宦官们,难道不是一群醉生梦死之徒!

宋高宗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虽被宋孝宗冠以“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的尊号,其实是一个只知苟安享乐的色中饿鬼。他很快罢黜正直的李纲,把行在迁到远离前沿的扬州,自以为保险,又将黄潜善和汪伯彦两个奸佞升迁左相和右相,他说:“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把军国大事完全托付两人,自己专心在行宫行欢作乐。

宋高宗大约是吸取了父亲宋徽宗的教训,喜欢以清心寡欲自我标榜。内侍从开封带来珍珠等物一两袋,他便下令“投之汴水”。他又令镇江府将螺钿桌椅在市中焚毁,说:“还淳返朴,须人主以身先之,天下自然响化。”宋高宗为树立“恭己勤政”的形象,对宰执大臣说:“朕每退朝,押班(内侍)以下奏事,亦正衣冠再坐而听,未尝与之款昵。又性不喜与妇人久处。”又自称“朕於两膳,物至则食,未尝问也”。所谓“性不喜与妇人久处”,全然是骗人的鬼话。

但因金军步步进逼,扬州的安全竟逐渐成了问题。一些官员建议及早措置,“以备不虞”,而黄潜善和汪伯彦“笑且不信”。他们下令“禁止街市不得扇摇边事,亦不许士庶般挈出城”, 既不准备战守,也不准备逃跑。两人天天听和尚克勤说法,以示从容闲雅的宰相风度。

建炎三年(公元1129)初,金左副元帅完颜粘罕(宗翰)派遣完颜拔离速、乌林答泰欲和耶律马五率师急袭扬州。二月,内侍邝询急报,说金军已占领近在咫尺的天长军(治今安徽天长)。宋高宗当时正在行宫白昼宣淫,听后吓得心胆俱裂,“遂病痿腐”,从此丧失生育能力。他慌忙带领御营都统制王渊、宦官康履等五、六人,策马出城狂逃。

宋高宗在当康王时的一妻二妾与五个女儿当俘虏,死于北方,当皇帝后所生的一个儿子夭亡。宋高宗从当大元帅到扬州逃难,为时两年多,照理是可以生育的,问题全在于他纵欲无度,使后宫无人怀孕,从此断子绝孙。

扬州一些市民看到赵官家招摇“过市”,加之从行宫内星迸四散的宫女和内侍,更证实了皇帝出逃的消息属实。于是全城顿时成了一锅沸粥,从官员、军士到市民纷纷夺门而逃,门窄人众,自相践踏,死者无数。由于运河浅涸,官私舟船都陷在泥淖中,动弹不得。混乱的人流拥向江边。大家对黄潜善和汪伯彦恨之入骨,司农卿黄锷逃到江边,被军士误认为是祸国殃民的“黄相公”,方待分辨,已人头落地。

逃在最前列的宋高宗,听到一名卫士口出怨言,恼羞成怒,拔剑将他刺死。王渊早先夸口说,在江边已有大批船只侍候。实际上,这些舟船用于为自己和内侍们运送家财了。宋高宗一行找到小船渡江,而十多万百姓却无船只,只是在江北呼天喊地。

宋高宗逃走的下一天,金军进入扬州城,烧杀抢掠,又追至江边,在江北的百姓或沉江自尽,或听凭宰杀,幸存者被俘为奴。五十里运河中的舳舻,满载着财宝、器物、金帛、文书等,都原封未动,金军连抢劫也抢劫不完。

突击扬州的金兵只有五、六千骑,而宋高宗的御营至少有好几万兵力,但在失败主义和逃跑主义气氛的笼罩下,根本没有组织任何抵抗。腐败造成了扬州城史上空前的惨祸,只有明末清初的“扬州十日”可与之相提并论。

建炎三年冬到四年春,宋高宗在金朝完颜兀术渡江军的追逼下,只能冒着随时葬身鱼腹之险,流亡海上,狼狈万状,这在中华古史上还是没有前例的。他的御船队在建炎四年正月初三抵达台州章安镇,并在当地过元宵节。《三朝北盟会编》卷136却有一段宋高宗在章安镇度元宵的记载:

“上在章安镇,忽有二舟为风所飘,直犯禁卫船。问之,乃贩柑子客也。上闻,尽令买之,分散禁卫军兵,令食穰,取其皮为碗。是日元夕,放灯之辰也,乃命贮油於柑皮中,点灯,随潮退,放入海中。时风息浪静,水波不动,有数万点火珠,荧荧出没沧溟间。章安镇居人皆登金鳌峰看之。”

我读史至此,不由扪心自问,如果自己置身此境,还有心思元宵行乐否?其实,这件事情正说明了宋高宗天生的风流太平天子的胚料,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他念念不忘的,只是恣意享乐。

我作为一个历史学家,面对如上所述的一类现象,确是困惑不解,也许只能由心理学家出面解释。但是,在艰苦的抗战年代,照样出了发国难财的孔宋家族。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明知腐败要亡党亡国,还要搞腐败;有人明知吸毒毁己,照样吸毒;明知纵性欲可能得艾滋病,照样卖淫嫖娼,岂非是同样的心态。

宋元时代两次使用火药兵器的重要海战

中国古代的战争大多是陆战,其次是江河湖泊的水战,海战甚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海上长时期内未出现强敌,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低下的经济水平,还不足以开发和利用海洋。但中国毕竟是文明古国,即使在世界海战史上,也并非毫无建树可言。

宋代是古代火药兵器发展的重要时期,辽朝无疑是从宋朝偷到了火药制造技术,后起的金朝,最早是在灭辽战争中学到了火药制造技术。由于军事需求,火药兵器又从陆战移植于海战。

宋绍兴三十一年,即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金帝海陵王决定大举攻宋。他分兵四路,而将四分之三左右的兵力,集中到进攻南宋行都临安。一是由他本人亲统的淮南远征军,约有兵力17万;二是组建了浙东道水军,约有水手、军士7万人。按金海陵王的部署,自己率大军渡淮,进逼大江,吸引南宋的重兵;而浙东道水军自通州沿潞水,取直沽寨(今天津)入海,南下驶入钱塘江,直取临安。这是军事学上所谓钳形攻势。而另外两路军仅为牵制之师。

宋将李宝原是山东人,对海道的情况相当熟悉。他对宋高宗说,“海道无险要可守,〔虏〕舰散入海洋,则难以荡灭,臣止有一策出〔万〕全”,即乘金军“未离巢穴”,“掩出不意,因惊扰而疾击之,可以得志”。他认为,如果在海上与金朝舰队交锋,即使战胜,也很容易成为击溃战,沿海各地都可能受敌败军之袭击,唯有乘金朝舰队“未离巢穴”,“掩出不意”,方可一举全歼,这确是个大胆而又深思熟虑的军事方案。李宝仅率领一支3千人,120艘海舰的海军,于当年八、九月北上,执行他的计划。

当时,金朝的大舰队已经入海南下,因遇风浪,而停泊在胶西县附近的唐岛。李宝经过侦察,率海军驶至与金军相距仅30余宋里的石臼岛。十月二十七日,李宝抓紧战机,主动发起攻击。宋军“火箭乱发”,“以火炮掷之”。强劲的南风将金朝舰队挤蹙在一起,烟焰蔽天,金朝的大舰队很快被烟火所吞没,逃脱者无几。金朝浙东道水军都统制苏保衡死里逃生,而副都统制完颜郑家等被斩。

当时的火箭是“施火药于箭首,弓弩通用”的兵器,火炮是以人力抛石机抛射火药包。这无疑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火药兵器的大海战。

一百十多年后,宋元的厓山海战是又一次使用火药兵器的大海战。元朝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后,南宋又组建流亡小朝廷,辗转两浙、福建、广南东路,最后来到广州新会县的海岛厓山。如今厓山港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因泥沙淤积,已成陆地。宋军舰船只能屯驻和停泊在厓山西北的港内,不可能将舰队停泊厓山东南,面向大海。西北的港内虽有南、北两个出入口,但“其北水浅,舟胶,非潮来不可进”,在退潮时只能有一个出入口,实际上也影响军事上的进退和机动。

元朝命张弘範任蒙古、汉军都元帅,李恒为副都元帅,率领两支舰队,直逼厓山。论双方的实力对比,一方是业已占领全国的元朝,另一方则是盘踞一岛之地的南宋,自然是完全不对称的军事抗争。但是,就厓山战场的局部而言,宋方其实并非是必败无疑。宋军“大舶千馀”,“内大船极多”,其中当然不全是战舰;而张弘範军有“大小船五百,而二百舟失道,久而不至”,李恒“率麾下战舰百二十艘入海”。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即宋祥兴二年正月十三日,张弘範军抵达厓山。尽管有军队不习海战,普遍发生晕船等困难,但张弘範仍乘席卷南方,屡战屡胜的兵威,不等李恒军前来会师,就抢先发动攻势,看来,他是担心宋方行朝和军队逃跑。

海战是元军前所未遇的新难题。就宋朝方面而论,只有在海战中消灭元朝的舰队,保持与海南岛的海上交通,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可行的军事谋划。宋朝掌握军权的是枢密副使张世傑,他只是顾虑军队屡败之余,军心不稳,士气不振,而不知主动出击,先与张弘範军决战,设法战胜船舰数量不占优势的元军。他的部署是“依山作一字阵,帮缚不可复动,于是不可以攻人,而专受攻矣”。“结巨舰千馀艘,下碇海中,中舻而外舳,大索贯之,为栅以自固,四围楼橹如城”。《三国演义》虚构了赤壁之战中庞统施用连环计的故事,张世傑的部署近似于此,完全是消极防御的态势。

于是元军抢先夺据了厓山港的西南出口,一是切断了宋军的退路,二是切断了海上的补给。接着李恒军前来会师,又占取了东北出口。元军又设法断绝宋方的汲水,使宋军“食乾饮咸者十馀日”,“渴甚,下掬海水饮之,海咸,饮即呕泄,兵大困”,“皆疲乏不能战”。

二月六日,张弘範与李恒两军发起总攻。元军四路进攻,但因受海潮涨落的影响,不可能同时联合作战。北面的李恒军乘早潮先攻,却因晚潮至,仅夺宋军数舟而退。接着是南面的张弘範军三路进攻。宋军的一字阵显然不是时时处处受敌,而以大索相联,作茧自缚式的战术,使其不受攻击的部位,只能按兵不动,坐视不救,而其受攻击的部位,元军却占有优势兵力。尽管在一字阵内尚有若干机动兵力,也无补大局。可以设想,如果张世傑果断下令,砍断大索,使宋军得以展开兵力,改被动挨打为主动还击,这次海战史尚有改写的可能。尽管宋军抵抗仍相当顽强,但终归失败。宋朝左丞相陆秀夫抱幼帝投海而死。张世傑直到最后关头,才砍断大索,率十余舰突围,也在海中溺死。厓山海战历时二十三日,宋朝正式亡国。元军“焚溺之馀,尚得海舰八百馀艘”。

此次海战的兵器主要是“弧弩、火、石”,但并不成功。元军夺取宋舰时,双方还进行白刃战。除弓弩外,所谓“火、石”即是石炮与火炮。当时还没有管状火炮,而是人力抛石机,元军攻襄阳的回回炮是与宋军不同的平衡锤式抛石机,亦非管状火炮。以人力抛石机抛掷石块,即是石炮,抛掷火药包之类,即是火炮。文天祥诗描述此战,就有“炮火雷飞箭星落”之句。由于双方或将战舰涂泥,或预铺湿毡,“不能灼寸尺”。故火药兵器在此战中没有发挥多大的威力。

宋朝三百余年间,火药兵器有相当进步。在南宋中后期,火药兵器已在兵器中占了相当比例。但其进步的极限,一是出现了类似后世炮弹的铁火炮,却仍用抛石机抛射;二是发明了发射子窠的突火枪,却尚未使用金属管;三是使用药线引燃,甚至制造了可以在水中爆炸的“水底火炮”, 即后世的水雷。火药兵器在厓山海战中的失效,至少是催发了后世金属管状火器的诞生。

同类推荐
  • 逐鹿策

    逐鹿策

    战争的残酷便是因为他的公平。没有对错,只有立场,却是以命相搏,不死不休。洛阳风云再起,一袭布衣少年站在了杨京面前,轻笑一声。“掌柜的,杨公子来讨杯茶水,难道你还吝啬吗?”伴随着亦将这句话开启的,却是一个长达百年的乱世。
  • 异世界之大秦帝国

    异世界之大秦帝国

    强大若斯的大秦帝国为何在始皇死后就轰然倒塌?秦始皇陵隐藏着什么?十二金人隐藏着什么秘密?鬼谷为什么叫鬼谷?当一个现代愤青偶然得到祖龙精魄,重生为秦始皇之父时,却发现上古道魔两门,诸子百家,隐士高人,冥界,以及诸多盘根错节的远古势力……杀神白起、尉缭子、黄石公、韩非子、中隐老人、隐于世俗的屠狗者,将行就木的乐毅,齐国田单、魏国魏无忌……还有许多名将譬如王翦、李牧、廉颇、项燕……还有许多被历史埋没的绝世战将……历史早已面目全非了。。。。。。本书非传统历史文,不喜勿喷!本书书友交流群:322205681,欢迎广大读者加入!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 我的明朝生涯

    我的明朝生涯

    已经穿越到了明末的岳阳无意中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自己竟然又回到了那熟悉的现代社会。可是有了牵绊的他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恢复以往那平静的生活了,重新回到明末的岳阳为了在若干年后不留着辫子生活,也不用逢人就自称奴才毅然举起了手中的武器和侵略者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新书上传,《我的老婆是土匪》,请大家支持!
  • 敌国小白脸

    敌国小白脸

    穿越古代,好好的张守城成了张混蛋,还以‘小白脸’的资质卧底敌国,进攻人家的文艺防线……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以我血荐轩辕!
热门推荐
  • 恋在雨季

    恋在雨季

    “陆皓辰,是不是在你眼里我只是她的影子”。“……”“我就知道你解释不了”“你是独一无二的相信我”“他们都告诉我了,再见哦不再也不见”。
  • 一梦江湖传

    一梦江湖传

    这是一个充满了梦与江湖的世界。.姜无忧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认识他的人的都知道他很怕麻烦,但是又很重情义,就是这种纠结的性格让他卷进了无数麻烦的漩涡。
  • 杠上光界老大

    杠上光界老大

    “这个吻算是给你的赏赐。”“我怎么可能让我美丽的小姐死去呢?”“就让我来教教你什么是顺从。”“做我的女人吧”“认识你,我很开心。”“不要挑战我的极限。”光界学院的六个老大,她都不想惹。可是偏偏好死不死地都跟她杠上了。但是,六位老大们,请别把老虎当狸猫。想她艾柠萌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灭了他们不就眨眨眼的事儿?她,唯恐世界不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贵族学园

    贵族学园

    贵族们的生活。
  • 我记得曾有你相伴

    我记得曾有你相伴

    随着丧尸数量的增加,人类陷入恐慌,为了保护人类,各国成立了猎尸队,猎尸时间开始!而沈云逸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自己的猎尸队里遇到十五年前的师父,而她竟然一点也没变,不仅性格,连外貌也和十五年前一模一样,但她却不认识他!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
  • 邪帝宠妻:爱妃求扑倒

    邪帝宠妻:爱妃求扑倒

    “皇上...”某女还没说完,某男邪魅一笑:“又要了?恩?”一朝穿越,只想保住性命,但在生命中遇见他时,她便打开心扉,他闯入她的心房,既然你来了,我便不会再放手。
  • 你的十八岁,真的很美

    你的十八岁,真的很美

    这是一个发生在夏天的故事,风清日丽,暖阳与茵茵绿意本该是这片花园最和谐的主题,但是,秘密,城府给青春徒添了许多酸楚。遗憾,不甘充斥的青春是永恒的话题。至于情侣桥上挂着的那颗,印着她的照片,刻着他的名字的吊坠,或许终归属于这里。轻轻摆动的刻板跟红丝带,都是对爱情的奠念。莫不是还心存幻想,不愿放弃,就是对上段感情祭奠的仪式。不过,这都不重要,就像他跟她,爱而满心欢喜,转身却各自悲欢。她从来都没有猜到过结局,而他却从一开始便在终点等她。
  • 逍遥诸天世界

    逍遥诸天世界

    这是一个穿梭于无尽世界,逍遥自在的故事。ps:加几个字凑够20个
  • 梦还今朝古稀

    梦还今朝古稀

    本故事纯属虚构一场从天而降的事情两个人交织在一起他于她能否找到自己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