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炼铁工匠每隔两天会出炉三十斤好钢,所以打铁工匠可以利用这些好钢制造板甲和火绳枪,火绳枪使用的好钢不需要太多,所以大部分的好钢都用来制造板甲了。
这是因为李晓感觉购买来的铁甲质量还是不够好,不仅沉重,防御力又不高,在面对面的肉搏当中无法发挥出更强大的威力。如果装备了打铁匠们制造出来的板甲,防御力可以上一个高度,足以让士兵们在肉搏当中占据优势。
现在的战斗,还处在热兵器与冷兵器的交错阶段,决定最终胜负的,还是要看肉搏战的结果,只有肉搏战中赢了,才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
清兵和蒙古兵在这样的战斗之中就有一些天然的优势,他们擅长骑马,可以利用马匹的冲击力攻击敌人,而且他们常年打猎,箭术高强,肉搏的能力也是不弱,他们常年吃肉,身强体壮,肉搏的战斗力十分高强。
而明军不善于骑马,没有好的箭术,肉搏的能力也不强,怪不得会遇到清兵屡屡战败。
李晓就是要利用装备,包括火绳枪和板甲,来改变明军战斗力落后的局面。
经过十天的打造,打铁匠们制造出了五件板甲,这些板甲都是整块敲打成型的,分为身躯甲、头盔、双臂甲、双腿甲,所有的盔甲都穿上,就可以防护到全身。
而且,李晓又让打铁匠打造了二十根长矛,这就简单了,打铁工匠花了一天的功夫就制造出了二十根长矛。
李晓就让练习使用长矛的士兵朝着新做出来的板甲突刺,想要试一试板甲的防御能力。
板甲被放在了一根木头之上,装作是一个人的样子,四个练习长矛突刺的士兵手持长矛对准板甲突刺,长矛的矛头也是用好钢做成的,十分锋利坚固,长矛刺中了板甲,没有能够穿透进去,而是滑在了一旁。
至此,李晓终于确定了自己制造出来的板甲性能优良,可以抵御敌人的攻击,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从此李晓就摆脱了品质堪忧的明军的铁甲,而是给自己的部下装备了更好的板甲。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李晓手下的打铁工匠终于制造出了十支火绳枪,李晓将这些火绳枪分配给了自己的部下使用。
李晓训练部下的时候,让十个士兵都练习火绳枪的射击技巧,然后又让其中两个力气大的士兵练习使用盾牌,四个士兵练习使用长矛,使用火绳枪技术最好的四个士兵使用火绳枪。
如果李晓遇到了敌人,首先使用盾牌来掩护己方的火绳枪手,让他们不必遭受准确性很高的箭雨的袭击,如果敌人来到三十米距离的地方,火绳枪手就会朝着他们集火射击,争取将披甲的前锋击溃。如果敌人冲过来肉搏,无论是否骑马,四个火绳枪手就拿起长矛对准敌人冲过来的方向,变身成为长矛手,抵挡敌人的冲击。其后四个火绳枪手继续装填弹药射击,争取将敌人击溃。
如果遇到大股的敌人骑马突袭,那么除了前面的两个士兵使用盾牌保护自己人之外,其余的八个士兵就拿起长矛与敌人肉搏。
如此,李晓的队伍就可以面对任何的敌人都不落下风。
当然,李晓的队伍肉搏能力较弱,毕竟训练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无法很快地养成强大的肉搏能力,他们只能依靠集体的队列形成战斗力,与敌人纠缠。
在这段时间里,李晓每天都买肉给士兵们吃,士兵们经过饮食的改善以及高强度的训练,身体条件正在快速提升,力量变大了,技巧更加高明了,已经拥有了与同等数量敌人战斗的能力。
李晓又买了十几匹的战马,花费了他几百两的银子,如此一来,李晓的士兵就配上了一人三马,可以大范围机动,突袭敌人的弱点。而且,他们都配了火绳枪、板甲、长矛、盾牌等兵器。
李晓的队伍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战斗力十分惊人!
这天午后,正当众人昏昏欲睡的时候,从南边跑来一个骑兵,他拍马冲入了平安堡之中,给百户吴用带来了熊廷弼的命令,熊廷弼知道屏蔽清兵的侦骑是不可行的,那么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专注于打通附近城池的交通线,确保各地的补给能够顺利到达。
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附近的土匪和马贼众多,如果运输辎重的士兵多了,土匪和马贼固然是不敢招惹,但是这样消耗就大了,不仅要让很多的精锐士兵负责运输粮草,而且消耗的粮食也大增。
如果运输辎重的士兵少了,难么就会被冲过来的土匪和马贼吃掉。
所以,熊廷弼将剿匪的事情提了上来,熊廷弼知道李晓的士兵骁勇善战,所以特地发布命令让李晓带着士兵参与剿匪。
按照熊廷弼的命令,附近最大的一伙马贼就是独眼帮,这个独眼帮的首领是一个曾经的明军,他是沧州人,从小就练习武艺,身高体壮,武艺高强,然后他考取了武举,成为了一名武状元。
后来他进入了军队,在锦州服役,由于他武艺高强,所以经常单身匹马外出猎杀敌人,很快就积功升到了千户的位置。
可是此人有一个弱点,就是喜欢喝酒,喝醉了酒之后就不听军令,屡次违反上级的命令,导致上级不得不将他惩罚。
此人受不得惩罚,干脆反叛了,离开了军队,自己拉起了一个马帮,在附近劫掠商队,声势十分浩大。
此人名叫蒋胜宇,他招募了附近反叛的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组成了一个战斗力十分强悍的马帮,附近的兵马得知蒋胜宇的消息,都时常感到头疼。
人多吧对方跑了,人少吧打不过,真是麻烦啊!
这次熊廷弼居中主持,就是想要将蒋胜宇的马帮剿灭,肃清附近的土匪和马贼,还附近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李晓得知熊廷弼的命令之后,便带着自己的队伍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