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如的丈夫名叫张肃,现在在一家地产公司上班,两人有一个十岁大的儿子。
对方并没有做到管理层,到现在,也只是个小小的team组长。
看上去和这个年纪该有的成就不太匹配。
陶烨想,或许苏梅如家是典型的“奶爸”家庭。
女方收入比男方高,所以在外面经营人事,男方则负责带小孩,做饭等日常琐事。
这样的家庭现在也很常见,倒是不奇怪。
奇怪的是,一个依靠妻子的男人,怎么会每天晚回家呢?
而且看苏梅如的性格,显然不是那种女强人,或者甩手掌柜。
经济上的问题就更让陶烨想不通。
看苏梅如关于出轨证据的那段神情和说辞,显然对方并没有家中的经济大权。
但是这可能吗?
据葛敏说,苏梅如的那家餐厅非常赚钱,而且开了很多年了,积蓄肯定不少。
可是为什么对方的表现却这么弱势呢?
还有那条让她有点在意的伤疤。
说起来,并不是很大的伤疤,一般人可能都注意不到。
或者也会相信对方的说辞,是工作中弄出来的。
但是因为职业的缘故,陶烨总是有点敏感,观察力很细致,也常常会注意到一些常人难发觉的细节。
她的脑海中有了模糊的轮廓,但是还没有具体的那根“线头”。
这份资料是苏梅如整理的。
所以大部分信息都是对方知道的,带有主观性。
这里写道,张肃的初恋就是苏梅如,两人一路从校服走到婚纱。
不明就里的话,会觉得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那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陶烨看完资料后,开始不停揣摩苏梅如当时的每一个神情。
说实话,如果不是鉴情案子的缘故,她根本不会认为对方是一家非常有名的餐吧老板。
她和员工一起在厨房忙活,穿着不名贵,神情不倨傲,甚至双手依然粗糙不堪。
和所有人说话时,都很平易近人,看着就是性格很好的那种女人。
从资料看,两人这么多年走过来,就算没有了爱情,亲情肯定也比较浓厚。
但是对方提到张肃时,提到出轨时,甚至没有波动?
对!没有波动!
陶烨想起来了,虽说让自己鉴情,但是对方提到这个的时候,几乎没有波动。
这很不可思议。
她还记得,自己以往的案子中,女方总是或忧郁,或担忧,或不安,或惊恐,甚至有的还有愤怒。
她们有的想要个答案,有的单纯只是想要证明,男方很爱自己。
还有特别的,或许是想鉴定男朋友的真心,看他是否是渣男。
但是她们都带着情绪。
不像苏梅如,说这句话的时候,非常淡然平静。
全部谈话过程中,只有一次,对方是表现出了情绪的。
那就是提到“如果有出轨证据”,请她们帮忙搜集的时候。
对方神色中有难以启齿,甚至还有愧疚这样的情绪。
她在愧疚什么呢?
明明这是一个很正当的请求。
作为婚姻中稍微弱势的一方,女方如果想要保住儿子的生活,和出轨的丈夫离婚的话,拿到一方失当行为的证据,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吗?
可是她竟然很自责。
陶烨越想,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此时葛敏并不在家。
她没法和对方讨论,这个案子的一些奇怪之处。
于是,只能不停从那份寥寥的资料中,试图找出更多东西。
苏梅如写着,张肃那边的亲人,几乎是没有联系的了。
对方母亲早逝,和父亲关系并不好。
和苏梅如是高中同学,然后两人偷偷早恋,高中毕业就一起出来打工了。
至于其他的亲戚,也是都断了联系的,看上去就像个孤儿。
后面还有张肃的一张照片。
是穿着地产公司那种廉价西装拍的。
但是依然能看出来,对方长相不错,没有人到中年变得发福。
也没有秃顶,个子中等偏上,眼神看着有些怯懦。
或许,这也是对方这么多年,只是比初等的小职员稍微好点的原因?
也可以理解,一般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总是有些性格缺陷。
特别是对方父亲看上去也不是慈爱的人。
小两口在S市这么大的城市,奋斗到这个地步,确实不容易。
这样的感情应该更坚固才对。
陶烨转而设想另一种可能,会不会事实恰恰相反,是苏梅如出轨了呢?
毕竟对方言辞闪烁,胳膊上还有不明印子。
现在的人,花样很多,说不定会在背地里玩什么见不得人的。
而苏梅如想要证据,就是为了让丈夫净身出户,不带走她一分钱财。
为此才有了愧疚的情绪。
看上去,这种可能似乎也说得通。
陶烨摇摇头,准备等葛敏回来,再和对方好好商量一下。
晚上,葛敏终于回来了。
一进门就嚷嚷着要吃饭。
陶烨只好等对方吃得差不多,才和她提起了这个案子。
“敏姐,这个案子,我还有几个想不通的地方。”
她将自己通过资料和苏梅如的表现,得出的一些奇怪的地方简要说了一下。
葛敏开始没说话,嘴倒是没停,继续往里塞着菜。
“这样看来,确实没那么简单。”
“苏梅如当时怎么联系上你的?”
“有家餐饮店的老板娘,之前是我的顾客,然后介绍苏梅如过来的。”
“介绍人没说什么?”
“没有,就说人挺好,挺老实,说不准被丈夫骗了,让我帮帮忙。”
“这样……那我还是实际观察看看吧,希望不会有什么意外。”
“嗯,案子既然已经接了,暂时肯定不能再反悔。但是,陶烨,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情形,你要立马止损,明白吗?”
敏姐很严肃地告诫着陶烨。
她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她前期做了这么多分析,就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形的发生。
经历过多次意外的陶烨明白,很多时候,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否则自己也会跟着遭殃。
这种想法有点自私,但是一个职业人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履行自己的职责。
这才是一种专业态度,否则一个行业岂不是都要乱套。
打定注意,陶烨准备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