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画本是两种艺术形式,生长在艺术百花园中的它们却又美好地相遇,虽然二者依旧保存着各自的独特审美特征,但殊途同归的它们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乎便有了让我们引以为傲且极具中国特色的题画诗。
相传宋代画院常以诗命题作画,如“野渡无人舟自横”“踏花归来马蹄香”等,这些几乎已是人尽皆知。在画上题诗加跋,更是中国画特有的形式,含义极深。字句精练的题跋(包括章印的运用)是画面的补充和阐发,打破了绘画的局限。文字表达了绘画所不能表达或不必要表达的东西,更衬托出画面的诗情,增加了画面内容的深度,有助于画家思想感情的倾露,更能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古诗词和国画一样,不但重意境,而且强调诗画有尽而意无穷,意到笔不到,弦外有深意,犹如品茶、听戏一般回味无穷。这样的诗词中本身就有山、有水、有故事,有人、有情、有乾坤,单纯的笔墨丹青是说不尽、道不得的。
诗和画,都是创作者情绪的表达,是他们真情的流露。正是抒情这一个共同点,使中国的绘画与诗歌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境界是外国诗歌及绘画所无法企及的。
一诗一画一故事,亦韵亦花亦烟云。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讲求“诗乐舞”结合,无论是音律还是结构的发展,都达到了极致。可文人们更推崇的是境界,所谓诗境,不单单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更是“诗中有理,言之有物”。诗词中充满着诗人自身的真情流露和人生境界,绘画更是如此,笔墨点化之处,情绪跃然纸上。无论是一朵梅花、一座山峰,还是亭台花前、月下佳人,记录的是情绪、是故事,更是一段段传奇的人生。
眼前所见,心中有感,笔下自然流出无限深情。诗词由词、句、段构成,而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却是由点、线、面绘就。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可在艺术表达上却又相通。这就好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见画境,画里道诗情,千古传诵。
诗与画在表达上也略有不同。诗词比绘画拥有更严格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意象,通过这些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世界。甚至通过对现实对象的浓缩与精炼,概括与简化,突出和夸张其本质因素,从而达到点化成神的绝妙,这些都是绘画所不及的。所以说,画要活,先通境,取诗理,方才活。
启功先生曾师从著名书画家溥心畲。起初,启功向这位大师学画时,溥心畲总是问他有没有作诗,没办法,启功只好硬着头皮学写诗。在溥心畬的精心指导下,启功很快就掌握了作诗的方法。他常常会拿着自己画的题诗扇面,请溥心畲先生指点。后来,直到启功通了诗境,绘画才更上一层楼,这真是“汝果欲学画,功夫在诗内”。可以说,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点点墨香都能感染心田,诗中的人和事都有无限的风光。
中国古代或是以诗入画,将诗意、诗境转化为画意、画境的作品;或是以诗写画,以诗文之长补绘画之短,使绘画作品的意境得以提升,让这两种艺术形式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当代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先生说:“要以诗词歌赋的胸襟去作画,不是仅仅会在画上题诗就算有文学修养了。”“文人画高就高在以诗作画,以文采领画。”诗意促画境,画意成诗境,诗意画境两相和,点墨生花纸上香。
如何能够完整体会诗与画完美结合所散发的无穷艺术魅力呢?不仅画要观,诗更要读,而且还应将绘画艺术品及其题诗对照起来一起研读,将画幅的绘画美和笔情、画境与题画诗里的诗意美逐一比照,寻找它们相互融通、渗透的妙处,整体地把握艺术品的美学特质。
画未传世,诗却还在。古诗词中的水墨丹青浩如繁星,无一不刻画了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传世佳作,就隐藏在只言片语当中,记录下昔日山河的魅力剪影。读之诵之,让徘徊其中的我们被一幕幕画面感动,被一个个故事所吸引。
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应该被后人铭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希望通过这样一本书,带给广大读者一种美的体验,开启一段璀璨绚烂的时光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