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任的戚继光需要探清大沼泽周边的情势,这几日便住在了这里,白天出去巡视,晚上回来修炼,邓坤便腆着脸让二小多往他身前凑,将修炼上的问题多多请教。这戚继光一是看这两人良才美质,品行不坏,二是自己又每日蹭吃蹭喝,算是回报,倒是尽心指导。
戚继光出身大明宗门修真世家,见识自是不凡,又是修真天才筑基高人,二小真是受益匪浅,对他也是愈加尊敬。他二人虽然性情相反,对修真一道却是齐头并进,邓德怀甚至私下了拿戚继光跟逝世的师尊比较,两人同是筑基修为,眼界见识差了却不止一筹,惹得老实持重的邓贤圣一个劲的堵他的嘴!
却说崔桂森去了蝴蝶谷后,直到两天后才回来。他做事稳重,去求见了左青羊,按邓坤的吩咐讲了冷泉谷的情况,递上采集的样本。左青羊看了后让两人呆了一晚,天亮后便一起到了冷泉谷,细细查看了湖水和灵地,认为确实符合月见草的生长。
左青羊便带他们返回青牛山,请示谷主。左谷主还是那副做派,颇为不耐的让左青羊自己做主安排。左青羊便让两人回去带话,约定一个月后派人来指导种植月见草。
这是关系门派生计的大事,邓坤哪里干马虎半分?急忙召集门人,兵分两路,做起了准备工作。
一路由邓坤亲自带领,在冷泉湖北侧开荒平整、修路挖渠,忙的脚不沾地。
崔桂森和沙明礼带领另一路,在灵植地的南边大肆建设,砍伐山木,开挖山石,为后续到来的凡人搭建营地。邓坤也顾不得关心戚继光和两个小师弟,连住宿都安排在冷泉谷里,只见是道符与法宝起飞,山谷共长湖一色,远远望去,倒有点一片门派兴旺的感觉!
这样忙了二十多天,此地才算有了点仙家灵地的气象,近千亩平整好的土地沿湖面向北延伸过去,阡陌交通,可惜没有鸡犬相闻。南边的凡人营地也初具规模,一排排木质排屋依地势摆放,只是受制于人手不够,只能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了。
邓坤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正得意欣赏时,一道身影从西面急奔过来,正是留守的邓德怀。邓德怀还未说话,邓坤发现他体态有了变化:“咦?德怀你晋级了?”
邓德怀停下脚步,也不及见礼,粗声道:“掌门师兄,前日贤胜已经和我晋级二层了。先不说这个,邓培师兄带凡人家族回来了!”
双喜临门,邓坤也是极为高兴,匆匆带领部分弟子回返山门。
却说那邓培带领十位弟子,半天没敢耽误,一路转乘飞船,仅用了十几天便返回了琅琊山。
众弟子故地重游,却发现此地已面目全非。只见整个山门已经粉刷一新,很多地方还在大兴土木,一派兴旺景象。
众人心里不是滋味,也懒得进山门,径直在山下召集凡人家族,安排西迁事宜。凡人家族虽然故土难离,可是主心骨都已西迁,这一阵子又不受新来的主家待见,颇受为难,大都不愿留下,也都早早做好了准备,等到郑和雇来的墨家十艘四阶大型飞船一到,近万凡人拖家带口陆续登船,开启了西迁路程。
这四阶飞船比三阶赤蝴鲲船大了足足几倍,每艘能载千人,速度也比赤蝴鲲船快了一倍,是超级宗门和家族的战略法宝,,每出动一次灵石花费不菲,这郑和为了邓家真是下了血本。
上次半个月的行程,这四品飞船飞了九天便已到达。小珠山顶部容不下这么大的飞船,便临时降落在山脚西侧的平地上。
邓坤赶到的时候,近万人刚刚从飞船下完。送走飞船,邓坤看着瘦了一圈的邓培一揖到底:“三师兄一路辛苦!”
邓培洒脱笑道:“幸不辱使命!”
。。。。。。
带领整个门派忙活了整整七八天,才算是将整个凡人家族安置了下来,虽然条件简陋,但是众凡人见此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不由人心甫定,对前途未卜的不安在慢慢消失,另有一种豪情升起。
家族初定,也到了种植月见草的时候。这天便有一批蝴蝶谷弟子到来,随身带着工具和种子。幸亏左青羊提前派人通知了,邓家才能提前安排好人员,在蝴蝶谷弟子指点下开始了月见草的种植。
银月高挂,乳白的月光洒在下边像蚁群一样井然有序、四处奔走的众人身上,将希望和汗水洒在了这片初垦的土地上。
那邓德怀和邓贤圣,最近一直在修炼戚继光所传的四象炼体术,负责将冷冽的湖水运送到各处的沟渠里,邓德怀特意做了个大大的木桶,双手扶桶,凝力发劲,大木桶倾倒在湖中,待灌满了水,双手劲提,将桶举过头顶,奋力扔出。
飞过人群的木桶却是极不稳当,滴溜溜乱晃,湖水在半空中洒落,淋了下边的众人一身,引起喝骂声一片。另一端的邓贤圣也是两手虚开,控制灵力托住凌空而来的木桶,缓缓放下,将湖水倒在沟渠中,再轻轻掷还,倒是稳当了许多!
据领头的灵植师介绍,这月见草每亩大概能种植百棵左右,再密了就难长成,而且成活率较低,生长过程中大概有三成左右长不成成品。邓坤暗暗算了一下,蝴蝶谷这次带来了的种子够种两百亩,如果收成好,能收一千四百枚灵石。
“不错不错,足够门派一年的基本开支了!可惜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月见草收获之前的日子怎么过呢?”邓坤顿时感觉牙花子又疼起来。
众人忙的热火朝天,浑然不见夜空中一道剑影如流星贯月,从西北凌空而来,见到下边的人影,不由咦了一声,身随意动,那剑身便降了下来,两道身影正落在了邓坤身前。
邓坤被天降之人吓得往后一跳,急忙仔细看去,原来是一老翁携一青年男子。那老翁一头白发如初雪覆地,白皑皑一片,脸上虽已条条皱纹隐现,却遮不住年轻时美若处子的相貌,一身青色道袍随微风摆动,好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仙人!便是旁边的青年男子,身如玉树临风,面容五官分明,一双眼光寒星闪烁,两弯墨眉浑如乌漆,让人望而脱俗!
邓坤哪里见过如此人物!一时震慑当场。那老人倒也和蔼,开口相询道:“这位小道友请了,敢问你们漏夜而作,所植何物?”
邓坤不敢怠慢,慌忙回礼将种植月见草的事情解说了,方才请教二人来历。
“我乃云游道人,路过此地,正欲寻访此处左青牛道长,不得其门而入,见你等在此忙得有趣,便来请教,不知这左道长所居何处?”
邓坤急忙告知青牛山所在,那老人道了声谢,便不再多言,身形不见有何动作,却已带着青年男子徐徐飞起,往东边飞去。
邓坤目送两人离去好久,才回过神来,细细回味两人的照人风采,真是生平仅见!可惜不知道二人来历,也完全感觉不到修为如何,甚是遗憾!
众门人足足忙碌了一个晚上,才种完这两百亩土地。回到山门,邓坤操办了一场简单的灵宴,算是庆贺门派在这秦山地区立下足来。虽然酒劣饭恶,众人却如饮甘怡,邓培、崔桂森几个年长一点的触目感怀,眼有星泪点点,沙明礼和二小毕竟年少心性,一时也闹得众人开怀!
欢宴结束的时候夜色已深,邓坤却睡意全无,一股兴奋之后的淡淡空虚悄悄滋生,他走出殿门,沿着山顶西侧信步而行。月色正浓,整个大地一片银白,邓坤看着西边的大沼泽方向,脑袋却在渐渐放空,他感受到了道心的宁静,找了块大石头,盘腿席地而坐,双手搭在大腿上,静心吐气,开始修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