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今天还要继续单机吗?也不知道有没有书友能看到本书,如果有幸看到了请诸位投下一张推荐票可好?)
随着第一锅海盐的顺利完成古田仿佛已经寻找到熬制海盐的秘密,每次熬煮海盐很大概率得到的都是四等海盐以及二两以上三等海盐,每天凌晨与杨六郎到石湖山秘密基地砍伐木柴,白天天目湖边熬制海盐这种没有变化却十分充实的生活已经渐渐成为古田的基本生活节奏,同样在月末海盐运输队前来收缴海盐的时候古田同样顺利完成任务其中一百斤四等海盐,二十斤五等海盐,五斤三等细盐在整个天目湖煮盐人中可谓是首屈一指,一共获得三百九十枚铜钱基本上是其他煮盐人的两倍左右,再加上天目湖砍柴抓到猎物换取的四十枚铜钱一个月的时间古田一共获得四百四十枚铜钱也算是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站住脚跟。
作为一名读书人古田原身所有的书籍已经重新温习一遍,虽然都是一些并不珍贵的书籍不过古田还是通过书里面的知识开始真正了解这个世界,韩世国已经传承五百年目前是景云二十五年,皇帝陛下继位以来可以说是随意发起战争,增加赋税,通过加重刑罚镇压民间议论,原本已经处在生命末端的封建王朝此时更是已经渐渐落寞,现在很多地方大员已经开始听调不听宣,一些活不下去的农民或者战败的士兵很多人选择占山为王抢劫过往的商旅为生,这也算是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标志。
景云二十五年八月初九古田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已经渐渐熟悉这个世界的生活节奏并且通过书籍基本了解国家的动态,不过古田依然十分兴奋的起来等着杨六郎一起到十星镇购买粮食以及一些引火的细绒等物品,因为距离长达十公里并且一路上需要经过一些荒芜的山路这次古田和杨三郎,杨四郎,杨五郎以及杨六郎五人一起赶路。
“一百二十枚铜钱用来采购粮食,八十枚铜钱用来采购细绒,另外一百枚铜钱采购一些其他物资,希望这次可以有所收获”古田基本上七月份的收获拿出了一大部分用来采购物资,其实这也是天目湖煮盐人的基本情况,每个月在得到铜钱之后大部分都要用来采购粮食维持生活,剩下的一小部分储存起来应付每年十枚铜钱的人头税,杨家除了售卖海盐赚取的铜钱之外还有贩卖木柴赚取的铜钱几乎全部都要用来采购粮食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只有在每次抓捕到猎物换取的铜钱才能存下来,说起来古田在这个天目湖煮盐人群体中属于高收入人群,每月都有足够的粮食维持生活。
“大郎,我们要出发了,今天是赶集的大日子一旦去晚了粮食容易涨价,一路上不安稳记得带上柴刀”杨六郎的声音飘荡在屋外,兄弟四人各自装着部分铜钱手里提着大号袋子准备将粮食从十星镇扛回来,因为月初很多人采购粮食粮店也会适当提高粮价。
“来了来了,难道这些土匪还会对我们这些苦哈哈动手不成?”古田一边走着一边反问着,就算是在小冰河时期土匪一般也只会对大户人家的商队动手。一般情况下土匪不会向平民百姓动手,因为这些煮盐人可以为了怀里的不到一百枚铜钱拼命,这些人因为从事重体力劳动总会给土匪带来部分损伤,相对于付出以及不成正比的收获除非为了减少山寨里面的人口数量才会进行这种得不偿失的行动。
“大郎,现在世道很乱一些活不下去的人手里拿着一把粪叉都有胆子上山当土匪,这些人已经饿急眼了只要有一点粮食都可以拼命,我们天目湖一帯已经陆陆续续超过十人被这些人抢劫”杨三郎接口解释,因为长期帮助赵老爷的海盐运输队充作苦力走南闯北,在天目湖一帯属于见识比较广的人物,如果不出意外每月能够得到超过一百枚铜钱的收入也算是杨家主要收入。
“没想到世道竟然如此之乱,怪不得很多人羡慕我们天目湖煮盐人的生活,三哥如果有机会能不能把我介绍进运输队,我也想要和三哥一样看看外面的生活”杨六郎直接打断了想要插话的古田,显然这个从小生长在天目湖的少年人十分渴望外面的世界。
“我们这里虽然生活贫苦,不过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可以购买一些粮食维持生活,外面很多地方每年开春最重要的就是争抢地里面的野草和树叶用来充饥,有机会我一定将你们全部介绍进运输队”杨三郎颇为感慨的分析着,显然对于天目湖的生活十分满意也许只有见识过外面的生活才明白现在的珍贵。
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不断赶路,在早晨八点左右五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终于平安到达十星镇集市,虽然太阳刚刚露头不过在十星镇唯一一条东西向马路上面已经站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大部分人都是卖一些手工产品或者地方特产,甚至一些人低价出售抓捕的鲜鱼或者各种河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换取几枚可怜的铜钱用来缴纳人头税。
“刚出炉的包子,皮薄馅大香又香,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三,一枚铜钱两个大肉包子了”
“我家的雪梨最是甜,吃到嘴里全是水”
“尝一尝看一看老马家烧鸡,百年传承免费试吃不香不要钱”形形色色的小贩用特色的声音宣传产品招揽顾客,第一次到十星镇的杨六郎和古田看的两眼发呆,一种莫名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古田的脑子里面,好像又回到穿越之前小时候一家人手拉手去镇里赶集不是为了买什么东西只是为了感受一下人挤人的热闹罢了。
“大郎,六弟前面的石家粮店价格最为公道,我们到那里全部换成粮食尽快赶回天目湖,否则一旦赶夜路很不安全”杨三郎招呼着两位依然处在热闹中没有反应过来的两人不断在人群中前行。
“就来就来,三位哥哥我们就在后面紧紧相随,绝不敢落后半步”古田一边回应着一边拉着还在恋恋不舍盯着四周看的杨六郎快步向前追赶。
“香米十枚铜钱一斤,稻米八枚铜钱一斤,黍米六枚铜钱一斤,大麦五枚铜钱一斤,小麦四枚铜钱一斤,高粱米三枚铜钱一斤,黑豆三枚铜钱一斤,小豆三枚铜钱一斤,两年陈米两枚铜钱一斤,四年陈米一枚铜钱一斤,糟糠一枚铜钱三斤”古田仔细观察每一种粮食的价格,显然煮盐人能够食用的只能是四年以上陈米,虽然称之为米不过全部都是在米库里面长时间存放变质的部分,其实就算是这种陈米也不是所有的煮盐人都能够吃得起,例如杨家因为人口众多还需要一部分最为便宜的糟糠,都是稻米和黍米外壳磨碎形成的除了能勉强维持生命之外没有任何一点优点,其实十星镇粮店销售量最大的也是这两种最为便宜可以勉强称为粮食的东西而已。
“老板,一百五十斤四年陈米,三百斤糟糠”杨大郎按照往常的分量采购粮食,虽然很便宜不过如此巨大的数量加起来也在两百五十枚铜钱也算是一笔不小的生意,如此大规模采购也只有具有固定收入的煮盐人才能办到。
“一百五十斤四年陈米一百五十枚铜钱,三百斤糟糠一百枚铜钱一共两百五十枚铜钱,老规矩赠送二十斤糟糠,十斤四年陈米”粮店掌柜用特有的声音大声喊着,在得到掌柜信号后一些站在一边的店小二才会十分利索的装粮食,煮盐人之所以愿意来这里采购粮食也是因为可以得到为数不少的免费赠送。
“五十斤两年陈米,五十斤四年陈米,十斤小豆”古田在观察完毕粮食的价钱之后尽可能选择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粮食,最起码那些最为便宜的糟糠是绝对不会吃的,在大户人家这些也只是用来喂猪而已。
“五十斤两年陈米一百枚铜钱,五十斤四年陈米五十枚铜钱,十斤小豆三十枚铜钱一共一百八十枚铜钱,赠送十斤四年陈米欢迎惠顾”粮店掌柜特有的声音飘荡在整个粮店里面,不过并不招人讨厌。
“大郎,五十斤两年陈米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多的价格购买小红豆?现在还可以退回去”杨大郎有点心疼额外花出去的三十枚铜钱,对于他来说宁愿将这部分铜钱攒起来缴纳人头税或者购买另外一口熬煮海盐的大铁锅。
“杨大哥,自从上次病倒之后身体一直比较虚弱,小弟想要买一点小红豆补补身体,毕竟我们每天都需要很多重体力劳动,万一病倒需要的医药费更是多”古田在一边解释着,显然对于真正关心他的杨家人十分在意。
“大哥,大郎现在家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确实需要补充营养,现在这个时代只要活着就不能有任何病痛”见多识广的杨三郎在一边劝说着,他见过太多因为一个人生病导致一家人活不下去的例子,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会同情底层人。
粮食买好以后一行人扛着重达百斤的粮食又向着专门烧制木炭的店铺赶去,每家人花费三十枚铜钱购买了专门用来引火的细绒,其实截至目前这次十星镇之行基本上算是达成所有目的本来应该尽早启程返回天目湖,不过因为杨六郎和古田的祈求得到杨大郎的准许两人可以在十星镇逗留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