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西行时日不定,而朝中武将多有家眷,故而少有武将自告奋勇。
唐王不语,一时间,无人言语。
封宇见状,出列道:“微臣愿往。”确实在封宇回到府中密室,准备修炼之际,那天机书无风自动,于第二页上显现三个字,“利在西”,又听闻玄奘欲要西行,于是封宇猜测或许于此有关,故而连夜说服众多武将,确保能够随行。
唐王心喜,正要准允,忽然想起这封宇颇得自己那班武将青睐,几乎将他当做下一任大将培养,没道理这时候揽下这件苦差事,按理说应该此时他们大吵大闹才是,于是唐王不动声色的问道:“叔宝,茂功,你二人如何看待,可有推举?”
二人不答,其余武将亦是低头不语。
唐王见此,知道他们应是默许了,于是下旨令封宇率一队随从。
众人散朝。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唐王与多官随同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里马不停蹄,故而很早便到了法门寺。
本寺住持上房长老,带领众僧有五百余人,两边罗列,将三藏接至里面,相见献茶。茶罢进斋,斋后已是晚上。
众僧们灯下议论佛门定旨,以及上西天取经的原由。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三藏钳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不解其意,合掌请问道:“法师指心点头,有何深意?”
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弟子我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回转,愿我皇皇图永固。”
众僧听得此言,人人称羡,个个宣扬,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复请师入榻安寐。
早又是竹敲残月落,鸡唱晓云生。那众僧起来,收拾茶水早斋。
玄奘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礼拜,道:“弟子陈玄奘,前往西天取经,但肉眼愚迷,不识活佛真形。今愿立誓: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但愿我佛慈悲,早现丈六金身,赐真经,留传东土。”祝罢,回方丈进斋。斋毕,那二从者整顿了鞍马,促趱行程。三藏出了山门,辞别众僧。众僧不忍分别,直送有十里之遥,噙泪而返,三藏遂直西前进。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早有巩州合属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待到了住宿之处,却见一队精壮士兵早早的等候在一旁,其中为首的身高九尺,剑眉星眸,挺鼻薄唇,身披精甲,手握利剑,往那一站,仿佛山岳一般不能动摇。
那人见三藏走近,朗声问道,“可是与我皇结拜的三藏法师,我等在此久候多矣,还请随我入内,这边已经安排好你的住处了。”
三藏法师朝那人见礼,后问道,“不知这位壮士姓甚名谁?又如何认得我?此处又是何人安排?”
“法师无需多虑,我名封宇,乃是陛下安排护送你西去的随行人员,至于此处,是我一友人的别院,暂借于我,用于住宿。”
法师推脱不已,死死不肯入内。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