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金叶坪,有一座子弹形的石碑,那就是红军烈士纪念塔。纪念塔塔高13米,塔座为五角形,塔身为炮弹形。布满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塔座四周分别镶着******、朱德、******、博古、项英、张闻天、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和建塔标志共十块碑刻。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褒扬先烈,永远纪念历年来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1933年7月11日第45次会议决定兴建的。由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建成的。
在这座神圣的塔碑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感人故事。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叫谢益逵的老红军。从他口中了解到了纪念塔历经革命风雨的点点滴滴。
红军烈士纪念塔于1933年8月1日破土动工,工程刚开始,在中央苏区就掀起了一股自动募捐的热潮。中国工农红军残废院捐大洋二十一元二角九分六厘,直属医院政治部捐大洋八元七角一分……而在这些捐款者中,瑞金叶坪村的谢益辉老人的故事特别让人难以忘怀。当时,他已年过花甲,唯一的儿子也参加了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光荣牺牲。家中只剩下他和老伴两个人。红军烈士纪念塔开始修建后,谢益辉老人将多年积攒下来准备用来买棺材的三块大洋也捐了出来。工程筹备处的同志得知情况后说什么也不肯收。他说:“我连儿子都献给苏维埃了,这算什么呢!”就这样,为了缅怀牺牲的将士,从干部到战士,从军人到农民,他们省吃俭用,在有限的津贴和伙食费里抽出一元、两元,一角、两角,甚至一分两分来支援纪念塔的建造。
经过整整半年时间的施工建设,一座雄伟的烈士纪念塔展现在苏区人民面前。1934年2月2日上午8时,苏维埃中央政府在这里隆重地举行红军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出席“二苏大”的全体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参加了典礼活动。中革********朱德走上塔座,介绍了红军从井冈山以来英勇斗争的经过,在几年斗争中国民党屠杀了五六十万革命群众,以及红军领袖赵博生、黄公略等同志牺牲的情形。朱德号召大家要继承先烈遗志,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彻底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保卫苏维埃,将革命进行到底!
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主力离开瑞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走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对瑞金乡亲进行了疯狂的屠戮,在“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的叫嚣下,许多村落变成了血洗村、无人村。后来,“围剿”红军的敌人是这样向他们上级报告的:“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号。”谢益逵老人回忆说:“当时,国民党派来轰炸机,对中央苏区进行轮番轰炸。炮弹落下,并没有直接击中烈士塔,而是在塔附近爆炸了。后来,国民党又进行了‘清党’‘铲党’活动,烈士塔被敌人恶意拆毁。”
就这样,刚建成半年多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彻底破坏,即便是剩余的废墟,也有重兵把守。叶坪村的一位谢大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找到一块完整的“烈”字石碑搬回家里珍藏起来。1955年,烈士纪念塔在遗址上按原貌修复重建,谢大娘闻讯把石碑捐献出来。有人问谢大娘其中的缘由,老人沉默良久:“我的小儿子走的时候,我没有来得及看上最后一眼,我一定要把‘他’带回家!”
修复重建后的烈士纪念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苍劲大字,这八个字就是依照谢大娘捐献的“烈”字石碑的规格和字体设计恢复的!
如今,每年的清明,当地的群众都会来到这座塔前,祭奠这些英烈;每年,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深切悼念那些牺牲的有名或无名的先烈。
红军烈士纪念塔,寄托着苏区人民对英烈们深情的思念,叙说着苏区儿女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它永远是老区人民的精神图腾,是革命烈士鲜血凝固而成的历史丰碑!
(李忠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