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的上一个场景最后,王夫人安排玉钏儿给宝玉送饭。当玉钏儿捧着提盒,跟莺儿一起走进怡红院的时候,袭人、麝月、秋纹三个正在跟宝玉玩耍说笑,看见她两个过来,赶忙都站起来,一面笑着说“你们两个这么磞的巧,一起来了”,一面把提盒接过来。第三十五回由此进入第六个场景:宝玉讨好玉钏儿,归入贾府气运线,主要描写宝玉跟玉钏儿的互动。
在上一个场景,曹师已经很隐晦地对比过玉钏儿和莺儿。玉钏儿是上房的大丫鬟之一,莺儿是宝钗的大丫鬟。两个人虽然身份相当,但莺儿行事谨小慎微,丝毫不敢大意懈怠,玉钏儿行事则完全没有顾忌。曹师通过这种丫鬟之间的对比,让读者自行比较,得出贾府内务管理混乱松懈、员工自我控制能力不高的结论。
在这个场景里,曹师继续对二人的行为举止进行对比:莺儿在宝玉房里根本不敢坐,不管是杌子、还是袭人搬过来的脚踏;玉钏儿则满不在乎地在“一张杌子”上坐了。这种差别,往小处说,是玉钏儿比莺儿大方,往大处说,则可以说玉钏儿完全没有规矩。这处文字里,曹师还插叙袭人“忙端了个脚踏来”给莺儿,表现袭人同学关心体贴,无微不至。
宝玉一看见莺儿,“十分欢喜”,忽然又看见玉钏儿,不禁想起了她姐姐“金钏儿”,“又是伤心,又是惭愧”,便把莺儿丢下,先和玉钏儿说话。
这一段文字,曹师用了三个词语描写宝玉情绪的阶梯式变化:十分欢喜、伤心、惭愧。“十分欢喜”,是因为看见莺儿纯朴可爱,又是宝钗的丫鬟,自然亲近;“伤心、惭愧”则是知道金钏儿投井全因我而起,自己对不起金钏儿。宝玉这种情绪,与之前被暴打后昏睡时出现的朦胧幻觉形成呼应。
在莺儿和玉钏儿之间,宝玉选择了陪玉钏儿说话。这种安排,主要源于曹师需要尽快收束隐藏金钏儿的整条故事线,闭合相关线索,留待后续。通俗点说,就是要尽快将金钏儿这件事翻篇儿。因此,曹师接下来为了给宝玉和玉钏儿制造单独相处的机会,先安排袭人“恐莺儿不好意思”,又看见莺儿不肯坐,便拉着莺儿出那边房里“倒茶说话儿”去了。
袭人带走了莺儿,曹师接着安排麝月预备好碗筷,过来伺候宝玉吃饭。宝玉却不吃,只顾着跟玉钏儿说话搭讪:“你母亲身上好?”,玉钏儿“满脸怒色,正眼也不看他,半日,方说了一个好字”,宝玉觉得很无趣,过了半日,才又陪笑问道“谁叫你替我送来的?”玉钏儿照样“苦丧”着脸:“不过是奶奶、太太们。”玉钏儿的这种反应,才是正常表现。
宝玉从小在女孩子堆儿里长大,对女孩们的心理非常了解。他一看就知道玉钏儿“他是为金钏儿的原故”,自己内心有愧,就想要“虚心下气哄转他”。曹师笔下的这种因果逻辑,看似不可理喻,却正是宝玉“秉气而生”的特质。于是这个场景余下的文字,全部围绕“哄转”讨好玉钏儿展开。
曹师先让宝二爷“使尽方法,将人都支出去”,然后专心“陪笑问长问短”。玉钏儿毕竟只是丫鬟,自己虽然不高兴,但看宝玉“一些性气没有,凭他怎么丧谤,还是温存和悦”,心里慢慢也觉得过意不去,脸上终于“有了三分喜色”。宝玉第一阶段“哄转”目标顺利达成。
宝玉察言观色,见玉钏儿表情有所和缓,就央求着说要喝汤。玉钏儿不允,说“我从不会喂人吃东西”,曹师便让宝玉充分发挥自己的异性交往能力,继续用“循序渐进法”,慢慢改善跟玉钏儿的关系。
首先让宝玉声明自己的立场:“我不是要喂我”,以此消除玉钏儿的心理戒备;接着表现关心:“你递给我吃了,你好赶早儿回去交待了,你好吃饭去。我只管耽误时候,你岂不饿坏了”;最后再施展苦肉计扮可怜:...“你要懒待动,我少不得忍了疼下去取来。”说着,便要下床来,拃挣起来,禁不住“嗳哟”之声。玉钏儿毕竟是女孩子,听不得也见不得宝玉挣扎吃痛,果然上当,忍不住起身说道:“淌下罢,那世里造了业的,这会子现世现报,教我那一个眼睛看得上。”一面说,一面“哧”的又笑了,端过碗来伺候宝玉喝汤。至此,宝玉跟玉钏儿之间的关系成功破冰,第二阶段的“哄转”目标又顺利达成。
宝玉这时候才笑道:“好姐姐,你要生气,只管在这里生罢!回来见了老太太、太太可放和气些,若还这样,你就又挨骂了。”玉钏儿道:“吃罢,吃罢!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我可不信这些。”。岗位和事业关心是宝玉同学的终极大招,玉钏儿见宝玉事事为自己考虑,心里终于完全放下了对宝玉的成见。宝玉跟玉钏儿的关系,终于在宝二爷百般主动下,突破了初见面时的尴尬和愤恨,恢复到主子和丫鬟之间正常关系水准之上,第三阶段“哄转”目标也悄然实现。
曹师安排宝玉同学一鼓作气,继续上演“荷叶汤不好吃”的加分好戏。先写宝玉骗玉钏儿说“汤不好喝”,玉钏儿道:“阿弥陀佛,这还不好吃,什么好呢!”这时宝玉道:“一点味儿也没有,你不信,尝一尝就知道了。”玉钏儿果真赌气尝了一尝。宝玉笑道:“这可好吃了!”玉钏儿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宝玉是想让她也吃一口汤,于是便说道:“你既说不好吃,这会子说好吃也不给你吃了。”宝玉只管陪笑央求要吃。玉钏儿不给,一面又叫人来打发他吃饭”。这时候的玉钏儿,已经能够像袭人、麝月他们一样,跟宝玉一处“顽笑”。第四阶段的进阶“哄转”目标,再次顺利达成。
在这个场景中,仅仅一顿饭不到的功夫,宝玉同学就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和层次清晰的战略战术,彻底打消了玉钏儿的敌意,令玉钏儿对自己的印象彻底改观。态度变化之迅速,令人瞠目结舌。曹师笔下的宝玉同学,虽然每次看见漂亮的女孩子,都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思,却不入俗流,不起邪念,让人根本恨不起来,这不仅表现出宝玉跟女孩子相处时高超的“哄转”讨好技巧和效率,更突出了曹师对人性的把握,和对读者情绪的引导技巧,早已达到无形无质、润物无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