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第一个场景,宝玉和黛玉和好如初,感情仿佛更增进了许多。凤姐带领着二人来到贾母跟前请安,好让长辈们宽心。
宝玉和黛玉两个闹起来满园风雨,好起来又如胶似漆,被长辈善意地说笑一通,原本是人之常情。所以,三人一到贾母跟前,曹师就立刻给凤姐加戏,让她生动地笑说二人“在一处对赔不是”,“对哭对诉,到像黄鹰抓住了鹞子脚,两个都扣了环,那里还要人说合!”,引逗得一屋人都笑起来。
写完这一段过渡文字之后,曹师再接一句“此时宝钗正在这里”,顺利将宝钗引入场景,同时进入读者视野。这种通过补充文字进行视野切换的方式,非常自然,非常需要细细体会。
一切就绪,第三十回进入了第二个场景:宝钗发威。
萧遥把这个场景归入贾府气运线。
在《红楼梦》此前的文字中,宝钗同学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是雍容端庄,白皙丰满,知书达理,处事从容。在长辈面前乖巧大方,在下人们中间人缘颇好。如今宝黛二人在贾母房里遇到宝钗,并不令人意外。
众人说笑声中,黛玉因为吵架的缘故,只是挨着贾母坐着,不好意思说话。宝玉作为焦点人物,当然不能跟黛玉一样。于是,宝二爷只好跟宝钗搭讪。先解释说薛呆子过生日,自己没去,也没送礼物,求“姐姐替我分辨分辨”。宝钗自然也一如既往的大度从容,说“弟兄们日日一处,要存这些心,到生分了”,语气合情合理,一切都跟现实中姐弟俩唠家常一般无二。
萧遥常常想,小说的最高境界,其实跟电影一样,就是要紧紧抓住读者,并迅速带入小说世界,让读者或观众沉浸其中而不自知,跟随里面的人物同喜同悲,共同经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在《红楼梦》里,这种可望难及的境界,却变成了基础要求,全书所有的场景,都如同真实发生一般。
宝玉虽然平日吟诗作对,看起来聪明伶俐,但入世功夫,实在笨拙之极,根本不会聊天,又偏偏毫不自知。
宝玉问宝钗“姐姐怎么不看戏去?”,宝钗答说“怕热”----“热得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原本平常之极的一句对话,到这原本已经可以换个话题,宝二爷一时不知道哪里短路,冒出来一句“管不得他们拿姐姐当杨妃,原也体丰怯热”。这句话,不仅唐突了佳人,更是直指痛处----胖人,尤其是对自己外形要求极高的胖人,绝对不能当面说人家胖----尤其,还是微胖的大美女。
宝钗听罢大怒,脸红尴尬,只好冷笑着说我是像杨妃,可惜就是没有杨国忠那样的哥哥或者弟弟。宝钗这句话其实已经是在反击,嘲笑宝玉同学不学无术、一无是处。
这个时候,曹师又一次制造曲折,安排小丫鬟靓儿过来捣乱,说不见了扇子,向宝钗讨要“必是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一肚子气没处发泄,正在气头上,就指着靓儿说你谁啊,我跟你很熟吗?你问我要?谁跟你嬉皮笑脸的,你去找谁要!
在前面第二十七回中,当黛玉因为前一晚在怡红院外受挫,冻馁了一夜,芒种节早上没有按时起床时,早早跟众姐妹游园地宝钗自告奋勇要去潇湘馆“闹了她来”,再加上追蝴蝶到滴翠亭,偷听到小红聊天,然后“嫁祸”给黛玉。种种文字表明,宝钗一直以来给人的表现,就是平易近人,喜欢善意的恶作剧。
现下靓儿来问,却被指着鼻子骂走,这种情况对于宝钗来说,已经是绝对的失态了。曹师通过对人物在不同情境的不同表现进行前后对比,让读者们对两件事情留下深刻印象:第一,是宝钗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表里如一(潜台词就是,宝钗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第二,宝钗也会生气,生起气来,也很吓人。
曹师笔下刻画的人物性格、行为方式,前后如一,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绝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情况。宝钗现在的表现如此令人大跌眼镜,其实不是什么写作意外,而只是宝钗性格中小怪兽这一面的暴露。
宝玉看到宝钗如此表现,有点受惊吓,比在黛玉面前更加不好意思,只好转身搭讪别人。
黛玉一直冷言旁观看热闹,原本看到宝玉奚落宝钗,心里很是得意,本想也趁势加上两句,结果被靓儿找扇子打了岔。其实,黛玉如果知道宝玉根本不是什么奚落,而是没话找话,惹恼了宝钗,也许就不会那么得意了。
黛玉虽然熄了落井下石的心思,但脸上的得意之色却没有隐藏,这让宝钗很是不爽。所以,当黛玉继续问宝钗看的什么戏时,宝钗少见地耍了个心眼儿,说看的是“李逵骂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其实,在前面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陪贾母看戏时,曹师已经特意安排宝钗点了贾母喜欢看的戏文,这就是告诉读者,宝钗对戏文十分精通。
黛玉现在这么问,原本就是闲聊,她自己心里又实在没有什么机锋,因此宝钗的回答只是简单地设了个圈套,黛玉自己就一头钻了进去,说“姐姐博古通今”,怎么连《负荆请罪》这出戏都不知道?宝钗笑道:“这叫《负荆请罪》么?你们博古通今,才知《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没说完,宝玉、黛玉两人瞬间羞红了脸,再不敢说话,三人情形落入凤姐眼中,这位还不忘再次落井下石,令宝玉、黛玉二人“越发不好过了。”
曹师在这一大段描写中,虽然只是简单描述了众人的情形,但却如抽丝拨茧一般,层次感、临场感十足。先写宝黛进屋,凤姐汇报,又写宝玉心情放松,搭讪失败,又写黛玉冒失,再遭嘲讽。宝玉、黛玉、宝钗、凤姐之间互动频繁,精彩纷呈。宝玉、黛玉两人虽然在这次跟宝钗之间一次小小的交手中惨败,但人物的刻画却更加清晰:一向牙尖嘴利,看似言语刻薄的黛玉,其实只是个善良的孩子,而一向雍容大度,看似毫无杀伤力的宝钗,却是那个长满獠牙、非常危险的小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