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信史而不违”是古代文学评论家所认同的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境界。中国历史小说中,《东周列国志》无疑能达到这一境界。这部108回的小说巨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继“三言”之后的又一小说佳作。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据史实录,“事取其详,文撮其略”,“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面对繁杂错综的事件、既多又乱的人物,冯梦龙充分展现了其杰出的组织素材的能力和深厚的叙述描摹功力,使得小说信守史实,脉络清晰。
冯梦龙(1574-1646),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作家和思想家。字犹龙、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无得居士,茂苑野史等,长洲(今苏州)人。冯梦龙早年便才华出众,与兄梦桂、弟梦熊被时人称为“吴下三冯”。冯梦龙关心政治,天启二年(1622),冯梦龙因言论得罪上司。天启六年,阉党逮捕周顺昌,冯梦龙也在被迫害之列。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冯梦龙站在封建正统立场悲痛欲绝。清兵渡江后,他曾参与抗清活动,至南明政权覆亡,忧愤而死,另一种说法是被清兵所杀。
冯梦龙一生注重戏曲、小说、民歌等通俗文学的创作、编集工作,曾编订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通称“三言”,还编有民歌集《挂枝儿》《山歌》以及《太平广记钞》《古今谭概》《智囊》《情史》等,增补《新平妖传》《新列国志》。戏曲作品有传奇《双雄记》《万事足》,并改编前人传奇十多种,通称《墨憨斋定本传奇》,另编有《墨憨斋词谱》。诗文有《七乐斋诗稿》《中兴伟略》等。
受明人余邵鱼小说《列国志传》启发,冯梦龙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古籍中钩稽史实,加以敷演,撰成《新列国志》一书。清雍正年间,南京城里的一个教书先生蔡元放对《新列国志》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评语和注释,将其更名为《东周列国志》,随后刊行于世。
《东周列国志》是一部描写我国东周历史的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东周500多年间列国争霸称雄的事迹。全书以古代著名史籍《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作为叙写的基本依据,将分散的人物传记、曲折动人而又纷繁复杂的历史故事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使小说结构布局主次分明、繁简得当,不仅使整个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得到如实的反映,各诸侯国的发展、变化和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写得条分缕析,可以说是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作者以西周由盛而衰的大背景为引子,以“春秋五霸”为主线,构成了全书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以“战国七雄”为主线,叙写到六国归于秦,天下统一。
《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500多年之间,英雄辈出,群星灿烂,这一时期的人和事在历史上最突出、最典型,它几乎是后世是非成败的理论源头,更是后人行事为人的经验和教训。小说描写了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平王东迁,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接着出现了七雄并峙的局面。频繁的兼并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东周列国志》的故事性很强,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全书的一部分。许多故事描述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孔夫子高山仰止”“卫懿公好鹤亡国”“弦高假命犒秦军”“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等。小说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不贰、有勇有谋的将相,也赞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同时也谴责和鞭挞了一些昏聩、残暴、荒淫无耻的帝王、诸侯等统治者和贪婪、奸诈、阴险的佞臣小人。作者对他们揭露与鞭挞的态度自然而然地融入情节的发展之中。
《东周列国志》中的不少篇章,人物形象描绘得相当生动,如褒姒的千金一笑、管夷吾的博学奇才、齐小白的王霸之度、鲍叔牙的苦心荐贤等,又如晋重耳、伍子胥、孙膑、庞涓、廉颇、蔺相如、文种、范蠡等都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东周列国志》与其他史书一样,以国家的兴亡成败为主题,致力于探讨气运盛衰、人事成败之间转化变迁的因果关系。作者通过人物命运的沉浮,形象地告诉人们,能否注重道义、任用贤能是判断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重要依据。得民心者得天下,道义是对天意的阐发,天意就是民心。民心存,其政举;民心亡,其政息。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进步意义的。
此外,《东周列国志》中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纵横捭阖的外交智慧,也使人获得高屋建瓴的全局思维和深厚纯正的文化修养,获益匪浅。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完整地保留了原著的风貌,并配有精美的绣像插图。这些插图不但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