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69400000001

第1章 不忘初心,是我们的坚守

写一封信给五年后的自己

01

本来是想把这封信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但又总觉得十年太久了,久到不知道十年后的自己还能不能看到它,于是就干脆写给五年后的自己,毕竟五年不长也不短,刚刚好。

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告一段落,我最终踏出象牙塔的大门,走进期盼已久,却又担心不已的社会。在学校的时候,总是期盼着早点进入社会,早点挣钱养活自己,早点让老爸退休养老,但当社会的大门真的敞开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却又感觉如此惴惴不安,生怕自己不能融入社会这个大群体,生怕自己身上残留的孩子气伤害了别人。也许人就是这样吧,小时候总希望自己快快长大,长大了又希望能够逐渐变回少年。

02

我最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五年后的自己到底会是什么模样?会依然坚持不懈到近乎偏执地写着无人问津的文字吗?我没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我希望答案是美好的。我一定会用行动去让结果变得美好和圆满。

五年后的自己,不知道会不会依然喜欢穿着一双不大不小刚刚好的小白鞋,插着耳机听着五月天的歌,独自一人背着蓝色双肩包去无人认识的城市走一走。五年后的自己,不知道会不会变成一个大腹便便,挺着个半圆形啤酒肚的男人;或者是一个笑起来满嘴黄牙,头发稀稀疏疏,穿着因身材发胖而略显窄小西装的三十岁大叔;又或者如今天梦想的那样成为一名挎着公文包,西装革履出入于高级写字楼的成功人士。

我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以上的哪一种人,我甚至不知道他还会不会想起当年午后榕树下,那个静静读着《小王子》的自己;更不知道他会不会变成一个终日抱着娃娃散步的中年奶爸。我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是好还是坏,但我想告诉他,即使世界再怎么变化,即使经历如何沧桑,我都希望你能保持一份热爱生活的心,一如当初那个视写字阅读为一生的青涩少年。

03

我希望五年后的你无论在哪里,都能是这般模样:

热爱生活,做一位合格的父亲与丈夫。即使工作再烦琐再烦心,都能在踏进家门的那一刻,将心中所有的不快全部扫除,微笑着面对家里的一切。周末如果有时间,多带着家人到公园散散步,去美的地方看一看,那并不会花费你大量的时间,反而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依然坚持写作与阅读。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吵着嚷着不读书的时候,爷爷总会跟我说一句话,他老人家说:“人呀,一辈子很长,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才会有意思。”因此,我希望你将来无论多忙多累,都能在每天工作完以后,洗个热水澡,在孩子熟睡之后,一个人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静悄悄地走进书房,打开电脑,将心中的想法化为文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同样,我希望你的枕边能时常放着一本书,在你没有写文章的夜晚,泡上一杯热牛奶,打开未看完的书籍,安静地阅读一小时,然后沉沉地睡去。

我希望五年后的你,不管写作是否能给你带来金钱上的奖励,又或者名声上的传播,你都能把写作当作一件充满乐趣的事,视为一生的爱好。正如五年前的你所说的一样,为了感情而写,为了写而写。

坚持运动。我一直知道你不是一个很喜欢运动的人,但我还是衷心地希望你能在将来把运动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希望你还记得大学时期那个因为在体育课上三千米跑第二名而激动不已的青年,希望你还记得当初沥青操场上那一圈圈奔跑的身影。

与人为善。五年后的自己,我希望你能改掉今天那个遇到不喜欢的人连跟他讲一句话的想法都没有的坏毛病。我希望你能知世故,但又不世故。我同样不希望你变得圆滑,相反我倒愿意你一如当初那般棱角分明,但你一定要懂,即使你不喜欢一个人,也要做到尊重别人,与人友善,不在私底下随意贬低别人,也不要瞧不起别人。

做一名受人欢迎的人很难,但我希望你能做到无论走到哪里,当别人提起你名字的时候,嘴角都能带着轻轻的微笑。

04

五年后的你,其实我对你真的有很多希望,但我又不希望你变得多么了不起,我只愿你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过着安稳的生活,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三五好友,两三知己,爱人陪伴,父母常在。我希望你不失童心,依然热爱生活,能够用心去体会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感动。

希望你能如当初的自己一样,看到路边求助的陌生人,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变成一个冷漠的路人;希望你依旧能因为听到一句动人的话而潸然泪下,而不是变成一位铁石心肠满脸严肃的中年大叔;希望你依然喜欢听五月天的歌,希望你依然喜欢穿小白鞋,希望你依然如当初的自己一般,把好的继续延续,将坏的深埋土里。希望你一如当初的模样,时而矫情时而伤感,时而天真时而欢乐,无论经历多少沧桑与巨变,都能不失本真,继续前行。

五年后的你,我们不见不散。

是谁谋杀了你的大学

01

你是否也曾认为,大学就是青春的坟墓?

这些年,见过太多大学生上课扎堆玩手机游戏,一节课下来连老师是男是女都稀里糊涂的。下课后背着空空如也的双肩包,骑着自行车朝寝室方向飞去。到了寝室要么集体玩游戏,要么疯狂追剧。

在他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什么作业,更加没有什么职业规划。未来在哪里谁都不知道,谁也不在乎。

在他们的脑海里,大学是什么?大学就是一个终于可以逃离高考无尽作业,离开父母老师的唠叨,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肆意挥霍大量生活费与廉价青春的地方。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台词就是:高考不过就是一场决定了你接下来四年要在哪里玩游戏、谈恋爱的普通考试而已。在他们的认知里,所有大学生都跟他们一样:迷茫、无聊、颓废、堕落……殊不知,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里,有很多学生在努力拼搏着,只是他们不知道,又或者不愿承认罢了。

02

记得大二那年开过一场班会,辅导员主持的。

当时班会的主题我到现在都记得一清二楚,叫作:你真的以为所有人的大学都跟你一样吗?辅导员之所以开这样一场主题鲜明,又带点教育意味的班会,是因为当时刚刚大二开学,整个专业都乱套了。

度过了大一的谨慎与好奇以后,所有人似乎都摸索出了大学的捷径,犹如鸟儿熟悉了森林后,开始肆意飞翔。他们发现原来考试只要临考前几天认真复习一下就能过,于是成堆的人开始逃课,宅在寝室睡懒觉或者玩游戏。最严重的时候,一个专业八十几个人,就只去了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里面,认真抬头望着PPT的只有两三位女生。

他们忽然发现,什么学生会,什么社团组织,什么竞赛活动,统统没用。抽空去串个场,以后就再也不会去了。生活中,最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的就只剩下宅在寝室玩游戏打扑克了。

03

印象特别深刻,当时辅导员为了唤醒堕落的我们,抽了几位同学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

台下大部分人听到这个问题时都不觉笑了起来,我隔壁的一个同学拍了拍大腿,贴着我的耳朵说:“又要给我们洗脑了。”

回答这个问题的同学中,绝大部分人都笑着告诉辅导员,大学就是尽情玩耍的地方。唯独有一位学霸,他提着嗓门说:“我认为,大学首先还是一个让我们吸取知识的地方。其次才是玩,在玩中找到友谊,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他的这几句话,使在场所有人身上都起了鸡皮疙瘩,着实被吓了一跳。有人笑他装,有人说他傻,唯独辅导员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04

后来,辅导员跟我们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他的本科也是在我们学校度过的。那个时候他也跟我们一样,认为大学就是用来挥霍的。逃课是家常便饭,作业从来没写过,各种考试挂科。最后迫于毕业的压力,没办法选择了考研。考了两年,异常艰苦,最终勉强上了一所省内排名靠前的“211”高校研究生。

在那所学校里,他才发现自己本科的学校和研究生的学校简直是天壤之别。那里的人每天要么忙着学习,要么忙着找工作实习,争取各种可以在未来简历上添光的经历。他们每天谈论的是如何保送研究生,如何出国留学,英语六级怎么考高分。甚至有很多学弟、学妹一进入大一,就确立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实习。

而在自己本科的学校里,大部分人到了大四都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依然每天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男生寝室讨论的话题永远是游戏或者女生,要是有一个人说要出国留学,他们立马会将他排斥在外。

这两个学校之间的差别,让辅导员意识到了自己曾经以为的大学是多么狭隘、多么荒唐。他说:“无知者无畏,说的就是你们。你们没出去看看,只知道自己身边的大学生都在玩游戏,就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们一样了吗?你们有空到周边城市的‘985’高校去看一看,看一看别人的大学是如何生活的?”

听完辅导员的话,全场鸦雀无声,仿佛呼吸的声音都听得见。

05

无知者无畏。辅导员的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多少人因为无知,以为大学就是堕落的开始,进而荒废了四年的青春时光。

多少人因为无知,才敢挺着胸脯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挂过科的大学是不完整的;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残缺的……

多少人因为无知,才能毫无愧疚地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挥霍时光;才能成天将迷茫毫无遮掩地挂在嘴边,却从未想过解决的方法。

多少人因为无知,才会嘲笑那个经常背着书包跑去图书馆看书的同学,才会蔑视那个大一就开始找兼职实习的同学,才敢大喊一句:大学呀,就是用来玩的。

无知,谋杀了多少人的大学生活。

大学环境,对人影响到底有多深

01

大学室友阿正,前几天在寝室的微信群里抱怨,周末要回学校,补考当年没过的高数。因为工作太忙了,书都没看几页,肯定过不了,拿不到学位证。

看着阿正发来的信息,以及那一串串无奈的表情,我想起大一初次跟他见面时,他那副阳光、帅气、热爱生活以及对大学充满向往的模样。

记得开学第一晚,辅导员来查寝室时,询问我们对大学四年的规划。当时其他人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有阿正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人生规划,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然后,辅导员问他有没有想过当班委,他笑着点了点头。

那时的阿正,在我们眼中就是“优秀”的代表,“学霸”的化身。

02

大学的日子如流水般飞过,当初那副雄心壮志,立志在大学获得无数荣誉的心,渐渐被平淡的生活所磨灭。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堕落。

寝室几个人开始熬夜打游戏,白天逃课睡觉,周末通宵,这几乎成了寝室里的常态。

起先阿正对他们打游戏,总是嗤之以鼻,觉得他们不好好读书,整天都在浪费时间。然而,随着大家住在一起的时间的增长,他去图书馆的次数越来越少,宅在寝室里的时间越来越多。因为寝室太吵了,无法安静地看书、写作业,于是阿正就开始追剧。后来他发现,能追的剧都追完了,没什么好看的了,便站着看室友打游戏。

接着在室友的教唆下,阿正也走上了游戏生涯。起初他还能控制住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但渐渐地,寝室里网吧似的环境,也使他堕入无底深渊。于是他每天不再看书学习,转而带头喊人打游戏。

第一学期结束,他身为我们班的学习委员,竟然带头挂科,而且一挂还是两门重要的课程。最终,在后来的三年里,阿正的生活,与电脑、外卖、逃课、挂科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最终跟我们班的另外一名同学,带着无法顺利拿到学位证的遗憾,离开了校园。他一步步被周围环境改变着,一步步变成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模样。

我总是在想,如果当初他上的不是这样一所二流大学,而是一所国内名校,周围的人不是打游戏混日子,而是天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那么他,是否便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环境总能悄无声息地改变一个人。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拼死拼活想进入好大学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想进入一个好环境。

03

优秀的环境,能使人变得越来越好;糟糕的环境,也能使人变得越来越颓废。

1不忘初心,是我们的坚守00从前不回头,往后不将就见过阿正这种被坏环境彻底改变的,当然,也见过那种在极端恶劣的集体中,依然可以保持自我、不被任何人打扰的人。

小海,便是其中的一个。他,是我大学的好友之一。

说起小海,我总觉得他挺倒霉的。他们寝室六个人,除了他以外,其余五个人,抽烟喝酒成瘾,旷课玩游戏更是家常便饭。每次去他寝室找小海时,都能看到地上一堆被踩扁的烟头。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海依然每天健身锻炼,看书学习,不仅年年拿奖学金,而且还成功考上了理想的研究生。我总是问他:“你在那个寝室不会觉得自己很不合群,不怕被他们影响吗?”

每每听到类似的问题,他总是很自然地耸耸肩,然后平静地说:“既然环境是这样,我没法改变,那就试着去理解。我知道我在大学想做什么,所以不会被他们影响到。看淡一点,就没事了。以后到了好大学,会遇到更多优秀的人。”听到小海的回答,再想起他一个人在图书馆伏案学习时的模样,我才明白,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与糟糕环境对抗的。

很多时候,环境并不一定能改变人,只要那个人足够强大。

04

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涯,我见过被周围环境吞没,最终一无所有的人,当然也碰过能够摒弃外界偏见,勇敢坚持自我理想的家伙。环境确实能够影响一个人,但却不是一个人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变好或变坏,更多的,取决于自己对于环境的抵抗力,取决于内心对于梦想的坚守。

托尔斯泰的《复活》里,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年少时,是一名无私、宽容、善良的有志青年,他还曾将家中的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一系列无私的举动,不断引来周围人的嘲笑。他看书,被人说无用;他节俭,被人谈古怪;他为穷人着想,被人责难与嘲笑。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自我逐渐消失,最终被兽性上的自我完全取代。他被环境改变了,变得连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然而最终,经过了种种磨难,主人公还是凭借自己那颗善良的心,逐渐冲破周围环境的压力,不断完成救赎,找回了最初的自己。

环境改变得了人一时,却改变不了一世。

05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是影响人的一个主要原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普通的大学,环境虽然一般,但依然有常年坚守自我,后来变得非常了不起的人;好的大学,即使周围环境再优秀,同样,也有人在那样的圈子里,迷失自我。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己保持一份初心。普通的学校,同样能出优秀的人才。命运如何,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场考试,几张试卷,不能轻易定终身。

90后的我们,也开始变“老”了

0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90后变老的论调,经常在网络上被人拿来调侃。类似“90后开始脱发了”“90后开始养生了”“90后开始结婚生娃了”等等,不胜枚举。

确实,如果单从年龄外表上看,大部分90后已经正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了。从前在公交车上让个座位,被小孩喊哥哥姐姐的人,如今都被叫成叔叔阿姨了;往日每天上课下课学习读书,压根儿不用管生活琐事的花样少年,现如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生活中练就了一副无所不能的本领;从前不懂洗衣做饭,双手不沾人间烟火的那个女生,如今炒个家常菜信手拈来;从前那个满嘴游戏篮球的男生,如今张口闭口家庭事业……

那些曾经说着“90后终将是垮掉的一代”的人,也终于缄口不语,不再随意唾沫横飞。

90后的我们,终于开始变“老”啦,老到必须主动承担起生命中那些本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当初所有人都以为我们会选择逃避,如今我们却主动挑起了担子。

02

前几天跟大学室友阿伟聊天,聊着聊着不知为什么,他竟开口说了句:“我现在真的想赶紧挣钱,然后回老家,在那里给我爸买套房,让他赶紧退休养老,一家人好好生活。”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对着手机屏幕愣了一会儿。印象中的阿伟,是一个大大咧咧喜欢到处玩耍,从来不会考虑家庭、未来等事情的大男孩。

正如在大学里,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毕业后的阿伟,才在众多公司中,选择了一家工作地点离家最远的。他的家在河南,工作在广东。

还记得他第一次坐飞机到广东公司报到的时候,还特意在群里拍照嘚瑟了一下,调侃我们这些不肯离家太远的人,说我们未来都会后悔的。但没想到,如今先后悔的人,竟是他自己。

生命中的有些事,就是这么令人捉摸不透,就像买彩票一样,开奖前,谁都没法下最终结论。

03

阿伟说工作半年后,看着身边陆陆续续有同学开始回家相亲,准备结婚,更有甚者已经在生二胎的路上奔跑了。除了旁人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以外,他说前几天跟家里人视频聊天,发现爸妈也老了许多,鬓角多了些许白发,记忆力开始衰退,前几天刚跟他讲过的事,隔两天又讲一遍。

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身上多年潜藏的责任,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浮出水面。他说,我们90后都已经不再年轻了,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了。我们玩得起,但我们的父母等不起呀。

那一刻,我第一次在阿伟的身上看到了“责任”两个字,看到了一个从前任性妄为无所不怕的90后,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牵挂与软肋。

90后的我们终于变“老”了,老到学会摆脱自我的小个性,主动担负起养家照顾父母的重大责任。

04

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跟许多高中老友聊天时才发现,从前几个大男生坐下来,聊天的内容无非就是游戏或啤酒。然而,现在大家开口闭口都是工作与赚钱、房子和车子、父母跟对象。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们都在不断长大。生活给予的压力,让我们这帮从前看似没有任何担当的90后,活生生长成了父母眼中值得信赖的人。

好友大飞说,从前他妈一直把他当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觉得他只会在外面闯祸添乱,然而自从大飞拿着第一个月工资,挽着她的手,带她去买一直喜欢,但看见标牌上的价格后,又默默放下的衣服时,他妈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了句:感觉儿子长大了。

当我们每个月按时按点往爸妈银行卡里打钱,当我们不再随意到处跟人坐着瞎聊,不再一打开电脑就启动游戏的时候,父母终于不再对我们念念叨叨。他们知道我们长大了,清楚我们能够主动应付并承担起生活的任何考验。

我们终于成了爸妈眼中“老”去的90后。

05

谁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谁说90后是扶不起来的一代,谁说90后是被宠坏的一代?

也许,从前在父母庇佑下的我们,真的看起来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顾,任性妄为自私自利,所有人性的缺点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被世人放在聚光灯下严肃地讨论。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年龄的增加,环境的改变,我们90后也开始走出校园,逐渐摆脱身上残留的稚气。在事业上逐步提升,成为公司的顶梁柱;在生活中日益强大,成为父母、朋友心中的依靠。

每一代人,在还没走出社会的时候,总是被无数长辈冠以“垮掉的一代”,说他们自私、叛逆、不孝、贪玩,无药可救了,然而,当他们走出社会以后,也都能摒弃当年身上的种种缺点,犹如脱胎换骨般,主动承担起肩上的责任与义务。赚钱,养家,照顾父母小孩,为家人养老忙碌,这些的种种,我们也终将面临,并且主动去承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时间去证明,90后的我们开始“老”了,90后的我们不是垮掉的一代。

大学里所有考试,都是为了拿奖学金吗

01

前段时间回了一趟学校,在校园里遇见了一位同系学弟。

那几天正好赶上期末考试,我遇见学弟的时候,他手中正拿着两本专业书,准备去图书馆复习。在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我略带严肃地问他:“怎么样,复习得如何?”这话一出口,学弟如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源源不断地向我倾诉期末的那些糟心的事。

在我印象中,学弟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科学霸,对于学习向来一丝不苟,门门功课都非常用心,即使是那些在众人眼中看似没用的通识课,包括什么逻辑思维训练、中国美学鉴赏之类的,学弟都听得非常认真,并且还会做相关笔记。也正因为这样一种学习态度,他总是与周边的人显得格格不入,众人在背后给他起了一个绰号:书呆子。

02

那天,学弟跟我抱怨,说下学期的奖学金无望了。我有点诧异,问他栽在哪一门功课上了。学弟摇了摇头,说门门功课都达到了优秀,就是有两门通识课,最终考试只得了78分,换算成相应的绩点,只有可怜的两分,而同寝室的几个人,不知道从哪里搞了份考试答案来,全部90分飘过。关键是学弟认认真真看视频、做笔记,而那几个人根本没有认真听过课。

他们还说不敢拿满分,怕老师起疑心。我问学弟他们当时抄答案的时候,没有喊你一起吗?学弟无奈地说:“喊了,只是我觉得既然自己学习了,还是想靠自己,想看看自己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没想到,竟然因为这几门课,绩点一下子被人拉开了。他们那些人,一集视频都没看,有的连老师长什么样都不清楚,就随随便便拿高分,真是不爽。”

我听完他的话后,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因为我知道,别人再多的安慰,也永远无法感同身受,所以只是淡淡地回了句:“大学里不是所有考试,都是为了拿一个好绩点,进而获得所谓的奖学金,以及各种评优机会。考试只是一种检验结果的手段,这期间当然会有人通过作弊得到一个优秀的成绩,然而,你真正收获了多少,绝不是光凭得分就能衡量的。”

学弟听完我的话后,勉强挤出一个微笑,点头表示明白。

03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学里的考试,不再是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果,而演变成了一场绩点争夺战,奖学金争霸战。

每学期结束后,所有人最关心的就是查成绩时,那个鲜红的绩点总分。因为那个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你下一阶段可能获得的荣誉。

我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学那会儿,我们专业就有好几位,是那种专门为了绩点而学习的“学霸”。

记得当时这些“学霸”中,有一位叫张超的人。他除了专业课以外,其他的课都在睡觉或者玩手机。某次上课,我坐在他旁边。当老师在讲台上激情地讲课时,他依然忘我地玩着手机游戏,我故意用胳膊肘捅了他一下,问:“你这样不听课,怎么做到年年拿奖学金的呀?”他转过头,瞥了我一眼,带点儿骄傲地回了句:“这种课到考试之前,老师会画重点,到时候把重点知识背一背,再加上买两份往年的试卷做一做,85分以上没问题。只要上了85分,那么绩点就是满分,就OK啦!”

我听完他的话后,愣了几秒钟,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悄悄将头转向黑板。原本想重新听课,但没想到,刚才听课的心思全没了。

或许,绩点已经成了大学生心中最重要的数字,哪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个赤裸裸的分数,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收获的知识。

但是,这又何妨呢?

04

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个问题:明明连老师都知道,绩点的高与低,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个人学到了多少知识,那么又为何要使用这种标准呢?

或许,这是目前最有效、最公平的手段吧。毕竟,你学习的过程,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老师并非你的影子,没办法时时刻刻跟在你身后,将你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最后客观地来评判成绩的高低。

我一直记得,上大学那会儿,我也会很认真地去听每一节课,哪怕那门功课压根儿跟专业扯不上边,我也始终秉承着一个学习观点:趁年轻,有机会,就多学点。很多现在看起来没用的东西,也许日后会在人生的某个节点上,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大学里无论是管理学,还是哲学理论、外国文学鉴赏,我这样一个工程男,都兢兢业业且饶有兴致地学习着。

当时很多同学,看我这么认真地听课并且做着笔记,总显得异常惊讶与困惑,而且总是说:“这些课程,最后老师都会给答案的,考试过了就行,你这么认真听,是不是为了拿奖学金呀?”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沉默,因为我知道,即使我说了,他们也不能明白。学习这东西,还需自行体会。

后来毕业以后,我才逐渐发现,当初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的,还是自己在图书馆钻研的知识,很多东西,在当时看似无用,却在人生的很多场合里,奇迹般地派上了用场。

无用的东西,也有见效的时刻。

05

大学里并非所有考试,都是为了拿一个好绩点,进而获得各种奖学金,正如大学里并非所有室友,都能成为好朋友。

在大学这样一个人生最特殊的年龄段里,多点理想主义,少点功利之心,别把学习的目的太标准化了,分数与绩点,也许能让你获得一时的荣誉,却不能获得一世的赞扬。毕竟,学习是学给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苦与累、坚持与收获、习惯与秉性,才是你一辈子都不会丢失的财富。

我想,大学最佳的学习状态应该是:在收获了无数知识后,又能获得一个令自己满意且安心的绩点。

至于奖学金,再说也不迟呀。

大学里不会考试的我,难道就是根废柴

01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位大学生英语四级连考三次都没过,被班里的学霸当成反面教材,成了众人寝室里的饭后谈资,甚至有人在背后说:连一场简单的考试都过不了,你以后还能干什么呢?

看完新闻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想对那些恶语中伤他人的“学霸”问一句:难道不会考试的人,就是一根废柴吗?难道不会考试的人,人生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考试能力,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考得好,最多只能说明你为了这场考试认真付出过;考得不好,也仅仅只是表明你没有将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学习上,但这并不能轻易断定一个人的未来。

02

从小我就是一个非常不善于考试的人,小学到大学,每次考试的成绩,始终排在班级中下游,从未名列前茅过。因此,每一次考试对我而言,都是一种煎熬。然而,身边的人,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仿佛都是考试的忠实追随者,他们觉得成绩决定一切。

在所有人眼中,不会考试拿不到好成绩的人,仿佛就是根废柴,前途充满了黯淡。那个时候,考试厉害的人,不仅是老师及家长心中的宠儿,更是同学间争相接近的名人。

然而,直到大学后,我才发现,考试并非评判人生的唯一标准。一个好的成绩,仅仅说明你将时间花在了学习上,却不能表明你的未来如何。成绩不好的人,也可能只是把精力用在了其他事情上,而无暇顾及学习。

03

我大学好友刚子,就是那个考试里的废柴。直到大学毕业那天,他英语四级都没过,更别提什么六级了。整个四年下来,如果从众人的角度来说,他就是那种典型的“学渣”。每次只有考试前,他才会临时抱佛脚式地复习一下,60分永远是他的最高要求,只要能通过就行。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家眼中的废柴,却将大学四年过得别样精彩,最终收获众多理想offer(录取通知)的同时,还获得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刚子的四年,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摆过地摊,做过代理,创过业,开过店……他每天的生活,旁人看来异常劳累,但对于他而言,却是无比充实。因为,那正是他喜欢的生活。

刚子说,我也不是讨厌学习,只是对那些记忆性的知识点,怎么都提不起兴趣来,而且,我这人天生坐不住,没办法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看书。比起那些考试,我更喜欢自己折腾。谁说人生就必须由考试决定呢?很多东西,实践更重要。我考试不行,不代表我其他不行呀。我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绝对不会比那些懂得考试的人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大家将时间与精力用在的地方不一样而已。

04

除了刚子以外,走出社会后才发现,身边很多了不起的人,在大学里,也并非全都是考试型人才。他们中有很多人,除了考试能力以外,都在某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长。有的能说会道,善于说服他人;有的擅长组织,能将众多陌生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凝聚起来……

认识的一位好友,他在大学里,四年的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倒数十名。他说自己学的文科,考试就是死记硬背,什么名词解释,什么解答题,答案统统是课本上成段成段的文字。想要考高分,想要拿奖学金,想要有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就是一个字:背。

然而,这位好友却不是背书的料。背书的过程让他很煎熬,于是整整四年,每次考试,他都仅仅是在考前简单复习一下,其余时间,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全国到处旅游,并且自学拍照摄影。

直到毕业那天,身边的同学都还在他耳旁唠叨,你看你四年一点知识都没学到,成绩一塌糊涂,出了社会后怎么办啊。然而,如今的他,生活也没像当初他人以为的那样,反而成了一名众人羡慕的全职摄影师。

你看吧,那些不善于考试的人,也能将人生过成充满诗和远方的味道。因为他们,除了考试以外,还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05

一直认为,考试这种东西,得了高分,顶多只能代表你努力了,或者说你熟悉了考试技巧,但绝对不能表明你在其他方面也非常了不起。仅仅通过考试去评判一个人的未来,未免过于狭隘与单一。有人喜欢学习,有人热衷运动,也有人精于组织与交流。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绩就体现在哪里。人生的考场无处不在,成绩决定不了一切,你的各种能力、才能决定你的未来。

那些在大学里不会考试的人,不一定是根废柴呀,只是你没看到能体现他们才能的领域。

毕业半年,大学没有教会我的几个道理

01

不知不觉,走出象牙塔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间,我几乎都是以一名自由作者的身份,践行着毕业以来的生活。虽没有如别人眼中那样,将日子过成了诗和远方,但也实实在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前提是这件事撇开了金钱的关系。

这些日子,看到有几个作者开始用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总结与反思,最后再对新的生活,寄予深深的期待。可能受了他们的影响吧,今天醒来的时候,也心血来潮想写一篇文章,对自己进行一次总结,将我在面对选择与人生规划时,懂得的几个道理说出来。希望,以下的这些文字,对正在上大学且依然迷茫的你,有所帮助。

02

谈钱并不伤感情。

其实,这个道理,直到这段时间,我才深深地理解到。

从前,我跟大多数还未走出校园的人一样,觉得谈钱伤感情,没必要谈钱。然而,最近这段时间我才发现,钱真的很重要。不能说钱是万能的吧,但是开始意识到,没有钱有很多事是做不成的。可能直到如今我才明白这个观点,也跟我的家庭教育有关,我从小家里人给的生活费还是挺充足的,几乎很少为了钱的事担忧,所以,一直不喜欢跟人谈钱的事。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毕业半年后的这个年,过得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里面列举了很多刚毕业大学生的过年烦恼,其实这种种烦恼,归结于一句话,就是钱上的烦恼。

以前总觉得爱父母,关心朋友,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们聊天,谈感情。如今才发现,如果你爱一个人,除了感情上的支持以外,物质上的支持也很重要。你爱一个人,过年的时候除了关心与问候外,直接打钱给他,让他能够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过个好年,这样的行为,在目前的我看来,也是挺好的一种方式。

可能有人会说这太庸俗了,然而我还是想说,这是我目前的金钱观,我觉得挺好的,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观念,使我有了更多赚钱的动力,以及敢跟别人坐下来谈钱的底气,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一谈钱就觉得难为情。

我努力赚钱,就是想给我爸妈打钱。

03

平台比个人更重要。

昨天,一位好友跟我说,他想创业,项目是关于互联网的。在我们谈了许久之后,我给这位朋友泼了一大盆冷水。

前段时间,创业者茅侃侃自杀的新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我也看了一些相关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写到李想(一位互联网创业者)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已经过了十年前的草根时代,现在最好的模式不是休学创业,那样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如今最好的创业模式,就是上一所名校,毕业后到巨头公司,做到中高层,三十而立带着一帮资源再出来创业,那样成功的机会会更大。

我深以为然,如今虽然所有人都在喊着大众创业的口号,各个高校也都在举办各式各样的创业比赛,好像一个大学生,不去创业,就白活了一样。再加上前段时间韩寒发表的微博,其中讲了自己关于辍学的那段话,大意也是劝如今的年轻人,别学他,还是好好上一所大学实际。

名校、好公司,这些其实都属于平台。你上了名校,认识的了不起的人多了,毕业后进大公司上班的可能性就更高,身边周围同事的格局也会跟别人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来问我本科是一所普通高校,现在纠结到底要不要考研,我都会告诉他们,如果各方面因素都允许的话,能考就尽量考,到好的学校去,以后的机会会更多。

所以说,平台在以后的社会里,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个体的努力,很难超过一个优秀平台带给你的改变。能到更好的平台去的话,别犹豫,去争取。

04

选择大于努力。

最后,想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选择大于努力。

这个话题,可能你在大学,并没有想太多。因为你学着什么专业,就想当然地认为毕业后会做什么。然而,我却想问你一句,你是否想过,你的专业在不久的未来,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前段时间,看《十三邀》里许知远采访罗振宇的那一期,罗振宇讲了一件事情,就是当时他决定走出央视创业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传统媒体的下滑,以及个体力量的崛起。他那个时候就告诉自己,一定要走到前台,把自己的胖脸露出来。

罗振宇的这一番话,给了我挺大的感触,就是一个人的选择是大于努力的。顺应潮流的趋势,成功的概率会更大。很多时候,调整方向比闷头前行更加重要。

05

今天这篇文章,说了三个点,也算是对自己这半年来的一个总结吧。

虽然写得不够透彻,论述得也不够具体,但还是满怀诚意,希望这几个道理,对正在上大学的你,有些许用处。有些道理,早点懂会更好。多花点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比宅在寝室刷剧闲聊更有用。

同类推荐
  • 经典成功艺术

    经典成功艺术

    常听见人们赞美自信,诉说对快乐的喜爱。这也许正是人们本性所为。一个能够乐观处世的人,一定也是一个自信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在困难面前保持自我,在挫折面前从容而过。大凡成功者,没有不具备这两点的。养成乐观自信、快乐生活的习惯,应说是每个梦想成功的人该做的准备之一。
  • 会聊天你就赢了

    会聊天你就赢了

    会聊天的人,把话句句都能说到别人心里去,不会聊天的人,只能任人盘剥。因此,聊天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懂得聊天的规则,掌握说话的技巧,你便能在社会、职场、家庭中如鱼得水,在人生的旅途中自由游弋。俗话说“好人出在嘴上”。人生在世,聊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真正的成功者在与他人交往时,具有圆熟的聊天技巧。一本趣味口才书,给你全方位、多角度的指导,帮助突破语言障碍,从此成为说话高手。
  • 新时期青少年公民与公德读本

    新时期青少年公民与公德读本

    社会公德是社会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道德规则,是维持社会全体公民在交往和生活中的行为规则。青少年作为新时期的公民,要明白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具有尽义务的意识。《新时期青少年公民与公德读本》重点阐述了青少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享有的公民权利与义务,以及应遵循的社会公德等。
  • 打造黄金人脉

    打造黄金人脉

    本书列出了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七个定律与法则,如坦诚定律、友好法则、个性法则、主动法则、率真法则、虚心法则、感恩法则等,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百年北大讲授给青少年的人生智慧

    本书从学习、立身、处世、自身修养等方面,围绕北大精神,精心辑选了100多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节选自北大名人典故,或为北大学子的成功案例,或者是北大教授或名人政要在北大授课和演讲时引用的故事,或为北大学子喜闻乐见,在北大学子之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希望对广大年轻学子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助益。
热门推荐
  • 相思在铃

    相思在铃

    超级喜欢喜欢一部小说,突然有一天穿越进书里了,这该如何是好?“姑娘的恩情无以为报,敢问姑娘芳名,日后……”“无以为报?是要以身相许吗?”“……????这个……”
  • 秘社之暗度

    秘社之暗度

    唐朝贞观年间的士人顾承在发榜之日迷迷糊糊地穿越成了犯罪心理学的大四学生,还是一个正在刑侦科实习的实习生,那么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 被魔王打败后的我成为了她的爪牙

    被魔王打败后的我成为了她的爪牙

    敌人会有女性角色死亡,因为被杠了所以提前说一下。 又是风平浪静的一天,我的旅店照常迎来了一位要来讨伐魔王的勇者。“您是第250位来到这里的勇者呢。”“没关系!我和前面的249位不一样,我一定会杀死魔王的!”真的有勇气呢。我一边感叹着一边把百草枯、砒霜和氰化物丢进了酒杯——嘛嘛,也不是我非要杀死勇者。谁让住在城堡的魔王,现在是我的上司呢?今天的旅店,仍旧没有一个客人上门呢。(又名《贫穷魔王让倦怠勇者打工》或者是《在魔王的指使下我干掉了勇者》诸如此类的) 读者群号:891897055
  • 钟楼贤者处

    钟楼贤者处

    给予这世界的迷途者,得以找到返回的方法。
  • 成长的青春

    成长的青春

    简介:王勇,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虽然聪慧异常,却疯玩于乡野。目不识丁的父亲和母亲各有各的一套教育孩子方法,父亲严厉督教,母亲温柔呵护,让这个幸福的孩子生...
  • 冷血王妃请动心

    冷血王妃请动心

    人妖殊途,终究不能在一起吗被血染红的红衣一点点滴着血,那白嫩的脚已经被摧残的没有一处皮肤是完整的,脚上被戴着的的的枷锁给轩住可那女人的目光始终坚定而又温柔的看着她眼前的男人“尽辞?你,偷走了我的心还想夺走我的妖丹吗”女人语句里没有一丝丝的责怪反而满满的宠溺“呵,暮烟云你都死到临头了还在装吗?来人!把帝后的妖丹挖出来,告诉天下,帝国妖后己除!”华尽辞眼中没有丝毫的同情…上一世,她为爱而牺牲这一世,她不再动情
  • 快穿攻略:永不消失的恋人

    快穿攻略:永不消失的恋人

    这是一个爱与被爱,最后一起共建和谐的故事。大龄单身女青年意外死亡后被系统绑定,如果完成任务她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但是心愿是什么?温晴自己都没搞清楚就因为怕死答应了系统。随后一个又一个世界,为什么她总是能看到某个人的影子呢?PS:1V1,不虐。
  • 新课程百科知识-妙笑丹青

    新课程百科知识-妙笑丹青

    此书从国内及国外两方面来介绍丹青,并分别介绍了中外的一些历史名人的名作。
  • 快穿宿主带带我

    快穿宿主带带我

    无cp,女主前期是属于比较温柔的后期才是她真正的性格
  • 圣君传

    圣君传

    魔族圣君乐志万年后回到老家地狱的故事。在族人被欺压、被灭,仇家权势滔天的情况下,他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本书解析:圣君——修仙界对修为高深者的一种称呼,主要讲述一场围绕仇怨,争霸的、血腥的斗争。群:山雨崖176492620欢迎大家前来探讨剧情,发表各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