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鹏飞对功名利禄更感兴趣,他俩在这方面倒是情投意合。甚至他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宝钗的想象。宝钗最多希望他能进步,但他却盯上了龙椅。所以他对宝钗非常有耐心地解释道:“我最近几年不太可能动。”
宝钗不了解情况,问道:“为什么啊?”
韩鹏飞道:“年龄问题,我今年虚岁十六,最多可以被说成吃十七岁的饭。这个年龄做正三品的一等侍卫已经很招人恨了,还好有两个大功在手,大家当我是皇上跟前的红人,才忍下去了的。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低调,每天去皇宫点个卯,就待在自己的屋里,反倒可以让大家放心。我要是积极表现,天天跟在皇上后面,可能会受到大家的集体排挤。而且别忘了,我们汉人之上还有蒙古人和满人。”
薛宝钗道:“嗯,韩哥说的有理。可是我听说仕途上不进则退,你今天怕人排挤而退让,别人可不会跟你客气。同僚升上去了会不会反身踩你一脚?而且圣上那么忙,圣眷总有一天会降低,那时候你怎么办?”
韩鹏飞心想,宝钗果然聪慧,看来仕途和未来规划可以慢慢和她说,让她多给自己参谋参谋。她对这些事也很感兴趣。韩鹏飞想了想道:“宝钗妹妹果然秀外慧中,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我也有自己的规划,我在宫里的职位基本上已经到头了,再往上就是内大臣了。内大臣一般是由皇上信任的满族勋戚或者年纪老了的尚书乃至于大学士担任,我目前是没可能当这个职位的。所以我目前的目标是借助大内侍卫的职位,与各路军官结交,争取能收拢几个心腹,然后谋求外放。”
薛宝钗道:“军官们有什么需要你帮助的吗?你怎么收拢心腹?”
韩鹏飞道:“军权目前控制在太上皇手里,以前只是给几个王爷分了一点点兵权。两次刺杀案爆发后,太上皇也意识到自己老了,开始向皇上转移军权。军权的交接免不了有人上、有人下、倒台乃至丧命。我们大内侍卫坐镇皇宫,自然对形势了解的较清楚,外面的军官们肯定想找我们了解情况。尤其是军权是朝皇上转移的,所以我这个皇上跟前的红人自然能水涨船高。”
宝钗道:“可是会不会有人现在有事求你,自然愿意做你的心腹,但是他升官发财后会不会反悔呢?毕竟你这么年轻,不背叛你岂不是一生都要被你压制?尤其是蒙古人和满人,肯定不会服你的。”
韩鹏飞想了想道:“嗯,你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可能性很大。我回去后会好好想个办法,做好反制措施,务必让他们不敢背叛也不想背叛。”
宝钗道:“那就好!”
韩鹏飞道:“宝钗妹妹真聪慧,我以后有事会多与你商议的。你可别嫌烦。”
宝钗道:“能帮上韩哥你,我才开心呢!”
韩鹏飞和宝钗吻别后,又偷偷来到了黛玉的屋里。黛玉白天睡了一天,这会又睡不着了,还等着韩鹏飞呢。见到自己情郎来了,很高兴地道:“飞哥哥,你终于来了!”
韩鹏飞上去抱了抱黛玉,道:“玉儿,我来晚了。”
黛玉道:“嗯,不晚,再晚我都等你。对了,白天的时候,宝钗姐姐来看我了,她问我一个在府里怎么对贾宝玉,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想让你给出个主意。”
韩鹏飞想了想道:“要不你求你外祖母给你做主定亲。”
黛玉一声惊呼道:“飞哥哥,你不要我了!?”
韩鹏飞道:“怎么会呢!你先别急,听我说。你外祖母目前还是希望你能嫁给贾宝玉的。但是为什么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不是‘祖母之命媒妁之言’呢?因为婚姻大事是由父母做主的。贾宝玉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愿意让你做宝二奶奶吗?肯定不愿意!一方面你母亲未出嫁的时候和王夫人之间的姑嫂关系就很不好;另一方面大户人家的娶妻都要讲究身材丰满好生养,你在人们的眼里显然是病弱不堪,难生养;最后一方面,王夫人肯定希望能给贾宝玉娶一个娘家有一定势力的姑娘,希望能成为贾宝玉的助力。而你父母双亡,基本上对贾宝玉没有任何助力。只要王夫人把这些话说出来,你外祖母都不会反对,毕竟你虽然也受你外祖母的宠,但是在你外祖母心目中的地位远远不如贾宝玉,她老人家不可能让贾宝玉没有嫡子的。所以一旦你外祖母明确提出要给你和宝玉说亲,很快就会有人着急,她们不仅会反对你,而且会快刀斩乱麻地给贾宝玉说一门亲。这样,你很快就会解脱了。”
黛玉有点伤心的道:“你不找我当正妻是不是也是因为我病弱?”黛玉还是很小心眼的,韩鹏飞赶忙哄道:“我那不是皇上下的圣旨吗。我之前立了救驾大功,皇上问我还有什么需要的,我就说我现在父母双亡,想请皇上给我指一门婚。宝钗报名选秀女,他哥哥却打死了人,自然不适合进宫,就指给了我。”
黛玉道:“那要让你选的话,你选她还是选我?”
韩鹏飞心想:“雾草,给我出了道送命题,我要说选你,你现在倒是高兴了,明天把我卖给宝钗,我咋整;我要是说选宝钗,你当场就得哭给我看。”只得又哄道:“我保证虽然宝钗是正妻,但是我对你和她绝对一视同仁,她有的你都必须有。”
黛玉其实也知道目前名份已定,不好再让情郎为难。况且情郎承诺一视同仁也很不错了,就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又问道:“你确定我请求我外祖母定亲不会弄巧成拙?”
韩鹏飞道:“我很确定。”原著中其实即使没有薛宝钗,王夫人她们宁愿选择史湘云、薛宝琴等人也绝对不会选择林黛玉做贾宝玉的正妻的。
韩鹏飞又道:“好了琐事说完,我给你看幅画。”说着拿出了一幅画和夜明珠。画中人自然是林黛玉,画的是她正静静的坐在窗边看风景。林黛玉自然是懂画的,看出画技一般,却很传神,应该是很用心的,问道:“是你画的?”
韩鹏飞道:“嗯,怎么样,不错吧!呵呵。。。”
黛玉道:“画的很好,我很喜欢。”说完又用她那水汪汪的眼睛看着韩鹏飞,韩鹏飞赶紧上前一吻。
黛玉还是很喜欢文学的,所以韩鹏飞就和她聊文学,说道:“我最近在看三国,对了你看过《三国演义》吗?”
黛玉仰着头道:“哼!当然看过,你不会又像昨天晚上一样把书看乱了吧?”
韩鹏飞说:“这次肯定不会了,我最喜欢三国里面的谋士。”
黛玉道:“你一武夫,居然喜欢谋士,难道是缺什么补什么?”
韩鹏飞道:“好你个小丫头,居然敢说你家相公我是武夫,缺脑子,看我挠痒痒神功。”说完假意开始挠黛玉的痒痒。黛玉很怕痒,拼命反抗,两人打闹了一会儿,以黛玉的求饶而结束。
韩鹏飞接着说道:“我最佩服的三个谋士,你知道是谁吗?”
黛玉不敢再造次,捧道:“是谁啊?”
韩鹏飞道:“诸葛亮、孔明和卧龙先生!”
黛玉一下被逗乐了,笑呵呵的说:“还说没被弄乱,这三个明明是一个人啊!”
韩鹏飞继续逗道:“怎么可能,诸葛亮姓诸葛,孔明姓孔,卧龙先生姓卧,姓都不一样。”
黛玉笑的捂着肚子道:“哈哈!笑死我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居士。还说自己不是武夫呢,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
韩鹏飞装道:“啊!真是一个人啊!玉儿好有文化!对了,你觉得《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周瑜是真的周瑜还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的周瑜更贴近真实呢?”这句话问得有点拗口,不过黛玉还是听明白了。
其实满人特别推崇《三国演义》,号称没学过兵法,打仗全靠一本《三国演义》学兵法。受此影响,在满庆时代《三国演义》被很多人认为是正史。苏轼则是伟大的文学家,很受文人的推崇。
偏偏《三国演义》中,周瑜说出“即生瑜,何生亮”的话,先确定了两大谋士诸葛亮和周瑜的高下之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更是随着诸葛亮取笑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名言而广为流传。久而久之,周瑜不及诸葛亮聪明,而且为人气量狭小,几乎已成了人们的普遍认知。
而在苏轼的词里面,先写道“三国周郎赤壁”,确认了赤壁之战是周瑜任总指挥,指挥了一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继而又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出了苏轼心中对于周瑜的无限赞美和神往。
双方对周瑜的不同描述,让黛玉很为难,她既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又非常崇敬大文学家苏轼,一时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