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姑娘,答案想出来了没有。”
朱棣面带怒容地说道,沙盘上插着的旗子被人毁坏,混着沙子乱成一团。
在还没有进大门的时候,隔老远都能听见朱棣暴躁的吼声,还有那垂败着离去的大臣,王紫涵就知道朱棣找自己没好事儿。
想不到才过两天,朱棣就反悔了。
“皇上,我日思夜想、整日魂不守舍,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仅仅两日时间,现在实在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朱棣把一个折子甩给王紫涵,上面记下的都是王紫涵的日常活动,除了被胡尚仪教导礼仪的时间外,王紫涵还在到处溜达。
详细的时间,到哪里溜达,怎么玩的,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了下来没有一丝遗漏。甚至是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都记了的。
“这就是你在日思夜想?”朱棣讥讽着说。
王紫涵知道,这是朱棣吩咐手下干的。
但是,有些事情,凭借王紫涵的实力,朱棣的手下可探查不到。
可这份折子,让王紫涵实在感觉到烦闷,在这古代世界生活,真叫人憋屈。赶集跪在地上,装作害怕地样子,
“不敢,我的确是在想办法。憋在房中根本没有办法,所以出来找找灵感。想不到皇上一直叫人督促我,我实在受宠若惊。”
“皇上说了不是要给我一个月时间吗。一月之期到来,我必定献上良策。”
朱棣听出了王紫涵是在怪他找人监视,但脸厚的朱棣岂会在意这点小事儿,
“哼,量你也不敢欺骗我。”
压制住心中气氛,捡起丢下的沙盘旗帜,
“这些吃着大明俸禄的臣子,脑袋却是个木疙瘩,连个灭瓦刺的办法却想不出来。说说,你有办法没有?”
又要我想办法,总逮着我不放。这朱棣怕是真的听信了姚广孝话,要看看我的本钱如何,值得姚广孝这么称赞。王紫涵心想。
可是王紫涵受了朱棣的气,不想提办法,说,
“我只是一什么都不懂的女子,那会懂得这些行军布阵的事儿。大明的大臣都不会,我一介女子怎么会呢。皇上真是问错人了。”
朱棣却是不信,狠辣地说,
“不行,说不出来,我照样斩你的脑袋。”
王紫涵想了半刻,才无奈的拿出了一个办法,
“我曾经见过一种十分好看的花卉名,叫罂粟。有人长期将其放入食物中做添味剂,食物将变得美味可口,但是食用的人越吃越上瘾,缺了他就会变得好像疯子一般。而且长期食用,身体会日渐消瘦,形同枯骨。若是将这给瓦刺吃了,想必没有多少年,皇上就可不废吹灰之力灭了瓦刺,永除后患。”
罂粟在现代常常是提炼毒品的原材料。但是在这个时代,技术不过关,提炼纯度不高。要想让瓦刺一族因为吃罂粟变得几乎没有战斗力,起码的要个几十年时间。
再加上王紫涵有心控制罂粟制造成添味剂的方法,让添味剂里面含有的毒含量变化,瓦刺的实力在朱棣进行大大削弱瓦刺实力的第五次北征的战斗中发生不了多少变化。
也不会造成毒品在明朝早期就大大流行的历史。
更何况,罂粟在这个时期,还是名贵花卉,种植并不广泛。想要把这个计划推广开来,势必要大力种植,又要花费数年时间。
计划正式开始实行,朱棣怕就该了去阴曹地府的时间了,哪会管得着王紫涵。到时候王紫涵悄无声息的把这东西弄没了,就相当于没执行过这个计划。
所以对命运的改变还是不大的。
可以说,这个计划,说了当没说。
朱棣不知道这些细节,但是却觉得这个计划十分阴毒,是个好计策。
踱步思考,越想越妙,但不一会儿转喜为忧,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弊处,
“若是如你说这罂粟有这样的危害,若是管控不好,流入我大明,让我大明子民食用,岂不贻害无穷。”
又问,
“你可会制?”
“小时候见过,年代已久,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花个把月时间,想必能研究出来。”王紫涵又想赚几个月时间,延长朱棣想杀自己的时间。
朱棣皱眉,因为这是大致问问,所以没跟王紫涵计较这时间问题。
“如何让瓦刺吃这东西?”
“不妨开互市,卖给他们?”王紫涵随口说。
朱棣眉头皱得更深了。但是公公传话,有大臣求见,朱棣不好再问,最后说了了句,
“你回答得算通过了,留你一条小命。这事儿不要往外说,咽在肚子里。
这几日努力练习胡尚仪交给你的礼仪,郑和第三次远航归来,带来了沿途各国的使臣。晚上我会宴请各国使者,你到时候在我旁边伺候,不要丢了我大明的脸。”
说完,摆摆手,便让王紫涵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