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开始,从爸爸腿断了,在病床上冲着妈妈吼,妈妈在汽车上哭了开始,我开始习惯于看妈妈的脸。妈妈总是干活,从干家务洗衣服,到伺候爸爸吃饭,再到冰冷的海水中摸蚬子,烈日炎炎下扛起铁锤破石头。她是一个女人,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她没有什么来钱的出路,只有通过出力来挣钱。那个时候我是家里最自由的人,姐姐那一年刚刚考上了高中,不在家。而我只是在小学阶段,每天上学放学,余下的日子就开始自娱自乐。有的时候会跑到屋子里看书;有的时候会跑到屯里的同学家一呆呆一天;有的时候还会自己步行十几里,走一个下午,只为了买十块钱的瓜子;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去找妈妈,看看他在干什么,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听着她说家里发生的事。
妈妈像一个旋转的陀螺,每天从天还没亮就开始转,转到天黑才能够停下来。那个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我也每天都睡得很香。妈妈睡得很香是因为她实在是太辛苦了,而我睡得很香完全是因为自己无牵无挂。我不知道妈妈是怎么坚持下来了,但是和她一起的时光总是忙碌而温暖的。可能是受到了妈妈的影响,在学校的我很认真的学习,没有其他的心思,每天就想着怎么能够第一个做完应该做的题。等到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第一次考到班级的第三名,其实应该是并列第二名,当时我没觉得这是一件很厉害的事。等到回家的时候,我和妈妈说我考了第三名,在学校大会上被表扬了。我第一次看见妈妈发自真心的微笑,那种带着欣慰的微笑我好像从记事开始就没有看见了。突然觉得考试考得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那时我还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重量,我只知道学习就要考得好,要比别人强,这样妈妈就会开心不少,甚至妈妈和爸爸说了之后,在病床上的爸爸也很开心和欣慰。记得之前潘叔问我学习的驱动力是什么,我不知道学习的驱动力是什么,我只知道学习能够让父母开心,这是没有夸张的说法。
后来到了初中,学习也变得越来越稳定。再到考上高中,高中毕业,家里的条件改善了不少。而我的高中生活只有学习,我周围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朋友,只是我为了学习,情商太低,朋友一个一个从我的身边离开了。人的这一生,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过的,我只知道我这一生应该都需要为了家庭而努力。我深深的体会过家里米缸见底的悲哀,也深深的体会过父亲在病床上躺着的无力,更遭受过贫穷给我带来的白眼与蔑视。我努力着,我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为了能够得到我想要的,必须加倍的付出努力。当年为了在初中名列前茅,我学习到晚上一点,听到鸡鸣声才开始睡觉。农村的家里很冷,冷的手都冻疮,到了春天很痒。但是早上又得五点起床,洗洗脸,也没有护肤品,用毛巾一擦就完事,吃完饭还得骑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到了学校,中午的饭盒中装的永远是炒鸡蛋,但那个时候觉得即使是炒鸡蛋也是很好吃的。每天不一样味道的炒鸡蛋,不觉得苦,依旧过得很充实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