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让我毕生感动的阅兵仪式就该是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红场胜利大阅兵了。
1945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四周年的这一天,斯大林发布命令:“为庆祝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兹定于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作战部队、海军部队、莫斯科卫戍部队胜利阅兵式。在举行胜利阅兵式时,由我的助理、苏联元帅朱可夫负责检阅,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负责指挥。”
本次阅兵,每个方面军组成1个混成团大方阵。由1000名士兵组成,另有旗手36名、10名候补人员。混成团指挥员共19人,包括团长1名、副团长2名、团参谋长1名、营长5名、连长10名
参加阅兵式的人员应从在战斗中表现最为突出并获得过战功奖章的官兵中选拔。
各方面军司令和空军、装甲兵的全体集团军指挥员都被要求参加阅兵式,阵容空前强大。
混成团须携带36面在作战中表现最为出色的集团军一级的军旗,以及所有在战场上缴获的敌人集团军一级的军旗来莫斯科。
上午8时,各受阅部队在红场周围列队完毕。
9时45分,以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大元帅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出现在列宁墓上。
10时整,自鸣钟敲响10下,朱可夫元帅骑着白色战马,随着克里姆林宫钟楼的钟声出现在红场上,军乐队演奏格林卡的名曲《光荣啊,俄罗斯人民》。
10时15分,朱可夫发表简短的阅兵演说,“在这激烈残酷的会战中,我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牺牲了。今天,在这盛大的欢庆日子里,我们谨向他们表示伟大而崇高的敬意,光荣永远属于在保卫我们苏维埃祖国战斗中捐躯的英雄们!”
朱可夫演说结束后,克里姆林宫城墙内放礼炮50响。全体军人举手致敬。
10时25分,罗科索夫斯基命令:“分列式开始!”
在插上柏林国会大厦的胜利红旗导引下,十个方面军和海军千人混成团顺序(按战争末期从北到南的战区位置)前进。
队列前面飘扬着曾被英雄的苏联军人在攻克柏林后插上柏林国会大厦的胜利红旗。
红旗后面是操正步行进的各方面军混成团。
按战争末期它们战区从北到南的位置,依次是:卡列累利方面军(司令为基里尔·梅列茨科夫元帅)、列宁格勒方面军(列昂尼德·戈沃罗夫元帅)、波罗的海第一方面军(伊万·巴格拉米扬大将)、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库兹马·特鲁布尼科夫上将,该方面军司令是阅兵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副司令瓦西里·索科洛夫斯基大将,该方面军司令正是阅兵统帅—朱可夫)。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伊万·科涅夫元帅)、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安德列·叶廖缅科大将)、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费奥多尔·托尔布欣元帅)。
海军部队(法捷耶夫海军少将)以及苏联国防委员会混成团(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上将领率)和各军事院校的代表。
各技术兵器进入红场(火炮、火箭炮、装甲车、坦克、自行火炮),不过行驶速度较快,装备受阅部分仅耗时20余分钟。
一个最为著名的瞬间是在军队游行即将结束之时出现的。
当时,200名老兵倒持战争中缴获的200面**军队旗帜**旗帜走过检阅台,最后把旗帜抛在列宁墓脚下。
这是模仿当年俄军将拿破仑的军旗抛在沙皇面前的一幕。
仪式上200多面**德国的军旗被苏联士兵抛到列宁墓前。
195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40周年阅兵式。第一次邀请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来莫斯科观礼。赫鲁晓夫在列宁墓上检阅了部队。
196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0周年阅兵式。勃列日涅夫在列宁墓上检阅了部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扩大了纪念十月革命阅兵式和之后进行的游行庆祝活动的规模。
198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5周年阅兵式。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最后一次参加纪念十月革命阅兵,勃列日涅夫因为在阅兵现场受了几个小时冻,参加完此次阅兵几天后就因病去世了。此后苏联红场阅兵和之后的群众游行庆祝活动时间被缩短。
198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0周年阅兵式。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纪念十月革命每隔10年的大型阅兵。戈尔巴乔夫在列宁墓上检阅了部队。
1990年的十月革命节,威武雄壮的苏联武装力量再次通过红场——这是苏联举行的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
1991年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解体。苏联时期的阅兵就此终结。
自18世纪成熟阅兵式诞生以来,只有苏联及苏式阅兵的举行形式完全继承了这种国家典礼本来蕴含的意义。在苏联存在的70多年历史中,阅兵次数近200次,其中的多次规模浩大,影响深远。
2008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3周年阅兵式。这是苏联解体17年后俄罗斯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办有重装备参加受阅的阅兵式,恢复了苏联时期胜利日红场阅兵的军用武器重装备检阅。
2010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阅兵式。此次阅兵是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举行的最大规模的阅兵活动。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举行盛大庆典,隆重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