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忙向兰林两位递出两张卡片,说:“我叫海特,火星大学微粒子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感知微观粒子理论。我这次来这里参加理论研讨会,顺便也来募捐一下。”
一听到是火星大学,立即让兰宇翔和林静肃然起敬。
这个是太阳系最著名的大学,太阳系文明高尖、前沿的科学教育机构,最新的技术理论都来自这里。太阳系内著名的科学家,大部分都是从火星大学出来的,包括目前最具盛名黑洞研究理论的易韶华也是火星大学出来的。
感知理论,兰宇翔是知道的,当前物理界分为三个派系。
物理理论派,从数学公式和经典公式,推导出来新的理论,然后再来通过实践、观察数据来验证推导出来公式的准确性。该派属于主导地位。比如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从洛伦兹质量公式推导出来的,然后通过实践和观察来验证其准确性。
物理感知派,从日常生活及观察中观察总结衍生理论,然后推广到实际应用。比如,从原子构造与太阳行星构成相似性,江湖大海漩涡联想到宇宙黑洞原理,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理论去解释宇宙一些类似的现象。
物理实践派,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用数据公式去解释,就是从结果来推导出解释公式,然后应用到其他更广泛的理论解说去。比如一片落叶飘下,就根据这事实来找出落叶路径公式的表达式,然后推广到其他叶子,甚至套用到天体理论运动轨迹。
物理实践派,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用数据公式去解释,就是从结果来推导出解释公式,然后应用到其他更广泛的理论解说去。比如一片落叶飘下,就根据这事实来找出落叶路径公式的表达式,然后推广到其他叶子,甚至套用到天体理论运动轨迹。
后面两派都拘泥于现实为基础,发展比较慢,且有限,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得到的资助也比较少。
物理理论派是基于想象,从想象的结果来解释宇宙天体生活的现象。
曾经有一句话说,宇宙最快的东西是什么,是想象。想象走的多远,你就能到达多远。光从地球到土星需要47分钟,想象从地球到土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所以物理理论派发展比较快,得到政府单位的大量资金支持。而其他两派,得到的科研资金很局促。
当然这三个派系里也有宏观与微观的研究方向。这位青年属于感知派微观研究方向的。
“刚才姑娘讲的对,确实被家里逼相亲来了,他们知道我到这里参加有研讨会,就在这里拦截我。”海特说。
“你是过于痴迷理论研究,把自己的终身大事都耽搁了,你家里人替你着急。”林静又是抿嘴一笑。
青年人腼腆的笑笑,说:“我认为理论的东西,比女人更吸引我。”
“我在研究一个课题,已经计算出宇宙的终极模式,测算到宇宙基本构成元素——以太弦,想做一个实验项目来验证。但由于资金庞大,政府又不认同我的课题,所以只有自己筹集资金。”海特推介自己的募捐。
兰宇翔经常在太空外巡逻探索,遇到不少奇异的现象,用宏观视角,用现有技术是无法解释的。所以他也对微观量子派的理论也很感兴趣,但微观理论深奥难懂,让他头脑发晕。现在有一个专门研究微观量子学的在此,正好讨教讨教。
“我对微观宇宙理论也很感兴趣,或许从微观视角可以解释宇宙一切神秘的现象,但这一学科却是混沌难以理解,正好可以向您学习学习”
“如果从专业数学模型来解说,可能你们都不容易理解。就像相对论刚提出来,地球上不超过5个人理解。让我想想,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来阐述我的宇宙观”。青年人对愿意倾听他的理论的人很热情。
对一个常不为人理解的人来说,有人愿意去倾听自己的理论,感到莫大的幸运。
青年人沉悟一下,理理思路,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就如一个学者作报告一样。
“我们都知道,宏观上,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微观上,还可以加上一态“以态”,构成以态的东西是“以太弦”,遍布于宇宙空间之中。”
“以太弦,长短不一,波状,能量态,宇宙初始状。可见物质速度越高,趋于光速,呈现能量态,运动轨迹就是波形。速度越低,趋向于0,就呈现物质态,具有静止质量,运动轨迹是直线。”
“所有物质都介于能量和质量之间的状态,比如光,并没有达到纯能量态,所以具有能量和质量的两种特征,主要是以能量为主,质量只是一小小的部分,所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整个宇宙漂浮着无数以太弦,注意,是漂浮,不是高速。所以在宇宙中的以太弦是低速的,纯能量的,具有动质量的,计算可用一个虚拟质量加以考虑,但实际上我们是观测不到,称量不到,就是我们所说的“暗物质””。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以太弦可以成环结构,呈现我们可以观测到的物质。短的以太弦成环,正向自旋转产生正电荷,逆向自旋转产生负电荷,具有质量,这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电子。”
“长的以太弦成环,就构成夸克,夸克构成质子和中子,在夸克、质子和中子之间以太弦成能量态,形成强作用力相互作用,束缚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以太弦是构成宇宙各种粒子的基本单元。”
“光子在宇宙微观单元来看,是一段成环弦,具有质量可见的性质,主要是能量为主。光子与电子、质子、中子的均是成环弦,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是可见可观测物质态。漂浮在宇宙中的以太弦不成环,不可观测,就是我们所说的暗物质。”
“那么我们的声音或热能是通过气态为介质传递能量,在宇宙中,光能或电磁能是通过以态来传递能量的?”听了这么多,兰宇翔有点晕,也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是理论模型,尚未证实。讲到这里,宇宙中布满以太弦,那么应该还有一类空间,没有任何物质的,是虚空态。在这类空间,光线、电磁波不能传播,所有的物质被吸收掉落。此类空间就是我们所说的黑洞,我称之为“宇宙旋涡”。”
“有点像海面上的巨大旋涡,在漩涡附近水、航船或其他固态物体都会被吸进这个旋涡里面。这个宇宙旋涡也可以把一切物质吸进去,包括光线、电磁波或星体。”海特就兰宇翔的疑问做理论深一步延伸。
“据我理解,主流理论认为,光子在光速才有质量,在静止时是没有质量的。你的理论却是光子介于质量和能量之间,同时具有能量和质量,只不过主要是以能量为主。如果光子能静止下来,是有静止质量的。”兰宇翔比较一下青年人的理论与主流理论的疑问。
“对于公式E=mc2,我是这样理解的,这是一个质量与能量的转换公式,静止质量为m的物质,转换成纯能量,能量数值就是mc2。但转换成可见光速时,并没有完全转换成纯能量,还是具备点点的质量。在纯能量光速的时候,物质是没有质量的,完全是纯能量。我们测到的光速为299792458米/秒,纯能量光速度C应该比该数值更高一点点”。
“理论是如此,需要数据证实,那你是如何去证实你的理论,你的猜想?”
“没错,我需要捕捉以太弦。以太弦在宇宙到处都存在,但不可观测,只能去证实。”
“从奇点开始,大爆炸形成现在宇宙空间,宇宙的构成单元始终是以太弦。在奇点时,以太弦密度是超级高,那时刻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概念,就是说当时时间是静止的。”
“大爆发发生后,空间向周围扩展,以太弦也向宇宙空间扩散,宇宙压力不断减少,温度不断降低,以太弦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不断凝聚沉淀,形成粒子,原子,分子,最终形成现在包含恒星、行星及漂浮陨石的宇宙空间,当然还有大部分的以太弦。”
“如何证实有以太弦呢?”
“以太弦与时间,有相关性。刚才我讲了,以太弦超高密度时,时间是静止的。由此可推测,以太弦密度不同,那么对应的时间概念是不同的。简单的说,以太弦密度越低,时间流转越快,以太弦密度高,时间流转越慢”。
“所以我要找一个以太弦密度高的空间,来验证以太弦存在,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以太弦具有动质量,虚拟质量,引力可以对它产生引力作用。超大恒星具有强的引力,在恒星周边会凝聚以太弦空间层,当然黑洞附近也会有高密度的以太弦凝聚层。由于超大恒星附近凝聚一层高密度以太弦,相对附近空间低密度以太弦,光线从低密度与高密度以太弦层穿过,就会产生折射,远远看去就像光线产生弯曲。”
“此类现象在地球我们也常看到,比如海市辰楼,就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折射,光线弯曲所导致的。同样太阳光线穿越大气层,由于太空与空气的密度不一样,太阳光线如果斜射进去,光线看起来也是弯曲的。超大恒星或黑洞附近光线弯曲现象,间接证明可能存在以太弦。”
“当然最直接的验证,是进入这些恒星附近高密度以太弦空间,只要里面的时间变慢或者停滞流动,那么就可以验证我的理论。但是这种方式太危险,随时可能有去无回,没有结果。”
“那么第二种方式呢?”兰宇翔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个应该就是青年人募捐款项,做实验的项目。
“第二种,我计划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广袤无垠空间,用分段磁条组合做一段12万公里长巨型弧段磁,来收集压缩以太弦,在弧段内央位置形成一个半椭圆以太弦高密度空间,那么我就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做实验了。在这空间里,只要那时间停滞或流转比较慢,那么就证明我的理论有了依据。”
兰宇翔只能靠想象来理解青年人所说的东西。因为青年人说的东西与教科书或主流理论有反差,要反过来理解,需要很长的时间,要理解也不是那么容易。
“虽然你讲的东西,我是半知不解,但听起来好像也是那么一回事。爱因斯坦26岁就提出相对论,颠覆传统物理理论。或许你的以太弦理论,又把人类带进一个新阶段。”可是兰宇翔一想到12万公里的磁条弧,心里打咕嘟。
想到这么巨大的工程,瞠目结舌,12万公里,相当于一个土星的直径。
“与你相识也是缘,祝你早日成功,这是我赞助你的”,兰宇翔递给青年人100太阳币。
林静对他们两个交流一点兴趣都没有,走在窗边静静的观测土星,感受星环的雄壮。听到兰宇翔要赞助青年人100太阳币时,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青年人已经推门走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