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白驹过隙,时间还是在滴滴嗒嗒的走,永不停歇。
这一天,屏幕右下角的企鹅在摇摆,鼠标点开,是认识有几年了的老相好,她在QQ中调侃我:“男人,想我没?”。
一句话让我心情大好,亢奋起来。赶紧的操起键盘来击打。
09年的时候应该还没有微信,网上主要的社交工具就是QQ,风靡一时。这个软件出世以来,迅速风靡,风头极强,短短几年时间打下了大好河山。
QQ应该是在1999年诞生的,我正在上大学。在那个时候,在城市里,人们的物质生活相对来说已得到相当的满足,很多人正在尽力的扩大社交范围,寻求视力范围之外的新鲜事物。
虽然有电话,BB机一类的通讯工具但由于费用高又不便利,局限性很明显。更加快捷、方便、廉价的社交工具的需求正在被逐渐放大。而随着互联网的展露和普及,这个需求的实现成为了可行。
就在这个时节,马化腾在看到ICQ推出的风靡程度之后,看到了商机和希望。带领着手下悍将张志东蜗居在深圳的一个民房里,埋首研发了半年时间,于1999年后半年推出了QQ这个依附于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工具。
虽然略显粗糙,但中文界面这一点就引起国人的一致认同,当年的11月份用户注册量就达到了百万之众。
紧跟着在2000年,QQ的用户注册突破了500万大关,这个数字在当时那是相当惊艳的数据。甚至人民日报还专门做了报道:“QQ用户在线人数破百万“!
在6月份注册用户甚至突破了1000万,可以说腾讯在这一年的发展相当迅速,即便那一年互联网依然不太发达,但是QQ的名声在外,很多人已经知道了QQ的存在!
2001腾讯网在中国排第6,而用户注册量也来到5000万的恐怖数据,可以说当时的QQ基本已经统治了PC端的通讯,用户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QQ!
而且因为QQ的巨大用户基础,也让QQ衍生出来的产品得到飞速的提升。基于QQ的生态链正式有了雏形!
在2002年QQ的生态链正式有了雏形之后,又迎来了用户量的爆发式的增长,用户注册量达到了1亿。
这个时候的QQ风头正劲,如果哪个年轻人说自己还没有QQ号,无异于说自己与时代脱轨,在同学朋友身边都抬不起头,可见当时的QQ有多大的影响力。
2003年腾讯业务进一步拓展,首次向游戏领域拓展,QQ游戏横空出世,引领互联网潮流。此时的QQ注册用户已经超过2亿,几乎每年都在成倍的增长。QQ游戏为腾讯带来了大笔的收入,在娱乐匮乏的年代,能在网上跟网友斗斗地主、打打麻将俨然是一种时尚。
什么?你没玩过网上斗地主?没玩过网上打麻将?别逗了行吗?全国人民斗地主里边没有你?那你实在说你没玩过也行,就问你一句,你玩过王者荣誉没?你不会说没有了吧,也是人家腾讯的。
牛不牛?当然09年王者还没出来。但如果你现在还没听说过王者荣誉,那好吧,算我啥也没说,好吗?
2004年QQ游戏在线人数达到了100万,这标志着QQ游戏成为中国最大的游戏门户。同年腾讯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企业。
此时的QQ与QQ游戏相辅相成,形成了社交与娱乐的产业链,因为QQ的存在也让QQ游戏里的用户粘性非常高。此时的腾讯准备扬帆起航!一路向西。
2005年QQ在线人数突破1000万,这意味有1000万用户正在同时使用QQ,这样的数据无疑是让人叹服的。
不仅如此,QQ也从年前轻人扩散到了中年老年用户,成为人们除了手机之外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除了社交的QQ日益成熟之外,QQ游戏的收入也不断提高,大大增加了腾讯的收入!
2006-2008年腾讯推出了QQ旋风以及QQ医生,旋风是一款加速下载软件,QQ医生就是现在的QQ管家。可以看得出,QQ的成功对腾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续的很多产品都跟QQ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QQ的用户基数实在太大。此时的QQ用户量已经达到了4.3亿的数据,可谓社交领域中的绝对霸主!
独领风骚。是的,“独领”一时无有出其右者。顶瓜瓜。
当然,QQ在初创期也经历过不为人识的尴尬,那时候我们的大神马化腾就经常假扮成青春少女跟别人聊天,为就是增加注册用户。
说到这里我想现在正坐在宽大硬木座椅里指挥千军万马的马大神,清秀俊丽的脸上一准会出现一片火烧的云,充满了羞涩和妩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春年少的时代,又回到了深圳那个民房里,正赤膊露体的挥汗如雨。
谁还没有个青春呢?谁也不要笑话谁,我相信就是现在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和正在敲击这段文字的我也有过这种装成异性的经历,只是我们的目地是为了探究网络对面那个异性内心里的懵懂想法。我们远远没有马大神那么的执着和追求。所以马化腾成了大神,而我们却没在成神的可能。
由于QQ的出现一时间网吧在各个城市遍地开火,风风光光掀起了一个新兴行业的席卷狂潮。城市里又多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政府、单位、个人空间只要有电脑和互联网的地方必有一个或几个胖胖的企鹅在闪动。似火燎原,QQ成了电脑装机的必备软件之一。
究其火爆原因,我认为就两点,一者:互联网思绪,
二者:以人为本,不断的更加人性化。前者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后都讨好了用户。有了这两点,老马想不红都不行吧。
科技的神速进步的确惊人。让几年前我们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2000年前后几年,神一样的企业,神一样的企业家如雨后春笋在讯速成长。
话题拉回来,还是回到平凡的我身上来。QQ的用处千万种,而那时候我只善于用一种,就是撩妹子,说起来有点恬不知耻,但还是实话实说为好。
对于QQ上的“想我没?”其实其潜在意思就是“想你了”。
“想你了”这句话大家都熟悉。其意义却不同,有朋友间的想,有爱人之间的想,有网友间的想,还有床友间的想,有各种各样的想。平平凡凡的三个字,其内在含义却只有说话的两个人最清楚。不得不佩服中国文字的神奇。
我们的情况已经不用再猜想,在“想了”多少次后,我们已经从网上“想”到了网下,又从网下“想”到了床上。上上下下很多回。
平时都很忙,很少在QQ上说话。只有在“想”的时候才呼唤一下对方。这样她说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再在前边加上“男人”两个字,那就是赤裸裸的勾引。
都是熟人谁也不用客套,别整那没用的东西,虚伪和客气都统统的抛开。我的爱赤裸裸,我的爱赤裸裸,这时候可以赤裸裸。就算这时候还没有赤裸裸,不久也必将赤裸裸。
现实中的两个熟人一起聊天,有时候说话还得想想怎么说合适,怎么说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还能让对方接受。
而在QQ上,一些现实中有些虚伪的面具就可以摘下来,完合回归到人性本身上来交流。可以宣泄,可以放纵,没有人会在意,说到底,你与对方可能永远都不会相见,哪还有什么需要顾及的?在QQ上可以尽情的一起摇摆。
其实我们都是双面人,在人前我们就做人前人,人后我们就做人后人,不是吗?有时候是不是觉的有些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回归一下人性的本能来,放飞自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QQ的兴起是不是也有这种原因在里面?”我心里在揣磨却不敢说出来。您说呢?
我直接回复说:“当然想了,刚想问侯一下,你就来信息了,心有灵犀。”前边的话确实是真话,后边的就只是为了增加气氛。
她说:“明天有空没?”很是直接。
“行,想住哪儿?上次那行吗?”
“听你的,那明天电联。”
“好,明天电话。”约了时间。我又发了个鬼脸就结束了这次对话。心里就有点小激动。虽然上床好几次了,但大家都忙,有家有工作,见面不可能太频繁,隔一个月两个月的约一回,既有新鲜感又不觉的尴尬。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每次约都会有这种期待的激动。
有的同志要说了,哪有这么简单!其实真的就这么简单。当两个人没有生活交际,没有经济往来,没有朋友交互,那打起交道来确实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利益或厉害关系,都能放开自我。
合则合,分则分。不用留恋不用怀念,这样就简单。只要把需求表达出来就行,行者行,不行就不行,也没有什么好尴尬或不在自的。
当然,想达到这种程序也不可能一搓而就。如果时间充许而您又想看下去的话,我会把这几年的一些与网友的经历拿出来与大伙共勉,也带着一点炫耀的心思,心里有点小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