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哪怕你在田间劳动,浑身汗水,心里感到幸福,这就是幸福。幸福往往来得太突然,让很多人猝手不及去迎接它。
——题记
“不会吧,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桂花抬头看看,太阳偏西45度。她摸了摸篮子里香喷喷的葱油饼,觉得汪晓梅太不可思议了,竟然允许郑卫国这么做,而且无动于衷地看着她。这个变化,让桂花心里直发毛,不知该怎么办。
“那丫,什么情况?这恶人也能转好了?”想起过往的一些事情,桂花想求求她的心里阴影面积也是可怕。不过,葱油饼已经实实在在地拿在她的手里,她忐忑不安地拿回家。
礼义听说以后,也很诧异!
1981年秋,金黄的稻子在秋风中起伏,棉花争着吐白,高粱红得像喝醉的脸,这是一个永远值得花园村人回忆和珍藏的秋。因为这个秋,苏北淮安的老百姓真正真正摆脱挨饿受冻的贫困日子。因为这个秋,重新给这个乡村灌上了活力。
徐仁德、郑强国等人随着人流走出了公社大门。
是啊,这么多年的大锅饭生活,真的被打破了。分田到户,责任到人,让老百姓使出浑身本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勤劳致富!想到乡长激情洋溢的讲话,让他们如沐春风,徐仁德觉得浑身有种抑制不住的骚动。
开会的时候,他就打算好了,分田到户以后,不做这干部了,回家建一个养猪场,弄几百头猪养养,看着那滚圆可爱的样子,他特别喜欢。乡长讲了,自负盈亏,抓一窝小猪崽,几个月过后,就能肥,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就可以造三间瓦房,比那个阿狗家的要大,房子大,窗户大,门也要大,他越想心里越高兴。连郑强国和他说话也没有听到。
“想什么啊,乐成这样!”郑强国拿过他手上的本子,他才回过神来,“这分田到户好,早该这样了,把该缴的公粮交了,剩下的都是我们自己的。”
“只要能吃饱肚子,孩子能穿上新衣服,不挨饿不受冻就行。”徐仁德看着郑强国,心里暗自高兴,看来这小伙子还没有他想得远。
两人刚走到村头,一群人拥上来。“队长,真的要分田到户了吗?我们真的会有自己的土地?”
郑强国笑着说:“你们的信息很灵通的嘛!”
马秀莲背着小子,追着问是真的假的,徐仁德大声说是真的,土地很快就会分到每户手里。
这个消息像一阵风吹进了每家每户,大家开心得奔走相告。有的人家买来鞭炮,就这样,一直闹到深夜。
“真的分田到户?”
“那还有假?”徐仁德哼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懂的歌。
“我告诉你,我们以后不仅有责任田,自留地,我还可以办养猪场,实现我的万元户这个梦。”宋玉兰一脸怀疑地摸了摸他的额头,“没有发烧嘛!”
“我奔五的人跟你说笑话?”他抽了口烟,“也就我们这里比较落后,听说很多地方都分了!”
“这分田到户,会不会像以前地主租地,辛苦种出来的连缴公粮都不够,那还不如不分,”宋玉兰不无担心,“你看,电影里常有佃户因为缴不起税收被活活打死的。”
“你放心,以后的生活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有啥好本事尽管拿出来。”仁德呵呵笑着。
“说不定,三年不过,又恢复现在这老样子,那真是穷折腾我们这些老百姓了。”宋玉兰忧心忡忡,现在的生活是苦点,但是她好歹也还是队长夫人,怎么说也沾上一点官字。如果分田到户,队长都不要了,还要她这个队长夫人干吗?
“你放心,老百姓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还有一件事情,他没有和宋玉兰说。就是在公社开会时,他看到高沟酒厂宋主任,他是宋玉兰的本家哥哥。徐仁德托他给家兴夫妇、家旺三孩子弄份工作。宋主任也很爽快,说中秋节前会大量招工,等候通知。他算过一本账,家里按照人头分,那几亩承包地,和宋玉兰两人能忙得过来,不能让孩子浪费在家。这话他不敢和宋玉兰讲,生怕到时办不成事情,让她笑话。
正和宋玉兰说着话,就听到外面锣鼓声声,他出门一打听,原来是灵灵期末考试取得了年级第一,学校敲锣打鼓,将奖品送到她家里来了。
徐仁德拿出他用了多少年的金星牌钢笔,送给了灵灵。赵子旭和他的父亲也特意买了书包和两个本子送给灵灵。
“姐,姐夫怎么还不回来?”二弟问。
“他现在是个大忙人,昨天到现在一夜没合眼,不等他,吃饭。”桂花端着碟子过来招呼大家入席。
而此刻,生产队会议室,烟味呛人,几个男人围桌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