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玄想着想着,还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达些同去的黑衣人中,是否还有没死的人,是这些人出卖了消息?
但是很快子玄就摇了摇头,这些黑衣人如果出事,会将矛头直接指向竹妃而不是宫外。
覃伯?夜闯腾雅阁,这两件事都将矛头指向了前朝的人?
不过,子玄忘记了重要的一点,一个重要的人,皇后娘娘。夜里,子玄曾经潜入过她的寝宫里,她不在宫里做任何动作,而是让人出宫来追查前朝人的消息?
这一点极有可能。
子玄为什么当时不杀了她?那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任凭你外面有众多护卫,但是宫里就她一人,杀她易如反掌。子玄是为光复,那么当朝的人,特别是这些女人都应该是他的仇人,但是他却没有动杀机,包括对竹妃,舞妃。
子玄是否错了?
还有很奇怪的一点,为什么皇后娘娘不在宫里搜查,而是要直接在城里?
宫里没有任何动静,是为何?静悄悄的,才显得更可怕。
城里子玄不能再呆下去了,三人,与他交过手的三个护卫是存在的危险,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麻烦,自己还是先离开城,回到宫里去。
一处小街,有两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位老者,一个少年,都穿着破旧的衣物,头发也是零乱不堪,与逍灵城的繁华比起来,显得格外的突兀。
他们不是逍灵城的人?子玄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来自外地。
看他们的脸色,显得十分地忧虑。
看着他们从自己的身旁走过,子玄犹豫了一阵。
出了城,两个人来到一棵树下,看着满眼的绿色,他们却是没有心情。
老人先是叹了口气,在树下坐了下来,少年也陪他坐了下来。
“爷爷,我们还是早回去吧。”少年道。
老人又叹了口气,道:“回去,回去,回到哪里去?”
少年疑惑地道:“当然回到庄子里去。”
“你忘了我们出来做啥了,回庄子里去,哪有脸回去?”老人道。
“不回去,我们到哪里去?”少年问道。
老人道:“孩子,现在世道黑啊,你还小,不清楚,我走过的路,走过的桥,比你吃的饭多。看的多了,也就清了。”
“爷爷,我们先回去吧,回去再商量商量,大家会想出好办法来的。”
“唉,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想的都想了。”老头摇摇头。
正在他们一老一少谈话的时候,有一人来到了他们的面前,来人正是子玄,见到他们两人脸上忧郁的神情,子玄认定他们有什么事,所以一路跟了来。
见到前面突然间多了一个人,老头却是不慌不忙,“你看我们身上哪里有值钱的?”
原来老人将子玄看成是抢劫的了。
子玄笑了一笑,自己在别人眼里看来,像是抢钱的吗?“老伯,您别紧张,我看你们两位到逍灵城一定有什么事吧。”
“你是从城里一直跟到这里?”老头问道。
“我是怕你们出现意外。”子玄问道,“你们是碰到什么难处了吗?”
老头看着子玄,问道:“我们确实有难处,不过,与你说了,也是无用,你也只是徒增烦恼。”
“世上的不平事有千千万,如果我能帮得上忙的,我会尽力相帮。”
“你帮不了的,你刚才看到我们从逍灵城出来,就是为了那件事。”老头在子玄的要求下,终于说出了心里的事。
今年气候反常,雨水不足,所以谷物收成比往年差了五成。庄民们一年从早忙到晚,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果,本来也就这样算了,不过,前些天,通农府的人来说,今年的谷粮税要比往年多怔三成。
三成,比往年多怔三成。子玄听着有些疑惑,怎么突然之间会要求多怔三成。
老者道:“通农府的人说,今年行军打仗多,仓中谷物被怔了军粮,所以为了粮仓充足,所以才有了多怔三成之说。”
也就是说,这件事,不光是你们一庄之事,也有可能是天下之事。
终于清楚了,这老者是在为今年的怔粮发愁。
“老伯,即然,今年收成这么差,你们可以向通农府说明。”
“你道我们今天来城里做什么,我就是去通农府,可是,他们连门也不让我进,看门的卫兵说,再来就要将我等收监了。”
“真是可恶!”子玄怒道。
“其实通农府的人早就知道了,那天来的通农府大人说,有人造反,君上亲怔,我等要为君上分忧,保证粮油充足,的怪没得商量。”老头急着道,“自己不吃没关系,可是打死我们也没能拿出这么多的粮。”
终于了解到了事实的真相。
“这日子可是要怎样过呀,年年怔,年年多怔,我们的日子……”
子玄问道:“你们是哪个庄的?”
“夏非庄,小伙子,感谢你听了我这么长时间的啰嗦。”说着,老人叹息了一声。
本来收成就不好,通农府还逼人怔粮,这不是将人逼上绝路吗?而且容不得人一声商量,连通农府上的卫兵都这么横。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子玄要亲自上通农府一趟。
给自己换上了一件破旧的衣报,又用泥灰将自己的脸给抹成了黑色,子玄以全亲的的装容出现在众人面前。
通农府就在逍灵城的一条街上,边上并不热闹。、门口两只大石兽挺立,庄严的大门上站有卫兵。
由于人不多,子玄刚从街角转过来,就引起了门口卫兵的注意。不过,让子玄不相信的是,除了他之外,门口已经有其他人在了。、
看他们穿的衣服十分破旧,应该是其他庄里的人,。
二十来个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庄。
子玄也凑了上去。
有卫兵直接拦着,口中骂道:“你们给我听着,你们这样的人,我们已经挡回去不知多少拨了。现在我直接回复一句话,按照今年的标准怔。听明白的马上滚蛋!”
人群中有位老人声音沙哑地道:“我们没粮食怎么办。”
“没粮食就到这里来,这里能种出粮食来,赶快回庄子里去,好好地种!”
“如果能种出来,我们还要来这儿吗?”又有人问道。
“如果放在十八年前,君上就会免除我们粮赋,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战争。”有人轻轻地道。
“谁提十八年前?”卫兵吼道。
立即有两个卫兵上前来,拨开人群,将说话的一人给拖了出去,尽管他还在挣扎,但是全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