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珺醒来的时候,刚好6点15分。这个时间正好是15年后已经养成的生物钟时刻。那个时候的晏珺已经是一个500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企业竞争压力大,刚好那段时间晏珺的上司因为怀孕请假空出了位置,为了顺利升上去晏珺连熬了几个通宵做年终报告,最终猝死,醒来发现重回到了自己12岁的时候。
12岁这年,正是晏珺在庆阳一中读初一的时候。庆阳一中是庆阳县最好的公立中学。晏珺在1班,全年级平均成绩排名第一的班级。本来晏珺的人生应该像每个普通平凡的人一般,然而因为贸然闯入了一件学校霸凌事件,让晏珺被逼换了学校。虽然后来在父母的陪伴下慢慢缓过来,并顺利考上了大学。然而这件事还给晏珺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
深吸了一口气,晏珺悄悄起床。爸妈要每天早上7点才会起来做早饭,晏珺不想吵醒他们。晏珺自从大学毕业便开始晨跑,每天半个小时,除非是下大雨,几乎风雨无阻。呼吸新鲜空气,打开身体,边跑边计划一天的行程,是大学毕业后8年养成的习惯。
晏珺居住的地方是离庆阳一中大概6个公交站的地方,周边老旧小区较多,一直据传近两年要拆迁,然而直到晏珺30岁都没有拆迁。这片区域位于县城东部,实际上根据后来的发展,县城的主要资源倾向于向南发展。等到晏珺30岁的时候,南部已经引进了非常多的资源,发展成了新一线。而自己家东部这边一直平平无奇。
沿着小区附近的河流慢跑,跟熟悉的大爷大妈打招呼,迎着缓缓升起的太阳,晏珺的内心慢慢稳定下来。这片熟悉了将近15年的地方,终于又开始慢慢地填满到心间。刚刚回到12岁的时候,晏珺的内心是慌张的。这一年遭遇太多,而且自己已经习惯了在陌生的大城市孤军奋战,独自打拼的状态,突然回到要跟青少年一起读书,依靠父母的日子,晏珺突然就很不适应。
跑完步回去已经7点钟,跟父母打过招呼,吃完早饭,就往学校走去。庆阳一中早读8点15开始,今天是晏珺值日要更早到学校。由于是学校年级最好的班级,总有刻苦的同学早早就到了教室自习。果然晏珺到教室的时候看到了熟悉的一道身影,那便是年级第一段岳。段岳家境较穷,但是这孩子非常刻苦。晏珺记得后来段岳考上了京城第一的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然后顺利留校当了导师。
晏珺学习还行,但是还不属于学霸,所以还是有些佩服这种刻苦用功的同学。跟学霸问了早安,打扫完教室,将今天要上的课与时间段写到黑板右上角后,晏珺也坐下来翻开了书本认真学习。没办法,即使已经度过了大学,然而重来一回,发现初中的内容早已经还给了老师。为了不掉马甲,还是认真学习,早些捡回来把。
晏珺是那种一旦开始认真学习变会投入其中的人,周边环境都会忽略。等晏珺已经快要把开学到现在的所有数学内容看完的时候,突然被人拍了下肩膀。“k,你这小子最近是怎么了,学习这么刻苦,让你周末出来逛街都不来了。见鬼的学习能有我重要?”
大嗓门把晏珺吓了一跳,晏珺立马把书合上,看向蒋芳芳。这位家境还可以的姑娘是晏珺的同桌,如果不是因为高二那年遇到的事情晏珺被迫转学的话,估计两个人能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蒋芳芳是位特别义气的朋友,在晏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晏珺那时的情绪不定,也怕连累到这姑娘,于是关系就慢慢断了。
“怎么了,今天怨气这么大,我不是答应你下周逛街吗”
“你还说,我妈一听你在认真学习,可把我说惨了,还要我向你学习,要是下个月月考成绩再不上去,就要扣我零花钱还不准我出去”蒋芳芳愁眉苦脸的样子在晏珺看来特别可爱,忍不住就想逗逗她。
“啊,真的啊,我还说准备了存了50块钱请你吃次披萨的,我上次还看到了一款衣服特别适合你,穿上一定能把肖圆圆比下去”
果不其然,蒋芳芳哀嚎了一声,声音特别大,把班级里到了的同学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班上的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有仇,都想把对方比下去。
这个时候英语老师来了,今天是英语早读课,所以英语老师会来监督看看。看到那么多同学没有认真读书,反倒是看着蒋芳芳。瞬间拉下了脸,“看什么看,把书本拿出来,课代表来领读”,说着狠狠地蹬了蒋芳芳一眼。蒋芳芳瞬间就怂了,大概,每个学渣都怕老师?
早读过后就是一天正常的课,要上到晚上8点。初中的课程还是比较简单的,预习了书本再听听老师的讲解,基本就能吃透内容。晏珺的学习属于理科很好,文科一般的状态。而且很不喜欢做笔记,因为做笔记的时候,如果老师没有给时间停顿,可能就会漏下一些没听到。晏珺喜欢先理解,再做题找缺陷,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理科,所以晏珺的理科成绩还算可以。
想到后来蒋芳芳只考上了一个专科大学,毕业后靠爸妈关系进了个事业单位,好像活得不是很开心。晏珺决定从现在开始就努力改造蒋芳芳。于是直到下次月考的这段时间,全班同学都能发现蒋芳芳被管控的生活,从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到作业按时完成,辅导错题原因。甚至近距离的观察到晏珺是如何与蒋芳芳的母上达成一致,共同监督蒋芳芳学习的样子。
终于直到月考的前一天,晏珺放过了蒋芳芳,毕竟不能逼得太急不是。看到蒋芳芳哀怨的眼神,晏珺爽快承诺,考完这次月考,就请蒋芳芳吃披萨,并带她去某个地方玩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