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11700000002

第2章 职场:是这些原因让你一直工作不顺心

职场不得志,混不好,我们总是抱怨遇不上伯乐总是责怪别人,比如变态的甲方,暴君一样的领导,猪一样的队友,神经病一样的客户,诸如此类,都是别人害了你。其实,但凡你还有一点自我批判意识,扪心自问,你很快就会找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你的心智不成熟:过于内向、意气用事、不会表现、自命清高、习惯性抱怨,等等,这些都能把你阻隔在成功大门之外。

1.过于内向,容易获差评,待遇不公平

你一定老早就发现了,那些会议上喜欢坐在第一排勤于发言的人,那些和老板一起参加饭局能说会道会喝酒的人,那些和领导碰面不绕道走的人,那些和客户吃饭总有合适的话题不冷场的人,都是单位业务做得好深得领导赏识晋升贼拉快的人。他们或许学历没你高,或许技术没你好,或许资历没你老,但是,人家就是发展快工资高!

无数的事实一再证明,在社会职场上,性格偏外向者更加讨喜、企业更器重,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相反,性格内向的员工在这方面的待遇就要差得多了。

近期的一则新闻,似乎成为性格内向者在职场中弱势地位的最好诠释:

一名27岁的报考者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而且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报考岗位的第一名。但此后,她却接到了招录单位人事处的电话,称她“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性格内向,被取消录用。

当我们聚焦于事件本身时会发现,如今这个推崇竞争、追求效率、强调人际关系、比拼体力精力的职场大环境,似乎一开始就是为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准备的。他们擅于沟通,认识很多人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朋友;他们精力充沛,喜欢处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之中;他们反应迅速,因此更容易成为会议室里的主导者和团队中的意见领袖。

而性格内向者往往需要借助思考或一对一的交流来汲取能量,这让他们极易被忽视。内向型员工职场困境有三个原因:不愿意在会议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能有效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不能愉快地进行职场交际。这是内向者的典型表现,也是他们挫败感的主要缘由。

有数据显示,在人群中,性格外向的人占75%左右,这就是说,作为社会上的大多数,性格外向者影响了整个文化以及对性格内向者的看法。有人做过研究,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倾向于认为,理想的自我应该是性格外向的。可见,我们生活在迎合、赞美外向性格的文化之中,我们都明确地知道,外向性格是应该的、更好的。可是内向的天性很难突围,很多内向的朋友都和我前言里提及的那个想不开的年轻实习生一样痛苦。说不定下面的两点建议可以帮到你。

接受自己的内向,但不自卑

个性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它具有遗传因素,几乎奠定了我们一生的基调,且相当稳定。这意味着,强迫自己改变个性,训练或者伪装成性格外向的人这条路走不通,并且只会让人变得扭曲。

需要强调的是,内向并不是“二等个性”,和外向一样,它同样有优势和劣势,也永远有存在的价值。如果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接纳自己的个性,然后重新认识内向的宝藏——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观察力,摆脱限制、思考问题的习惯,做出不寻常决定的意志力,以及使外界放缓脚步的潜力。

但在接纳自己内向的基础上寻求一些小小的改变,保留内向的优点,慢慢训练,可以让内向者的职场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一些小小的改变就能帮你少走弯路

①提高能见度

内向者之所以被误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什么都没做。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会议讨论还是团队活动,你需要让领导和同事们知道你确实在积极地参与其中,并非是来“打酱油”的。

你可以在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向房间里其他人问好并微笑。可以在同伴发言过程中使用身体语言,比如身体转向发言者、眼神交流或者频频点头,来让其他人知道你在用心倾听。可以在被要求发言又没想好说什么的时候给出更积极的表达:“对这个问题我想再考虑一下,然后再告诉你们我的想法。”当然,还可以在事后通过邮件和同事作进一步的深入交流,并且在所有自己的工作成果上署名。

这一切,实际上是在用一些很小的付出给你的深思熟虑赢得时间。而同事和上司也会因为你的这些细微举动感到安心。

②释放正能量

尽可能多地释放正能量会让你的职场氛围变得更轻松,也会让同事们最大限度地宽宥你的“不合群”以及“反应慢”。很多时候,一些非语言的方式甚至可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比如,用微笑的方式和同事们打招呼,及时对合作做出反馈并对同伴的付出表示感谢,在公司集体出游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或者在同事生日那天主动送上祝福等,这些小小的举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大家把你视作团队中的一员。被团队接纳,也就意味着你为自己内向的个性赢得了生存空间。

所谓性格内向者的职场突围之道,我想,正是通过这些小小的技巧,为自己赢得时间、机会、信任和一个宽松舒适的环境吧。

2.把积极汇报工作当作溜须拍马

学校里,和老师关系好的学生,不太被同学们欢迎,会被认为是老师的“亲信”。

单位上,那些爱表现自己的人,和领导走得近,口碑也通常不好,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敌视,仿佛和领导多说几句,就是与全同事为敌。

你的脑海中有没有这样的偏见:亲领导,就是疏员工;巴结领导,就是出卖同事。

假如你也有这样的成见,趁早改掉吧,这是最不成熟的职场心态之一。

汇报工作不是拍马屁,而是最基本的工作素养,是必需的工作方法。

你是想讨领导喜欢还是讨同事喜欢?

在职场上,被领导喜欢有肉吃,被同事喜欢有苦吃。

单位里,从大Boss到部门小主管,但凡有点权力的人,都喜欢勤汇报会汇报的员工。各层的主管最害怕的就是工作一项项安排下去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杳无音信。如果碰到这样的下属,工作是最累的,每天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但由于要面对几个下属,事情还是难免发生纰漏。为解决这个问题,管理界想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如海尔设计了日清日高模式,要求员工每天下班时把当天完成的工作、明天要做的工作、当天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交给主管,主管将自己的意见批复下来返给员工,该模式的实质就是通过这样一个管理表格将汇报工作程序化。在市面上曾经红火一时的《A管理模式》一书中,刘光起先生提出了“四小时复命制”,主管安排工作四小时后,无论工作完成与否,下属必须向主管汇报。程序非常僵化,但也是企业为解决下属汇报问题不及时的不得已之法。这些都说明了在领导眼中及时汇报工作的重要性。你在这个问题上让他们省心,他们就会让你顺心。

疏于汇报的心理障碍

但为什么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工作大家老做不好呢?根据我的观察,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最常见的心态是怕见领导。刚参加工作时,我们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时期,脸皮薄,怕见领导,总是想方设法地躲着他们。如果被叫进主管办公室,心里都是“咯噔”一下猜测自己哪里做错了,被叫进去挨批评,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心理障碍。主管与下属的关系可以比作人的大脑与双手之间的关系。如果双手与大脑之间的关系若即若离,事情会怎么样呢?一个下属不能与自己的主管很随意很和气的相处,他也就不可能取得主管的完全支持与信任,开展工作的难度会更大。

再一个心态是大家通常认为自己的工作主管都知道,没有什么好沟通的,主管又很忙,去麻烦他很不好意思。这种心态也是错的。主管可能知道你的工作,但是否和你再次确认信息对主管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许多时候主管本身也是下属,设想一下,他的上司如果有一天问一项你在直接负责的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了,一种答案是你汇报给他的进度,另一种答案是他认为的进度,你想这时候他会怎么评价你的汇报工作呢?

还有一个心态就是工作效率低,总是不能如期完成工作,所以不敢见自己的主管。这种情况下没有其他好办法,必须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不能把工作如期完成的下属无论汇报与否,都不会被上司认可。

这些障碍都是人之常情,关键是从观念上重视起来。克服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逼自己去做,为自己订个规矩,定下汇报的频率,坚持做下去,不久你就会发现这件事情并不难。就如同开口约自己心仪的男孩女孩去喝咖啡一样,可能你经历过无数次的演习,可无数次话到嘴边又咽下,而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对方只是一个可爱的人,不是老虎。

工作汇报做的不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尊重别人的权限,喜欢自作主张。如果是这个原因,就更危险了。

下面是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看看不及时向领导汇报擅做主张可能给自己造成什么样的麻烦。

有一客户想做一个灯箱广告,便打电话给一广告公司经理,经理恰好不在,是一位小姐接的。

“麻烦你转告经理,我这里需要设计一个灯箱广告。”“这个啊,没问题!你派人过来和我们洽谈一些具体操作事宜就可以了。”小姐爽快地说。

这位客户刚要动身来广告公司,就接到广告公司经理的电话:“对不起!您来电话的时候我不在,你是要做灯箱广告吗?我们将派人到你那里去,将你的详细需求带回来。”停了一下,这位经理又说:“可是,对不起啊,我想知道是哪位小姐说叫你派人来我公司的。”这位客户愣了一下,说:“有问题吗?”“当然没有问题,我只是想知道,到底是谁自作主张。”尽管这位客户没有告诉小姐是谁,据说经理还是查出来了,并对她作了严肃的处分。

所以,作为下属你必须知道,无论你帮上司负责了多少事情,也无论上司多糊涂,甚至依赖你到了你不在他连电话都不会拨的程度,他毕竟还是你的上司,毕竟还得由上司来作主。擅作主张的话,等待你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汇报工作的技巧

找领导汇报工作也要注意技巧。在汇报的内容方面,要汇报领导所关心的工作。领导的时间是有限的,许多你能力范围内可以处理的陈芝麻烂谷子、程序既定的工作,处理了就处理了,别再嘚啵了。事无巨细,统统汇报,也有邀功之嫌。比如一个负责行政的,对完成的车辆派用等情况进行汇报也没有多少价值,面对同等情况处理方法方面的变动倒是有必要汇报一下的。紧承上面的例子,如果因为情况紧急,你用老总的专车去执行其他公务了,这样的事情就有汇报的必要了。

汇报工作最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简单提出问题。要记住,汇报问题的实质是求得领导对你的方案的批准,而不是问你的上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事事要上司拿主意,你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我们去找领导汇报工作时要准备多套方案,并将它的利弊了然于胸,必要时向领导阐述明白,提出自己的主张,然后争取领导批准你的主张,这是汇报的最标准版本。如果你的汇报总是这样条理清楚,步步为营,相信你离晋升已经不再遥远。

汇报要注意合适的时机,这是不言而喻的。我曾经专门写过一本汇报方面的书,大家可以参考。我的建议是大家最好给主管建立一个自己会定期汇报的预期,使每次的汇报程序化,从而减少突兀的感觉。

总之,一个聪明的员工必然是一个勤于汇报、善于汇报的人,因为在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你能得到领导最及时的指导,更快成长,同时也可以通过汇报与主管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

3.过于热心乐于助人,却成了办公室的“便利贴”

小时候,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那是因为对方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足够包容我们。但在职场,却也有这样的“父母”,他们对任何要求都笑脸相迎,当别人来要求帮忙的时候,都是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去支援,自己落下的工作,只好自己加班。说到这个,大家也许会想起有一部电影里面的便利贴女孩。对,我曾经做了多年的职场“便利贴”。

刚毕业的时候,初进一家企业,觉得一切都是新鲜的,因为我文字功底深厚,干活认真又有效率,所以我总是多快好省地完成工作。那时候会有很多同事找我帮忙,我都是乐颠乐颠出手相助。什么帮人打卡啊,帮人打饭啊,帮人校稿啊,帮人查资料啊,帮人写稿子啊……能力范围内的,我毫不含糊,能力范围外的,我也刻苦钻研,现学现帮。

在同事们的感谢声中,我收获了十足的存在感,我觉得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自己开心,别人也感恩,多好哇。可是我却遭到了领导的批评。

情况是这样滴:当时我们都在一间大办公室里,有隔断的那种,一位同事突然不能上网了,叫了半天信息部的也没人来察看,于是我暂时“古道热肠”起来,我有个朋友是修电脑的,我给他打电话让他来告诉你怎么解决吧。我刚准备拨电话,便被主管叫住了,主管小声对我说,不该你做的事别去碰,以后别这样了,不然以后她有什么事都会找你的。主管虽然很小声,但是语气很严厉!我一下懵了,我很纳闷:同事之间互相帮助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而且我帮同事不就是提高公司的效率嘛!帮助别人还挨批,什么道理嘛!我非常不解!

很快,我就理解了主管的良苦用心。我确实因为帮别人忙给自己惹了一堆“祸患”,各种郁闷都有。

郁闷一:帮A还是帮B?

同样是同事,我帮了A就要帮B。假如我帮了A却不帮B,那B一定会不高兴,会搞臭我。即便我既帮了A又帮了B,那接下来还有C、D、E,没完没了。精力和能力有限,同事那么多,我帮谁不帮谁?

郁闷二:一次不帮就怨死你!

有时候我帮了别人,不知不觉会形成一种依赖,养成对方的惰性,什么事都找我,只要有一次不帮他,就会被埋怨:你这人真小气,真不够意思,不就仗着自己能力强看不起我们吗?比这难听的话有的是。

郁闷三:帮了不该帮的事自己受惩罚。

最让自己难堪的是帮别人做违反公司规定的事,自己背黑锅。比如同事做了错事包庇他,帮他隐瞒。最常见的就是替人打卡。有一次我帮同事小刘打卡被行政发现了,不仅被领导批评,还被扣罚了工资。领导说我的行为比小刘还要恶劣。面对我的损失,小刘只是轻描淡写地向我说了句“对不起”。我觉得她太没良心了,我为她牺牲这么多她竟然这样不痛不痒地表示所谓的歉意,我心里立时充满了怨恨,觉得人都是自私的。从那以后,我就不和小刘玩了。

郁闷四:为人做嫁衣把自己落空里了!

很多时候,我帮同事完成的工作署上了同事的名字,他交上去得到领导的嘉奖,顺利升职加薪,可是我只顾帮别人,荒废了自己的工作,挨领导批评。慢慢地,别人不停升迁,加薪,晋级,我却只是徒增工作量。最让我吐血的是,有个同事卸磨杀驴,当上主管后怕我对她形成威胁变着法整我。对这种境遇,我非常恼火,可却无处伸冤。

经过几年的工作沉淀之后,对于同事间的帮忙问题,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身在职场,必须要有职业精神。

每个员工都有其对应的岗位职责,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应该有完成本职工作的责任意识。所以,你作为单位中的一员,首先必须完成的是本职工作,这是公司赋予你的权利,也是你应尽的义务;而别的同事找你帮忙,说明这位同事无法顺利完成本职工作,是这位同事对工作的不胜任。你帮助他,就是掩饰他的不胜任,就是欺骗领导和公司。所以,看似乐于助人的行为,其实是不义之举。真要对他伸出援手,那也应该是公司的培训机构而不是你,公司培训机构有义务帮助其招聘的员工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你看似帮他,其实是害了他。

有时候你看起来是帮人分忧解难,其实是害了他。总是有人帮他解决,实际上也剥夺了他成长进步的机会。既然不学习也可以交差,那何必去思考去提高呢?有朝一日他醒悟了,你就成了人家职场进步的罪人了。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我是个技术盲,像复印个东西啥的,我总找佳佳。后来有一次佳佳拒绝我时,我心里挺不高兴的,但我很快就理解了她。若是她总帮我,搞不好我现在还不会复印呢。她严格把控,给我“断奶”,我才得以脱盲进步。所以,在职场上,帮人和害人还真是不好轻易界定。

宁愿明明白白当“坏人”,也不好糊里糊涂当“好人”。

因此,理性的做法是当有人请你帮忙的时候,请对方看看自己的计划安排,告知对方,自己也很忙。要明白,职场是没有绝对被人认可的。无论自己做的多好,总会有人看自己不舒服。与其让自己身心疲惫又得不到认可,何不如做一回彻彻底底的“坏人”。

4.办公室里的“抱怨族”,要么百年孤独,要么被踢出局

“这不是我的问题啊,是快递公司delay了啊……”

“好烦啊,时间这么紧张,怎么可能要我交出新一版的PPT来呢……”

“变态吧,这么吹毛求疵的要求,换成他自己也实现不了啊……”

怎么样,这些话听起来很耳熟吧?在办公室里,多多少少大家都听到过这样的抱怨,也多多少少都这样抱怨过。从早晨挤公交车开始,到晚上临时需要加个班,有很多人但凡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与原先自己盘算的计划不一致的时候,抱怨就脱口而出。很多时候,也许你自己都没在意自己是在抱怨。我们都已经习惯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或过错,就先抱怨几句,是推卸责任也好,是心中不平衡也罢,发发牢骚排解排解压力,听起来似乎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一旦你养成抱怨的习惯,形成抱怨的思维方式,抱怨即成为工作中的常态。如果不是积极去解决问题,那结果非常可怕。

办公室的抱怨话题,集中体现在“领导变态”和“同事太坏”上。这两种抱怨会给你带来什么后果呢?我们通过案例分析一下。

01老板不会反省自己

李蕾是一家民营企业的采购。刚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她觉得老板是个很大方的人,无论从公司办公硬件配置到休假制度、薪酬待遇、报销政策,都与她以前经历过的企业不大一样,可以说虽然是个民企,但却有着外企大公司的作风,对员工采取的是信任、支持的态度。

但是经历了几次事件之后,李蕾发现老板有着她之前所不知道的另外一面。他完全没有“合作”的概念,交到他手里的报价,迟迟不给确认邮件,一直到过了报价的deadline,他才如梦初醒对员工发火,质问李蕾“为什么不在限期之前提醒他”。而实际上,李蕾早在一个星期之前就已经把自己要完成的工作做完了,之后只是等待领导审阅确认而已。你看,领导自己做事拖拉,最后却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头上,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一旦有任何不顺利的情况发生,他必定是以极其粗暴的态度把问题归咎于某个员工,而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这造成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氛围非常差,大家相互推卸责任,不敢做决定,更不敢承担后果。现在,李蕾成了办公室里的“抱怨王”,一提起这个领导,就直接扣上“变态有病”的黑帽子。

分析:抱怨不如寻找对策

解决这类抱怨最简单:要么忍,要么滚。李蕾一开始就说了,这家公司的硬件配置和薪酬待遇很不错。但是万事都有代价,这代价就是忍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都让人很抓狂的老板。

既然认清楚了老板在工作上的价值观与自己完全相悖,而如果经过尝试你也认清楚了自己无法改变他,那么剩下的事情其实很简单,无非是选择放弃某一样了:要么为了薪水而忍受这糟糕的工作氛围;要么为了心情愉快,为了不让自己也被糟糕的环境同化,就放弃物质待遇,重新寻找机会。

而跟同事相互讨论、抱怨,除了一再确认自己已经看清楚的现实以外,也没有更多的意义。如果同事有其他居心,说不定还会造成让你更加不堪的境遇。

话说回来,老板的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是特例。很多很多老板,多多少少都有类似这样的问题——或者说,很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只知道指责别人,不知道反省自己。

如果真的想跟同事讨论,不妨讨论一下:如何更有效地在deadline之前,让老板回复邮件,提醒老板赶快做决定。更重要的是将这个提醒落笔为证,至少在事发后,你可以保证自己不做替罪羊。

02同事不肯积极配合

刘小姐是某化妆品公司的传媒推广部经理。上个月公司刚刚在杭州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发布内容是今年即将推出的一款组合型彩妆。

公司公关部门负责邀请各大媒体人员参加发布会。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如何与媒体沟通,则是刘小姐所在部门需要负责的工作。

按理说,公关部门把参加发布会的媒体名单交予推广部,让刘小姐有针对性地去跟对方联络,这不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吗?而且合作成功率一定会比那些没参加过发布会的媒体高很多。但是公关部门出于私心,也就是不想让自己辛苦积累起来的资源成果就这么轻易地与推广部共享,所以耍各种小聪明就是不愿意把媒体名单给推广部,这给刘小姐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她一肚子火气,在办公室里说了很多抱怨的话,甚至向老板抱怨,但是最后也只能调动自己的关系,打听那次发布会究竟有谁参加了,耗费了不少时间。

分析:抱怨不如审视自己

且不说刘小姐分析其他部门同事的心理是否属实,即便属实,她这种“别人天生就应该要配合我”的想法在职场中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没错,大家都是为同一个公司、同一个品牌服务,大家的目的貌似一致,但职场之所以被称之为“场”,就是因为其中有太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每个人也多多少少有着与别人冲突的地方,这太正常了。

归根到底,别人没有义务配合你。如果别人配合,那么你要万分感激;但如果不,那他也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有可能,在此前的工作合作中,你也曾经有过令对方为难的时候。

去深究“为什么不配合”或者为此而生气,只是在无谓地耗费自己的力气。你或者不妨有针对性地想,你可以付出什么来交换别人对你的配合?例如,在写媒体推广报告的时候,特别“书写”公关部门对于媒体关系的维护作用,对于推广部工作的大力支持。如果平日里你都这样做了,我想你获得对方支持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别抱怨了,除非你不想好

情绪是一种“墒”,你给出正面能量,就得到正面回馈,反之亦然。一位非常睿智的企业家朋友亲口告诉我,谁是办公室里的“抱怨王”,谁的负能量最大,领导们心里都清楚。他们会在人事调动过程中把这些人调离重要岗位和重要部门,避免他们影响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除非你不想好,否则永远不要在办公室里抱怨,那只能使你的智力能力魅力都大打折扣!

教你几招

①干一行爱一行

有人说,成功的人不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是喜欢上自己做的工作。无论顺利还是艰难,沉浸到工作中去,把事业的目标当作恋爱的对象去爱去追求,这样,你的感觉会好很多,得到的也会更多。

②关注问题

在困难面前,控制情绪。将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关注于获取结果。用行动力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随着问题的解决,负面情绪也会自行消失,需要抱怨的缘由也会烟消云散。

③反思自己

问题出现的时候,首先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哪里做得不够?而不是首先去想别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反应上,无论对方怎么样,环境怎么样,想想自己的应对措施。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周遭,唯有改变自己。

5.感情用事,冲动易怒,就是没脑子

在职场上,有一种东西很要命,控制的好,你的工作效率更好,绩效更好,前景更好。控制不好,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你的前途。

这种东西就是情绪化。

王辉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她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女孩。

有一次她费尽心思花了一周写了一篇稿,可谓得意之作。可是,责任编辑审阅后,对她写的文章做了大量的修改。王辉找到责任编辑,询问理由。责编说:“你写的文章有点艰涩难懂,太专业太高深的理论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杂志是办给一般读者看的,一定要通俗易懂,这样才会有市场。”王辉大发脾气,说责编没水平,不懂得欣赏,太因循守旧太古板。

结果可想而知。

在职场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带着情绪工作。有的情绪,如快乐、舒畅、开朗、恬静、和悦、好感、豪爽等,有利于工作和生活。而另一类是不愉快的情绪,如愤怒、焦虑、害怕、沮丧、悲伤、不满等,这类负面情绪如果不好好处理,hold不住,就会成为自己职场发展的障碍,为自己带来损失。

情绪化的后果

职场上,管控不住自己的情绪,逞一时之快,很快就会有接二连三的人和事让你非常不痛快。由着性子胡来很舒服,但结果会让你很不舒服。

首先,情绪化的员工,在工作之中会因为不良情绪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造成一些不应有的损失。众所周知,我们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总是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能力与潜能,甚至超常发挥。而一旦我们有了坏情绪的时候,就会因一时的冲动而丧失理智,丧失耐心,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来,而这些举动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带来很大的损失。

其次,情绪化的员工不但会限制自己的能力,还会对同事的工作能力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团队的默契与合作。现在不管是做什么,独行侠很难取得成功,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团队齐心协力地去完成。而一旦这个团队中有人有了情绪,会使团队的注意力发生转移,进而会影响到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能力。并且坏心情是会传染的,如果和其他员工发生冲突,将不良情绪蔓延至别人,那么别人的单人工作能力也会下降。

再次,一个人如果太过情绪化,喜怒形于色,会被人轻易知道你的喜好,你的憎恶。这就相当于无形之中把自己剖开了放在竞争对手面前,给了别人轻易拿住你的软肋打击你的机会。这是职场中极不理智极不明智的行为。

最后,假如你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不够耐心,控制不住情绪,得罪了“上帝”,那你更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办公室不是个人耍性子发脾气的地方,是团队协同工作的场所。合理控制情绪是最基本的职场礼仪。直到现在,我还在为自己职场上的失态行为而懊悔。一次是我在不良同事的唆使下踹开主任的办公室门,“兴师问罪”其不公平行为。另一次是我被上司“扎针儿”而在办公室出言不逊。虽然我不在乎那样的结果,但我觉得自己是个没教养的人,是个情绪控制力很差的人,是我职场表现的污点。

如何管控自己的情绪

然而,作为社会与家庭的成员,我们每天都受到来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压力,出现情绪波动很正常。要想生活中一点波澜都没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学会有效控制情绪,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和企业形象。

①给情绪一个安全的出口

上班过程中,假如不满情绪上来,最好靠自己克服,自我消化掉,实在不行,也可以和信得过的朋友倾诉一下,听听他的解释和劝告。假如你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朋友聊,那可以写下来,以日记的形式给坏情绪一个出口。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同事讲,即便是邻座的同事察觉到你的不快,主动过来安慰你,你也不要竹筒倒豆子一样对他掏心挖肺。

②冷处理,给情绪一个缓冲

冷处理,又名雪藏,低调处理,是一种公共关系手法。因其能有效降低负面新闻等的危害,故而在危机公关中被广泛运用。这一方式同样适用于职场!

当你觉得自己心情不好,或是工作一团糟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十分钟时间,冷静一下,缓冲情绪。

戴上耳机听听歌,或是站起来眺望远方,甚至是出去溜达一圈再回来。总之,怎么高兴怎么来,能平复情绪才是硬道理。等觉得OK,差不多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去与同事沟通处理棘手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更能听进意见,也更能做出明智选择。

③慢一点,急躁容易影响判断

说话的时候慢一点,处理工作的时候慢一点,碰到棘手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慢一点。让心慢下来,让情绪稳定下来。别总是毛毛躁躁的,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倒会引起周围同事的反感。

正所谓,遇事时聪明的人把血液聚集在头脑,以便冷静地思考问题;愚笨的人把血液聚集在四肢,通过行动处理问题。这就是冷处理和热处理的对比。通过冷静的办法,可快速平抑怒火、恢复平静,特别能有效避免冲动伤人、冲动犯错情况的出现。

6.对上司有抵触情绪,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很多人都对自己的上司怀有抵触情绪,觉得他没什么能力,仗着自己手里那点权力拉大旗作虎皮,一想起他们,心里就劲劲的不舒服,明里暗里和他较劲。

殊不知,企业是一个利益单位,这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利益的搏弈。当矛盾激化的时候,企业就要根据利益来进行取舍。在企业的利益天秤上,即使是最蹩脚的上司,也比你的分量重。

01

曾经,我就因为不懂职场管理关系的门道,稀里糊涂地趟了次浑水,并因此被企业解聘,丢掉了职业生涯中工资最高的工作。

我对上司不服,无论她的人品,还是能力,都不屑。同样对她不屑的还有我上司的上司(二老板)。等我掌握了自以为足够的证据,并且受够了上司的欺压,也和二老板达成了共识,我决定开始“反水”。二老板对我说了,实在不行,她可以给我换岗。

我给二老板写了封信,要求换部门,另起炉灶。

二老板把我的请求信呈送给大老板,引起了大老板的高度重视,于是紧急召见我的上司。可是,在我的证词和请求信与上司的口述之间,大老板竟然选择了相信我的上司。

这时候,二老板倒也仗义,说愿意接收我到她手下的其他部门。

可是我的上司坚决不同意,逼着大老板把我开除了。

这是我得罪上司最厉害的一次,也是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当然得到的教训也最深。以后在我工作中,不管上司的水平如何,我再也没有与他们发生严重的冲突,我认为这也是我后来人生发展相对比较顺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我在企业里面老老实实工作,怎么会得罪自己的上司呢?其实在企业里面可能得罪上司的事情还是很多的,有些事情可能你自己都觉察不到。因为企业太复杂,其中许多的利益、矛盾纠葛,不少低层次的员工根本就不会发现。

还有人说,我对上司是有抵触情绪,但我掩饰的很好,他不会发现。您又错了,人有抵触情绪时,那种情绪是很难掩盖的。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掩饰得不漏痕迹,其实这种情绪早已透过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泛滥成灾,这时候,你说出去的话都带刺儿,你自己还意识不到。

02

王刚是某广告公司的业务员,本来某汽车品牌是他的客户,由他负责沟通,但领导不放心他的能力,又安排其他人“协助”他。后来王刚知道后非常生气,一是客户分配不清上司有责任,二是他感觉领导对他不信任,还有就是这个客户他辛辛苦苦跟了这么久,眼瞅着瓜熟蒂落了,这算谁的呢?有了这些想法后,王刚对领导非常反感,想起领导的做法他就恶心,但他还算理智,不愿意得罪上司,所以拼命压抑着自己的这种情绪,但还是流露了出来。那天晚上,领导跟他要对方接洽人员的微信。王刚不想给,但不好拒绝,他是这样回答的:

要对方同意吗?

王刚的意思是如果领导说需要对方同意,那他就跟对方打招呼,毕竟微信属于客户的隐私。如果领导说不需要,那他就直接给领导。

但是这句话明显带有抵触情绪,不带有抵触情绪的表达方式是这样的:

领导,这事是不是需要征求客户的意见呢?这也是个人隐私。我想听听您的意见。谢谢。

你看,你和领导沟通的字里行间,你接听领导电话时的语气语调语速等等,你和领导微信短信沟通的每一个语气词,无不透露你个人的情绪。

就这一下,领导对王刚的印象就不好了,觉得他格局小,私心重,说不定还和客户说了什么不妥当的话。这样凑合着维持到年底,王刚就被请辞了。

强烈的抵触心理,是职场成长中一个强大的障碍。很多人心里十分清楚自己处在这种逆反心理中,但却不知如何改变,那我来告诉你通过哪些努力,可以使你和上司和睦共处。

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上司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即使是你最看不上的上司,身上一定有过人之处。他既然是你的上司,与你相比必然有一定的优势,有利益公司的特别之处。即使是你最不屑的他人品不好、能喝能侃、阴险狡诈,有时候也是领导看重的“品质”。所以,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上司,强迫自己尊重他,服他。

冷静,平复,冷静

当人的情绪产生的时候,全身的血液都加速流动,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知道压制自己,很可能你会说出不该说的,做出不该做的。

这时候需要做的是认清一个事实,自己到底想不想继续这份工作?如果不想,从人道主义出发,个人觉得可以发火,因为负性情绪及早释放的好;如果还想做下去,那你就必须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

你可以选择出去抽根烟冷静一下,平复自己的情绪,理顺自己的思路,然后冷静处理这件事情。在我看来,能够冷静处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种成功,因为那需要极大的自制力。

直接去沟通

这种沟通不一定能产生效果,但可以缓解你当时的情绪。你做出沟通,别人肯定给你一定的反馈,这些反馈可以消除你心中的疑虑,也可以作为你解决问题的参考。

其实,之所以产生抵触心理,并非都是个人原因所致,管理层也有问题。主管与员工之间时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许多信息或是事实只有主管知道,员工却是一无所知。这会让员工觉得不公平,更会对改变本身产生质疑。

根据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相对于结果本身,人们更在乎过程。这源自于人性的基本需求,人们总希望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希望别人能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过程的公平与否非常重要。

所以,作为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你应该明白很多事情本来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如果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有时候必须忍耐,学会冷静思考!

7.随意的小动作也会透露你的“职场小白”身份

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是职场大忌,很多职场小行动也会暴露你不成熟的禀性,而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行为会让你躺着中枪,葬送职场前途。

看看下面这个“职场小白”的倒霉故事。

赵松是一家翻译公司的翻译,她人品不错,能力也可以,但就是爱扮鬼脸,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特丰富。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挨过了试用期。在与公司签订了正式合同后,赵松同学感觉身上的每个细胞都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她想:我以后就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了,和以前那些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的家伙的地位是一样的了,总算不用拘着了。

正式上班后不久,部门经理拿来一大摞资料,让她翻译。赵松看着那摞厚厚的中文资料,颇有些抵触情绪,觉得经理就是欺负新人,为什么不把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安排给老员工?

虽然面对经理赵松脸上浮现的是可爱的笑容,但是,当经理转身离开后,她立刻冲着经理的背影伸舌头挤眼睛。她的这种面部表情变化没有逃脱部门经理转身的凌厉一瞥。只这么一瞥,部门经理就看出了赵松内心的不满,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定以后尽量不给赵松“添麻烦”了。当然,也不会给她其他露脸的机会。赵松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封杀”了。

你看,赵松同学,活都接了,她内心里其实并没有多少嗔怨,就是管不住的表情把自己给害了。像赵松这样的职场人正可以被形容为“很傻很天真”。

如何才能摆脱职场小白的包袱?下面介绍的哪些动作行为暴露了你的幼稚心理,看看你中枪了没?

哭泣

在工作时玩哭泣游戏,输的永远是你。

在你的老板面前,如果你为与工作有关的事而哭泣,这表明你不具备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如果你为工作之外的事情哭泣,那会显得你多事,工作不专注,脆弱,缺乏自制力,而且让人怀疑你会破坏公司形象——你要是在客户面前哭怎么办?所以,除非你甘愿老板把你当作一压即垮的弱者而不是出色的员工,你应该学会控制情绪。

脸红

虽然脸红让你看起来甜傻、可爱,但它也传达了你不成熟和不坚定的心理特征。

因此,当你感到脸红的时候,“别太在意继续做你该做的事”,纽约大学私人语言顾问埃雷恩·斯尼德如是建议。你越是在意你发热的面颊,你就越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言语敷衍

最大的职业陷阱之一就是在工作中频繁使用“嗯”“呵”这类装饰词。这只能说明你犹豫不决,紧张而缺乏智慧,更会使对方产生你在敷衍他们你一点都不认真的感觉。这样的语气助词会把你带出事业成功的圈子。

着装

不成功的着装所传达给老板的唯一信息是:重要的任务不能放心交由你去做。

你应该为你希望做的工作选择着装,而不是为你已有的工作着装。一般来说,你在上班时应该配一套较为正式的服装,不要穿很多饰边的衣服——你希望你的同事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想法上,而不是你那紧身背心的穗子上。但是要想树立完美的职业形象,只是穿上完美的衣服还远远不够,不合适的发型和化妆照样会损害你的职业形象。

怯场

当你表现出怯场,就是在告诉老板,你缺乏最基本的职业技巧。

摆脱怯场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怯场只不过是多余的能量没处用,像早已经开了水的壶一样。你需要想法子重新支配过剩的精力,建议你在公开发言之前,做些体育活动,比如散散步跳跳绳。

专家认为,充分的准备是舒缓紧张情绪的有效措施。在作重要的会议发言前应该做什么呢?临阵磨枪,把你要讲的关键问题罗列下来。在正式发言前作彩排应该成为习惯,但是你会吃惊地发现,有多少次这一十分必要的步骤被省略了。

盲目崇拜上司

和抵触上司相比,对上司盲目崇拜更显幼稚。一旦成为上司的“脑残粉”,对上司的话全盘接受,点头哈腰,无条件服从,缺乏起码的分析能力,最终会让你在职场中迷失自我。

求表扬

这类人虚荣心较强,先前工作中做了点成绩,但领导迟迟没有表示肯定,于是开始消极怠工,工作不能按时保质完成,工作计划也是推三阻四,很快从先进分子行列倒退到了淘汰分子行列。要是帮了同事什么忙,也要强迫别人点赞,表扬他安慰他。若是没被及时感谢,那也是分分钟撂脸子。

虚荣心人皆有之,但要正确对待,用得当是推进器,助你工作突飞猛进,用不得当是灭火器,会在工作中浇灭你的热情或稀释了你的积极性。

要想矫正虚荣心,你得学会自己“加油”,得学会自己“踩油门”,这是一个员工在企业生存的基础技能,否则就是淘汰首选对象。现在的企业不会给你学“加油”的时间,也没有学“踩油门”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一个有驾驶证的学员而不是学徒。学会自己安排工作,学会自我激励,才能迅速成长。

排斥关系

近几年来,新兴起一门学问,叫作关系学。这里面学问可大了,关系到职场中的方方面面。可有人就是排斥它,认为靠自己的打拼就已经足够了。其实,职场不比研究科学,不能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最终自食苦果。

8.跳槽和离职时,态度要一以贯之

在如今的职场,跳槽和离职是太常见的现象。有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幽默地说,现在的人脚底都像踩了风火轮一样,一年不见面,到原单位找人找到的概率还不如到奥森公园遛遛遇见的概率高。这话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职场跳槽频率之高。

跳槽的潇洒背后隐藏着职业生涯的诸多酸甜苦辣,固然有许多跳槽是员工追求人往高处走的结果,但更多的跳槽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一时冲动,比如在原来公司里面领导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与信任,不肯再给自己机会;或者部门里面有能人站在自己前面,“既生瑜,何生亮”,没有出头之日;或者是一时的情绪爆发,感情用事,不想忍耐了。

无论什么原因,对待跳槽和离职一定要慎重,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越跳越好。

跳槽前,你该好好和自己深谈一次

跳槽念头出现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受到一些非理性的因素的干扰,老在想现在的企业哪里不好,认为不管换到任何地方都会比现在的企业强,并以这样简单的逻辑出发确定自己的前途。事实并非如此。各个企业间尽管管理水平可以划分为三六九等,尽管有的企业吹得天花乱坠,有的企业广告满天飞,但从根本上来说,管理上差别都不大,问题也都差不多,所以很多你纠结苦恼的问题在新的单位未必就没有。

在将离职申请递给上司前,最好先找个咖啡馆坐下来喝一杯,冷静分析一下:真的没啥值得留恋的了么?现在公司里面你的处境真的是绝境了?是否还有机会?新工作真的是个机会么?是因为它给你的起点比你现在的位置高,还是虽然新的起点比你现在位置低但发展的势头估计会更好呢?如果是后者,我建议你再重新分析一下,有句老话言犹在耳:“一鸟在手,胜于十鸟在林。”记住,人这一生最伤心的事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你做了错误的选择,不把握好选择权的人为自己日后埋下了后悔的种子。

离职时,要做个谦谦君子

假如通过衡量,你理智地做出了离开的选择,那请你继续理智下去。

离职时的一举一动,都反映着一个职业人的专业程度和职业道德。所以离职的时候保持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继续兢兢业业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但就我的观察,多数人在离职这个环节做得并不好。许多人缺乏自制力,平日迫于生存碍于面子,也可能对提薪、晋升之类的事情还心存期待,表现还是非常收敛的。而一旦到了离职时,就觉得没有必要顾忌什么,可以痛痛快快地做自己,往往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其实,离职时你面对的不仅是你的上司,还有你的同事,你这时的所有作为都会给他们留下印象。不要轻易破坏自己辛苦塑造的职业形象。如何画好我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个逗号,也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离职程序中的礼仪

一旦进入离职程序,第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闭紧自己的嘴巴。不要以为要离开公司了,就抱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无事生非。我见过很多快要离职的同事,自以为看透了一切,临走时无所顾忌地“指点江山”,大肆夸大公司里的一些问题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取得心理平衡。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在那种时候,谁都知道你是有所不满的,何必故意弄得满城风雨呢?何不好聚好散,为以后发展留条后路?

确定离职了,闭紧自己的嘴巴,还有一条就是不要抱怨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领导找离职的人员谈话,有时是走工作流程,有时也是客套,这种时候多说无益,要善于把情绪封存起来,一起把这场戏演下去就是了。没必要在临走时树敌!人走茶凉,但以后人事手续、工作经历证明、人事调查等需要老同事帮忙的事情可能还是有的,留得脸皮在,办事总归容易些。

离职前要多动手,要注意保持自己一贯的工作作风,准时上下班,不提前撂担子。在工作交接的过程中,对工作要有正确的认识,涉及到动用资源的,要跟自己的接班人商量,按照他的意见去执行掉,不涉及资源的,凡自己力所能及的,要像往常一样,及时把它处理掉,不要觉得反正已经交接了,责任追究不到自己头上,就开始推诿起来。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工作风格一方面不会授人以柄,加深别人对你的好感,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建立起对工作的责任感与敬畏感,从意识深处培育自己的职业道德。

要善待你的接班人,不管怎么说,你的离职他并没有错。要把他看作是帮助你完成未竟事业的人,他将继续照料你的工作,要为他创造接手工作的便利条件。把该交代的流程交代清楚,最好形成书面交接记录,一目了然。

要注意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无论从职业化还是个人发展的角度,遵守良性竞争原则,恪守商业准则,都是获得职业认可的基石。不要试图用自己掌握的商业秘密从公司中寻求不正当的补偿,用商业秘密做交易就是贬低自己的人格,毁弃自己的职业道德。

离职后一定不要说原先公司的坏话,贬低你就职过的公司就是在贬低你自己的历史,没有历史积淀的人就没有深度。在招聘的过程中,我经常碰到一些应聘的人把自己过去的公司描绘得一团糟,借以说明自己离职的正确性。其实这大可不必,现代企业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员工跳槽的现实,把跳槽的原因归纳到个人发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如果你一定要将它归结到以前公司,招聘人员就会想,你作为那个公司的一员,针对这些你认为严重得不得了的缺陷你都做了什么呢,你说这是领导层的缺陷,你无能为力,但你有没有检讨过你与上司的沟通方式与技巧呢,毕竟还有那么多人在那里工作得好好的呀。退一步说,如果那个公司真的像你所描述的那样,那你在那里能收获什么呢?如果一无所获,你就比你的同龄人落后了这样一段时间的积累,你还有优势吗?

再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是有缺陷的,许多缺陷企业都非常清楚,只是苦于一些症结一时还解不开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录用一个把过去的企业批评得体无完肤的人是要有勇气的,因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也会成为你的过去时中的一个,它会希望另一拨人听自己的故事吗?因此,对离职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过去的就过去吧,毕竟只是一个企业,社会的一个细胞而已,而你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卒子罢了,是非功过的评说又有什么意思呢?

9.别再说走就走了,日子尚在苟且

有幸参加了某旅游网站的旅游达人“发现世界之美”活动,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起去了江苏某地。

我和一个叫梦的女孩住同一个房间。

女孩忧郁内向,一直没怎么说话,而在得知我是自由撰稿人时,对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我投以艳羡的目光,酸溜溜地说:我最近一直在考虑辞职,过说走就走的生活,姐你能教我点什么吗?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舆论环境就是这么引导的,小孩们就是这么信的。

“青春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些事情现在不去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这些充满“文艺气息”的励志语录,被很多像梦这样的年轻男女奉为圭臬。一时间,他们就跟打了激素一样,只要蜗居在一方,就浑身不自在。即使身处闹市,一颗心仍旧飞到天边。上班的他们,时时抓心挠肺,恨不得立刻就逃离办公室,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你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本这样做。

责任在身,你没有理由说走就走

人活着必须有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为此,我们要劳动,要工作,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做些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服务他人,回报社会。即使你不想成为特牛逼闪闪的大人物,你也应该养活自己,照顾老人,养家糊口,做点力所能及的惠及世人的小事。可是那些整天不安于当下磨刀霍霍想纵横四海的家伙,据我调查,大多数是懒惰之徒,他们想要旅行,就是纯玩,不劳动,不工作,不看老板脸色,不努力学习提高职业能力,不用操心费力朝九晚五鸡零狗碎,只是吃喝玩乐享安逸。他们这是在逃避人之为人的责任。

谁都知道不劳动的人是可耻的,即便是马云刘强东,也不能不劳动。我认识一位年轻的企业家,特踏实。以他的资产,他完全可以啥都不干奢玩三辈子。可是他没有。他说母亲辛辛苦苦创下的实业,不能毁在自己手里。还有,公司几百号员工,每一个员工身后就意味着三个家庭——自己的父母,爱人的父母,自己家。为了给员工相对高的工资相对好的福利,他从来没想过放下生意撒丫子玩去。

他说的是真心话,人无压力轻飘飘,我为这样的年轻人欣慰。

所以,你真没理由啥都不干,不劳动,不思考,不承担责任,就图自己快活。最近不是风行一句话嘛: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向往诗与远方。你不能放任父母的苟且,生活的苟且,只图自己潇洒。实际上,你也潇洒不起来。

假如你是上班族,你总是想出走,那你扪心自问一下,旅行真的是你一辈子的梦想吗?你是不是把旅行当作一件为自己的懒惰寻租的华丽外衣?

身价不够,你没资本说走就走

你没资本这样做。就以90后女孩梦来说,来自西北某小城,大学毕业,在望京那边的一个艺术类杂志社上班。在那帮嚷嚷着“说走就走”的孩子们当中,梦的家境和个人情况应该具有代表性,他们学历一般,家境一般,收入一般,基本上属于打工、白领、租房的生活状态。这种条件下,真没资本说走就走。就说梦吧,那天她在群里说想买个二手单反,一个大哥也是欣赏她的才华,说6000块把自己用了不久的佳能相机卖给她。梦还嫌贵,说要攒几个月工资。这种情况下能一年365天都以潇洒的姿态行走吗?走不起哇!

你可能会这样反驳我:我是精神贵族,我穷游。

OK,那咱就说说你们喜欢的穷游。

晒一晒穷游爱好者的尴尬

穷游,顾名思义,就是没钱的旅游。但如果旅游是建立在没钱的基础上的话,那你真的不能无忧无虑地“游”。

首要问题是出行不便,因为没钱,所以不能花很多钱去选择更为舒适的交通工具,因为需要精打细算,可能就只好搭乘人挤人的慢行火车。如果你辞职了或者是休学了,那这漫长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倒没什么,权当是边走边看;但如果你是好不容易请了个假或者是可怜巴巴的几天假期,那在路上就要浪费了不少时间,就太得不偿失了!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人却因为长时间的奔波疲累,根本没精神好好游玩!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叫小黑的驴友在从西藏纳木错回来的路上搭了便车,遭遇车祸,他和司机当场身亡。小黑的父母都是农村人,年纪大了无法进藏,连儿子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因为搭便车没有签协议,没有保险,司机也去世了,最后小黑的家人也没得到什么赔偿。

其次就是住。没钱怎么住得舒适?只能找个差不多的小旅馆将就一下,或者干脆就是那种大通铺,十几个人一间房,还得加紧防范!在边远地区游着游着就不见了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连最起码的安全保障也没有,你还玩得起来吗?

即使安全问题放一边,玩穷游,你有那身体素质吗?你的小身板儿吃得消吗?你会理财会精打细算吗?你有那份做攻略的耐心吗?

再次,神经病一样说走就走根本解决不了你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人梦想出走是因为心态浮躁,想通过旅行忘记烦心事寻求心灵的安宁。这也办不到。一场旅行,并不能彻底获得解脱。只是暂时脱离环境而已。真正解决心灵问题,还是靠提高能力,磨练心力,开启智慧。你要阅读,要工作,要磨练,不能逃避现实。

揭秘旅行家们的真实生活

那你可能说了,别人是怎么做到的?

好吧,我来告诉你,事情真的不像你所看所想的那么简单。

你看各种旅行书,觉得作者狂放,洒脱不羁,说走就走,简直就是青春的神话,年轻的楷模。你想跟他们一样甩开包袱,云游天下,可亲爱的,你觉得自己有资格跟他们相提并论吗?

你真觉得那些写旅游书的作家如你这般不管不顾吗?

不说别的,很多旅行作家都会写游记,而且文笔都不错,甚至很多人光靠稿费就能来场华丽的旅行,更别提那手专业的摄影技巧和一大包价值不菲的单反镜头了!

不是人人都能当作家,你可能要说很多刚毕业的孩子都比你有勇气,早就踏上旅途啦!那我不禁又想问,你当人家真的什么退路都不留的去玩吗?你以为人家回来找不到工作吗?你真心觉得那些刚毕业都没赚什么钱的学生有钱去旅游?如果没有一个殷实的家庭作经济后盾,和一对为自己铺好前程的爸妈,试问有几个大学生会那样不抓紧时间找工作而去游玩?

我来回答你“什么时候我才可以说走就走?”

如果你鬼迷心窍,一定要辞职去旅行,那我告诉你一个具体日期:

什么时候你业余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你的打工工资,且已经稳定,你又有自己的平台和知名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那你就可以辞职了。

同类推荐
  •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编著者高占祥。本书是作者最新撰写的彰显时代精神的著作。在秉承传统的《弟子规》形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讲解了新时代的弟子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之道。韵文共计116句,1392字。全书分“朗诵篇”“注释篇”两部分。
  • 中华神童故事(二)

    中华神童故事(二)

    为此,这套故事丛书共精选了众多中国古代名人童年时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他们的聪明与智慧,能给广大儿童读者以智慧的启迪,中华神童故事系列丛书共分为《中华神童故事(一)》、《中华神童故事(二)》、《中华神童故事(三)》和《中华神童故事(四)》四册。
  • 每天一堂口才课

    每天一堂口才课

    本书结合丰富翔实的案例资料介绍了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口才知识,从日常口才到职场口才,从演讲技巧到语言艺术等,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不同场合与不同人说话的艺术,练就娴熟的交谈技巧,从而在激烈的社交竞争中拔得头筹。
  •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哲学

    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哲学

    这将是一部年轻人的人生指南,是能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励志枕边书。书中那些真实的案例以及成功者的人生经验更能给予你智慧的启迪。技巧谁都可以掌握,但是经历却人人不同,如果你愿意花时间阅读书中的每一个例子,相信你会得到更多宝贵的东西。本书将帮助读者在职场工作、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学会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获取他人的尊重和支持,掌握击败忧虑和自卑这两大人类成功之敌的要领,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 做事就这几招

    做事就这几招

    本书为励志类图书,从全新的角度讲述为人处世的哲学,总结提炼出做事的16个方略,涵盖工作、生活、社交的方方面面,能够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辰神迹

    灵辰神迹

    一位本是天才的神界孩子,因父母看透了虚伪物质无情的神,公然背叛,把孩子交给他们的朋友——龙盖天,这个孩子——白月辰在龙叔的帮助下一步步变强,夹杂着爱恨别离,走向灭神逆天之路!
  • 山河故里之五岳独尊

    山河故里之五岳独尊

    居延城下,一个吟游诗人在唱着悲鸣的颂歌……山河故里经历了太多流血与牺牲,最后换来了和平吗?罢了罢了,既然已错,那就将杀戮进行到底吧!!!
  • 逆世妖后

    逆世妖后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士敦乎仁,故能爱。我被囚在这冰冷的龙椅之上,沉浸在这蚀骨的恨之中。你一个连轮回都没有的人,如何来还。朕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有将你扒皮抽筋,挫骨扬灰。我只求与你一世夫妻,那怕只能蹉跎此生。却不想,早已有人静候了岁月,惊艳你的时光。
  • 鬼帝追妻娘子别生气

    鬼帝追妻娘子别生气

    前世,一场阴谋,被陷害致死。今生,她不会再从倒覆辙。“此女很是有胆色。”一双被挑起兴趣的眼眸泛着流光。“是。”“闲来无事,且看看她有几分能耐吧。”“是。”“………”狠辣魔女,搅弄天下风云,却之对看入眼的人关怀备至。
  • 十一号入口遇见你,易烊千玺

    十一号入口遇见你,易烊千玺

    当叶晗浠第一次见到喜欢了10年的他,他在万众瞩目的大舞台上,她却在舞台下的座位席上注视着那个她爱了整个青春少年,一个是高冷慢热的梨涡少年,一个是可爱单纯的酒窝少女,属于他们的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 绯红圣言

    绯红圣言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纪元这是一个荣耀与光辉的纪元所以,执此剑。
  • 那些年的旧时光

    那些年的旧时光

    据说每个女强人年轻的时候都会爱上那么一个跟自己完全不搭的小痞子。然后在被他伤得体无完肤之后封情绝爱变成工作上的女魔头。这句话是公司里的八卦新闻形容苏离的。————————————————————————————————————————————————--------多年后,当苏离再遇到唐落,五年前的点点滴滴又涌进心里,冲到脑门,再变成眼泪的时候,苏离终于知道,原来有的人就是扎根在心里拔不掉,除非把心剜走,不然,还是会痛不欲生。何诗诗问她,爱过吗?恨他吗?怎么不恨?以她苏离的性格又怎么会不恨,只是她不想深陷进自己为自己制造的悲伤的怪圈。爱是一定爱过,三年时间还不够她掏心掏肺的爱一场?
  • 夏天的遐想生活

    夏天的遐想生活

    也许下一秒就会遇到那么一个人,在某段路陪你哭,陪你笑,陪你走过一段路后继续前行也许会这样一直走下去,结果如何无人得知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走那段路的过程中,坚定走下去的思想,直到下站下车,既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相遇本来就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 智商总动员——益智高手

    智商总动员——益智高手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