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时无刻不受到场力的作用,因为场力的存在,我们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思维与行为,我们可以做出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的伟大功绩,可以拥有超越本能的神奇力量,要想全面掌握这种力量并应用它,就需要对场有深刻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中有大量的内容都是解析这种神秘的场力的。
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就是场与行为的关系,场分为自我和环境两极,二者各有自己独立的结构。其中,自我代表的就是人格,而环境又可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就是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行为环境则是臆想中的环境。而刺激,则是在场中进行的。
刺激分为两种,近刺激和远刺激,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针刺肌肤,或者物体在视网膜的映射等。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某一物体的颜色,一定波长的线和一定频率的声音等。刺激和反应本来是生物学的范畴,但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规律上升到心理学的范畴,用量化的指标来研究。
1.媒介对场组织的三大影响
“场”所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它需要力来使自身运转,但在很多情况下,场的运动在媒介之中产生,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媒介特性的影响,为了便于研究,我们选取物理学上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描述。
众所周知,音叉可以产生音场,如果我们假设音场各个位置的外界环境完全相同,即空气密度、温度等数值长期处在一个等值恒定的状态,那么,振动场的运动将是完全对称的。但是,如果我们将音叉密封在一个隔绝了声音的瓶子里,并从瓶口里通出一个管子,那么,音叉的振动场便不会再对称,而是会限制在管子以内,并且是直线传播,其扩散方式也不再是以四周放射的方式扩展。
接下来,我们将音叉从瓶子中拿出来放入水中,会发现振动过程传播得更快了,而将其绑在一个铁架上,振动过程会比在水中传播得更加迅速。即便没有这些因素影响,在振动场中,只要空气的密度或者空气的流向在某个点上产生变化,那么,振动场所呈现的形态仍然会多种多样。所以我们得出结论,在振动场中,只要是周围的环境或媒介不同,相同的力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由以上的例子我们总结出,媒介的性质可以影响场组织最后的结果,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可以影响场组织运动过程的既定结果。二是影响传播的速度。三是将一种过程转变为另一种过程。第一种结果最为常见。例如,有一个固定在某处的物体,当我们卸去它的支撑力时,它便会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垂直向下落去,但如果该物体落在一个斜面之上,那么它就会转而随着斜面的角度往下滚,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由同一种力产生的过程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种结果对于场组织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场组织无时无刻不受媒介的影响,而媒介对场的传播速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场组织的媒介不同,速度就不同,这就实现了场组织的多样性。另外,如果媒体和媒体之间无法渗透,那么组织场之间将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
最后一种结果可以用摩擦力来做最好的说明,当一个物体从斜面滑落,其下落速度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斜面越粗糙,物体的下滑速度就越慢,动能便会越来越小。损失的这份动能很多转化为了热能,而另一部分则转化为其他能量。但不管怎样转化,这个过程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
另外,我们还需弄清楚利用小能量发挥出巨大能量的过程,这在研究场组织的时候必不可少。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我们驾驶汽车的时候,只需要很小的能量,就可以踩动油门,而这种能量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成为了可以驱动汽车的强大能量。
我们需要知道,在物理学领域阐述这样的问题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它向心理学领域靠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人体内部结构中找到类似的能量变化,幸运的是,这种变化依然存在。例如,在我们决定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候,作用在我们神经中的能量非常小。但是,它却能够促使我们实际去完成这项壮举。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时候,我们所消耗的能量是难以估量的。
2.找不到“布伦镇”的老兵
现在,我们脱离令人枯燥的物理学,转而研究人体的结构。我们需要了解影响人体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前者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刺激作用于感官系统的结果。而后者则是因为神经结构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内部条件又称为永久条件,而外部条件多是暂时性条件。永久条件相对容易研究,因为其内部有着固定不变的作用力,暂时性条件则相对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则多得多,首先,我们来讨论精力充沛和疲劳的问题。
例如,我们把一只成年猫的脊髓区截断,20分钟过后,我们用针刺激猫的后爪,发现猫不会像以前一样产生一般的反射,但是,这只猫后爪的足趾却做出了张开的动作。而且,这种反应会逐渐地向四周扩散,一直到整个肢体可以呈现弯曲状,继续等待数分钟后,再次刺激这只猫肢体上的任何表面结构,会发现各种深度反射重新出现,包括膝跳反射,这表明猫的股四头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重新获得了弹性,随着脊髓兴奋状态的提升,猫在搔抓方面的反射也恢复正常。
当脊髓达到最高兴奋点时,我们在猫的身上涂上氯仿,对其进行麻醉,便会立刻破坏刚刚建立起来的神经反射,并引起快速的收缩反应。这时,裸跳反射和膝跳反射会立即消失,最后,剩下的惟一反射就只有足趾的轻微运动,而且范围只局限在爪垫处及周围,对肢体的其他任何部位刺激都不会产生任何的结果。但是,当麻醉消失之后,肢体又会很快恢复原来的特征。这个实验结果对于人类的肢体结构同样适用,即便是脊椎受损的成年病人,只要他足够强壮,除损伤部位以外,其各个部位的神经反射就不会受到影响,但神经活动的水平却大大下降。
这些实验表明了一个道理:由麻醉、外伤或败血症等其他不正常状况所引起的休克,会降低一部分或绝大部分的神经活动水平,使局部反射替代整体反射。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外部因素会使人体各个部位的相互依存性减弱,使某一部分发生的情况与另一部分不再产生联系。我曾经翻看过很多医院里神经科的病历,发现了一个与该实验结论非常相似的案例。
这位病人是一个退伍军人,他在战争中导致大脑的左前额区受到了一点损伤,不过,他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常人无异,即便在治疗期间,他也没有表现出像某些病人那样的狂躁和紧张,他说话条理清晰,对待医院工作人员彬彬有礼,甚至在体能方面还要好于绝大多数病人。但是,在他所写的一封信中,医生却觉察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封信是写给他母亲的,他在信中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叫布伦的城镇。一个是他在从前线回来的路上发现的,位于纽卡斯尔附近。另一个布伦则在法国,只有坐船渡海之后才可以抵达。
但事实上,布伦城镇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他描述的前者是正确的位置,因为他在前线回来时确确实实地经过了那里,而对于后者的描述则来源于书本和在别人描述中。只不过,这个病人无法区分哪里才是真正的布伦城镇,这就是一种身体内各个部分联系减弱的最直观的特征。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永久条件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
抛开永久条件不谈,在暂时性条件中,疲劳和精力充沛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他们既会对一个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又会对知觉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这么说,在一个场组织的作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某些力的产生,而这些产生的力很可能会成为实现这个过程的阻力。
3.知觉:感觉加经验的升华“结晶”
在对知觉的解释过程中,我们应用了多种传统心理学的知识,现在,已经有绝大部分的人认为,人们的感觉无论经过怎样的叠加与整合,都不可能完美地还原现实中被感知的事物本身。我们还要明确一点,就是知觉与感觉并不能等同,前者依赖于知识和经验,而后者什么都不需要依赖。构造主义心理学家威廉·冯特曾经提出同化假设来说明经验对于知觉的影响,他认为,各种感觉的叠加也仅仅应该解释为感觉之和,但是,当我们具有了某种经验的时候,经验就会在感觉的基础上加入某种东西,成为知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由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组感觉,可以自然而然地伴随着经验出现,并与之融为一体,形成知觉。
知觉是一个对客观世界和事件中感觉元素加工的过程,而感觉则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知觉来源于感觉,但是它已经经过了一定的升华,知觉可以认识到事物的整体,而感觉只是对单一感觉器官作用的结果。同样一个物体,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对它的感觉都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却千差万别。例如,我们在显微镜下看人的血液,只要是正常人,看到的都是一团红色的物质,这就是感觉,但医生却可以从中观察到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没有医学经验的人便没有观察这些的意识和能力。这就是经验的重要作用。有了经验的存在,感觉升华为知觉,又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导致了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也不同。
知觉和感觉同出一源,它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感觉必有知觉,有知觉必有感觉,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一个事物产生知觉的时候,各种感觉已经融合到一起了,甚至即便只有一种感觉出现,我们也会对事物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例如,当我们看到远方存在的物体时,并不会仅仅产生一种或数种感觉,而是会自动产生对这个物体的距离、方向以及移动速度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单独存在的一种感觉,当然,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各种外部条件,勉强达到只存在一种感觉的状态。
很多时候,知觉不能还原真实的情况。例如,临近黄昏,我们走在山林小路上,这时候,我们远远看到前面草丛中有一条蛇,进而大惊失色,一种深深的恐惧感涌上心头。但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近时,发现它只不过是一只被风吹得左右晃动的树枝,因此,我们长舒一口气,先前的紧张和恐惧在瞬间烟消云散。
这个例子表明,知觉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产生偏差,这是因为它受到经验的影响太过深远,因为我们曾经见过蛇,而且还听说过很多蛇带有剧毒,并且可以使人瞬间毙命等常识。这样的经验对知觉产生作用,从而使我们对眼前的景象做出一定的反应。而对一个从来没见过蛇也从未听说过蛇的人来说,这种知觉丝毫不会对他产生影响。他甚至还会走过去看看蛇究竟长什么样。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知觉等于感觉加经验。
这个结论放到神经系统中同样适用,在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中,一旦具有经验,它便不是原来的结构,所以,同样一种作用力或者同样一种刺激,都不可能在神经系统中产生相同的结果。
4.另辟蹊径:从物理学中映射出的心理活动
事物的表面都是由场组织决定的,而场组织有其独特的特性,由于我们研究的是心理学,所以,场组织最终要归结于心理方面。但事实上,心理方面的数据我们很难得到,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在物理学中进行模拟,实现量化。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可能性,举例来说,霍尔定律所揭示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是: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公式本身,而应该由此联想到现实,在线路运作的过程中,由于电阻的作用,一般会产生比较少的热量。所以,不管电流的强度大小如何,电阻都会随之变化。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为什么肥皂泡会呈球形呢?因为,在所有的固态物体中,在特定体积之下,球体的表面积最小。而在特定表面积之下,球体的体积最大。因此,肥皂泡里就隐藏着最大值与最小值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肥皂泡内部之间的粒子相互吸引,它们倾向于占据尽可能少的空间,但是,内部产生的空气压力使这些肥皂粒子停留在外部,形成了一个表面膜,如果表面积越小,它的厚度就越大,这是以量保持不变为先决条件的。与此同时,膜的势能将尽可能地小。
静止分布的特征,是一个物理过程,如果神经过程也和物理过程相像,就必须要满足这个条件,而且,不论它们是静止的还是半静止的,我们几乎不可能在神经系统中找到这样的过程,它们完全不受时间的影响,因为这些条件基本不会有恒定值,它们不断变化。
不过,在短时期内,条件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甚至在某段时间是静止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过程当作静止过程来处理,这样一来,我们就相当于找到了静止神经组织的规律。这个发现虽然具有开创性,却并没有给我们提供多少实用工具,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所论述的都是物理环境中量化的信息,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为环境是纯“质”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量与质之间架设一个沟通的桥梁呢?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量和质并非事件的两个不同特性,而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很多事例中,静止过程也会逐步走向质化,像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曾被许多物质的稳定性和规律性研究所困扰,结晶体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居里得出了下列结论:“某些对称要素并不存在,这对于任何一种物理过程的发生来说都是必要的。”
只要过程发生得足够简单,我们便很容易开展研究,但当过程发生得较为复杂时,便会是另一种情况了,一个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水滴,当水滴悬挂在和它密度相同的媒介中时,它将是一个完整的球体,由于媒介一般为固体,所以球的形状略微扁平。当水滴穿过空气时,它便显现出了一种新的形状,这个形状比球体更加复杂,却仍然是完全对称的。但水滴的形状有一个特点,即它穿越空气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这样一来,它的下落速度就会加快,换言之,下落的水滴完全呈流线型。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处在静止状态的物体虽然容易研究,但随着周围条件的变化也会变得越来越不简单,平衡状态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建立起来的。所以,当媒介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发生变化时,随之而产生的静止分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不再是对称和具有规律的了。
尽管这些发现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收获,但我们却从中了解到,在简单条件下发生的心理活动是可以通过物理学的方法找到其规律性和对称性的,这一结论是以“心物同型论”为主要依据的。
至此,我们得到了一个一般性原理,尽管这个原理有些晦涩难懂,但它能指导着我们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这一原理变得更加具体,我们将会得到比规律性和单一性本身更多的东西。
5.心理组织的“窗户”——视网膜
在研究心理组织时,我们先从视网膜开始,首先需要把视网膜看成一个表面,然后把视网膜上的每个点用坐标表示出来,每个点即是一个刺激,而每个刺激的强度在这个坐标系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来,如果强度是同质的,那么这个表面就是与横轴和纵轴相平行的一个平面,平面上纵轴的位置越高,强度也就越大,而且,在距离等于零时,与之相对应的强度也接近于零。相反,如果我们的视网膜只是受到了一点刺激,那么表面已经不再是作为整体的平面了,它的最大值仍旧和横轴纵轴保持一致,但对于受刺激的这个点来说,其强度将会成陡峭的上升趋势,在另一点上又会下降到左边平面,为了达到更为直观的效果,我们可以用一个二维图(如下图)来展示,在横坐标上用沿着视网膜的一条线来测定坐标轴上所有点的强度,下图代表了视网膜刺激强度的同质分布。
很多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用最新的条件来修改问题,我所说的新条件就是光,而且是中性光,在这种光线的影响下,观察者将会置身于模糊的光线之中,这样一来,在视网膜的整个区域都会产生这种一致的强度分配,这时候,我们获得的刺激是同质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使自己置身于实际的迷雾之中,然后对迷雾进行均匀的照明,在这种情形下,看到的雾和实际的雾是相同的。当然,眼睛看到的雾在不断增加却是虚幻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产生互相接近的刺激,我们将观察者置于任何一个表面,如果表面上的每一个点都会把同样数量的光送入观察者的眼睛,这将会完全满足我们的实验条件。无论被试者处在一个平坦的垂直表面,还是位于一个半球的中央,又或者置身于一片实际的浓雾之中,对他的知觉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被试者看到的始终是充斥着迷雾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平面,此外,不管面的反照率数值是多少,如果从面上反射的光一直不变,那么在知觉中就不会有任何差异。被试者看到的始终是充斥着空间的迷雾,而不会意识到是一个平面。
在绝对同质的刺激下,雾的外表只能依赖于反射光的强度,如果反射光的强度保持恒定不变,并且不会受到反照率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存在两个面,一个面的亮度是另一个面的10倍,但是接受的光照强度却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那么,这两个实际不同的面将会产生相同的知觉。这意味着,实验不可能每次都出现恒常性。
如果我们使用了几乎全部的同质刺激,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任何恒常性,即一切恒常性都预示着刺激的异质性。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研究雾的表面与刺激强度的关系,但是,由于我们无法在较高的强度上产生完全同质的刺激分布,因此也就无法确定被发现的迷雾空间的深度对刺激强度的巨大影响。但是,我们看到了刺激的初始,也看到了刺激第一次明显的扩张。
现在,让我们简单地描述一下先辈们所做的实验计划:被试者坐在一个经过全面粉刷的墙面前,距离墙大约1.25米,墙的面积为16平方米,如果被试者直接坐在墙中央的对面,那么这面墙就不会全部进入被试者的视野,它与水平方向大约200度角相一致,并与垂直方向大约125度角相一致,而墙的侧面仅仅填满了116度的视角,对被试者来说,墙壁和两侧融合在一起的几条边一开始是没有办法看到的。
只要照明强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实验就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如果照明强度在瞬间提升,新的变化就会出现,雾会聚集成一些规则的曲面,从各个侧面将被试者包围起来,整个外观看起来就像是身处天空之中,整个雾的表面积与正常条件下见到的墙壁边缘的外表距离大致相同,如果亮度进一步增强。面就会笔直地变成一个平面,它的外表距离可以十分明确地增加,一直延伸到实际距离之外。
为什么会出现从充满空间的雾向一个平面转化的过程呢,原因就在于粉刷过的表面粒子冲击,根据接近刺激的原理以及所述事实的推断,在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刺激分布并不是完全同质的,而是具有我们称之为微观结构的东西。目前来看,刺激物体的微观结构是不受强度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