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我们如何定义?这确实很难获得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一个人无论他的处事方式怎样,都将和其他人一样有着不同的判断。而人格这个词汇,被普遍的使用着,无论是心理学家还是普通人。
尽管行为心理学研究者不喜欢运用没有明确含义的心理学词汇,但对“人格”一词还是愿意保留。所以,下面我将和大家讨论人格问题。对于什么是行为心理学所认为的人格,以及我们是如何对其进行研究的,我都会在这里为大家呈现。
我们研究人格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它形成的原因,从而发现行为规律,因为每个正常的个体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复杂的活动。研究人格需要长时间观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为准确的资料。人格之于个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行为心理学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大家解开一些疑惑,提供指导。
1.行为主义维度下的人格
在对行为的研究进程中,我们对个体已经进行了分析。就个体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也展开过探讨。我现在需要做一个假设,就是在弄懂整部机器的作用之前,先看一下轮子。现在,我们把人看作一部正要被组装的机器。
其实,这并没有大家想象的困难。不过就是把诸如轮子、轮胎、轴、差速器、发动机和机身这些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如此一部适合于某种工作的机动车,就完整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自然,不同构造的机动车,其性能特点也不同,因此适合于不同的工作。所以,根据它的构造和性能,会给它安排不同的工作。假如这部机动车是福特,那么它最适合的工作是跑集市运送货物,因为福特的性能适合在最崎岖的路面上驾驶,对于恶劣的条件也具有强大的挑战性;假如它是一部劳斯莱斯,那就不能让它跑集市了,因为它造价高昂,雍容高贵,最能显示出车主的财富状态,因此,如果驾驶它去拜访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说到人,我们可以找出很多对应于上述这类情形的例子,比如有一个叫作约翰·杜的人,他的组成部件是头、躯体、手臂、手、腿、脚、脚趾,还有神经、肌肉以及腺体系统等。约翰·杜年纪很大了,没接受过学校教育,体格很壮实,不过他是一个笨拙愚蠢的人,一句谎话都不会说,并且反应迟钝,不会笑,也不会玩耍。因此,他所能胜任的工作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或是穿白色制服的街道清洁工,或者伐木工等。而另外一个叫作威廉·威尔金斯,这个人的身体部件与约翰·杜一样,但不同的是他相貌英俊,仪表堂堂,而且接受过教育,有过旅行的经历。更不为不同的是,他为人老于世故,喜欢周旋于上层社会。适合他的工作有很多,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抑或一个地产商。不过,他很喜欢说谎,这个习惯在幼年时期就养成了,因此,别人对他的信任度非常低,尤其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从有被信任过。他还是一个自私鬼,在涉及利益时只想占便宜。基于这些原因,虽然他有一定的能力,但没有被安排到比他人更高的职位之上。
很显然,从这两部“机器”中,我们看到了它们不一样的地方。那么,它们的差异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说到我们人类,我们说只要他是健康的人,那么从出生开始他就与所有的人是平等的。在著名的《独立宣言》中,也出现过类似于这样的话。尽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起草这一文件的人很无知,然而事实上,他们的观点更接近现实。在我看来,如果他们能够在“平等”这一词之后,加上“与生俱来”这一条,则应更为严格准确地说辞。个体的变化是自从出生之后发生了转变,有的人成为外交家、音乐家、政治家,或者商人及科学家;有的则成为干苦力的人,甚至成为窃贼。每个人在后天不同环境的成长中,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在研究个体的人格时,如果想要更准确地判断出他适合去做什么工作,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我们必须对他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各种复杂活动予以认真观察,跟踪才能做出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看出他在面对压力时的承受程度,以及受到诱惑时的抵抗能力,才能准确地描述个体的人格。如此,才有可能准确地判断出他是何等类型的机器。
2.人格的形式和特点
说到人格,我想先让大家从个体出生之后的活动流来进行了解。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在出生后具有非习得的性质。但是,在出生几个小时之后,很大一部分的非习得活动开始变得条件化。并且,每一个非习得的单元,在此基础之上都会广泛地系统化。
为了证明关于人格形成的论点,我们曾为一个24岁的人绘制了一张表,上面显示着他在24岁之前的人生中所经过的整个过程,通过这张表,我们发现他的许多活动的发展都源于某一件事情,即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某一事件而产生,如家庭、教堂、制鞋等。让我们从制鞋这一习惯系统来看一下。
制作一双皮鞋首先要有材料,所以要饲养牲畜,待它们长成之后进行宰杀,剥掉它们的皮之后,将其送到制革场。在皮革加工厂里,有磨坊,橡树树皮在这里被磨碎,在磨坊的地上挖一个大缸,往里面注满水,然后将磨碎的树皮扔进大缸,这样能让橡树树皮里产生的鞣酸,使兽皮软化。接下来往缸内放入兽皮。之后,再清洗、晾晒和处理。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后,还要将皮革切碎、定型,然后才能开始制作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双鞋子制成之前,需要经过多少操作过程。制鞋匠人对这些流程都相当娴熟,因为他们为了制作鞋子经年劳作,不断重复着这些已经非常熟悉的活动。在这里,有关于制作鞋子的所有活动,我称它为“制鞋的习惯系统”。
现在回到人格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在谈论一个人的人格时说这样一句话:“他是一个虔诚的人。”这句话表明了什么呢?其实,就是说这个人每天都会读圣经,会在桌子旁祷告,每个星期都会去做礼拜。不仅如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像他一样,也试图通过自己来影响他的邻居,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同时,只要是与信仰有关的活动,他都积极参与。现在有关于这个人的所有的这些独立活动,我们给它汇集到一起,并称其为一个人的信仰习惯系统。
关于这个人,我们只谈论了他的两个系统,而对他另外的一些系统,诸如婚姻习惯系统、爱的系统、饮食系统等,相信大家都已经熟悉了。关于这些系统的分类,我们都只是从总体上来进行的,其中必然还有很多小的系统,我们在此给予忽略。
我们将制鞋视作这个人在24岁时,占其支配地位的职业性习惯系统,而这个习惯系统的构成部分,包含着几个不同的独立的习惯。这些习惯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年龄段。正如职业习惯系统一样,其他习惯系统的发展路线也大抵如此,诸如我们前面描述的信仰的习惯系统,它们都是从降生开始,经历幼年期、青年期逐渐完成。
我们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我的定义是:“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久行为的实际观察而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换言之,人格是我们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但是,有一点我必须说明,那就是在这些活动中的不同领域,也有着占据支配性的系统,如动作领域(职业的)、喉部领域(大演说家、善于讲故事的人、沉默的思想家)以及内脏领域(害怕别人、害羞、易怒、生气等我们称之为情绪化的东西)。这些支配性的系统很容易被观察到,在迅速判读个体人格时,便是以它们为基础的。是依据这些少量的支配性系统,进行人格分类的。
或许,我们用那些看见和观察到的事物对人格进行还原,使人格这个词的情感性附带内容不相一致。如果我只是对人们的性格进行刻画,如,“他有命令人的人格”“他有一种讨人喜欢的人格”等等,那么,又该如何对的命令别人的人格这句话予以理解?难道我们不能做一般解释吗?譬如,是指个体以一种命令的方式讲话,或者他拥有一个强壮的体质。
此外,对他人人格的判断,也很难做到客观。一个人若要对他人人格的判断做到准确、客观,首先他本身需要从偏见中摆脱出来,要对个体过去的习惯系统影响进行考虑。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进行客观性地研究。这其实很难办到,因为没有人具备这样的自由。我们也被自己的过去所支配着,并在自己人格困扰下,对他人人格去判断。另外,我想再换一种方法,为大家来介绍人格,我要通过下面的描述,来增进大家对人格的了解,对我所要表达的观点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目前抚养孩子,很多时候,父亲所表现出的是能量强大、体格健壮,仿佛一头要求别人必须听他话的怪兽。所以,一旦遇到拥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你就很热容易败下阵来。虽然,在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一个“父亲”,完全有能力使你的行为像一个孩子。通过这种解释,大家可能已经认识到情境对我们的支配作用。简而言之,我们是受情境所要求的。
另外,在发展习惯系统时,系统之间很难不发生冲突,于是就形成一种刺激,致使在同一腺体和肌肉中,发生两种对立类型的活动,它们可能是整体也可能是部分的。
一个完整的个体,其某一习惯系统中占支配性的系统被情境要求时,他的整个身体都会启动起来;而身体中每一组横肌纹和非横纹肌,在活动启动之前开始产生张力,为的就是获得所需的习惯系统,并为其创造了条件。因为其所产生的张力,可以让身体中所有的腺体、横纹肌和非横纹肌得到更好的释放。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是被情境所要求那一种习惯系统。如此一来,个体所展示出来的东西就有了鲜明的标志,使得他的人格因为这种活动被明显地“注意”到。这里所说的“注意”指的是与任何一种习惯系统的完全支配性同义的词语习惯系统、动作习惯系统或内脏习惯系统。
需要关注的还有注意的分散,它只表示个体所处的情境先导致了一种系统,接着导致了另外一个系统,但是并没有马上引发一种习惯系统的支配性。换言之,虽然你开始去做某件事了,但这个活动并不单单有一种刺激在支配你的这种习惯系统,还存在着另一种刺激将另一种习惯系统部分地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某些肌肉群在使用上的冲突,致使个体表现出语言不流畅、手和身体无法灵活运用、或者无法为肌肉群提供充足的能量供其使用。譬如:当某个人正在跳高时,同学们在一旁嘲笑他,这时他很难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跳高这件事上。于是,跳高这一活动受到影响,没能跳出好的成绩。它们所呈现的情形,就是注意分散使活动受阻。在生活中,这种同时想获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习惯系统支配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使得行为主义者觉得“注意”这个词,不再适用于心理学中。
这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思考明白的另一种表白,而这种神秘的事物应该从心理学术语中拿掉。我们更愿意让神秘的东西,在我们陷入某种困境时为我所用。
3.判断人格的依据和办法
人格的变化在年轻时非常迅速,当然,我们只将个体的人格处于某一个年龄段来看的话,它所呈现出来的自然会是完整组织的一个截面,而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它在每天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过,这种变化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很难随时获得一个完整的图景。个体在年轻时,是人格变化迅速的年龄段,是习惯模式形成、成熟和变化的时候。例如,女性在15~18岁期间,由女孩变成了妇女。而到了30岁以后,人格开始变得缓慢了,当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段,人格的变化就会小很多。在对人格的研究中,很多资料所呈现的事实是,个体在某段时间,基本上都过着一种普通的、安逸的生活呈现出一种安定的状态,除非总受到新环境的刺激。由于生活状态的稳定,个体的习惯模式也变得固定起来。假如我们任意从一群普通人找出一位生活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来对他在30岁以后的人格做一个描绘,就会发现,他在30岁之后的岁月中,人格中只有很少的变化。这些人格特点在40岁之后也是这样,甚至50岁、60岁是还是如此,基本上不会改变。
对于人格的研究,我们如何做到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呢?从经验来看,想要对个体人格做出正确地判断,并不是短期的观察或者接触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研究者对个体行为进行密切长期观察。唯有这样,才能对人格做出客观而科学的结论。虽然我们可以从短时期的观察和私人访谈中,获得一些答案,也可以从职业测试和智力测试中发现其他问题,但这些都不能作为证据。而对于个体一般工作习惯的资料,如工作态度、能承受的负荷等;以及道德资料,如是否诚实、忠诚等,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观察。
当然,对于他人的人格资料,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就有搜集的能力,但即便是这样的结论,与那些受到过良好培训的心理学观察家相比,还是差得太多,后者的观察及的结论会更加精准。
我们所选取的例子都涉及职业方面,这可能会让大家有所质疑。但我想说的是,基于职业方面对人格的观察,也适用于其他方面,譬如对朋友和结婚对象的人格判断。现代社会,青年男子和女子在相遇和交往方面过于迅速是造成婚姻悲剧的原因之一。交往时,在内脏(性的)支配下,人与人之间的观察变得不够明智,个体无法做出更精准地判断。所以,结婚之后,人格必然发生碰撞,婚后生活的和谐度可想而知。最后的结果就是通过法院,结束这段婚姻。这不能不说是生活中的一大悲剧,但对此,我并不想得出什么解决办法。事实上,对于两种人格在婚姻中如何生存,并没有更好的办法预测。这个问题,只有结婚后才能够被发现。
在咨询工作中我们发现的,性顺应的重大失败,是婚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真实而又坦率的性顺应,那么婚姻中的两个人想要生活得幸福是很困难的。人格的另外一些成分,在这个非常需要的地方没有机会发挥作用,特别是作为妻子。我曾在过去两年中,对25对夫妇进行过访谈,其中,我只发现只有一对做到了真正的性顺应。在所有的案例中,所呈现的困难大抵都是一种或另外一种行为困难。而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良的教养和性组织毛病。后来经过我们有所针对的逐一指导,带来了顺应。因此,我建议,对当今社会应这些有希望的年轻夫妇予以婚前指导。当然,想要给出适当地指导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给予他们指导那些家庭医生,或者他们的父母,可能会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我之所以提这样的事,有两个目的:其一,我想发现在婚姻关系中,人格的所有方面能发挥的作用;其二,假如年青一代没有面临这样的问题,那么在今后的几年里,我们的婚姻制度必然会遭受严重攻击,尤其在大的城市里。事实上,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总是试图在婚后糟蹋婚姻。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我们的人格概念中来。当我们对人格有了判断后,在雇佣行业人员时,便会以此为依据,不仅如此,在审核他们是否被提升或降级时同样会受其影响。同时,在朋友关系、生产关系、社交关系上建立的原则,也是以此为指导的。我们通过人格判断,来筛选出与什么样的人交往。这是我们在选择时最能指导和说服我们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