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2000钱都不卖!这曹光够贪的!”公孙有点急了。
毛小可说:“小娟,不急不急,你把那曹光的原话学一学。”
“曹光说,九转黄羊羹,他家传了三代,改良了十多次,才成为一个非常完美的美食。如果卖了,就不能再是天下惟一。他还想将来有机会,开家羊羹专卖店。所以,坚决不卖。不过,你们刚才说的是1000钱,现在价格又翻了一倍,我再去和他说说?”小娟问。
“他还牛上了,哈哈。”毛小可说:“走,我们一起去看看,不打击打击他,曹光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雪鹰迟疑了一下,没有再跟上来。
萧冲等人跟着小娟,来到昌黎城南边延福里,一栋高门大户、坐北朝南的宅子。毛小可拦住小娟,不让她通报宅子的主人——宇文工,昌黎郡主簿,主管建筑事务。
从侧门进到后院的厨房,一位矮小精壮的中年男子正指挥下人们干活,见到小娟带毛小可和几位少年进来,立马一愣。
毛小可上前说:“曹光,这几位是玄菟郡的太学生,他们有兴趣于食道,我推荐了你的九转黄羊羹。听小娟说,你不卖菜谱。咱们也不勉强,不强迫你卖。现在,我们愿意出100钱,请你做出这道九转黄羊羹,我们来品品这道菜,如果我们指出这道菜的不足,你就把菜谱卖给我们。如果我们指不出来,那你这菜就是尽善尽美了,我们也不夺人所爱。你看行不行?”
曹光听了,再一愣,对小娟说:“刷锅。”
公孙告诉萧冲,黄羊不是一般的羊,产自草原,以沙生植物为食,个头不大,通常只有四十多斤,肉质特别细。
曹光行云流水一般,将以黄羊肉为主的食材收拾好,依次投入沸水,不时再捞出来,最后集中到一个青铜锅,用冷水熬了起来。
这时,曹光说:“‘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这个,你们知道吗?”
“知道。”公孙说:“这是《吕氏春秋·本味篇》里面的话,讲的制羹方法。”
曹光眼睛里露出欣赏,“食色,性也,古人的话。食道,不是小道,不可小瞧。再过一个时辰,就能品尝了。”
萧冲说:“看了曹先生做菜,才知道孔圣人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什么意思。”
香气渐渐溢出,曹光将柴撤了撤,把火小下来。
脚步声响,一个人进到厨房,说:“曹师,这不年不节的,怎么做起九转黄羊羹了?正好……哎,你们怎么在这?”
进来的,正是狼组的宇文同。
萧冲笑道:“你怎么也来这了,难道是闻着味来的?”
宇文同说:“这是我家。你们够厉害的,这么快就知道曹师的九转黄羊羹了。不过,这道菜,曹师会帮我做一道,我们顶多打个平手。”
香气越来越浓,公孙的鼻子扇得越来越频,嘴里叨咕着:“大枣、黄芪、枸杞……”
揭开锅,浓郁香气屋里散开,曹光给每人盛了一碗,羊羹洁白粘稠。
毛小可、萧冲、公孙,集中精神,深吸几口香气,用汤勺舀了勺羊羹,放到嘴里。
萧冲觉得口里,热、软、香、滑,羊羹进到肚里,一团热流在腹间升起,“好喝,太好喝了。就是不知道这九转,指的是什么?”
毛小可白了他一眼,叹了一口气说:“不好。可惜,可惜。”
公孙说:“可惜,确实可惜。”
宇文同说:“可惜什么?莫名其妙。”
曹光看了看毛小可,作了个请讲的手势。
毛小可说:“曹光,咱俩是老朋友,说话就直一些,不绕弯子。黄羊,食草动物,肉味膻,你的羊羹里,用了花椒、萝卜、大枣这三味辅料,一是去膻,二是添味,虽然这三味辅料并不相克相冲,但对羊肉的底味膻,却是伤过过重。所以,你现在的羊羹,虽然九转——即九重味道是全了、浓了,但整体味道宾主失位,宾味大而主味小,需要好好调一调。”
公孙说:“可以把花椒去掉,单用大枣、萝卜两味,同时减量一半,这样能强主弱宾。还有啊,如果能再有几口锅,可以同时加工食材,羊羹的味道会更凝香。”
曹光沉默了一会,说:“好!菜谱不用钱,送你们。”
毛小可、萧冲、宇文同、小娟走了出去,只留公孙在厨房记下烹制秘方。
萧冲问宇文同:“马清涛、梁飞、蒋风、孙兵他们四个呢,都回家了?”
宇文同说:“昨天率义王宴请咱们,全城都知道消息了,我们如果不回家,还不被家人骂死啊?我想想啊,你们能找到我家,肯定还找到马清涛家,他家是吮指烤牛尾,肯定还能找到蒋风家,他家是阴阳双蒸。我猜的对不?”
萧冲这时觉得,到今天晚上各组交作业时,答案很有可能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