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里,天上的星星格外的明亮,月亮高高地挂在枝头,映衬着黑暗里的点点灯火。
小镇名叫骑牛镇,镇子后面有座极高极大的山,跟小镇同名。是小镇的依靠,千百年来小镇居民靠着背后的骑牛山和门前的牛滚河赖以生存,过着与世无争的舒坦日子。
寒风呼啸着吹过每一户人家的窗户,带起一阵呼呼啦啦的声响。
小镇里某个僻静地方,有户人家除了院门还算瞧的过去,院子里破旧不堪,稀稀拉拉的竹篱笆在寒冬里倔强的随风摆动。
屋子里有隐隐约约的火光跃动,有个约莫十来岁的孩子摇头晃脑的坐在火灶前,火光映衬下,原本冻的红红的脸蛋有些发黄。
“……大雪落在河汊上,冬至出门不走远,小寒过完到大寒,过了大寒是新年……”
孩子双脚搁在小板凳上,捧着一本破破烂烂的小人书,嘴里不知道在哼唱些什么,看的津津有味。
什么小寒大寒的节气,孩子多半是不懂的,只是打小就听老人们讲唱这些乡谣,孩子们耳濡目染,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时间一久,自己也就会哼了。
今天夜里的风格外大,听大人们说过了今明两天,就要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天气就会逐渐暖和起来。可孩子觉得今年的冬天是从来没有过的冷,就连镇子外面那条常年流动的牛滚河,今年也是冻了好厚一层的冰壳子。
天上像是被开了个窟窿一样,不要命的刮风,成年汉子走在路上也会冷不丁的打个激灵,若是碰上些许个家里条件不那么好的小屁孩,衣服稍微穿的单薄点的,冻的通红的鼻子下面总是挂着两条晶莹剔透的大龙。
寻常每年到这个时候,老人们总会叨咕个几句什么“寒冬好过,年关难过”,可到了今年,就都变成了“年关好过,寒冬难过”。
镇子里好些个年轻汉子趁着河水结冰想砸个窟窿捞点鱼去集市上面卖,结果费了半天劲,那层冰壳子愣是没有半点动静,最后几个人只能失望而归。
风刮得越来越大,吹的窗户上新糊的油纸呼呼作响,才入夜屋子外面便站不住人了,孩子趁着翻书的空当往灶炉里添了几块木头,火越烧越大。
“娘亲,你说这天底下真有会飞檐走壁,行侠仗义的大侠吗?”孩子抬起头看了一眼灶台后面忙碌的妇人,然后又继续埋头翻看那本小人书。
其实连书名都破烂的看不清楚的小人书,孩子早已看了好几遍。好些个精彩的地方,内容都有缺失,可孩子满不在乎,依旧看得过瘾,怎么看都不觉得厌烦。
书上每每有穷苦人遭难的时候,总会几个扶持正义的大侠出来主持公道,要不就是劫富济贫,要不就是倾囊相助。有时候孩子自己心里面也会想,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呢?反正镇子里的人大都怪抠搜的,自己家都这么穷了,也没见有几个愿意帮扶一下的。
“傻孩子,那都是书上写来骗小孩的,要是世上真有那么好的人,咱们咋都没见过?你可别学那书上的古怪言语,觉着自个儿也能飞檐走壁,摔坏了身子喊疼。前些天柳叶巷那个小六子,可不就是在地里飞檐走壁,结果把腿摔折了,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妇人一边忙碌,一边柔声劝告着自己的孩子。
“可镇子里好些大人都说自己在外面见过那些劫富济贫的大侠,就连镇子里最近来的那个说书老头也说见过哩,好多小孩都喜欢听,我还见过好些个大人忙完了地里的农活儿,也会搬着凳子坐过去听上半天,时不时的还拍手叫好,老头儿说书说的那么好,又是从外面来的人,总不会也是假的吧?”孩子不服气的跟妇人解释着。
一说到说书老头,孩子就更加高兴了,那个老头儿讲了好些个故事,从来不带重样的,孩子觉得有些故事比小人书上的故事讲的还要好,所以只要他一闲下来,就会跑到镇子口那棵大树下听老头儿讲那些个江湖里的恩怨情仇。
说书老头儿讲故事的时候,神采奕奕,每每讲到江湖豪侠替穷苦百姓伸张正义、诛杀恶人的时候,语气便要洪亮几分,引得孩子们拍手叫好,到了江湖豪侠的被奸恶小人栽赃陷害的时候,语气又要委婉曲折些许,让孩子们心中好一番郁闷不爽,怎的世间总有那么多坏人为恶一方。
“傻孩子,你都说了是说书老头儿了,哪儿能信呢,这都是人家人家编出来骗酒喝,骗铜钱花的。”
“要是真有那劫富济贫的大侠就好了,娘亲你身体又不好,兴许被大侠瞧见了,施舍咱家一袋大米,半吊铜钱啥的,咱家就能好过点,娘亲你也就不那么累了。”孩子说话间已经合上了那本小人书,望着灶火有些呆呆的说着,眼神里满是憧憬。
妇人愣了一下,眼眶有些湿润,丈夫走的早,这个家就剩下她和孩子,日子过的实在太过窘迫,自己又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所以家里总是没有太多的积蓄,就连孩子穿的衣裳也是缝缝补补,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也比自家的日子过的舒坦许多,妇人觉得挺对不起自己孩子的。
不过好在自己的孩子懂事,嘴上从来不说自己过的苦,平常还会帮衬着自己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加上这几年来妇人靠着一双巧手,帮着大户人家绣花编织,换点吃食或者铜钱,每年还算有点盈余,已经比前几年过得好多了。
妇人虽然嘴上反驳着孩子天真的言语,说着世间哪儿有什么那专做好事的大侠,可那镇子里最近来的说书老头,除了平常说书给镇子里的小孩听,时不时的还会帮着镇子里的贫苦人家做点农活,也不收人酬劳,农忙到秋收,从来不觉得辛苦疲劳。
老头闲下来的时候若是心情好,还会拉着几个半大孩子在地上用树枝写写画画,像是在教孩子们认字,又或着是拉着过路的小孩说什么最近肚子里的油水高涨不宜荤腥,或是什么馒头都馊了寡淡无味的话语,随便找个由头让孩子带回家里去,惹的好些个孩子手舞足蹈。
老头也不求啥回报,只是冲着孩子们微笑点头。
妇人想着这些,有些愣愣出神,这样的人,可不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大侠吗?
“娘亲,我再去搬些柴禾过来,今天夜里怪冷的,兴许是天神姥爷呼噜打得响了些,咱们再把灶火烧的旺些,就没那么冷了。”孩子稚嫩的声音把妇人从思绪中一把拉了回来。兴许是孩子天性活泼,很快就从忧伤的情绪中抽离出来,蹦蹦跳跳的跑去搬柴禾去了。
妇人有些欣慰的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孩子,天生就是这么个跳脱的性子,让人摸不着半点头脑。
妇人很快就忙完了,灶台上一大一小放了两碟菜,都是她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挖的野菜,今年还算有些盈余,所以晚些的时候在集市上买了些肉回来,也没敢多买,就小半斤,就着野菜炒的色香味俱全。
妇人在锅里添了些水热着,方便洗碗的时候没那么凉。
趁着孩子搬柴火的空当将灶炉里的火压小了些,嘴里嘀咕着这孩子傻乎乎的,只顾着把火烧旺一些,差点让她把菜给烧糊了。
妇人坐在小板凳上,压完了火,随手拿起孩子整整齐齐叠在一旁的小人书,许多页都破破烂烂的,里面好些个内容也已经模糊不清了。
兴许是最近从说书老头那儿新学了好些个字,翻动的次数多了些,于是心里就盘算着明天去集市上置办年货的时候给他买本新的,也算是给他的一个小惊喜。
很快孩子便抱了一大堆柴禾回来,在院子里吹了一圈风的孩子这会儿鼻子下面已经挂着两条“大龙”了,妇人忍着笑着帮孩子轻轻擦掉两条蠢蠢欲动的大龙,孩子也跟着笑了起来。
……
吃过了饭,妇人开始收拾起了碗筷,孩子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小心的伺候着灶炉里面的火苗。
等到妇人收拾完,孩子已经在小板凳上愣愣发呆了,小心的擦过了手上的水渍,妇人轻轻的坐到孩子的身旁,望着呆呆的坐在一旁的孩子,脸上挂满了温暖的笑容。
此刻的妇人,在心中盘算着明天需要购买之物,每样东西又各需银钱几许,大大小小盘算了个遍。
孩子则盯着炉灶里的火苗,思绪顺着一个苗头,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