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击鼓鸣金”的来历,还有这样一种传说:黄帝在与蚩尤作战时初以革鼓作号令。有次从东海流波山上猎获了一种叫做“夔”的动物,形状像牛,全身青黑色,目光似电,叫声如雷,皮革幽幽发亮。黄帝剥下它的皮制成八十面鼓,让玄女娘娘亲自击鼓,发现声音非同凡响,直传出五百里,威震天下。这便是“击鼓进军,鸣金收兵”的来历。
趣味链接:古代的金多指铜
上古时的“金”多指铜。如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统一后:“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说的就是将天下的兵器都收到咸阳,并铸成十二个铜人。
什么时候使用“口令”?
口令,《辞海·军事分册)》的解释是:“在视度不良的情况下辨别敌我的一种口头暗语,一般以单词或数字表示。”现在也指战斗、练兵或做体操时以简短的术语下达的口头命令。
口令源于古老的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口令在我国就已应用于军队了。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公元前525年,吴国军队与楚国军队交战,一次战斗中吴王乘坐的船被楚军截获了。一个夜里,吴军派出3名士兵伪装成楚兵,混入楚军当中,以“余皇”为暗号,一举夺回了船只。从此,口令就开始在军队中使用,一直沿袭至今。
趣味链接:三国时曹操“鸡肋”口令
应该说“鸡肋”的故事众所周知。《后汉书·杨震传》评说: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所谓护军类似于近卫队统领,向曹操询问口令,曹操随口说了一声“鸡肋”。杨修听见这个口令,就猜出曹操打算退军。
中国古代“娘子军”是怎样得名的?
娘子军原指一支义军,是由隋末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创建并统率的。
公元617年五月,李渊起兵攻打洛阳,居住在长安的家眷遭到隋朝威胁。平阳公主为了拯救家人,变卖家产,三个月内,招募起一支义军。这支义军攻城略地,连连大胜,纪律严明,最多时超过7万人,于是老百姓称平阳公主为“李娘子”,她的军队就称为“娘子军”。这支军队由起兵到攻克隋朝江山,一直存在,建唐后驻守在“娘子关”(“关”以其军队命名)。平阳公主死时以军礼下葬。她的名字和年龄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没有记载。不过后世的武侠小说里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李秀宁。
趣味链接:唐朝义军“文佳皇帝”
我国历史上有个极少为人所知的“文佳皇帝”陈硕贞。陈硕贞,一名陈硕真,女,睦州(治今浙江淳安西)人。唐永徽四年(653年),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横征及豪强逼掠,陈与妹夫章叔胤组织他们在睦州起义,陈硕贞自称为“文佳皇帝”。陈硕贞因利用道教发展信众,被官府称为“妖女”。但是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妇女,并且称帝的,她是历史上第一人!
“烽火台”有怎样的历史?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是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自长城出现后,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还建在长城上。汉朝时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在某些地段,连线的烽火台建筑甚至取代了长城城墙建筑。唐宋时,古代烽火制度更为详细,大要分为烽燧的设置、烽火的种类、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报警规律、传警、密号、更番法等九类。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式制也有了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包砌,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
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所以又称烽燧。
趣味链接:烽火台的应用
宋代曾公亮等人编撰的《武经总要》记载:“凡置烽火,置帅一个,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往来检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视。一人掌牒符,并二年一代。”“凡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烟尘,欲知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番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
“十八般兵器”都有什么?
十八般兵器,始见于元曲。如《古今杂剧》所收《敬德不服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艺都学就,六韬书看的来滑熟”的唱词。《水浒传》第二回:“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扒。”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浙在《五杂俎》卷五记载:“十八般: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黄、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锦绳套索、十八白打。”清朝时随着戏曲的发展又产生诸多变化。今天,戏曲和武术界普遍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趣味链接:武侠小说的起源
最早具有武侠色彩的文字记载是出自先秦《荆轲刺秦王》故事,唐宋时出现比较着名的传奇小说如《我来也》、《昆仑奴》、《白猿记》、《霍小玉》等。宋元明清时,中国的武侠演义小说经四大名着、《包公案》、《三侠五义》等日渐成熟。在清以前,我国武侠小说虽不脱礼教,但已有显着成就。民国初,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开始多样化,向恺然渲染奇幻加技击;赵焕亭演叙风土人情、神化武功;顾明道运用新文艺笔法,描写侠骨柔情;姚民哀开创《帮会武侠》一脉。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华北文坛号称北派五大家的武侠小说巨擘——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已成为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新偶像。
“鸡毛信”有什么功能?
鸡毛信源于“羽檄”。《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羽檄”是指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可见鸡毛古时候指羽毛,到了近代“羽檄”才称鸡毛信。鸡毛信就是需紧急传递的一种军事信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充分利用古代文明,就地取材,于是产生了很多鸡毛信的故事。
趣味链接:“小兵张嘎”送鸡毛信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父子两人,父亲是民兵中队长,12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兵。有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为了通知八路军,便让海娃去送一封插上鸡毛的信件,即“鸡毛信”。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在走向八路军基地的途中不料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把信藏在了一头羊的大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并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
晚上,海娃趁敌人熟睡,取信逃跑。不过敌人很快又追来了,信一度失而复得,海娃再次被抓住。勇敢机智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当敌人知道中计后,拔枪打伤了海娃的手。这时候,八路军赶来了,歼灭了敌兵。后来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活捉了猫眼司令。
火药有怎样的演变历史?
火药是由炼丹家发明的。由汉代到唐代,炼丹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大胆的试验,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火药。
汉代如《神农本草经》等显示了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初步认识:“石硫磺……能化金银铜铁,奇物。”北朝时期的医药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硝石也。”
唐代炼丹家们于公元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首创硫磺伏火法,在《诸家神品丹法》卷五中载有“孙真人丹经内伏硫磺法”。
公元808年(唐宪宗元和三年),又创“伏火矾法”。同类的试验在唐中期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中也出现。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讲“伏火矾法”时说道:“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以湿纸四五重盖,用方砖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其硫磺伏住。”
大约到晚唐时期(9世纪末叶),中国发明的黑色火药便正式出现了。当时发明的火药,现在叫黑火药;因为它呈褐色,又有人叫它褐色火药。
北宋仁宗时(1040年左右),宰相曾公亮等编写的军事着作《武经总要》前集卷12里,已经详细记载了炮火药、蒺藜火药、毒烟火药的配制方法。
宋元两朝,战场上出现了各种火器。
到了明代,火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成书于明代前期的《火龙神器阵法》,记载了多种火药配方,并提出“必要知药性之宜”才能“得火攻之妙”。
清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所用的火药,大体仍按明代火药配制理论和技术,采用人工操作的办法配制而成。清朝时一些统兵将领和火药研制人员,发现了旧制火药的不足。为了改良火药性能,又进行了配制工艺的改造。
趣味链接:火药的配方
戚继光于公元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写成的《纪效新书·布城诸器图说》中,记载了对铳用发射火药的配方和制造工艺,为“硝一两,硫磺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这种组配率,是硝石75.75%,硫磺10.6%,木碳13.65%,和现代黑色火药的标准组配率已经基本一致。清末按照西方标准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如将提炼硝的次数从一次增加到三次,而后按硝8斤、硫磺粉1斤2两、炭粉1斤6两的配比分量,放在石臼中,用槐榆木质的坚木杵捣拌成千上万次,制成组配比率为硝76%、硫10.7%、炭13.3%的发射火药。
为什么“白旗”是投降的标志?
在战争中使用白旗历来已久,不过古代举白色旗帜代表的是要求先休战进行谈判,并非直接投降。直到近代才演变成直接投降的。为什么城头挂白旗或举白旗代表投降呢?一说来自于秦朝。
当时秦朝人以黑色为“国色”;秦末刘邦进取关中,逼近咸阳时,秦子婴投降,他为了显示谦卑,穿着秦人的“国色”的反色——白色(也指丧色)为服,以出降。这便是我国“投降色”的起源。此后被兵家用于战事,弱势方以举白旗求取交涉,后来演变成直接投降的标志!
趣味链接:“鸿门宴”的故事
项羽在打巨鹿之战时,刘邦迂回率先攻进了咸阳。项羽听说后,非常愤怒,领军攻破函谷关,杀奔咸阳而来。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军队40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项王营)。当时,刘邦军队只有10万人,实力不敌项羽。他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自去鸿门拜会项羽。
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刘邦向项羽故意请罪,卑辞言好。
项羽的谋士范增想乘机杀掉刘邦,找项庄(项羽从弟,勇士)来表演剑舞,伺机行刺。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是故交,见势不妙,也拔剑伴舞,掩护刘邦。一阵暗里玄机后,刘邦借口上厕所,从小道逃回灞上军营。
“鸿门宴”后,项羽带兵进咸阳,杀掉了秦王子婴,烧毁了秦的宫殿,并自立为西楚霸王。
何谓“八旗子弟”?
“八旗子弟”是什么?对清朝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但其来历却早在清兵入关以前。
17世纪初,努尔哈赤(清太祖)初把满洲军队分成了四旗,每一旗,起初是7500人。后来因为人数递增,又由四旗扩充为八旗。八旗分别是指,除了原来的正黄、正红、正白、正蓝之外,再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这些旗的编制,是合军政、民政于一体的。作为一种户口编制,满洲的贵、贱、军、民,都编了进去,受旗制的管理。后来,随着军事的发展,又增编了“蒙古旗”和“汉军旗”。三类军旗各有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实际上共为24旗。原来的本部,由于区别上的需要就专称“满洲旗”了。
八旗人的后代统称八旗子弟。八旗子弟除了满族、蒙古族和汉族外,还有鄂温克、达斡尔、锡伯、朝鲜族及一些维吾尔、俄罗斯族人等。清后期八旗子弟成了不务正业、腐败无能的象征!
趣味链接:明朝特务机构和厂卫制度
明朝特务机构史称厂卫制度。厂卫制度是明代锦衣卫与东厂等的合称。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形成了独特的明朝四大特务机构。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并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明成祖直接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时增设西厂,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内行厂由正德初年宦官刘瑾设,虽仅存五年,亦残害了不少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