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五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掌握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生杀予夺的大权;另一方面,他决定着一个朝代的兴亡,从而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对于皇帝的这些作用,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可是对于皇帝这一称谓的来历,却并非尽人皆知。皇帝的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秦始皇之前,中国的最高掌权者要么称“王”要么单称“皇”或者“帝”,如中国夏朝以前的伏羲、女娲、神农氏的“三皇”以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五帝”;****以后的周武王、周文王等;春秋战国时的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按照旧制,他应该被称为秦王。但是他认为自己的功业古往今来无人能及,就是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为了让自己的成功传于后世,就命令大臣们研究一个称号来显示自己的卓越。大臣们研究来研究去,认为上古的天皇、地皇、人皇,可改“王”为“人皇”。当这个称呼报给秦始皇的时候,他左思右想,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这样自己就尊贵得无以复加了。因此,“皇帝”的称呼就此诞生了。
趣味链接:“陛下”一词的由来
“陛下”这个词语本来是指皇帝临朝宫殿的台阶,特指皇帝宝座前的台阶,后来就代指皇帝。这是因为皇帝地位尊贵,其临朝听政时,台阶的两侧有手持剑戟的侍卫们守护,在下并有高官重臣候命上奏。还有,“陛下”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为何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
“九五之尊”这个看似平常、实则奥妙无穷的成语,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之中,以至于连普通的中小学生都知道它表面所反映出来的内涵——皇帝可以被称为九五之尊。然而,对于皇帝为何要被称为九五之尊这个问题,就连一般的文学家或者历史学家都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更不用说是平常百姓或者学生了。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说,九五解释为帝王尊位的意思,是来源于传说中由周文王所演算的《易经》。《周易》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其首卦为乾卦,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乾卦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那么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所以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算到此爻的人贵为帝王之相。另外,这里的“九”和“五”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而已。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一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二是因为“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就有“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紫禁城的太和殿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个来命名的。
趣味链接:“九五之尊”的其他解释
中国古人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而五在阳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有调和之意。“九”和“五”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那么是既尊贵又调和,吉祥无比,用来形容帝王是最恰当不过了。所以,皇帝也就被称为“九五之尊”了。
皇帝身穿的袍子一定是黄色的吗?
根据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从周王朝开始到明代,皇帝的冕服都是黑色的。不过,每个朝代皇帝的日常专用衣服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根据《尚书》五行论认为:秦朝是水德,水德尚黑;汉、宋、明是火德,火德尚赤;唐是土德,土德尚黄。由此得知,秦朝帝王的衣服大多应该是黑色的。那汉、宋、明朝则是使用暗红色而非现在编织中国结的那种红色。唐代的土德的黄则是带点红又有点发暗的朱黄。所以唐代的皇帝,依旧是以黑底十二纹章的冕服为上朝和祭祀的正式服装,但是平时就穿朱黄色的常服。由此可以看出,皇帝身穿的袍子并非一定是黄色。
皇帝身穿的袍子不仅不一定是黄色,而且在一些朝代,黄色在帝王的衣料之中还被列入了禁忌的范围之内。比如,唐朝的帝王只用朱黄色,不用明黄色。这是因为“明”字的发音与“冥”相通,明黄色的衣冠通常是作为明器(冥器),也就是皇帝的寿衣。还有宋朝和明朝都是火德,尤其明朝皇帝姓朱,都以红色为贵,皇帝的常服也多为红色,日常也有黄色,但他们也不会用那种会发亮的明黄。例如现存的明代皇帝画像中的明黄色常服,都是死后遗像;还有那种纯金打造的黄澄澄的金冠,是用来做皇帝陪葬品的,因此也只有在皇帝的墓穴里才能找到。虽说明黄色是皇室的禁色,但是清朝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明黄色为贵,经常穿着明黄色衣冠到处跑,看来清朝的满人学习汉文化是还没学到家,以致才出现这样的笑话吧!
趣味链接:皇帝并非都是穿“黄袍”的
中国古代人们向来都喜欢穿黄色的衣服,到初唐时,普通臣民还可以穿戴明黄色的衣服,只是不能穿朱黄色。但是后来,由于明黄和朱黄太容易混淆,唐高祖就禁止百姓穿黄色系的衣服,这除了要表明皇室的帝位尊贵外,也为体现君民有别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不过,如今的电视剧和电影中的皇帝服装大都是黄色的,还有传统戏曲艺术里也是使用黄色,这是受清朝的服饰文化的影响导致的文化断层。活着的皇帝穿着明黄色的冥服出现在屏幕上,真不知道那些编剧们是忠于历史,还是违背了历史呢!
为何皇袍上绣有九条龙?
龙袍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帝王的象征,是权力的代名词,为了龙袍,不知多少英雄豪杰甘愿冒着被夷灭九族的风险,与皇帝在权力场上展开激烈的争夺。纵观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皇帝的黄袍,读者也许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朝代的黄袍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绣有九条龙。那么,皇帝为何喜欢在龙袍上绣九条龙呢?
唐代大儒孔颖达在他所写的《五经正义》中记载了龙袍上绣有九条龙的来由:“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所以龙和九五都是代指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是龙的化身,那么皇帝的衣服——为此特制的龙袍上就绣有龙纹。一般情况下,大的龙纹绣有九条,这九条龙的位置各不相同,如前胸、后背及两肩有四条正龙,前后衣襟则各绣有两条行龙,还有一条龙绣在衣襟里,此龙只有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得到,因此龙袍这样的图文设计,无论前后看起来都是五条龙。正好暗含着九五之尊之意,这也是为什么皇帝的衣服被称为龙袍的原因之一。
另外,除绣有九条主龙外,龙袍上的云领、腰部、袖口等处也绣有相对九龙体态较小的龙纹。并且龙袍下的斜摆排着许多称为“水脚”的弯曲线条,而在水脚上还绣有众多翻来滚去的白色波浪及高高挺立的山石宝物,这些都被称为“海水江涯”,其蕴涵着“福山寿海、绵延不绝”的吉祥象征,同时也隐喻“江山一统”、“万世升平”之意义。总之,因为穿龙袍的人身份特殊的缘故,所以龙袍每个细节都有特别的含义。
趣味链接:乾隆皇帝的龙袍
因为皇帝被认为是龙的化身,其身贵为龙体,把龙绣在衣服上代表他的位高权重,这不足为奇,不过中国历代皇帝的龙袍上并非只绣龙纹,其实还有其他纹理的。清朝乾隆皇帝的龙袍就非常地卓尔不凡,他的袍上不但绣有龙纹,还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龙袍上的五彩云纹图案是必绣的,因为它代表祥瑞之兆,又起衬托其他花纹的作用,顺便提一下,五彩云纹在古代的官服上也是常见的。至于其袍上的红色蝙蝠纹即红蝠,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其发音与“洪福”相同,表示洪福齐天的意思。当然乾隆皇帝龙袍的下摆少不了绣着波涛翻滚的海浪以及挺立岩石的“海水江涯”水脚,这水脚寓意福山寿海。
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皇帝为“万岁”?
自赵匡胤称皇帝之后一直到现在,“万岁”这个词语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皇帝的代名词。如果有人胆敢擅自称为万岁,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会有被杀头的危险。因此,从宋朝到清朝这一千多年之间,“万岁”这个词语一直是皇帝的专用语,这也在今天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万岁是皇帝专用语的假象。其实,“万岁”这个词被创立伊始,并非代表着某种神圣的权力,而是人们表示内心喜悦的欢呼语。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才被称为“万岁”的呢?
如果要追溯其根源的话,“万岁”这个词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是普遍使用的。如《战国策》中《狡兔三窟》这篇文章中冯谖替孟尝君在薛地烧掉债券,大快人心,于是“民称万岁”。秦汉以后,大臣进朝拜见国君,拜恩庆贺,也常常呼喊“万岁”,并逐渐成为一种礼节。同时万岁也是表示对皇帝的尊敬,“万岁”便成为帝王的代称,不过还不属于帝王的专用词。另外,当时皇帝除了被称为万岁外,还可称之为“天子”,因为皇帝是“天之骄子”,其拥有上天所赋予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到了汉武帝时期,其曾想把“万岁”作为自己的专用语,但是老百姓高兴的时候还是欢呼“万岁”来表示自己内心的喜悦。
到了宋朝,“万岁”被规定为皇帝的专用词,并且有人违禁的话,就要受到重罚甚至遭到杀身之祸。有个着名的例子就是,北宋丞相寇准有一次与温仲舒骑马同行,突然路上跑出一个“狂人”,迎面高呼其万岁。于是,寇准的政敌抓到这个把柄就向皇帝告发,致使身为一代名相的寇准被罢官降职,可谓是冤到了家。明朝以后,对“万岁”这一词的使用严格到了极点。由此可见,皇帝被称为万岁从秦朝时期便已经开始,只是秦朝时万岁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语,将其规定为皇帝之专用术语,是在赵匡胤登基称帝之后。
趣味链接:万岁爷的典故
乾隆(弘历)幼年时期,一次跟随祖父康熙(玄烨)散步,正好路过一座四方桥,康熙诗兴大发,吟出一对联:“四方桥,桥四方,四方桥上看四方,四方四方四四方。”康熙为了考考这个小孙子,就让乾隆接下联。聪慧过人的乾隆立刻就吟出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雍正死了以后,乾隆继承皇位。一次下扬州游八方亭时,遇见一个叫阮元的孩子在读书。乾隆想起其童年的时候祖父考自己对联的事,于是他就想考考阮元,便对他说:“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阮元见乾隆虽然身穿布衣,但气质不凡,心想,这或许就是正在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于是他就脱口而出:“万岁台,台万岁,万岁台前拜万岁。”乾隆听到后,觉得这个小孩与当年自己相比真是不相上下,于是龙颜大悦,对其大为赞赏。
皇帝真的有“七十二妃”吗?
中国古代皇帝的后妃除了被称为“三宫六院”之外,也经常被后世人统称为“七十二妃”。这种称谓在后世人的心中形成了一种定式思维:皇帝只有七十二个妃子。皇帝的妃子果真只有七十二个吗?
事实上,皇帝后宫妃子的数目何止七十二个。就拿战国时期来说,仅执掌一个小国的诸侯,其妻妾就成群了。《管子·小匡》中记载:“九妃六嫔,陈妾数千。”还有周王朝的后妃制度也显示出其后妃甚众。《礼·昏仪》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以说,七十二妃只是代指的数目而已,皇帝的妃子是非常多的。由于周王朝的礼制发达,秦汉两个皇朝都继续采用,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制。其后妃制度的重点是皇帝为众后妃的中心,皇帝之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正妻被称为皇后,其余的妃子受皇后掌管。
秦朝统治的时间太短了,并且秦始皇不爱女色,因此无从实行完备的后妃体制及其等级划分。直到汉代,才改变了这种状况。汉代的后妃等级分为八品:即皇后为一品;夫人二品;美人三品;良人四品;按照这种次序排列,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分别为五、六、七、八品。从汉武帝、汉元帝开始,后宫嫔妃数目不断增多,多达三千嫔妃,于是又扩至十四个等级,即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不过,到了东汉,帝国已经逐渐走向没落,后宫也受到影响,嫔妃数目大不如前,于是又化繁为简,六宫仅有皇后、贵人之称,其下也只是设美人、宫人、采女三等。
趣味链接:三国魏晋时期的后妃制
三国魏晋时期,魏太祖曹操妃子的数目也不可小觑。他的后宫里,王后以下设立妃子五等:如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从这以后魏朝皇帝的妃子数目一直递增,文帝后宫增设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到了明帝时期,也增设淑妃、昭华、修仪(除去了顺成)三等。然后,魏朝被司马懿灭亡建立晋朝,晋朝也参照并沿用了汉魏之制,在皇后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等;又设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还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嫔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