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不可失
五代时,后梁与河东军作战。两军对垒,梁军步、骑3万人马,列成三路,铁甲头盔雕刻金银花纹,披着华丽的丝织品,光艳夺目。河东士兵不禁气馁,将领周德威说:“梁人的心思不在战斗,只是显示兵威罢了,不挫伤他们的锐气,我军就振作不起来。”于是策马巡视全军,呼道:“你们的对面是汴州的天武军,都是些屠夫、酒徒、佣工、商贩之流,衣甲虽然鲜艳,10个人也抵挡不了你们1个。抓住他们1个人,让其家人来赎,可以赚一大笔钱,足够过上好日子。这是奇货,不可以错过啊!(此乃奇货,不可失也!)”呼罢,周德威亲率1000人冲击敌阵,四进四出,抓获100多个俘虏,击退了梁军。(《资治通鉴》卷267)
小结
利益太可怕了,智伯瑶深谙利益的力量,用它获取了仇繇国,却又被人顺势利用,致使自己国破人亡。古人认为,利益是欲望的对象,所以利用利益其实利用的是欲望,利益的可怕其实是欲望的可怕。欲望为什么可怕?因为它属于人的天性,而且永无知足,这就是为什么智伯瑶那么精明强悍的人明知故犯的根本原因。
(二)境遇
要义
境遇,时间、地点、条件的总和。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境遇中,或者满意,或者不满意,据此作出选择。所以境遇常常成为利用对象。
故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秋时期,吴王打算进攻楚国,告诫身边的人说:“有人胆敢前来劝阻,立即处死!”大家都怕他,谁也不敢多嘴。
有一个门客叫少孺子,想劝说吴王改变决定,但又怕掉了脑袋。就手持弹弓,怀里揣着弹丸,跑到宫廷的后园中游荡,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襟。一连三天,天天如此。
吴王看着新鲜,叫他说:“你过来!有什么事儿这么吸引你,值得把自己的衣服弄得湿漉漉的?”
少孺子说:“后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趴在高高的树枝上,发出一声声快乐的鸣叫,吸吮甘甜的露水,然而却不知道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身后!螳螂低低伏下身子,曲圈起双臂就要砍下来,然而它却不知道一只黄雀正等在一边!黄雀探出脖子,坚硬的喙悄悄地伸上前,然而却不知道我的弹弓已经瞄准了它!蝉、螳螂、黄雀都沉浸在眼前境况中,全然不顾及自己身后的灾难。”
“好极了!”吴王说。停止了出兵。(《说苑卷九·正谏》)
苏秦和张仪
张仪是魏国人,曾经与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先生,就运用游说之术而言,苏秦自认为比不上张仪。
张仪结束学业后,便加入了游说诸侯的行列。他曾经跟楚国的令尹(国相)一块喝酒,不想令尹的玉璧不见了。大家怀疑被张仪偷走了,理由是:这家伙是个穷小子,品行也有问题,不是他还能是谁?于是大家逮住他,打了几百鞭子,但张仪就是不吐口,人们只好放他回家。
他的妻子叹着气说:“唉,如果您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蒙受这般耻辱呢?”张仪却问妻子:“你瞧瞧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哭笑不得,看了看说:“在。”张仪满意地说:“这就够了。”
这时,苏秦已经说动了各国诸侯结成抗拒秦国的合纵同盟,他最担心的就是秦国发起进攻,使盟约不能实施,导致结盟失败。
要想使秦国不采取行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人在秦国做内应,说服秦王罢兵。然而派谁去呢?正在发愁,张仪出事了,苏秦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帮手。
他暗中打发人去见张仪,鼓动说:“您的好友苏秦现在大权在握,为什么不去巴结他呢?”于是张仪来到赵国投奔苏秦。刚开始,苏秦根本不搭理他,等了好几天,才勉强同意见上一面。会见的时候,连台阶都不让他上,安排他坐在堂下,饭倒是给他吃了,但却是奴仆的饭食。不光在物质上虐待他,还在精神上折磨他。苏秦一个劲地唠叨:“你是怎么搞的,不是挺有才的吗?怎么把自己弄到如此穷困耻辱的地步。我随便张一张嘴就能让你富贵,可是值得吗?我这儿留不了你,你另寻高就吧。”
张仪快气死了,可一点办法也没有。想了又想,觉得只有去秦国谋事,才能给苏秦制造足够的麻烦。就这样,他踏上了通往秦国的路。
苏秦从他的门客中找来一个人,叮嘱道:“张仪的才能,天下少有,是掌握秦国大权的最理想的人。但他穷困潦倒,我担心他因为贪图小利而放弃大业,所以故意羞辱他,以激发他的志气。你到秦国去,替我暗中关照他。”
这个门客带着车马金钱跟在张仪的后面,跟他住在同一间旅舍,渐渐混熟了,把车马金钱送给他,为他提供各种需要的帮助。张仪终于见到了秦国君主秦惠王,被任命为客卿。
门客向张仪告辞。张仪留他共享富贵。这时门客才将其中原委和盘托出。张仪恍然大悟,请他转告苏秦:在他张仪当政秦国期间,他一定跟苏秦好好配合。(《史记·张仪列传》)
甘罗说张唐
战国时期,吕不韦执掌秦国朝政,他安排张唐到秦国的盟国燕国去做国相。不想张唐却说赵国正在捉拿他,而要到达燕国又必须途经赵国,所以他不能去。吕不韦很不高兴。
时任少庶子的甘罗自告奋勇,说他能够说动张唐前往燕国。吕不韦呵斥道:“退下!我亲自出马尚且说不动他,你一个娃娃能有多大本事!”
甘罗说:“从前项橐(tuó)7岁就当上了孔子的老师,我今年已经12岁了,您为什么不让我试上一试,何必急着斥责我呢?”
甘罗前去拜见张唐。问:“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相比,哪个更大?”武安君是秦国最能打仗的将军白起。
张唐说:“我哪里比得上武安君?他战功显赫,攻城略地,不可胜数。”
甘罗又问:“当年执掌秦国朝政的范雎(jú)与今天的吕不韦相比,哪一个权势更大?”
张唐说:“范雎不如吕不韦。”
“好。”甘罗说,“当年范雎主张继续攻打赵国,白起从中阻拦,结果被范雎在距离咸阳7里的地方绞杀了。现在吕不韦派您到燕国去,您却不肯听命,我真不知道您将死在什么地方啊!”
张唐一惊,说:“那就麻烦您跟吕不韦讲,就说我愿意前往燕国。”(《战国策·秦五》)
李斯是怎样被拖下水的
秦始皇出巡,病死在沙丘(今河北省平乡县东北)。随同出巡的有丞相李斯和掌管皇帝车驾的中车府令赵高,赵高还兼管皇帝的印信符节。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随行的只有小儿子胡亥。李斯封锁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
赵高扣留了秦始皇命他交给长子扶苏的印玺和书信,怂恿胡亥篡位。胡亥同意了。
赵高对李斯说:“始皇帝立扶苏为继位人,但信件还没有发出,皇帝去世的消息也没有人知道。现在信件和印玺都在胡亥那里。确定继承人的大事,全凭你我二人一句话,您看怎么办?”
李斯大惊,说:“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这样的事情难道是臣子可以议论的吗?”
赵高冷冷地问:“您自己掂量一下,跟蒙恬相比,您怎么样?”蒙恬是秦朝名将,执掌兵权,威震匈奴,与扶苏的关系很深。
李斯承认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比不上蒙恬。
赵高说:“扶苏刚强又勇敢,如果他继位的话,一定任用蒙恬做丞相,那时您只好告老还乡。如今我们的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中,只要我们上下同心,一定能够成功。您要是听从我的计策,不仅可以封侯,您的子孙也可以永葆富贵。要是您放弃这个机会,您和子孙都会遭受祸患。我实在替您担心啊。”
李斯终于被赵高说服了。他假称秦始皇在遗诏中立胡亥为太子。李斯还伪造了皇帝给扶苏的一封信,指责他与蒙恬劳民伤财,诽谤皇帝,命令他俩自杀。
扶苏没有怀疑,自杀了。蒙恬想要辩白,被关押起来。
除掉了心头大患,胡亥登上了皇位,是为秦二世。(《史记·李斯列传》)
置之死地而后生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领汉军攻打赵国。
韩信排开阵势,后面是滔滔河水。赵军远远瞧见,哈哈大笑起来,哪有这么布阵的,整个一大外行。两军交战,打了一会儿,汉军败退,逃回驻扎在河边的营垒。赵军压了上来,汉军无路可退,双方在河边激战。一支汉军冲入敌阵,拔掉了赵军的旗帜,士兵大为恐慌,以为己方的将军被捉住了,便纷纷逃跑。汉军趁势发起进攻,里外夹击,大败赵军,连赵王都成了俘虏。
事后,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布置军阵的时候,应该右边和背后靠着山陵,前方和左边靠着水泽。可您却背靠着水泽排列阵式,还不让大家吃饱喝足,说打败了赵军再会餐。对您的这种安排,我们都不理解,然而最后却打了大胜仗,这是什么缘故呢?”
韩信笑了笑,说:“其实我的布置,兵法上都有,只是你们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困于死地而后生,处于亡地而后存’吗?我的士兵称不上训练有素,与普通的百姓差不多,领着他们打仗如同驱赶市民去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士兵安排在有利于逃生的地方,敌人只要一冲过来,大家就跑掉了,仗还怎么打?所以我把军队置于绝地,让人人都各自拼死战斗。”
将领们听了,赞道:“好!将军的计谋不是我们能够比得上的。”(《史记·淮阴侯列传》)
是狗都要狂吠
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被刘邦立为齐王。谋士蒯(kuǎi)通劝说韩信自立,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韩信不听。他协助刘邦打败项羽后,发现刘邦根本不信任他,打算另起炉灶,后被刘邦的夫人吕后设计生擒。被害前,韩信长叹道:“我后悔没有听蒯通的计谋,竟然中了妇人和小子的圈套,这不是天意吗?”
刘邦捉住了蒯通,问他:“是你教唆韩信造反吗?”
“是。”蒯通痛痛快快地承认,“可是这小子不听,结果被灭了三族。要是遵从我的计策,陛下您又怎么杀得了他?”
刘邦大怒,命令:“给我煮了这家伙!”
蒯通叫道:“煮了我,可实在是冤枉得很啊!”
“你教唆韩信造反,被煮掉有什么冤枉的?”刘邦问。
蒯通说:“秦朝暴虐无道,天下大乱,各国诸侯趁势而起,纷纷自立为王,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聚在一起。这种形势下,秦朝的皇帝大位就像是一头迷失在荒野的鹿,大家共同去追逐它,只有本事大的、跑得快的人才能够抢先抓住它。古代强盗头子盗跖的狗,见到了圣明的君主尧帝也会狂吠不已,这并不是尧帝不仁义,而是除了主人之外的人,狗见了都要狂吠。当初我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并且,当时天下统率精兵、操持锐利武器、想要像陛下一样成就大业的人多的是,只是他们的力量不足没有成功罢了,难道陛下能够把他们都下锅煮了吗?”
“得,”刘邦摆摆手吩咐道,“放了这家伙吧。”(《长短经·卷八》)
五日京兆尹
西汉宣帝时,张敞任京兆尹,掌管京城的民事和治安。他与杨恽交好。后来,杨恽因叛逆罪被杀,朝廷将与其关系密切的官员都视为杨恽同党,一律给予免职。张敞也在其中,但处分报告还没有发下来。
张敞不管这些,仍旧按部就班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命令一个叫絮舜的捕头查办一件案子。絮舜置之不理,认为张敞已经被弹劾检举,马上就要被撤职了,不肯听从他的命令,给自己放了假,回家歇着去了。有人劝他别太过分,他说:“我为此公出的力已经不少了,他如今在京兆尹的座位上最多只能坐5天,到时候还能查问结果吗?”
话传到张敞那里,张敞大怒,他平时对絮舜很关照,几次原谅他的过失,如今这个心腹竟以如此态度伤害自己,随即下令逮捕絮舜,把他关进监狱。按规定,处决犯人只能在冬月进行,这时离冬月结束还剩最后几天。办案的官员日以继夜地查办絮舜的案情,竟然定为死罪。
快到行刑的时候,张敞派人传话给絮舜,说:“五天的京兆尹又怎么样?冬月虽然马上就要过去了,但你的命也马上结束了。”
就这样,絮舜被砍掉了脑袋。(《资治通鉴》卷27)
法真的名声
东汉顺帝时,有人推荐法真,说他精通儒家经典和学术,却隐居乡里,不肯出来做官,应当让他位列朝廷三公。顺帝被说动了,派使者去请他,前后四次,但法真始终没有答应。他的朋友郭正说:“法真,可以听见他的名,却很难见到他这个人。他越是逃避名声,名声越是跟着他,越是躲开名声,名声越是追着他,他这个人真可以说是百世之师了!”(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资治通鉴》卷52)
穷途末路的猴子
东晋有个叫李弘度的人,怀才不遇,家里又穷,时常发点小牢骚。扬州刺史殷浩知道他的情况,问他:您能不能屈尊到一个小地方去做官?李弘度连忙回答:我的感慨您早就听到了。我现在像是穷途末路的猴子奔窜山林,哪里顾得上挑选哪棵树爬上去呢?殷浩便让他去剡(shàn)县做县令。(《世说新语·言语》)
小结
对于自己的境遇,人们常常不清楚,所谓当局者迷。于是说客就有了用武之地,通过分析把人往自己需要的方向上引,从中获益,赵高就是这方面的高手。当然也有真心为对方着想的,比如说服吴王的少孺子。利用境遇的最高境界当数韩信,他硬是生造出一个环境,把全军置于死地,由此大获全胜。也就是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稍微差一点的人都承担不起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