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年的气氛渐渐退散,虽然天气还是这般冷飕飕的,但路上的行人和车辆明显多了起来,铜州市上空又升腾起了那几朵蘑菇云,学生们也怀着迥然不同的心情,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学校生活中来。
新年过去,大家发现,每个人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不知怎的跟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就如同他们在寄给彼此的明信片中所写的那样:新年,愿你有一个新的气象。
自从春节刘云找了张子帆以后,张子帆对宋书平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再也没有尴尬,或者仇恨了。但即使他跟宋书平的对话比去年任何时候都要多,明眼人还是看得出来,张子帆昂头的模样出卖了他,他打心底里瞧不起宋书平的那些不好见人的做派,这反而让他在与宋书平的交往中多了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
而吴越和宋书平之间原本就没有什么实质的矛盾,宋书平只是吴越众多看不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了,到底没有什么搁不下的,他俩之间也就正常了许多。
只是张子帆和吴越之间,还依然那样,谁也不迁就谁,张子帆的强烈自尊心驱使他保持着对吴越的谨慎态度,而吴越则把他塑造成自己在这个小团体里的敌人的角色。
好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融合,大家的心态都平和多了,宿舍也越来越像个整体。看,他们还作为一个团队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篮球比赛呢。他们在场上来回奔跑着,同共同的敌人战斗,围剿对方的投手,打击对方的士气,享受拉拉队的欢呼,仿佛此时他们真的就像亲兄弟一样。
年轻人的生机与活力就像燃烧的火山一样,肆无忌惮的喷发而出,融化着冰冻的空气,也无形中融化着他们彼此。
张子帆也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半年的勤工俭学和寒假打工,他压在箱子底的那叠钞票变得厚实了许多。这直接影响着他的生活,除了一贯的简朴外,他可以偶尔给自己加加餐了,这在别人那里当然不值一提,可对于张子帆来说,确是再实在不过的进步了。
他还偶尔给自己买点日常生活中的零碎东西,时不时的也去书店买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他觉得自己腰杆都硬挺起来。
更为可喜的是他在精神世界的进步。他整个寒假泡在图书馆里,那些书不是白看了,他身上的书卷味更重了,这正适合于他的气质,整个人的内在更加丰富和宽阔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已经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认识。
总之,他已经开始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现实中的困难所带给他的,不单单是一种满足和成就感,更是一种像他这样的孩子能够平等享受青春快乐时光的有力武器。
而在处理与李小莫的关系中,他也不在是一味的被动接受和谦让,有时候也有了许多主动的付出和给予了。
这不,李小莫刚一回学校没几天,他就约她出来一起吃饭。
李小莫把辫子撇到胸前,双手托着自己的脸蛋,乖巧的笑着。她看着一个劲儿认真点菜的张子帆,问道:“状态不错呀!点这么多菜!一个寒假发财了?”
“这不是给你接风吗?”张子帆今天是有底气的,兜里揣着一张张红票子呢。
“好,那我可不客气了啊。”她看着张子帆都是点的自己平日里喜欢吃的菜,确也不好辜负这番盛情,即使她刚从家归来满肚子里还尽是油荤味,她也美美的大吃起来。
张子帆边吃边把事先写好的一首诗《读霍乱时期的爱情》递给李小莫看。虽然过去了有些时日,这本书带给他心灵上的震撼却是一时半会消散不去的。
“请小莫老师指导。”他颇有一番得意的味道,笑呵呵的望着李小莫。
李小莫听到他这么称呼自己,只是笑呵呵的瞪着他,算是回应他的调侃,并接过他的成果,认真的看起来。
诗里写到:
我在年少世界里静默
你已初成风华
至高无上
过去像绝望荒芜的寒冬
随你的召唤便所向无踪
……
时光带走的
让我以温柔还你
一如半生的仰慕与谦卑的温柔伴你
直至穿越我一生的深情
迎接烛火,清灯,和你最后的光影
……
美丽的吾爱
照耀毫无意义与无与伦比的生命光辉
……
“很不错嘛,你把这本书总结得恰到好处,还融入了你自己的情感。看来寒假的功夫你没有白耽误,进步了。”李小莫认同的点着头,随即把一杯茶水举了起来,“来,子帆,我敬你一杯。为毫无意义与无与伦比。”
张子帆笑得很灿烂,也把桌上的茶水举起来迎了过去,并问道:“你真的觉得不错吗?”
“张子帆,我的评价你还怀疑啊!你应该有这个自信。”李小莫高兴的看着眼前这个即可爱又有些受宠的孩子。
“那我就放心了。”
张子帆心里在想,也不知他得了多大的福气,遇到坐在对面的这个女孩。
只有在她面前,他可以放松下终日紧绷的心弦,他可以做他自己,去追随内心宁静的那某个时刻。因为无论他做什么,都不用担心会受到她的鄙夷和嘲讽。而相反,很多事情都变得更有趣了,更有意义了。
是的,他在她的面前,就仿佛立马变成了一个孩童,与另一个孩童一起,无忧无虑的,在自由的世界里翱翔,才不管什么生活的要求与现实的意义。也或者他或她是在接受一个伟大母亲或父亲的光泽,在他或她的身上,能发现属于自我的那部分东西,而通过别人却是再如何也看不见的。
“子帆,接下来的这个学期你有什么打算吗?”李小莫看出他在想什么,便认真的问他。
张子帆心里想:“无非是学习、打工什么的,再有的话,就是,我要把那200本书的赌约完成了。”但他嘴里却含含糊糊的,“还没有具体的打算呢。你呢?”
“我总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跟你们大家相识就用了半年,也许这一晃四年大学时光就过去了。不管怎么说,以后我们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虚度每一天。”
张子帆接上李小莫的话:“你是想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李小莫也跟着张子帆的话一起说道:“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两人说完都哈哈哈的笑了。
李小莫借口去洗手间的时候,悄悄把账结了。她知道,这顿饭的花销对张子帆来说不是小数目,自己也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支援他一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
这让张子帆显得很过意不去,但他也默默的接受了。对于这个朋友,他也没必要对她那么客气,要不反而显得生分了。李小莫只拿“今天怎么能让你这个大诗人来请客”这话来搪塞他。
吃完了饭,李小莫照例拉着张子帆在街上闲逛了一阵,然后她带着他回学校去听了一场报告会。
这是一个很有分量人物的演讲,题目叫《中国命运》。阶梯教室里人山人海,座位早就占满了,里三圈外三圈都挤满了热情的同学。
李小莫早有安排,她叫朋友提前搞到了两张票,还占好了位置。不过他俩还是挤了好一阵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位置上早已经坐着两个男生,要不是他俩拿出票来那两男生还不肯让呢。
这是一场深刻的演说,老师激昂又冷静地谈论当下发展的主要矛盾与经济改革,剖析社会领域的典型现象,预测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技术革命将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告诫青年人在这场风云际会中应有的作为和气质。
三个小时的演讲包罗很多东西,没有丝毫的画蛇添足,异常精彩,全场数次不停的掌声充分作证。听得张子帆与李小莫也是聚气凝神,他俩谁也没有顾着和对方说上一句话,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