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虽然已经接受了这具肉身,也接受了周荷这个妹妹,可是让他现在和周荷解释太多,他也不好解释。
总不能告诉周荷,说他的哥哥已经死了,他不是她的哥哥,只是占用了他哥哥的肉身而已,他本来是一个神仙下凡而来的。
那不是要把周荷给吓死,就是让周荷更加以为,周行这个哥哥已经彻底变成了傻子了吗?
所以周行打算暂时什么也不说,让时间来证明,他周行已经恢复正常了,并且王者归来,比以前的那个天才周行,还要更加的天才。
随后的几天,周行只要是有空,就往学校的图书馆跑,有用的书,没有用的书,他都要翻一遍,把它们通通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周行在青云学校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人,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看到周行好像在翻着书玩似的,图书管理员也只是觉得很奇怪,并没有说什么。
谁会没事和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过不去呢?
回到家里之后,周行除了照常修炼大行诀的动法之外,便是从乾坤戒中找一些医书来看。
从这具肉身的记忆中,周行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很多的了解,医生和医药这个职业和行业,可是这个世界很牛逼的存在。
周行虽然没有想过将来要行医卖药,但既然没行可以减肥的仙丹,没有增高的仙丹,也没有变帅的仙丹,那他只能从医书中找办法了。
乾坤界中的大部分医书,其实都是从凡间带上去的。
古人有医武不分家的说法,好的名医,本身就是一位武道高人。
其实修炼中人,又有那一个不懂医术的。
对于医道一窍不通的人,是没有办法修炼有成的,更没有机会飞升天界的。
而周行收罗在乾坤戒中的各种医书,都是那些神仙在飞升之前,在凡间的一些医术心得,为了讨好周行,送给周行的。
反正都已经是神仙了,这些凡间的医术,对他们已经没有什么作用,干脆废物利一把,用来糊弄一下周行。
神仙们都知道周行这货,只要是礼物就收,才不管他有用没用。
好在周行自从脑子受损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沉默寡言了,不爱说话了。
这也是那天班主任高兰英觉得很奇怪的地方,因为周行那天主动的说了那么多话,加上周行为了救妹妹周荷,暴打了范得意,甚至差一点把范德意给勒死了。
这更让高兰英怀疑,周行是不是病情已经好转了,智力恢复正常了。
要不能他怎么会说出,让学校等考完试之后,再决定对他的安排呢?
修炼大行诀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炼体。
虽然周行可以解决灵气稀薄的问题,让境界提升更容易。
但如果体质太弱小,强行提升境界,就等于是在自杀。
这就好比是一根扁担,只能够挑起200斤的担子,你非要挑300斤的担子,虽然你力气够大,绝对挑得动300斤,但是这根扁担的承受能力却承受不住,那后果就只有一个,这个扁担必定会折断。
体质如果不够强大,如果强制提升境界的话,身体就会接受不了,下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所以要想提升境界,必须先增强体质。那么体质要怎么增强呢?那就只能通过药物来刺激身体,达到炼体的效果了。
通过药物的刺激,可以让人的体质达到铜皮铁骨一样的坚固。
有了铜皮铁骨一样的体质,才能够稳步的提升境界。
只是炼体是需要大量的药材来提炼的,而这些药材是需要钱来买的,现在周行偏偏最缺的就是钱。
不过目前还是先应付了这一次的考试再说,总不能真的不要神仙的面子了吧!
时间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日子了,所有的知识都已经装在了周行的脑子里,所以考试的时候,周行几乎想都不用想,着到试题的时候,答案就已经自己出现在脑子里了。
第一场考试是语文,前面的题目周行很快就填好了答案,最后一道题是作文题,倒是有点麻烦。
题目出的很有意思,以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这一句话的原文出自于《礼记,檀弓》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故事其实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受灾的饥民,面对别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食物,宁可饿死也不愿意接受。
思考了一阵子之后,周行才下笔写道:中国古代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气节”,尤其是古代文人,志气和节操是评判他们人品的重要标准。
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历史上也出了很多要志气不要命的文化楷模,比如三国时期的嵇康,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成为世代流芳的千古绝唱。
而儒家文化有关“气节”的经典故事就是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这个典故来源于《礼记》,原文是这样的:“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也,可食’。”
原文中曾子评价道:“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去吃。”
这种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后来“不食嗟来之食”却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典故、成为骨气和节操的代表。
然而,与此同时,儒家文化又高度赞扬了另一种精神,那就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经典故事之一就是“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原文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当那个屠夫当众羞辱韩信,让他从自己裤裆下钻过去的时候,韩信自知形只影单,与一群恶少硬拼肯定吃亏。
于是,当着围观众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胯下之辱”肯定比“嗟来之食”更具侮辱性和恶意、更挑战人的忍耐限度,可为什么“嗟来之食”要了一个人的命,而“胯下之辱”则成就了一位历史风云人物?
儒家文化到底在推崇什么?为何如此纠结?
历史上类似“胯下之辱”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忍耐到可以去尝吴王的便便,还有司马迁受宫刑而忍辱负重,最终成就了千古巨著《史记》。
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主人公忍受了奇耻大辱,后来翻身了、成功了、逆袭了。
于是评价他们为:“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潜台词就是:“你忍不了你就是个平常人,没什么大出息。”
而“嗟来之食”的主人公没有着墨太多,看样子是一个普通的灾民,杯水车薪的一碗饭拯救不了他的人生,吃与不吃可能最后结果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他翻不了身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于是那就去成全“气节”吧,至少可以选择一个体面的死法。
儒家文化如此纠结,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们更是纠结,到底该成全“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还是练就“甘受胯下之辱”的忍耐力?
其实这也是儒家文化的圆滑之处。
该怎么做,自己掂量吧!有野心有能力你就能屈能伸,一切朝着成功的方向去奋斗。
斤两不够的人是认怂还是硬撑自己看着办。
儒家文化不是还有那一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吗?不管怎么做都有充分的退路,其实审时度势的“中庸之道”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不露锋芒、不动声色、伺机而动,中国人的城府就是这样练就的。
“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也才得以纵横几千年屹立不倒,或许我们才是最懂得生存之道的民族。
周行既没有肯定“君子不食之来之食”这句话,但也没有反对这句话,他以辩证的方法,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并且大谈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