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荔枝价格是高开,到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走低,然后一直低位波动,最后期可能有个翘尾。由于凌云工作做的比较细,凌云进货价不算最低,但是也属于集中上市期的平均价了。
接下来,除了继续供货,凌云每天晚上还开着面包车在一些大学附近卖荔枝,大学附近水果价一般是比较低的,但是薄利多销,并且怎么都比批量供货价要高,所以每天也能卖出不少。同时也不忘拉小梁一把,趁着暑假餐馆事少,每天晚上在门口摆摊卖荔枝,批发价给他,收益还不错。
荔枝一直卖到了9月底,历时3个多月,凌云算了一下账,总共进了两批90吨货,目前卖出去近60吨,只算这部分利润大概在20万出头,凌云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了,基本上是过去大半年的利润了,并且那时候整个人全天都被困在里面了。现在手上还有30吨荔枝,以及45万的流动资金。
接下来好好休息了一阵,陪云梦过完这个假期,就要回去收大蒜生姜了,凌云计划着。
整个10月,凌云一头扎进了老家的连绵大山中,除了继续收了许多大蒜生姜,还考察了许多水果,施州的白柚、橘子,宜市的蜜桔、脐橙,不过凌云都没有出手,东西虽不错,不过自己却没有太多的竞争力。凌云很清醒,尽管自己存储运输占优,但是比较粗放,其它成本也高,基本靠价格占领市场,价差太小,凌云根本竞争不过别人,别人有经验,有市场,有成熟的供应链。
不过凌云看中了一个东西,猕猴桃,这玩意跟荔枝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个不错的机会,并且营养价值可能更高,但是也有缺点,存储时间更长更容易,单价一般来说比荔枝也要低一些,所以凌云只是做了一些尝试,以2块5左右的单价收购了20吨,准备慢慢卖。
冬去春来,又一年过去了,凌云利用春节期间,反季节销售了不少水果,也首次尝试卖了一些生姜,收益还行。到了4月5月,趁着荔枝还没上市,凌云在各精品水果店以比较高的价格,卖不掉全额回收的模式,成功卖出了不少荔枝,虽说销量有限,但是利润十分可观,毛利翻了几倍不止。
2017年,云梦3年的研究生生活结束,她参加了今年的公考,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被宜市的一个区属单位录取,一路体检审查,在9月正式上班。当时选择的时候,两人经过了反复的考量,选择了靠近家乡的宜市。而凌云这边,忙完了今年,明年也会布云梦的步伐,回宜市再作打算。
春节凌云没有回去,云梦也跑到江汉,两人在这里单独过年,凌云想尽量多挣点,回宜市安家落户,必须要买房了,趁着春节这一波,再努努力。
2018年注定是凌云和云梦的大年,年初云梦就查出怀孕了;在外漂泊了多年之后,两人在云梦上班附近的地方买了房,138平的4室,原本就是别人装修好的,一直没住过,两人十分满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歇息,凌云全国跑了一圈,进了大量的货,租了一个店面,自己开起了水果店。凌云准备开上3到4家水果店,90%以上都由自己供货,然后雇人看店,这样管理起来不会太忙,偶尔抽空还可以做做其它生意。
2019年的春节,是老云家近些年最开心的一次,云梦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凌云把二叔二婶一家也都请到宜市,过了一个大团圆的年。
几年后,积累了不少资金,凌云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租了一个大型仓库,专门把小梁邀请了过来做仓库管理,招了一些人,负责做农产品和水果的批发。后来规模逐渐扩大,慢慢的又聚焦到家乡的土特产品,背靠巫山山脉、武陵山脉和齐岳山脉,里面有数不尽的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由于存储运输不宜,价格波动,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在这期间,戒指空间同样不停的扩展,凌云自身的变化呈现两个方向,一方面是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但是另一方面是几乎没怎么衰老,给凌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
许多年后,两人的孩子也已长大成人,再后来成家、做了父亲,云叔云婶也先后离开,云梦辞职陪着凌云过起了流动的生活,他们终于选择淡出了孩子的生活,时而在某个山村,时而在某个边远小镇,又或是大隐于市。凌云无数次想探究自己身体的秘密,带着云梦一起在空间内生活,无奈没有任何结果。
时间是无情的,它终究走到了这么一天,两人和孩子作了最后的告别。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名称的地方,本地人叫它流水台,这里可以清晰的看见家乡新坡村最高的那个山头,云叔云婶和凌云的父母就在那附近长眠。而流水台往下看,则是一湾清水向东流,那是清江,养育了凌云和云梦的母亲河,这一江清水将会在宜县流入长江,而他们的孩子和家人就生活在长江之畔的某个地方。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