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鸿德追问下,那老翁道:“欲破东山军,大将军只缺一物,此物本属东山,乃天人所赐,后为大将军所得,现就在天京城中。”武鸿德思索片刻道:“先生莫非是说奇瑰镇山璧?”老翁笑道:“大将军英明。”武鸿德即令吕逵持大将军令,骑快马,日行千里,前往京城取来镇山璧。武鸿德道:“多谢先生指点,还请先生留下姓名、住处,日后我军班师回朝,我好向天子上表,为先生请赏。”老翁道:“世俗之物毋近我身,多谢大将军美意。”武鸿德再三追问,老翁道:“老夫道号‘玉衡子’,苍穹之下皆是我栖身之所,如今事已成,在下告退。”说罢,老翁又高歌畅饮,飘然而去。
四日后,吕逵将镇山璧运至讨伐军大寨,秦桓亦领兵到,两路大军分攻金汤城西、北二门。东山军大将吕泰提兵出城,武鸿德亲自接战,其余诸将为其掠阵。二人战了数十回合,刘闯、蒋翼恐其有失,上前助战,吕泰不敌,拨马回撤,吕逵、周顺率大军掩杀。皇甫师见状拔剑指地,口中念念有词,再施地动术,金汤城下风起,大地震动。当此时,只见武焱自讨伐军阵中拍马绰枪而出,身后紧随一车,车上立着镇山璧。忽然空中雷声一下,十面回响,引得百兽奔逃,千鸟飞狂。俄而镇山璧中放出万道金光,化作游龙千条,其身长百丈,宽十尺,直冲皇甫师而去,断其一臂。东山众军惊得肝胆俱裂,武鸿德、秦桓领两路大军趁势攻破城门,李瑕等人率兵奋力抵抗,武鸿德高呼:“此时不战,更待何时?”话音一落,只见武焱飞马而来,数月间心中所积蓄之愤恨悲痛一时喷涌而出,单枪匹马连斩东山军十员武将,如武神降世。有道是:
东山奇宝震苍穹,唤出一千又一龙。
千龙断去军师臂,一龙斩尽将军头。
武鸿德大军杀至李瑕大帐,吕泰率李瑕亲卫击之,两军相持,不分胜负。东山军山军统领李智率东门守军赶来,吕泰见状大喜,正欲一举击退讨伐军。刘闯道:“前几日城下一战,我惜败于罗云。此番我定要将此人生擒,一雪前耻。”武鸿德道:“不劳刘将军,自有人将他绑送与我。”说罢,只见李智拍马上前,将吕泰一枪挑落,领左右将其捆缚,高声喝道:“我已投入武大将军帐下,敢有不降者,格杀勿论。”东山众军皆降。刘闯冲入李瑕大帐,不见一人。未几,有军士来报,李瑕、皇甫师二人领残兵百骑由东门逃出城去,武鸿德道:“此二人命数尽矣。”
李瑕、皇甫师由东门出,逃往左陵关。方出城,又一军杀出,二人定睛观瞧,领兵者竟是曹成。还未等皇甫师回过神来,曹成手起刀落,将皇甫师斩于马下。有道是:
天降灾星生祸心,独好杀伐废修行。
生逢乱世遇庸主,万般奇技也平平。
李瑕见身边诸将尽丧,东山军大势已去,长叹一声,拔剑自刎,讨伐军大胜还朝。后天朝史籍记载:“天朝永安六年七月二十八日,龙虎卫大将军武鸿德率大军收复金汤城。东山军主将李瑕兵败自刎,军师皇甫师为玄武卫大将军曹成所诛。风军统领李义为流矢所中,死于乱军之中。林军统领李信退回左陵关,后降。火军统领李仁逃往南蛮,为南蛮王所杀,献与我朝以请和。山军统领李智不愿天下百姓苦于战乱,于大军攻城时生擒东山军上将吕泰,后降。”有道是:
穷凶恶虎据东极,志在与君夺江山。
蛰伏待机四十年,一朝兵败成枯骨。
金汤城战罢,武鸿德领大军及东山军降将班师回朝,李瑜免除李智、李信一切罪责。于东山置山阳郡、山阴郡,属震州治下,李智为山阳郡太守,李信为山阴郡太守。追封龙虎卫虎贲营骁骑校尉孙龙为忠义伯,左陵关镇边军游击将军殷烈为忠烈伯,其余诸将各有封赏。免除震州、艮州、巽州百姓三年赋税。
同年中秋,武鸿德于武府夜宴众将。席间孙虎谓武焱曰:“孙龙、孙熊皆以战死,我与孙豹无心久留京中,愿辞去军职,回乡务农。”武焱道:“你兄弟二人一身本领,如此荒废岂不可惜?如今战事方毕,铁壁关、左陵关等关隘缺乏良将镇守,你二人可前去效力。”孙虎道:“我兄弟四人皆受将军大恩,若将军有命,我与舍弟愿往。”说罢,武焱允诺将孙虎、孙豹二人荐至兵部,孙虎、孙豹致酒以谢。
众将于武府中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唯武焱一人闷闷不乐、一言不发。酒过三巡,众将祝武鸿德寿,称颂其功。吕逵道:“大将军出征之前便与曹将军约定攻击金汤城,其谋划竟先于常人几十步,如此韬略世所罕见,纵皇甫师有通天之能亦不可为也。”刘闯道:“大将军如此足智多谋,竟将我等都蒙了过去。那日于金汤城中,我险些与敌同归于尽。”周顺道:“依你这般性子,若将此计事先告诉你,岂不是昭告天下了。”众将皆笑一阵,唯武焱冷哼一声道:“大将军不敢将此计事先告知我等,是怕毁了他一世英名罢。”众将听了面面相觑,皆不敢言。武炎道:“二弟吃醉了,口无遮拦,说错了话,父亲莫怪。”武焱举杯掷地,以手指武鸿德道:“大将军从未指望坎州水师得胜,仍故意派出坎州水师以为疑兵,使皇甫师误以为奇兵已灭,丧失警惕之心。如今大将军足智多谋之名广为传颂,曹将军亦自居斩杀皇甫师之功,只有我那部将孙龙,竟为了这一步死棋白白断送性命,大将军为何如此不仁?”武鸿德道:“为将者当顾全大局,岂可拘泥于一兵一将之生死?”武焱道:“孙龙一心报效国家,死也当成就一番大业,如今孙龙葬身藏龙江,功劳却全送给了曹大将军,是何道理?”武鸿德道:“有心报效国家者不可计其数,其职位不在高低,战功不在大小,若能战死沙场,自是死得其所,怎可说是白白送命?”武焱不服,愤然离席,不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