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焱等人离开蔽日林,回到城中时已近傍晚,刚到武府门前忽听得有人问道:“半日不见二弟人影,二弟又到哪儿撒野去了。”武焱一瞧,此人真是大哥青龙卫左营将军武炎,表字子谦,武鸿德长子。武焱忙下马行礼道:“回大哥,我今日午后在此遇见父亲遣去押运镇山璧的府兵,其人自称在蔽日林中遇到匪人劫道,险些因此丧命,我便率人前去讨个说法。”武炎听罢,曰:“竟有这等事,那镇山璧现在何处?”答曰:“就在府中,那匪人并未劫去。”武炎曰:“如此便好,二弟此行可曾擒获匪人?”武焱曰:“未曾擒获,我见那匪人身手不凡,如能为我所用实为上策。”武炎曰:“此事日后再议,今日是晋王寿诞,晚上京中百官、皇亲国戚都将到晋王府赴宴,你我肩负城防重任,今夜需格外小心。”武焱曰:“大哥尽管放心,城中防务皆已布置妥当,城外有周将军的右营布防,到时我亲率卫队在晋王府外巡视,今夜必定万无一失。”
当夜,武鸿德等一班文武大臣皆往晋王府中赴宴,席间武鸿德离席祝晋王寿,唤左右呈上贺礼镇山璧,满座称奇。武鸿德曰:“此物名曰镇山璧,坊间传言数百年前曾有一道奇异之光落于东山山腹,山下有好事之人前往山中察看,但见此物坠于山中,荧荧若有光,便携此物返回家中,自此东山附近州县灾祸频发,后因战乱,此物不知去向,不想前些年此物突然在末将家乡离州出现,末将便将此物藏于家中,今日献予晋王殿下,望殿下笑纳。”李贤曰:“此物真乃世间不可多得之至宝,如此便多谢武老将军了。”说罢令左右将镇山璧抬至后堂,不在话下。
话说那孙熊白天在林中为张平所败,心中甚为不服,当夜扮成百姓混入城中,欲与张平再战三百回合。孙熊在城中四下寻找,只瞧见晋王府中甚是热闹,便去一探究竟。恍惚间瞧见一人与今日林中的那员小将犹为相似,原来此人便是武焱,因今日恰逢晋王寿辰特在此巡视。孙熊暗喜,又怕惊动城中守军,便悄悄尾随其后,足足跟了两条街,在一拐角处突然不见了武焱踪迹,正当孙熊疑惑之时,只见张平从房顶上一跃而下,持棍直击孙熊下盘,孙熊毫无防备,被张平一棍击倒,还未起身,武焱已率人将其团团围住,孙熊见此情形,虽心有不甘,却只得束手就擒。众军将其带回青龙卫军营,武焱曰:“方才在晋王府时便认出你,只因怕惊扰了府中文武百官才将你引到别处,现如今你还有何话讲。”孙熊心中自是不服,曰:“尔等趁我不备偷袭于我算何本事,敢与我单挑否?”张平怒道:“手下败将休要猖狂,可敢与我再战?”孙熊曰;“求之不得。”于是,二人便在营中摆开阵势,又酣战一番。
张平与孙熊二人不知斗了多少回合,忽然哨探来报,称有人闯入北门,武焱忙令人暂将孙熊押入牢中,自己率人前往北门。
武焱等人到达北门时,来者正与守城将士交战,武焱见来者竟是蔽日林中匪人,忙令众军收手,独自上前问孙龙道:“今日在林中我未曾责难尔等,尔等为何在此造次?”孙龙认出武焱,答曰:“大人恕罪,只因舍弟独自出寨,迟迟不归,听手下人说舍弟现已进城,我等担心舍弟恐遭不测才出此下策,不知大人可曾见过舍弟?”武焱曰:“令弟现在牢中,尔等且先回去,明日令弟必回。”孙龙虽有些许不安,然话已至此只得率众匪人回寨。不到半柱香工夫,青龙卫右营将军周顺率部赶来,见武焱在此,问道:“方才听哨探来报,有人擅闯北门,其人现在何处?”武焱恐遭责罚,只说匪人在他赶来之前已经退去,因天色已晚恐有埋伏便未曾率军追击。此事不了了之。
孙龙走后,武焱回到营中,令人将孙熊押出,武焱曰:“今夜你擅闯京城,我本该将你交于京畿内务府判处,只因看你有几分本事,想留你在我帐下听用,你意下如何?”孙熊怒道:“尔等不过是些乘人之危的奸诈小人,竟在此痴心妄想,要杀便杀,无需多言。”武焱见孙熊甚是不甘只得作罢,翌日清晨武焱遣张平将孙熊自北门送出,临走时嘱咐张平暗中尾随孙熊以查明匪寨所在,张平领命前去,不在话下。
张平走后片刻,武炎遣人来唤武焱问话,武焱受命前去,武炎问道:“我听闻昨日夜里有人闯入城中,你可知来者何人?”武焱答曰:“来者便是先前所说蔽日林中匪人。”武炎曰:“这等宵小竟如此猖獗,我即刻派兵前去镇压。”武焱曰:“大哥且慢,这些匪人昨日来犯实乃事出有因,并无敌意,我有意将其招至我麾下听用,切容我徐徐图之。”武炎不解道:“二弟为何如此器重这群匪人?”武焱曰:“大哥以为我麾下张平如何?”武炎曰:“身手矫健,有勇有谋,乃难得一遇之人才。”武焱曰:“大哥所说极是,张平如此厉害,而那匪人中竟有人能与张平大战近百回合不分胜负,昨日在林中观其二人交锋,我便暗暗称奇,那匪人实力不容小觑啊。”武炎曰:“想不到竟有这等人物,如能为我所用也是件好事,但若一意孤行,我必除之以绝后患。”武焱笑曰:“大哥放心,我已有良策,此次收服这些匪人,我定叫他心服口服。”
且说张平奉武焱之命前去探明蔽日林中匪寨所在,一个多时辰后回营复命,武焱当即遣人将匪寨所在向武炎言明,并向武炎嘱托若干事项,自己则与张平两人前往匪寨。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