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语气十分轻快,仿佛平日里闲话家常一般,姚崇却仍是听出了几分不同寻常。想到魏知古的变化、萧江沅的邀请和李隆基突如其来的亲切询问,他因年老而略显浑浊的双眼微微一转,便泛出了几分精光。
姚崇悠悠一笑,也学李隆基一样用轻松的语气道:“老臣一共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在东都为官。说起老臣的这几个儿子……”姚崇说着重重地叹了口气,“老臣自问这辈子什么都能做得极好,唯独在子女之教育上,始终有愧。”
魏知古还等着姚崇用以往护短的那套说辞,听话头这么一转,他意外地挑了挑眉。魏知古的神态动作正落在李隆基的眼里,他正担心姚崇会护短,那便真坐实了结党,他便断断容不得了,听姚崇这么一说,他转眸看了萧江沅一眼,笑吟吟地问道:“姚公怎的如此说?”
姚崇道:“老臣这两个儿子苦日子过多了,便怕了,故而贪财好利,又因年轻行事不够谨慎,老臣也担心他们远在东都,离了老臣的耳提面命,做出什么奸邪之事。然此月的家书尚未写,老臣还未来得及问——圣人今日突然问起他们,想必是他们在东都不老实,求魏相公做了些不好的事吧?”
听姚崇说得这样直接而坦白,李隆基起初以为是萧江沅向姚崇透露了些什么,可转头又想到,在魏知古开口之前,萧江沅哪里能知道这些,而且自从姑母一事以来,萧江沅确实乖觉了很多,此等内侍不该做之事,她想必不会沾。她做主叫姚崇来,既是顺应了他的心思,也是在行分内之事。
那姚崇怎会猜得如此精准?猜到是他儿子犯了事很容易,可姚崇是怎么确定,他儿子是找了跟他并不对付的魏知古办事——选官一事,上下人甚多,并非只有一把手能放水,他儿子怎么就偏偏找上了魏知古呢?
这个问题,李隆基方才问过魏知古,却没有得到任何答案。他本怀疑,是不是魏知古有了这样的名声在外,而这样的名声源于魏知古确实做过这样的事,可随后一想,又觉得不对。魏知古并不蠢钝,不会为了对付姚崇把自己搭进去。
那魏知古方才为何不答呢?李隆基想着既然魏知古不肯说,那就问姚崇好了:“姚公是如何猜到的?”
姚崇道:“魏相公曾做过小吏,初入官场,潦倒之时,老臣曾为他引荐过,算不得什么大事,事后老臣便忘了。可老臣的儿子们知道这件事,他们太过愚笨,以为魏相公为了报答老臣的恩情,一定会为他们办事,却忘了魏相公乃是替圣人选官,又怎会做出徇私舞弊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老臣既了解儿子,也了解魏相公为人,故而得以猜到这一切。”
听姚崇又是拿自己小吏出身说事,又是把昔日恩德再拿出来压他,魏知古又羞又愤。他并没有忘记,昔日姚崇曾经帮过自己,所以一直以来,任凭姚崇如何独断,魏知古都没跟姚崇太过较真。可是时间一长,百官俨然以姚崇马首是瞻,完全把他这个门下侍中忽视了,这个魏知古就忍不了了。
只可惜姚崇行事虽霸道,为人倒还端正,一眼望去挑不出任何错处来,直到他到了东都,才从姚崇的两个儿子身上,拈出了把柄。却没想到为了这恩惠,他的秉公处事,也要被姚崇扭转成不义之举了!
他随后便见姚崇起身向李隆基跪拜了下去:
“老臣的儿子不遵法度,其罪不可恕,老臣有教养之责,也不能置身事外,还请圣人罢老臣相位,让老臣告老还乡!”
李隆基忙奔过去把姚崇扶了起来:“怎的便严重到了此等地步?”说着转头问魏知古,“姚公的儿子们想要保的那些官员,你可有准许?”
听李隆基态度骤变,魏知古忙道:“自然没有!”
“那便是了。”李隆基淡淡地道,“姚公的儿子确有犯错,却并未对吏治造成不好的影响,为将来的朝廷埋下隐患,就算要罚,贬职即可。他们身在东都,姚公虽有管教之责,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有大功于社稷,便算功过相抵——魏相公,你以为如何?”
魏知古再如何心有不甘,也不能违背李隆基行事,便只得迎合,随后便被遣退了武德殿。
待魏知古走后,李隆基冷笑一声:“姚公虽为儿子所累,仍忠正坦荡,他借着公义之名,却行恩将仇报之事,德行又好到哪里去?他根本不配做宰相!”
姚崇心下松了口气,面上却劝道:“圣人万万不可这么想。本就是老臣的儿子犯了错,魏相公告知圣人,那是忠先于义,如此耿直,正是宰相之德。”
李隆基讽然一笑:“他何曾如此耿直过?”
姚崇适时地但笑不语。
李隆基又道:“你分明有恩于他,自你登临相位以来,他却始终不甘居于你之下,事事与你不对付,已是忘恩之举,如今更是负义,虽没有影响到国事,我却忍不得朝中有这样德行的宰相,更何况他还是功臣……此事你不必管了,让你的儿子以后端正起来,再不要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
这是李隆基第一次对姚崇用如此强硬的态度说话,姚崇自认理亏,又从不敢小觑李隆基,忙恭谨地拱手道:“老臣遵旨。”
随后几日,朝中一片风平浪静,魏知古还以为这事便算过去了,最多以后要继续受姚崇的磋磨,却不想紧接着就收到了罢相贬官的敕书,从此再无与姚崇一争之力。
刚罢黜了魏知古,李隆基便任命卢怀慎为新任门下侍中。卢怀慎政事上能力远不如姚崇,恐防自己事事碍手碍脚耽搁了国家大事,便干脆任姚崇独揽相权。此事传扬了出去,因着宰相们办公日用饭,皆在政事堂会食,卢怀慎便得了个“伴食宰相”之名。
听闻自己被人说成是只能陪着姚崇吃饭的宰相,卢怀慎再如何好脾性,心里也颇不是滋味。上次萧江沅的答案,并没有让他想明白圣人究竟是什么意思,他想找机会听圣人亲自说说缘由,或是干脆让他改任他能做的官职,这一日刚到武德殿门外,便见圣人行色匆匆地出来。卢怀慎忙拱了拱手:“圣人,老臣……”
“是卢公啊,可有什么要紧事?”
“……事关老臣而已,倒不甚要紧,只是……”
“既然如此,改日再说吧。还望卢公见谅,阿瞒这个倒是顶顶要紧的事。”
话音未落,卢怀慎便见圣人转身绝尘而去,还是萧内监好心冲自己行了个礼,慢悠悠地道:“咸池殿武贤妃诞下了一位公主,听说公主诞生之时,咸池殿彩霞笼罩,光芒漫天,应是天降吉兆之故,圣人才如此心急。”
卢怀慎恍然道:“原来如此……那便要恭喜圣人了。”
“卢相公来找圣人所为何事,可方便说与奴婢,再由奴婢亲口传达给圣人?”
卢怀慎无奈谢绝:“不敢劳烦将军,改日卢某自己与圣人说罢。”
萧江沅颔首:“也好。那奴婢便先告退了。”
一转眼,李隆基及仪仗已经走远了,萧江沅连忙追赶了上去,便没有看到卢怀慎失落的背影。
见萧江沅一路上抿唇笑个不停,李隆基不解道:“新得女儿的是我,你高兴什么?”
萧江沅闻言收敛了一两分笑意:“公主应吉兆降生于大家在位期间,臣自然高兴。”
这话一听就是敷衍,李隆基皱了皱眉,想到萧江沅是与卢怀慎说完话才这样的,便问:“难不成你也笑话卢公是什么‘伴食宰相’?”
“臣是断然不会这样的。”萧江沅认真地道,“臣是很喜欢同卢公说话,卢公很不一样,同大家及所有人,都不一样。”
“有多不一样?”李隆基有些不乐意。
“至少在称呼上就不一样。别人都是唤臣‘萧内监’,大家与皇后殿下乃至宫内诸位贵人,经常唤臣‘阿沅’,可卢公……”说着萧江沅又抿嘴笑了起来。
李隆基许久不见萧江沅这么开心了,见她停顿,不由急了起来:“你倒是说啊,他叫你什么?”
萧江沅转头,抬眸看了李隆基一眼:“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