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211100000001

第1章 匠人篇——续发匠

——作者:张志宁(笔名一漂零)

匠人篇——续发匠

这手艺里面最难,却又没有什么用处的就要数这续发弥须之事了,恰恰却有人专门钻研这门技艺,要单从技术的角度讲,那可真是一个精湛,毛发本来就细微毫损,且断处截然,别说续接,就是挽在一起也不易,可这个世界越是难的事情就越是有人钻研,有时候并不在乎它的用处是什么?只是为着某种力量。

你怎么也想不到这续发匠竟然出生在一个铁匠家里,实在令人费解,这铁匠的儿子按说会些个打铁烧砖之类的事情,本是应该的,可他整天拿着各种毛发琢磨,这也难怪,就在铁匠家附近有个毡匠,这铁匠的儿子续发就常到毡匠家玩耍,毡匠最大的能耐就是将各种毛发混在一起擀成毡,续发起初只是好奇,天天去看,可是时间一长他就来了兴致,有了一个奇异的想法,老父亲铁匠总是要续发学些打铁接卯的事,他总觉得没劲,要是能将两根毛发打个卯,接在一起,那岂不是很有意思,于是他就回家琢磨这能在毛发上打眼的器具,问铁匠是否有这样的工具,铁匠一听不禁咋舌,这厮整天不学些手艺,尽管胡思乱想,别说是没有这器具,就是有了又有何用?续发听得出父亲是没有帮他的意思了,于是决定先不提这事,等向父亲学好了打铁的手艺,再打出个适合的器具,然后再谋下策,两个寒暑过去之后,续发果真打出了这比针尖还细小的器具,并可以随意在毛发上打眼接续。自此,续发已经练成了这续发弥须之技,于是上街找寻客户,为了能找到这第一个任凭他施展技艺的善主,他想出一个法子来,说他能够将人一生的头发都接上,如有不信者,愿意免费为其续发。

三天过去了,只是看热闹的人多,却没有人来续发,甚至有人说出了和铁匠当年所说一样的话,这活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就在这天下午,来了一位女子,梳一头短发,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盒子,这盒子是用螺钿镶嵌的西施图,打开一看是一条三尺长的辫子,这女子说出了自己的伤心事,她本是邻村的女子,从小留的这一头乌黑长发,自从嫁了这城里一家商户,夫君家是做药材的,觉得这等长的头发整天甩来甩去,晒个药材,抓些细碎的草药总是碍事,不如剪了去,当时这女子也是一时兴起便剪了,放在这锦盒里,谁知自打剪了之后,这女子就像失去了魂魄一般,整日里伤心,但又没个续法,所以只能望发思怀,念想往日一头长发的美丽,今日见到这续发匠人真是前生有缘,于是提衣跪膝便拜,续发这里高兴还来不及,赶快请那女子起来坐定,拿出器械便续将起来,哪想这续发的速度快的了得,一个下午便半头的乌发长在了那女子的头上,那女子自然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只是用手捋着头发,答应第二天再来。

第二日又是一早那女子便又来了,急匆匆敲门,续发匠还没有起来,稍等了片刻续发才开了门,将那女子迎进来,整整一天便全续上了,谁知那女子是个有心人,将童年剪去的一些乳发也珍藏了来,第三日又是一上午,续发给续上,这一来续发的名声可是出去了,大街小巷无人不在谈论这续发的事情,那女子也说是要感谢这续发的恩人,赠他一个院子,让续发好有个休息的后院,续发去看过了就在城西,院子不大,但清幽的很,中央有一棵老槐树,下有一吃茶下棋的雅座,左右四间偏房,一间堂屋,都是二出的檐子,檐下有几口大缸,缸里有碟盘的荷花叶子浮在水面上,还有几尾红锦鲤鱼,很惬意,于是续发只是说暂时借用,等日后有了自己的住处,一定奉还。

之后续发匠人就住在这西城外的小园里,白天到店里替人续发,起初只是一些爱美的女子前来续发,这续发店整天闹的像是一个粉屋,粉质味浓的有些呛人,很多贵公子要偷窥那倩女子,也来这里,在对面茶楼要上一碗茶水一坐就是大半天,忽有一日清晨,续发匠人被两人急匆匆接了去,说是要为故去的老人续发,这续发匠人是第一回遇到这等事,但是已经被请了来,自然不能怠慢,死活都是个续,谁知这死人和活人不同,头发极软,不好续,续发匠人就有些想推脱,可是主人家再三恳求,说是老人这一生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头长发,所以请续发匠人一定发发怜惜之情,给续了,一连两天续发匠人都在这里忙活,把等在店门口的续发女子们可是等了个着急,还闹出许多传说来,说什么续发可能是与那个女子有了情谊,一起驱驾远游去了,也有说续发被老父亲牵拉回去了,直到第三天续发匠人又开门,那家死了人的人家前来道谢,大家这才知道了原由,续发匠人的活计也又多了一项,可是他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这城镇随说不大,但死人的事情那是天天有,再说从那次给那家老人续过之后,这死人续发的事情就像是一个规矩一般,都要来请,续发匠人招架不住,于是便提高替死人续发的费用,但是依然有人来请,自此便如那春发的绿芽般一发不可收拾,哪里还能忙得过来,每天里总有人来请,夜里还有人敲门,续发匠寻思着得有个解的法儿,要不还不被忙死,于是他早早打发了客人,报病回到西城小园里,上了门闩,在院子里踱步,院子里都有了落叶和些许鸟粪,以及满窗台的灰尘,几只麻雀还在枝头上戏耍打闹,其中一只叼住另一只头上的羽毛直扑扇着翅膀从树上跌落下来,两败俱伤,又扑腾了一会一只尽飞去了,一只却在那里蹬腿又张嘴,续发匠并步过去将那麻雀捧在手里,只叹息自己没有续命的本领,只能看那麻雀在那里疼痛,放回自己床上,将那流血处止了些黄土,又来到院子里转悠。回想起,自从住进这院子以来,他就没有像今天这样消停的待上一会儿,终日忙碌,等会到家来已是披星戴月,有时天还没亮就出去了,也许是真的太累了,续发匠已经不知自己几时坐在这院子的竹凳上,天已经黑了,星星寥寥几颗盯着那初升的玄月,要不是听见那屋内的麻雀唧唧的叫声,说不定就在这藤椅上睡着了。

回屋里看见那麻雀却又活了过来,满屋子里扑腾,续发匠抓它不着,就将门大开,又回屋外赏月去了,走到那养着荷花的水缸边,想看看那荷花,可是似乎已经开败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了半年了,记得来的时候这荷花才有一个开的,荷叶也翠绿,现在荷叶俱都枯败了,鱼倒是还在,只是少了,许是有些死了吧,或是被猫叼了去。

看着这月悬高空,残荷败叶,续发匠触景生情起来,竟然有些想家了,记得父亲曾经也这么忙过,但父亲将手艺随即传给了三个徒弟,自己只做那些精的活儿,于是豁然开朗,决定从明天起招几个徒儿,自己便可以消闲些,想到此处他便笑了,回屋里,那受伤的麻雀却也不知哪里去了,他从箱子底下翻出些当年跟父亲学铁匠时打得些刻字钢戳儿,想作为收徒弟的证物,一夜都在想这些事情,这个刻着“续命”的交给大徒弟,刻着“续借”的传给二徒弟,还有这个“续断”的传给三徒弟,可是只有这三个刻的字,别的就传个没刻字的钢戳吧!

第二天一早就去礼品店里买了些红丝绸红蜡烛香火之类作为收徒仪式之用,还写了个招告在门口,听说续发匠要收徒弟,大家奔走相告,这消息却被一个不生头发的女子知道,于是直奔这里来,说是一定要做续发匠的徒弟,当下行了师徒礼,没有半天的功夫,已经收得五个徒弟,续发匠人觉得应该够了,谁知这续发的手艺哪里是那么好学的,随说是极抢手的活,可也真是需要天赋和苦功,三个没有三天便跑了,只剩下这秃头女子与一个小子,这两人倒是学得认真,没几月便可以接生意了,虽说不能续的根根如新,不见痕迹,但这世间的事情就怕这认真二字,且是独门绝技,续发的徒弟,大家也是认的,那小子专去做那为死人续发的事情,那女子便专做为活人续发的工艺,这里刚可以忙过来了,那小子却又应邀给一死者做了接胡须的事情,这一来那小子忙得半月也回不了一会店里。

自打有了这续发的事情一来,这少女们便有了一样新的攀比,这女人就是好这攀比之事,自古有之,也无甚稀奇,可是这个攀比不比别的,头发那是可以一续再续的,为了攀比之事,有人竟然拿来那猪毛,猴毛,山羊胡子之类的也让续,眼看这师徒俩又要忙不过来,这秃头的女子一天看着人家们都可以续发,自己却连个头发也没有,哪个女子不爱美?做师傅的也觉得对不住徒弟,有这等精妙手艺却不能为自己的徒弟续上一根,只有低头叹息的份了。

有一天来了一对夫妻,说是二人夫妻感情极好,但奇就奇在这奇好二字,因着这奇好二字总是分寸难计,人常说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二人如胶似漆,甜言蜜语过后难免生了厌倦,吵将起来,爱之深则责之切,恨必广,所以最终大打出手,有一次怄气跑去了别处,大冬天,在雪洞里过夜,差点没有回来,所以想央求续发匠人将他二人的头发续在一起,好难在分开,续发匠人还在思索之际,这徒弟们听的也动了情,一边劝师傅,一边替二人续了起来。

两日过去,这头发续将了起来,二人分分钟钟在一起,再也难得分开,即便吵架也只得一处去了,却听说如此续发之后二人的情感不知是更好或趋于平淡了,吵架也似少了,从此传为一段佳话,不知从何时起,有人便将此事与百年好合,姻婚大计联系起来,有新婚之人便续续找上门来,但二人头发续在一起,终难分头去做事,总不能天天双入对出,于是续发匠人想了一个法子,将新婚二人头发各自剪去一段,续与对方,可解此计。

于是这就有了第三庄生意,眼看这来的客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可是徒弟不够,如何是好,正在续发匠人忙乱难为之际,有一位落魄书生前来应聘,说自己因前几年考取功名屡造不幸,总是名落孙山,一气之下住进庙里,做了带发修行的居士,其间又与一女香客成为私好,但无奈自己身无分文,她人家中不允,最终只能看着相好之人嫁入他门,痛心疾首,所以离开庙宇流浪街头,心结难开,今天看到续发匠人这手艺,似有前世相熟之意,所以跪倒便拜,希望从此收为徒弟,精其技艺。

续发匠人这是喜不自禁,随即收了这个徒弟,这新揽的生意也有了着落。

其实续发当时没有看出来,这落魄书生其实是看着续发匠人的女弟子有几分眼熟,也对此技艺有些兴趣,才苦苦哀求的。

因这秃头女徒与落魄书生以前相恋的女子确有几分神似之处,女徒弟却不自知。但无论如何这生意便是张罗起来了,大徒弟续命整天忙于给死人续发弥须,整天不在家,续发匠人也偶尔落得心闲在小院门口池塘边钓鱼陶然自乐,店里只剩这女徒弟续借和落破书生续断二人忙活,这一来二去,二人整日里看着他人续发为荣,结发成双,便也日久生情,温情起来。

(此处有一段,待续……)

冬天到了,越是天冷这人的踌躇就愈猛,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这秃头女子看着街上寥寥数计的脚印与桌子上零乱的头发,于是在这大雪天走失了,续发找来另一个正在为死人续发的徒弟一起去寻,师徒四人消失在这茫茫雪海之中,再也没有回来……

一漂零

同类推荐
  • 我只能喜欢你

    我只能喜欢你

    高考完那天,他牵着楔子的手走出考场,像是步入婚礼殿堂,场外的家长是观众。他当着父母的面说“妈,这是我女朋友”她当着父母的面说“妈,这是我男朋友”理科学霸X文科学霸
  • 叶罗丽之遇见

    叶罗丽之遇见

    (更新时间不定)短篇小故事她喜欢二次元,而他患有白化病。明明两个人都是不同圈子的,但却有了交集……他父母给她取名叫林书颜,希望她将来会喜欢看书。而她没有辜负父母们的期望,长大后十分喜欢阅读。因为这样她就能找借口和她的青梅竹马待在一起了。……
  • 钟经理姓钟

    钟经理姓钟

    钟经理姓钟,钟经理有理想,有抱负,总是时不我待。
  • 幻红

    幻红

    有时候,现实像幻像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尽管它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在生命最宝贵的时候。那又如何呢?重要的是那些在我们生命中过往的人带来的温暖、改变以及痛楚。
  • 冷眼看末世

    冷眼看末世

    日常生活记录随笔啊。憋不出啥字,就在这废话吧。
热门推荐
  • 名门庶女很嚣张

    名门庶女很嚣张

    初见,她是高高在上的云家九小姐,他是灰头土脸的无名乞丐男,她讽他四肢健全却好吃懒做;再见,她还是那个云家九小姐,他却变成了蛊惑众生的月仙国第一美男,她冷嗤:“要勾三搭四到香满楼去,别影响我做生意!”后来,她家族败落,受尽屈辱,而他却摇身一变,变成了权倾一国的摄政王,实力护妻。
  • 重生恶妇

    重生恶妇

    我跟你有什么仇怨,让我死了八次不算,还把我弄来这乱七八糟的地方!不错,谢青禾这次不仅重生还赶上了穿越,更重要的是,她来的时代,确实是乱七八糟。
  • 管理员工的艺术

    管理员工的艺术

    任何一位置身于部门主管或领导岗位的人,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员工问题。管理工作之所以具有立体的和动态的操作程式,就因为这其中存在着活生生的人的因素。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的,且有与其思想、情感和欲望相对应的行为方式。
  • 胭脂河诡怪传说

    胭脂河诡怪传说

    冒充尸体跟人冥婚骗钱,结果却连自己的身体也弄丢了。“你丢失的身体,我帮你找回来!”为了好看的死鱼眼一句许诺,借尸还魂的她硬着头皮冒充起了太清宫三小姐。笑里藏刀,绵里藏针,胭脂河畔的皇家道观太清宫,平静之下,一片刀光剑影。“这个地方,只有你自己,站在你自己那边。”见惯了世事无常,原来,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天赋异禀不算甚么,要做人上之人,先要教柔软的心生出了坚硬的茧子来......“你不是以前的花穗了,”他蹙起眉头:“我不认识这个你。”“哦?”她微微一笑:“人,总是会变的,谁能预测,明天的自己又是一个甚么模样?”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错付好几年

    错付好几年

    “你说我有多爱你?我连你爱别人都能忍受你说我有多爱你?”乔湘又一次输给了江遇。五年后“诶你听说了吗?乔家大小姐坐牢了。”“啊?天啊真可惜,当年才惊艳绝的乔家大小姐就这么陨落了。”“我听说是为了江家少爷呢。”
  • 午夜甜品店

    午夜甜品店

    有一则都市传说——城市的偏僻一隅有一家甜品店,只在午夜时分开放,这里不仅销售甜点,还提供情感秘密交换。很多人慕名前来:妻子莫名离开的惆怅男子,外表光鲜、内心冷寂一度自杀的女艺术家,自负叛逆、惨遭逼婚的浪荡子,被两种人格轮番撕扯的女记者……每个人来到店里的人,放下一个错综复杂的情感秘密,必带走一个匪夷所思的真相。如果有朝一日,你想知道他/她的秘密,可以去找这家店,只要你和这家店有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的一看就会

    我真的一看就会

    聂木只是一个小人物,只想在江湖中喝喝酒,把把妹,生个孩子,当个父亲。武林事?与他何干?本文轻松快意不血腥。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个消极怠工的古代庶女,生活如此艰难,何必卖力奋斗。古代贵族女子的人生基调是由家族决定的,还流行株连,一个飞来横祸就会彻底遭殃,要活好活顺活出尊严,明兰表示,鸭梨很大。古代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睡死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