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早朝
“陛下!北方边境斥候传来消息,东夷国再次集结兵力。”
“怕是要再起兵势夺回那一州之地。”
看官袍说话的是兵部尚书,言语之间对东夷国势力很是不削。
我庆国兵强马壮,区区东夷。
哼!
要不是去年冬日的大雪,地形过滑,不宜攻城伐地。
我边境大军早早就踏平东夷诸城,打到东夷首都东夷城去了。
现在东夷国不派使团请和求存,竟然还想起兵夺回失地。
当真是痴人说梦。
待我禀报圣上。
通报边军,起了战事。
踏平东夷国,指日可待。
到时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皇帝扶着脑门,对于这个兵部尚书头好大呀!
成王纠结军中将领,带领着五千精兵以勤王的名义偷偷回京造反。
然后勤王就没有然后了,五千精兵变五千具尸首。
这样下去边军实力就消去三成。
再加上这五千精兵突然‘消失’,军中各部再次听到他们名字时就都是出现在谋反的谣言中。
军中之人大多与这些人有所牵连,若真是谋反,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顿时整个军中担心受到牵连,军心浮动。
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打探京都政局。
更是在新皇登基进行‘大清洗’时,军中半数人心绪错乱,惶惶不可终日。
哪里还有心思打仗呀!
要不是军纪严明,就地处死几个逃走的小将领,震慑了许多人,可能都会引起军中哗变。
皇帝刚刚将朝中势力梳理了一遍,稳定北方边境军心,刻不容反。
还没有几分成效,东夷国竟然要插一杠子。
现在看来庆王造反的消息这么快传到军中,也多半是东夷的密谋。
现在只有五成军力的边军实在不宜出兵打仗。
也不怪兵部尚书的进言。
本来成王谋反算作是家事,诸多细节都没有公布出来。
他不知道也就算了。
兵部尚书之前还是太子一党,被他摆在明面上。
太子“势弱”,兵部尚书在朝中自然也是受尽了排挤。
现在他坐上了皇位实在不好说兵部尚书什么。
兵部尚书:嘿嘿嘿!傻呵呵!
“陛下!去年冬日大寒,各地的粮仓都赈济了灾民,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草上供军中。”
“陛下!臣附议!”
“不如今年秋日有了收成,税收后再行战事。”
.......
终于还算有几个明白人站了出来。
“可东夷一样经历寒冬,尚以举国之力征集兵力来犯我庆国。”
“要是我庆国出使议和岂不落为各国的笑柄。”
“北齐对我庆国早已是虎视眈眈,我庆国这般任人欺辱的表现,北齐怕是顷刻间便会挥军南下踏平我庆国边界。”
“届时庆国生灵涂炭,悔之晚矣!”
.......
朝臣一唱一和,将球踢来踢去。
谁都不敢打破这个平衡。
皇帝明白这已经不是交战两国的事情了,其中牵扯甚多。
庆国是群狼环伺。
稍有不慎,他们就会侵吞庆国疆土。
绝不可退而不战。
心中一狠便下了决定。
必须打,狠狠的打。
打的四周的强国胆寒。
必须打,还要打的漂亮。
可军中剩下的高手寥寥无几。
这又让他想到一个人。
兵部尚书倒也是有点本事,舌战群臣还有时间观察皇帝。
直到看见新皇眉间的一抹厉色,便也不再犹豫。
“陛下!臣认为此战必胜,请陛下下旨发兵吧!”
兵部尚书猝然跪在堂前。
“陛下!实在没有粮草了,老臣还是认为忍得一时,秋后再行起兵之事。”
庆国刚受了灾情,若是再强行征粮难免引起民间的饥荒。
缓一缓的好。
皇帝没有理会工部尚书,直指兵部尚书问道:
“爱卿你不顾粮草让朕发兵,可是有何良策?”
“这~这~”
皇帝语气平和,兵部尚书抬头又看皇帝冲着工部尚书挤眉弄眼。
心思通透,顿时明白了要从旁边这位同僚下手。
努力回想这位的情报。
“这,这粮草之事臣已经有了良策。”
“快说!”皇帝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早听闻工部尚书为官清廉,但是他那个经商的市侩小舅子名声更大。”
“我那小舅子与你何干,陛下殿前莫要说那不相干的。”工部尚书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说说这个小舅子!”皇帝对兵部尚书的回答很满意。
陛下都说话了,工部尚书也不好说些什么。
“尚书大人的小舅子可了不得,言语对工部尚书旁敲侧击,探寻冬日灾情的时长。”
“暗中屯粮万石,哄抬粮价。”
“索性我庆国赈济灾粮下放的早,才没有让他得逞。”
“此人乃是奸商,是为国贼,当诛!”
兵部尚书说的义愤填膺,喷的工部尚书满脸的吐沫星子。
工部尚书瑟瑟发抖,本以为少不了一个陛下的问责。
直到兵部尚书说完,才发现对方没有把话说死。
还有活路。
“陛下!我那小舅子实在是罪该万死。”
“此事中老臣是受了那人的欺瞒,对屯粮一事并不知情。”
“老臣愿意亲自带兵缉拿贼子,收回屯粮以冲军备。”
“请陛下下旨!”
工部尚书立马斩断与小舅子的牵扯,来了一个大义灭亲。
“好!工部尚书可真是朕的爱臣呀!”
“这粮食嘛!就和有的人说的一样,如同泥土中的水分,挤一挤总会有的。”
“朕会缩减宫中开支也为北境边军出一份力。”
皇帝目光扫过殿上的朝臣,其中蕴含的灼热划过每个人心间。
这哪是朝臣呀!
这全都是粮食呀!
毕竟三妻四妾的,谁还没几个不成器的小舅子。
工部尚书:将功赎过的机会又来了,他带着粮食走来了!
“陛下!臣举报礼部尚书小舅子家存有五千石粮食!”
“臣还知道.....”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别的声音盖住了。
“臣愿为边军捐献一千石粮食。”
“老臣捐献一千五百石。”
“臣捐五千石。”
.........
“都是朕的好臣子,小洪子快记下来。”
......
混乱的朝臣将这件事变成了一场闹剧,只是最后不知道牺牲的到底是谁的小舅子。
御书房
“陆院长当真是好计谋,此计一出就为边军筹集三万石军粮。”皇帝开怀大笑。
本以为要抄几个官员的家,才能凑到不过万石的粮食。
现在官员排队上供,效率不知快了多少。
“是陛下皇恩浩荡,免去了他们的皮肉之苦。”坐在椅子上说道。
当初召见他来,皇帝打的可不是什么好注意。
陆家作为庆国最大的商行,皇帝委婉的表示要借【征收】陆家的钱粮。
可陆家开仓放粮济灾,仅剩的钱粮不过保证陆家商路的运转罢了。
陆生当即表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