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拉货,棉花为阿蛮准备了一百元启动资金。十张崭新的钞票交到阿蛮手里,棉花祝愿道:
“新张大吉,动步生财,生意兴隆······最紧是小心驾驶,出行平安。”
阿蛮笑道:“放心啦,拖拉机而已,飞不起来。”
嘴上虽然这般说,心里还是小心在意的,阿蛮车开得十分稳当,第一趟拉文才家的菜疏,无惊无险,收入二十五。
一天二十五,一个月七百五,加上两个双休,每天跑个一百块,一个月一千多一点是稳了······嗯,文才家也不是每天都有菜卖,下午放学多少能接些活,节假日再接点,补这个缺应当绰绰有余了。
刨去烧油和维护能净赚一小半,净赚的跟红杏对半分······一个月能攒个三百块吧?
寒假可以干足全天!要是下午回家能顺路拉一车就更好了······冬天不行,天黑太早,夏天放学后多干一两票完全没问题,只要有主顾。暑假更好,可以从早上五点半干到晚上八点······
要不,等活儿多了,下午最后两节课不上了?反正至少有一节是自习。
不成!开车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上学,不能因开车误了上学。
只要没啥意外,至少高中学费不成问题了。
这才刚开始,不能太性急,等摸清楚门道,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阿蛮忽然想起军哥说过的一句话:“同样是开车,有人发家致富,有人勉强糊口,人和人的差异就是这么大。”
钓蛙,捞鱼,夹黄蟮,凡是能做的做过的,阿蛮哪一样不是村里做得最好的?开车,肯定也能做到最好。
从前赤手空拳都能养活自己,现在有了这个大家伙,阿蛮更是自信满满,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已是无限憧憬······
秀岚不用每天带大份早餐了,和尚不用企图卖唱挣钱了,李老师也不需要再想法子给自己塞钱了······更重要的是,在阿成回来之前,红杏母女两个的生活也有着落了。
将拖拉机停在校外马路边的荒地上,阿蛮怀着美好愿景,赶到教室的时候,早自习还未结束。
时间刚刚好,中午不午休,还可以用来补功课。下午没活干的话,回到家也不晚,晚上的时间是自己的,住校费也省下来了。
阿蛮忽然对生活十分满意起来。
秀岚刚进教室坐下,就注到蛮蛮的异样。
“哟,心情不错啊?”秀岚心情似乎也很好。
阿蛮心里欢喜:“那是,以后人都叫我唐师傅了,心情能不好吗?”
正好和尚从后面把头凑过来,阿蛮便将开车拉货的事跟他们分享一遍。
“肯定不住校了,以后不用带早餐咯。”
阿蛮交待秀岚,感激中略有点遗憾,好像对这早餐很是留恋。
高中生搞货运,秀岚一时接受不过来,好半天没反应。
和尚也不敢相信,夸张地问:“你?会开拖拉机?真的假的?”
见阿蛮憋住笑,严肃地点头,忍不住吐出一句:“我艹,牛批!”
“至于吗?又不是开坦克。”阿蛮白了和尚一眼。
和尚是个斯文人,很少讲粗口,但这两个字用在这里恰如其分,连秀岚都没觉得任何不妥。
秀岚更斯文,没做更多评价,只是问了阿蛮很多问题,都是有关怎么安排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巨细靡遗。
很快两节课结束,下课,和尚又伸过头,拍拍阿蛮的肩膀:“宿舍东西可以先不搬嘛······要搬的话,下午我给你搭把手。”
阿蛮还没回话,秀岚又问:“工具箱里面肯定都是油污,书包得隔开放才行······另外装个箱子,还是用什么把书包挂起来?弄箱子好一点,挂起来会晃。”
没想到这事对他们震动这么大,都两个小时了,他们还处在兴奋状态。
阿蛮看看秀岚,又瞅瞅和尚,无奈地说:
“你们两个,不就是开拖拉机吗,至于吗?”
秀岚怔了一怔,忽然笑了,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阳光灿烂的。
“好咯好咯,唐师傅都不耐烦了······”秀岚开句玩笑,又严肃地说,“唐蛮,我跟你讲,这事就至于。你自己是不觉得,可能够做到像你这样的,别说是学生,家长都不一定行!”
秀岚是个爽利性子,说话做事率性利落,轻易难得夸人。
阿蛮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呵呵笑道:“我这不是命苦没法子么。要像你这样说,和尚还会作曲呢,我连吉他几根弦都搞不清。”
和尚听了,不好意思地含蓄一笑。
这时,吴俊诚正好经过,见这边聊得热乎,歪过身子,插进话来:“哟,聊啥这么起劲,你们看我这个······”
说着递上个东西,估计又是从家里带来的新奇玩意。
秀岚与和尚眼皮也不抬,齐齐嗤了一声,竟连一顾都不屑。
吴俊诚才递到一半,手僵在那里,难堪非常。
好在上课铃声及时响起,班主任抱着一沓本子,拎着个大购物袋,大步进来,吴俊诚才顺势归座。
“上周作文,我们写了一个亲近的人。同学们的文章我都读完,趁着大家记忆犹新,我决定把本周的写作课提前到今天。”问候毕,待同学们落坐,刘老师直奔主题:“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事事总关情······”
刘老师嗓音沙哑,吐词不清还有点口吃,但是很奇怪,同学们几乎都很喜欢听他上课。
更神奇的是,好多原本讨厌写作文的同学,现在都有点期待作文课,这其中就有阿蛮。
阿蛮最喜欢写作课里,读范文那个部分。
每次写文章,刘老师都会跟同学们一起写。下次作文课上,刘老师会挑同学中写得最好的一篇当众朗读。不是叫同学上台读,是刘老师自己读。不仅亲自读,而且每次都读得极为用心,让人一听就知道他阅卷认真,领会透了文中情感。
只这一点就很令人感动。
这是刘老师的课让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却不是最令人期待的。同学们最期待的是刘老师读他自己的文章,就如此时此刻······
“今天给大家读的文章是《我的父亲》,”刘老师才拿出稿子,教室里已经安静到落针可闻,老师清了清嗓子,慢慢读道:
“《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只认识几个大字······”
很平实的话,像是跟大家聊往事。为了照顾后面的同学,老师不自觉地走下讲台,走到教室中间。
文章刚开始,讲了些生活小事,父亲是寻常的农民,自己是拙笨的儿子,司空见惯的山里人家,平平无奇的生活小事,没有特别关心爱护深情的地方。
只是很奇怪,如此平淡朴实的文字,阿蛮却不自觉地被它们牵动,感觉只要稍不留心,就会错过什么。
一个寻常山民,会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还真没有······直到文章后面,写到那个特殊年代,父亲因为害怕,躲到山里不敢回家,儿子烧了两个红著揣在怀里,偷偷上山······
儿子在洞口喊父亲的名字,怕人听见,压低嗓子喊,喊了好多声,父亲才从黑暗中走出。儿子想父亲走出来,走近一些看看,父亲不敢。儿子没得法,只好将红薯扔进洞里,父亲捡了红薯,又躲进了黑暗中······
阿蛮没有父亲,也没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只是随着文章,这般情景便如在眼前······
阿蛮灵光一闪,才意识到这文章格外不同,因为文中一直在写的,都是儿子试图保护父亲。父亲害怕,年幼的儿子怎么会不害怕?
不自觉地,阿蛮试图去体会儿子的感情,又尝试着设身处地的去领会父亲的心情······
阿蛮被惊醒了,因为有女生抽鼻子。
老师的朗读停顿片刻,教室里又多了几个抽鼻子的声音。文章未完,声音都很克制。
刘老师的声音再起,不再受杂音干扰,以向来的平缓语调,波澜不兴地将尾篇读完。
将时间交给同学,教室里却不像往常响起掌声,只有抽鼻子搽鼻子的声音,许久无人说话。
“老师,这是真的吗?”有个女同学问。
刘老师回到讲台,放下手稿,露出个歉疚的笑容:“嗯,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听说刘老师少年时期就父母双亡,阿蛮不禁一阵难过。
想起这个的不止阿蛮一个,一向阳光爽朗的秀岚,这时候也是眼睛红红的。
好在刘老师没让大家难过太久,只听他粗声大气地笑着:
“回忆往事,怀念父亲,可不是为了难过。岁月老去,父亲的故事远了,儿子长大,成为了父亲。儿子的儿子,也会成为父亲······岁月带走的又带来,生生不息!”
刘老师红光上脸,喜气盈眉,笑着感慨:“这个学期,自从接了你们这班学生,家里就喜事不断,今儿又有好事,跟大家分享······”
说着,刘老师将先前那购物袋拎上讲桌,从里面抓出一把糖果,大声宣布:
“我要当爷爷啦!”
刚刚还满场伤感的教室,转瞬便欢声如潮。
这不是几天前就知道的事吗?阿蛮纳闷,这事桃花早就跟阿蛮说过了。
刘老师红光满面,笑看学生们争抢起哄,粗着嗓门大声说:“还有还有,娃娃出生满月,一定还有!我啊,我是家里没什么亲戚,这么好的事,一时没忍住。呵呵······”
阿蛮听了恍然大悟。
秀岚口里含着糖,大咧咧地说:“唐蛮,听说了没?镇上新办一私立中学,拉了县里最牛的五名老师入股······”
“嗯?”
“老班就是五分之一······原先听说只答应兼课,昨天听说直接投钱入股了。这么急着挣钱养孙子,真是顾家好男人。”
秀岚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就差竖起大拇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