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语重心长的声音再次传来:
“你前世乃是佛祖座下的弟子金蝉子,因为不听佛经被贬。但只要你完成取经任务,便可离开俗世,脱离轮回之苦。”
“切,别唬我了,留在人间虽然要遭受轮回之苦,但在我看来这一点也不苦,反而有点小舒服,你看我呆在这里现在不愁吃喝玩乐,干嘛要去取经呢?到时候就算回到了佛祖身边,那每天光是念经讲座什么的就得烦死我了,所以菩萨啊,这取经的人物要不你考虑考虑交给别人?”
江流儿讪讪一笑,道。
其实他自然也知道取得真经可以拯救苍生,但这么伟大的任务他认为还是交给别人比较好。
因为完成了这个任务必定可以获得佛祖的赏识,说不定还可以位列仙班,旃檀功德佛对吧?但是,麻痹老子辛辛苦苦,因此他这么做可是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此乃正义之举!
就不知道菩萨能否领悟到他那颗舍己为人的心了。
这一番话可谓是让菩萨也沉默了,原本她打算的是在唐僧答应去取经之后就将九锡禅杖和锦襕袈裟给唐僧,但现在这情况来看是得多费些口舌才行了。
“唐三藏……”
观世音正想说些什么,但没想到话音未落就被江流儿直接打断道:
“菩萨不必继续说下去了,既然你执意让我去取经,那你看这样如何,若是你能为我解除一下小僧的心头疑惑,那我一定遵照如来的旨意前往西天取经,绝不会有半天推辞!”
见局面总算有了好转,观音自然是连连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好,有什么疑惑你说便是。”观音。
“是这样的,我想请菩萨来为我解答一下,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区别。想必以菩萨的本事,这点小问题应该难不住你吧。”
吃饱喝足,江流儿往后一仰躺在了藤条椅上,优哉游哉的说道。
刚说完,就听见观世音答道:“你讲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一旁的李世民听了,连忙脸上带着喜色,抬头望着观世音问道:“那敢问观音菩萨,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这事原本与他李世民无关,但难得有机会能得到菩萨的赐教,他怎会轻易错过?
看着他那一副讨好的姿态,江流儿心里不禁出现了一个词,舔狗!
不过这还好,毕竟他舔的人可是观世音,比那些随随便便就舔一般女人的舔狗要好多了。
想不到他堂堂开国皇帝李世民,居然也会有沦为舔狗的一天,实在是有点意思。
“呵呵……”
江流儿不禁呵呵一笑。
“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观世音想都不想,直接答道。
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想让人去去西天取经,而这个人还非唐僧,也就是现在的江流儿莫属。
至于为何,那当然是因为这些都是佛祖的旨意,她也不敢违抗,不然随便找个人去取,对她来说也省了不少事。
一听,李世民顿时微微激动了起来。
能够得到观世音的教诲,那可是三世修来的福分啊。
但江流儿却表现得不同,与李世民那毕恭毕敬的样子既然相反。
“此乃伪善之言,简直就是自以为是胡说八道。”江流儿忽然开口说道。
“……”
此话一出,李世民沉默了,观音沉默了,就连周围那些服侍他的下人也都沉默了。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
在观世音菩萨面前这么说话,就不怕得罪了上天被降下天罚吗?
不得不说,众人心里对江流儿的胆识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片刻之后,李世民等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的看着江流儿。
人家毕竟是天上的神仙,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再怎么说也应该给人家一点面子吧。
对神仙出言不逊,就算是借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额……圣僧啊,我认为观世音说的话其实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李世民上前几步,笑呵呵的道。
一边是不久之前救了他的圣僧,一边是观世音菩萨。
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决定站在观世音的那边,毕竟人家的身份地位可都是摆在那了。
江流儿虽然厉害,但就算他本事再大目前的地位也是不能和观音比的,因此就算稍微得罪一下江流儿在他看来也不能得罪了观世音。
当然他知道两边都是自己惹不起的主,所以也是将话说得相当隐晦了。
在他看来要是能两边都不得罪那是最好的。
“闭嘴,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
然而江流儿却是赏给了他一个白眼。
按理来说有人对君王出言不逊,那下人们肯定立即会将那口吐芬芳之人抓起来砍头。
但这一次却没人敢动。
就连李世民也只能是一脸尴尬的笑着,不知如何是好,只感觉老脸都没地方放了。
原本江流儿看在李世民是一国之君的份上,是打算敬重一下他的,但这一次他站在观音那边的行为就让他有些开始看不起李世民了。
一个大男人,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向恶势力低头了呢?
这次让他下不来台,也算是稍微给他一个教训了。
目光一转,江流儿再次看向了观世音。
“你们佛家一直以来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就是世间真理,那么敢问观世音菩萨,佛祖割肉喂鹰是否慈悲?”
江流儿。
观世音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答道:“一切因果有轮回,佛祖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属慈悲为怀。”
听到这里,江流儿简直要笑掉了大牙。
“慈悲为怀?哈哈哈哈……”
江流儿忍不住大笑起来。
“那为何在平僧看来,佛祖这样的行为简直愚蠢至极,当属伪善,残忍呢?”
果然,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看来还真是谁权力大谁就说了算啊。
试问一下这行为若不是出自如来,谁还会认为此举是慈悲为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