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开始去做学分币。她找到自己管理办的管理员关老师,关老师是一个电脑高手,她说出自己的设想。
她说她想做一款类似于钱币的纸币,当然这种纸币要用打印机打印。关老师说,您能不能说的更详细一些。
她说我觉得中间要有数字,比如“1”“10”代表不同的币值,周围要有文字,文字之外要有花纹。
关老师继续问:什么花纹?
她说:类似于钱币那种的花纹,尽量细密一些。
关老师说:花纹简单的可以,如果要求太高不行,我们做不了也印不了。
张宇说:那就尽量简单一些,文字就印上高一加油,月考加油吧。
关老师说:币值呢?是不是要印几种呢?
张宇说:我是这么想的,像钱币一样,可以有多种币值,也可以相互兑换流通。
关老师说:我觉得这样太复杂了,能不能我们先印一个1元的币,如果老师们想多发,就多发几张。这样在发放使用的过程中很简单,容易操作。
张宇马上明白:好,这样好,就用一张。
一会儿,关老师将自己的设计的样品拿过来。关老师将一元的钱币设计的不大,一张纸上能印很多小张。关老师设计的很精细,花纹用的是一种古代的连枝花纹,大气典雅。关老师还特意用红色的纸来印,整体大方好看。
不错,张宇大喜,拿着看了半天,说可以,以这个为样本印几十张,明天我们开始给老师讲这个事情。
第二天全体教师会。这天晚上,宋潇和张宇、贺涛碰头,商量明天的教师会需要讲什么。张宇拿出自己的学分币,给他们两个讲自己的规划。
宋潇点头说:可以,这个很有想法,可以试一试。
贺涛摇头说:我觉得有点麻烦,这东西需要老师们发放,可是老师们上课需要专注,没有这个习惯,说服所有老师用这个东西就是一个难题,如果老师不用,我们怎么办呢?
宋潇说:困难还是有的,但是新生事物嘛,多在尝试。
贺涛说:让张主任试试吧,我就不跟着瞎参和了,人年龄大了,跟不上形式了。
张宇有点尴尬。宋潇说这样吧,反正我们有两段,就让张宇这一段的老师用用,贺涛这一段先不用,我们只当是实验,实验成功了再推广吧。
商量完毕,贺涛先出去了。张宇有点尴尬,也有点生气,对着宋潇说我是不是瞎折腾?宋潇说很多事情都要以结果来评论,没有结果我们怎么来评价呢?既然想好了,就大胆去实验,如果没有这样的勇气,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呢?你说是不是?
张宇说:我想试试,就是失败了也不后悔。
宋潇笑了:那你怕什么呢?大胆去做就可以了,明天的教师会上你就讲你的规划,在你的管辖范围内来做这件事。
第二天早上,高一全体教师会。宋潇先讲话,讲了一些学校的通告,布置了一些常规的任务。宋潇说完之后,说接下来让张宇来讲讲一项改革措施,这项措施是个试行的方案,所以先在前十个班级实验一下,下面请张主任来讲讲。
张宇说:老师们好,我们准备采取小组竞争的形式来抓课堂,抓教学。大家知道,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管理好每一个学生,但是学生多而我们的精力少,我们如何更加有效的管理呢?我们可以选择将学生分为小组,我们设想把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我们一个班级就分为不到十个小组,如果我们把一个小组当成一个人,那么我们只需要管好不到十个人就可以。大家想一下,这样是不是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而且小组之间可以竞争,小组内部可以合作,让每个小组变为战斗小队,大家一起学习,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对外各个小组要展开竞争,在对抗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团队意思,发挥学生的潜能。
如果评价学习小组呢?我们必须有一个工具,我们和班主任商量之后,觉得采用学分币的形式,学分币就是学生赢得学分之后发给他的货币,比如学生上课发言,我们就给他发一个学分,如果学生作业做的好,我们就可以发给他们两个学分币。
我们一家印好了学分币,我也写了一个学分币的使用方法,一会儿发给大家,本周大家可以尝试着用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商量,再修改,让我们的这套方案完善。
张宇讲起自己的这套方案,滔滔不绝,将自己的整个想法告诉老师们。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不明白这个东西如何用,只是静静听着,听完之后也是一脸懵懂,有的老师拿出手机开始看使用方法。
会议就在这种沉闷的安静中结束,老师们走出会议室,贺涛说老师们都不明白,我们搞这些花样干什么,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搞教学?
宋潇说:我们这就是在搞教学。
贺涛说: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好好上课呢?
宋潇说:贺涛,我们的学生变了,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只要讲课,我们只要听课就可以,因为我们的求知欲很强,那是因为我们那个时代是个贫乏的时候,我们都有生存压力,都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现在的学生已经没有这么强的生存压力,也没有这么强的求知欲。所以我们要赶得上时代,要跟的上我们的学生。学生变了,课堂也要随之而改变,不是吗?
贺涛说:那我们实验一下吧,我还是老观念,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只要让他们坐下来,低下头,学进去就行,我们不管怎么改革,学习就是学习,学习就是苦的,我们不能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宋潇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还是要试一试,我们必须进行改革,让我们的教学往前迈出一步。
一个小小的改变开始了,张宇分外紧张,她期待着一场大张旗鼓的改革。
可是她转了两天,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老师上课还是原来的一言堂,没有人用学分币。张宇问为什么,老师们如梦方醒,哦,我忘了。
几次都是这样,张宇心里憋的慌。自己认为是一个重大举措,是在搞一项重大改革,可是老师们并不觉得是这样,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习惯来工作,很少人关心她的改革。
张宇开始频繁听课,终于她发现一个年轻老师在用学分币,可能是这个老师看见她在教室听课的缘故吧。总之,不管是她做样子还是发自真心,她赶忙在微信群里表扬。
她在微信里发了很长的一段文字,对这名老师进行表扬。
即使这样,效果还是不明显。怎么办呢?批评吗?自己是一个刚上任的主任,而且年龄不大,没有多少权威。自己批评老教师,可能被怼,自己批评新教师,可能对他们不公平,也可能对他们的压力过大。
怎么办呢?她决定召开会议,先召开班主任会,她觉得班主任们现在是她支持者。她毫不隐瞒问题,她说我们策划的这个方案,在运行中不好,大家也上课,大家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呢?
徐夏首先说:老师上课的确比较专注,一不留神就忘了,连我都经常忘了,还是学生提出来才想起来。
张宇问:那有什么解决方案吗?
班主任们开始议论起来,一位老师说我们能不能规定一个时间专门发币,比如在下课前我们来算一算,每一个小组总共得了多少分,这样老师就不用时刻发币,老师就能将自己的精力专注在教学上,学生也能专注于上课,谁表现的好,应该得到多少分,都到下课前的时间来算。
大家都觉得这样好。这样就能解决了教学和学分币冲突的问题,还能解决老师遗忘的问题。
张宇说:老师们的积极性不高,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吗?
班主任说:我们班主任可以评价,获得学分币多的小组就表扬甚至奖励,让小组有积极性去获得学分币,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哪位老师用的学分币多,学生的积极性就高,哪位老师不使用学分币,学生的积极性就不高,我们用学生的反馈来倒逼老师来改变。
哦,张宇眼前一亮。这个方法很好,这样的思路很清奇,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自己是不是又陷入到宋潇说的怪圈中了?
如果用这种结构和相互制约的方法就可以不靠说教解决问题,哪位老师用学分币就受益,谁不用学分币就不受学生欢迎,哪位老师会不用呢?
就应该这么办,张宇马上心领神会,并且想好了怎么实施。
张宇当场宣布:本周我们班主任要大力表彰优秀小组,让各个小组努力挣分,多获得学分币,我们将给学生发实物奖励和奖状。
有班主任问:我们有钱发东西吗?
张宇说:放心,这些教给我,你们只管告诉学生有大奖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