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五和李管事此刻心里在想,叶倾城居然还有脸问出来,真的想知道她脑袋是不是猪脑做的。
宁五最先结束了目瞪口呆的表情,冷冷地问,“那麽请问,聪明才智一流,年轻貌美的叶小姐,二万两银用光了,然后怎么办?是要像今天招的那些人一样,到街上乞讨吗?”
“哦,你们两个是担心二万两银花光了之后怎么办,这个不是很好办吗?完全都不用担心。再赚钱就可以了呀。”被二人弄得满脸疑惑的叶倾城,知道居然是担心一个不需要担心的问题,忍不住笑了出来。
“叶小姐,你不是把大学堂的经营管理方式忘了吧,你当初决定的可是一百个铜钱就可以终身在大学堂学习。书局现在买的书一般都是在维持老师的工资,只是刚开学那会卖的书多一些,但也没有多大的收入啊。”李管事都要被气出一口老血来。
当初把书局买的书价格调成现在这个价格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价格,都纷纷买书,他们觉得买到了就是赚到了。有很多大户人家甚至决定把书局卖的书全部来一套,那时候书局赚了好四万多两银两。但后来买书的热潮渐渐地淡了下来。
再一次有大批量的银两进账,就是大学堂宣布一贯铜钱就可以免费读书识字的那会,收到了很多很多的学费。但是,是因为一次付费终身免费,才赚了这麽多。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哦,难不成你想把银两放着不用,它就会生出银两来吗?”叶倾城感到无语,这老头的思维怎么就这么局限,没有什么收入,就要节约开支,真的不知道是不是被门挤了。
这里没有所谓的银行,银两都是藏在家里,或者放在朝廷开办的免费存钱机构,但是没有利息,存取还不方便。存钱的时候是贵客,取钱的时候,要把祖宗十八代都问清楚才能取钱。所以,朝廷的存钱机构早已名不存,已经亡了多年。
民间的钱庄只要在出远门的时候用到,其他时间都不会想起有钱庄存在。所以,现在有钱的大户人家都是把钱藏在地下室里面。
“……”李管事被问的答不上话来,老脸一红,尴尬地回到账房里面去了。
宁五也跟着进去,他也知道说不过这个败家的女人,便想快点拿到一千两银,回去吃饭,他是吃了早饭到现在都没有吃过东西。
“李管事,多给宁五一千两银。”叶倾城向着账房里面喊了一句,然后就走了。
李管事和宁五则是大眼瞪小眼,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管事是在考虑给还是不给,他在看宁五的脸色。宁五则是在考虑这个女人是不是被李管事气疯,仔细打量着李管事,看看他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人在哪里互相盯了很久,最终李管事开口问道,“宁五少爷,你……”
宁五没有看出什么特别来,也回了神,连忙打断李管事的问话,“当然是要啦,难不成你想现在不给,待我离开后又记在我头上,然后好占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