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秋外婆的父亲是英国人,上个世界20年代来上海做丝绸生意,据说以前是某位公主的私生子,由于受到王室的迫害漂洋过海来到了上海,所以这也能解释宛秋无论穿什么衣服总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贵气。说到让我觉得贵气的名人,吴尊,王力宏,赫本都让我有这种感觉。可是好景不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陷,宛秋的外曾祖父被日本人迫害,可怜的外婆才刚刚出生就失去了父亲,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失去了一个父亲,可想而知生存多么艰难,战争改变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也改变了很多人的阶层,后来宛秋外婆被哥哥们带到了皖南生活。今年宛秋去了外曾祖父的家乡伦敦,整整过了一个世纪,已经找不到当年留下的具体位置。最后去了伦敦塔桥当作是纪念外曾祖父的最后一程。
上海房价和三四线的房价相差6倍之多,同样十年前差不多的价格买的房子,上海已尽不知翻到了多少倍,宛秋的表妹出生在上海,留学去了美国,本来是和宛秋一起去的,可是由于宛秋父亲生意出现了问题,于是读了国内的一所艺术大学,学的英语播音。如果宛秋的父母当时留在了上海,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事儿了?
生活在一线城市,受到优质的精英教育,结识优秀的校友,只要不是智商为负,基本可以维持原有的阶层。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回到家乡的原因,哪怕大城市再艰辛,也不愿放弃,因为他们知道起跑线的重要性,不愿意未来自己的孩子走自己的老路。
英国有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导演通过跟拍14个来自不同阶层孩子的人生走向,来反映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情况,小时候,出生在良好家境里的孩子看的是《泰晤士报》和《金融时报》,而另外一些出生不好的孩子却在讨论以后要生几个孩子。简而言之就是马太效应,富的让他越富,穷的要拿走他的所有。所以宛秋最终还是要回到上海,不仅仅是因为是外婆的故乡,也是因为它代表着未来孩子的出生起点。
环境的重要性一直都被我们忽略,有的人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可是他们忘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发光,面临的是多少竞争者?无论每个人现在阶层如何,只要愿意给自己和后代塑造一个好的环境,我相信可以改变命运。如果宛秋的母亲当时愿意去英国留学,那么现在的宛秋可能在剑桥读她爱的艺术学吧?
好的环境就像加速器一样,让你比别人更快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