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成功,前提都是成长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想跟大家谈谈“成长”这个概念。因为一名中学生曾经对我说:“难道我能拒绝成长吗?我又不是彼得·潘,必然会成长的。”
没错,我们活着的每一秒,都会比上一秒变得更加衰老,似乎根本无须我们努力就必然要生长。
假设这样一个例子:你在18岁的时候倒头睡了一年,一年之后,你的年龄长了一岁,变成19岁。在这一年中,你“成长”了吗?
没有。因为,成长和生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成熟和变老是两个概念一样。因此,并不是每一个正在生长的人都在经历成长。
那么究竟什么是成长呢?成长不仅是一种经历,更是在经历中学习、进步,变得更加成熟、理性、宽容的过程。正因为有这些内涵,成长才与成功关系密切。
只可惜,身体的成长是不容抗拒的,心理的成长则不然。有些人到了六十岁,依然是二十岁的心智。
而且,同样是心理上的成长,有些人是主动选择的,有些人则是被动接受。主动选择的人会在风浪到来之前做好准备站稳脚跟,被动接受的人则只能在痛苦煎熬中不得不学习经验教训。这种成长上的差别,也就带来了不同的人生——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平庸。
有一次做完讲座后,有个年轻人找到我。虽然已经工作半年了,他还是难掩学生的青涩与稚嫩。他语速很快地向我倾诉了自己的愤怒,主要内容是关于上司和同事如何奸诈,让自己干最多的活却拿最少的报酬。最后他总结说:“我本来对工作满腔热情,也在不断努力寻找新的创意,可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害怕自己为了不让他们侵吞我的成果而拒绝努力。”
我给他讲了一个著名的关于苹果树的故事:
“有一棵苹果树,结的果子又大又红,人人都想要。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被人拿走了9个,自己只剩下1个。于是苹果树很生气,它愤愤不平地自断经脉,不再生长,不再结果,这样那些可耻的人类就不能再夺走自己的果实了。可是,不再成长也不会结果的苹果树,很快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看了他一眼,我接着说:“其实,它也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第二年它继续结果,并且比第一年多。比如,它结了100个苹果,被人拿走90个,自己剩下10个。至少,它自己得到的比去年多了,不是吗?即便被人拿走了99个,也没关系。第三年,它可以继续生长,结1000个苹果。重要的不是被人拿走多少自己留下多少,而是你要一直成长,让自己变成一棵有价值的、成功的苹果树。”
他依然懊恼地说:“我就是一棵苹果树,正在被人窃取果实。我所得到的,与我的期望值、与我应得的相差很远。”
我没有反驳他的说法,而是接着说:“所以,你也想如苹果树一样自断经脉,拒绝成长,让自己的付出与收获相匹配是吗?但是,苹果树不结苹果,它自己也就得不到苹果。那么几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所以,不要拒绝成长为果实累累的苹果树,哪怕在此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果实,但你拥有的能力是别人夺不走的。”
我想,很多年轻人都曾经有过类似想法吧。那时的我们,太看重眼前的得失,忘记了人生原本是一个整体,我们历经的每一段都只是过程,都会对后来的结果产生影响。我们经历的所有付出和成长,都是送给未来的一份礼物。
而且,成长是一生的事情,是一件永远都不会结束的事情。
虽然有时候看起来你没有进步,但在等待中坚守也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状态。就像屠格涅夫所说的那样:“等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地空等,另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情向前推动。”用心并且尽力,你就在一点一滴地成长。
曾经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霍尔姆斯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迅速往前走时,过去的一切都将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就可以迅速到达下一个目标,等你到达下一个目标之后就要抓紧时间重新开始。如果我和同伴一起行走,那我必须让他和我保持同样的速度,否则大家就会一起效率低下。当大家互相督促的时候,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保持较高的效率,这样就不会错过任何成功的机会。”
不浪费一丝一毫成长的契机,这样,成功就不远了吧。让我们有生之年的每一天,不是在逐渐变老,而是成长得更为成熟;不仅仅是在生长,更是在不断成长。
太过沉迷于网络,会让人慢慢变傻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社会。对很多人来说,即便这一生没有wife,也不能没有Wi-Fi。
我绝对不会否认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便利,只是想强调,对各种信息应接不暇之余,耳中充斥各种声音时,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多思考。
帕斯卡尔的《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给过我很大影响,他在文中说: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使他丧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根据他的说法,人类之所以高贵,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拥有思考的能力,拥有思想。所以,每当我想要偷懒逃避,冒出“不想那么多”的念头时,都会问自己:我们是因为受到上天的格外垂青才拥有的思考的能力,你打算就这么丢弃它吗?
网络让一部分年轻人的思考能力越来越差。由于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信息和各种吸引人的文字、影像资料,于是很多人花费大量时间浏览网页、在社交网站上更新状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一定不要过于沉迷网络,被信息海洋淹没。知识的获取越是便捷,我们越应该警惕思考的懒惰。
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而不是让自己的声音淹没在众人之中,让自己慢慢变傻。
渴望成功的你,或许会找来很多名人故事阅读。只是,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人的成功,虽然可以让我们领会到哪些品质对成功有价值,但他们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想要成长、想要成功,我们必须自己独立思考,多想一点、想远一点。
假如你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不肯思考的人,那么让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吧:假如你还是学生,某位同学或朋友患病需要高额医药费,你能怎么帮他?
当然,你可以卖小商品赚钱,可以打工,也可以帮他募捐,甚至向父母求助。但除此之外呢,你还能想到别的更有效的方法吗?
故事发生在六岁的迪兰和七岁的乔纳身上。乔纳患上了一种名叫糖原贮积症的罕见疾病,平均一百万人中才会有一个人染上此病。作为乔纳的好友,迪兰决定帮他筹集医药费——虽然他只有六岁,也知道医药费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爸爸妈妈建议他举办一个烘焙义卖会或柠檬水义卖站来募款时,迪兰拒绝了。他想出了更好的点子:出版一本关于他们最喜欢的巧克力棒的画册。
很快,迪兰就把一本名叫《Chocolate Bar》的画册放在了父母手里,请他们帮忙复印。画册的主角是巧克力棒,故事则是迪兰和乔纳最喜欢做的事,比如去海边玩等。
迪兰的父母请人帮忙印制了两百本画册举行义卖,还找到了一些巧克力棒厂商赞助。他们没想到,这本充满童趣和真爱的感人画册在几个小时内就销售一空,他们筹集到了6000美元。很快,这个数字就突破了10万美元。
后来,这两个小男孩和亲友一起,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网站Chocolatebarbook.com.打开它,你可以看到两个可爱男孩的照片、他们的募捐故事以及如何捐款等。
这个故事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也开始被媒体报道,他们募集到的款项也越来越多,不仅可以帮助乔纳,还可以帮助像乔纳一样的小朋友。
这两个小男孩真是超级棒。我们欣赏的,除了真挚的感情之外,还有他的创意和努力。他没有采用爸爸、妈妈建议的常规方法,自己想出了点子。
我猜,这不是因为他智商更高或者更有爱心,而是他喜欢或者习惯了动脑筋,所以才这么棒,才可以在小小的年龄做出大大的成绩。
假如这个故事的主角换成你,你能想出更棒的点子吗?你的思想能给自己带来多强的力量?任何时候,人类的体力差距都是有限的,但思想的差距,却没有人可以限制。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如果你需要我的建议,那么我希望你们多想想自己这一生到底想要什么。假如这个问题过大,你可以把它分解成这样:五年之后,我希望自己在做什么?十年之后,我希望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二十年之后,我希望拥有怎样的成就?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完成了哪些事情我才不会遗憾?
不要以为你的回答只是虚无缥缈的愿望。倘若能够想明白这些问题,你就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良好规划,你会更清楚自己应该朝怎样的方向前进。假如你自己都想不明白自己最希望走到哪里,又怎能要求别人帮你到达目的地呢?
从你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今天的工作应该怎样完成,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思考了再去做,和不管不顾就闷头去做,结果极有可能是天壤之别。
对每一个人来说,学会独立思考都是强大的第一步。那么,年轻的你,每天会用多少时间来思考?
你赢得了游戏,但赢不了现实的人生
我遇到不少年轻人,带着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年轻就是要玩耍,干吗要玩命?”可能他们忘了,上帝是公平的,人生终究会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如果你在年轻时尽情玩耍,很可能要在年老时不得不玩命。你打算怎样选择呢?
我并不否认,某些游戏可以提高你的思考敏捷度,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而且,玩游戏也可以让你得到一时的满足和快感,释放你过大的生活压力,帮你消磨“漫长”的无聊时光,帮你减少在现实生活中的挫败感,满足你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情结。甚至,那些暴力、血腥的场面可以调动起你人性中的征服欲。但是,我们从游戏中得到的种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不过都是美好的幻象。
想要玩游戏,就去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除了网络游戏,你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不要让虚拟世界替代了你的真实生活。
其实,不只是青少年喜欢游戏,很多成年人甚至老人也对游戏情有独钟。
我家附近的超市,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理货员。和他熟悉了之后,得知年龄一大把的他酷爱玩游戏,我曾认真跟他交流过原因。
他很干脆地告诉我:“因为游戏的世界很公平也很简单,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然而现实呢,我这一生一直在拼死拼活地努力奋斗,但命运回报我的是什么呢?”
我想了想,回答他:“也许生活给我们的回报,有一些是不能直接、切实看到的。它不像游戏一样,给我们的是即刻的那种满足,而会用长长的一段时间为你准备成就感。电脑屏幕上那些骄人的战绩和显赫的位置,终究只是虚幻的,而我们是生活在真切的现实中的。”
他摇摇头:“我不管那些,我只知道,玩游戏可以让我更快乐,它是我在这个无趣世界上少有的快乐来源。”
我想我明白了他的意思。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想要有收获,我们需要付出特别、特别多的努力,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而且辛苦。更何况,并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渴望回报、渴望奖励的我们开始选择逃避。我们逃避不公平的世界,逃避残酷的现实,逃避自己的不满,逃避应尽的责任……
而这些,游戏都可以很好地满足你的需求,它高效且直接地为你提供成就感,比学习、工作能提供给你的成就感要多太多了。于是,玩游戏变成了逃避生活的一种绝佳途径。只要我们不喜欢学习,不喜欢工作,不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不喜欢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就有可能用玩游戏来逃避。
老实说,我不认为年轻人玩游戏会毁了这个世界。但毫无疑问,假如你在玩游戏的同时,伴随着时间观念的丧失,伴随着对吃饭、睡觉、上厕所等基本生理需求的忽视,那么,是时候反省一下自己对游戏的极度沉迷了。
你应该知道,沉迷在游戏中,对你的人生发展来说是弊大于利的。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游戏的痴迷也是一种特别的专注。假如我们可以把这种专注转移到更有建设性的事情上,一定会得到大家都乐于见到的结果。
喜欢玩游戏的年轻人,很多人也喜欢碧昂斯,或许你会认为她天生面容姣好、身材火辣、嗓音迷人,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可是你们知道吗?当你不眠不休地玩游戏时,她在不眠不休地做音乐。她曾经因为过于专注地工作,忘了自己三天没吃饭!
喜欢玩游戏的你们,很多人也喜欢50 Cent。那么你知道他为自己今天拥有的一切付出了多少吗?有人曾问他:“50 Cent,你什么时候睡觉呢?”50 Cent说:“睡觉?只有破产的人才睡觉!我不睡觉,因为我现在有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你可以在游戏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得到极大的满足感。然而当回到残酷的现实世界中时,迎接你的只有更迷茫而无助,因为当你在虚拟世界中享受快感时,现实世界中无数的年轻人正在像碧昂斯和50 Cent一样拼搏,他们会把你远远抛在身后。
所以,问问自己:我渴望成功吗?
你当然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包括玩游戏。可是假如你真的想要成功,想要一个足够精彩的人生,就要去狠狠逼自己一把。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个声音告诉你,这个世界上还有更重要的事。
告别依赖,你才能真正跑起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哈佛大学都是数一数二的名校。是什么成就了它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一直把独立思想作为第一教育原则。
早在一百多年前,哈佛毕业生、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曾说过:“就培植自主与独立思想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学,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只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中寻求乐趣。相反,如果有朝一日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造成单一固定的性格,那将是哈佛的末日。”至今,哈佛大学仍恪守这一原则。
现在,年轻的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否遇事没有主见?是否总是愿意跟在众人后面?是不是遇到事情总要问过很多人才敢做决定?是否会经常打电话给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是否经常因为一些小挫折郁闷很久?是否自信心不够?是否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是否不太受到同龄人的欢迎?在团队合作中是否常常成为他人的拖累?面对激烈的竞争是否很容易退缩……假如你有这些表现或类似表现,是时候反省一下自己的独立性了。
德国法律中明文规定:孩子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用做家务;6~10岁,要偶尔帮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洗碗、扫地、剪草坪以及帮全家人擦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果是父母都上班的孩子,每周要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家务,父母是有权利向法院提出申诉的。
你会不会觉得小题大做呢?德国人不这么认为。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都清楚,这条法律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通过做家务,尽快学会自立、自强。他们不会担心孩子因此有负面情绪,因为基本上,只要你对孩子关爱得当,就可以给予他们安全感。与此同时,你要给他们更多独立做事的机会,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自由空间中更好地成长。
我的孩子们小时候,我也会让他们干一些诸如洗碗、擦地之类的家务。不是我不够爱他们,而是不想让他们有依赖心理。依赖是分为很多种的,有精神依赖,也有物质依赖。它们一旦产生,就会牢牢掌控你,让你臣服于它们,为以后的生活带来巨大障碍。所以,即便深爱自己的孩子,为了他们的成长,我也不愿意他们对我有情感依恋。
从心理学上来看,孩子们的依赖心理大都需要父母负责。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离开父母的呵护是无法生存的。这时候在你心里,父母是万能的,他们保护你、养育你、满足你的一切需要,你必须依赖他们。
然而,随着年岁渐渐增长,假如父母仍然试图这么对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对他们的依赖心理,失去长大和自立的机会,最终任何事都需要他人帮忙做决定,从而终其一生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将是多么可怕的后果。
你现在还是依赖别人的孩子吗?
别人的怀抱不管多温暖,都不可能永远做你的庇护所,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走上独立的道路,而这一天越早来临越好。不管是谁的责任,假如你在即将成年或者已经成年之后依然有依赖心理,就要自己努力克服了。
首先,你要检查自己的行为,然后列出一个清单,把自己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的事与习惯自己做决定的事分列出来,每想到可以补充的条目就随时更新。
两周之后,检查你的记录。将所有事情按照自主意识的强弱分为三个等级。对于自主意识较强的事,应该坚持下去;自主意识中等的事,要找出改进的方法并且逐步实现;自主意识较差的事,要先在听从他人意见时加入一些自我创造色彩,然后逐步强化自主意识。
你还可以通过挑战自我来增强自己的勇气,让自己早日告别依赖。比如,你可以每周做一件在自己看来略带冒险性质的事,可以是独自一人去附近旅行,也可以是独自去游乐场坐过山车。不管你打算做些什么,都切记坚持一条原则:一定是自己行动,没有别人的陪伴,这就杜绝了依赖的可能。
除了自觉独立,不再主动依赖别人之外,我们也要防止“被动依赖”的产生,假如你身边有人患有“拖累症”,这种情形就很有可能出现。
所谓拖累症患者,指的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看到别人有苦难,就忍不住出手帮忙,而且是毫无原则地帮助。
表面上看起来,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你会特别幸福,什么都可以帮你料理,但实际上,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写到的那样,“我们不能剥夺另一个人从痛苦中受益的权利”。
假如有人总是帮你背负苦难,帮你化解一切难题,那么,他也就剥夺了你成长的能力。
疼痛的另一面就是进步
有一天小女儿放学回家,她很认真地跟我说:“爸爸,我真的不想长大,我也想生活在‘永无乡’里。”
我逗她说:“你真的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吗?你不羡慕妈妈和姐姐的漂亮衣服了吗?”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可是长大要面临好多烦恼啊。”
“可是当那些烦恼再也威胁不到我们时,我们是不是变得更强大了?那些烦恼,其实是在帮我们进步呢。”
我妻子曾经很爱看一部情景剧,也许你们中也有人看过,叫《成长的烦恼》(Growing Pains)。成长的确总是伴随着“pains”,但倘若你真的得到了成长,当你走过那个人生阶段时,并不会觉得沉重与遗憾。那些伤痛与烦恼,正是进步的代价、成长的标志。与它们遭遇,表示你迎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与它们较量,你才能收获更有力量的自己。
所以,一个足够成熟的人,从来不会畏惧疼痛,更不会诅咒疼痛,因为他们深知,疼痛是上天的礼物。
是的,你没看错,疼痛是上天的礼物。假如失去痛觉,你的生命会变成怎样呢?不用施展想象力,我可以给你展示那是多么可怕的一幅图景:
有一天,一个叫阿什琳的女孩在厨房搅拌拉面,她的母亲在客厅叠衣服。突然,勺子从女孩手中滑落,掉到正在沸腾的锅中。为了捞起勺子,她把手伸进锅里,把勺子从沸水中捞出来,然后看到自己伤痕累累的手,把它放在冷水中冲洗。
这时,她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叫喊母亲:“我刚才把手放在开水里了!”母亲急匆匆地冲过来为她处理伤口。
类似的场景,在这个女孩身上不断上演,因为她感觉不到疼痛。疼痛是上天的礼物,可是她没有得到。于是,她会把手伸进开水里,会用温度极高的熨斗烫头发,会把自己手掌的皮肉点燃,会试图穿过正在燃烧的火堆……
总之,我们感觉到疼痛时会选择退缩,而她的身体虽然能够感知冷暖,但却无法感知疼痛,所以在伤害来临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虽然在学校,这个女孩被同学称为超人。但是所有大人都清楚,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她会因为不能感知疼痛而不断伤害自己。很多患有此类病症的男孩子,早早就夭折了。
所以,虽然看起来疼痛是一份没有人想要的礼物,是一份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礼物,但它却是无比重要的礼物。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疼痛,都是生命之必需。因为那些让我们不愉快的感觉,正是生命保护自己的重要机制。如果带着审视的心理和爱来看待疼痛,它一定会成为丰厚的礼物。
比如,身体的痛让你知道了这样做对身体不好,你会明白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做,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心里的痛让你知道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我们看到内心的脆弱,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好地保护它。
如果说痛的根源是压抑,那么,痛的痊愈就在于释放。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的伤痛,让它释放出来,感受它,了解它,然后,转化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积累了更多的能量,获得了更大的进步。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样一幅素描,画作的名字是《快乐与疼痛的寓言》。在这幅画中出现的是一位男子的形象,他从腹部被分为两部分,腹部以下是一体的,而腹部以上则有两个躯干,两个有胡须的头和四只胳膊,像一对双胞胎。
对于这幅诡异的画,画家是这样解释的:“快乐与疼痛犹如一对双胞胎,它们紧密相连,没有其中一个,就不会有另一个,它们彼此完全对应。它们之所以由同一躯干而生,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躯干和基础。”
正如大师所说,让我们产生疼痛的根源,同样也可以产生喜悦。而这种喜悦,就包括看着自己成长、进步的快乐。
或许,这个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公平,但这个世界一定有所谓的平衡。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它终究会趋于平衡。倘若你在年轻的时候感知疼痛,从中汲取力量,就能获得更多处理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让自己拥有较为顺利的人生。倘若年轻的你选择逃避疼痛,拒绝成长,那么眼前看似平顺的日子背后,暗藏着以后的波涛汹涌。你愿意如何选择呢?
假如今天的你感觉到了疼痛,不要害怕,它或许不那么让你舒服,但一定会对你有用的。总有一天,你会感谢它带给你的勇气和力量,以及应对这个世界的能力。
成功,就藏在你迟迟不愿去做的事中
关于前进,如果要做一个最简单的区分,那一定是主动前进和被动前进。虽然看似都在前进,但两者的差别不言而喻。一个是被迫的、无奈的、不情愿的,另一个是迫切的、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结果当然也就千差万别了。
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可是,你千万不要不明白,也不要明白得太晚。
有一次在朋友家里听到了一段对话。当时,朋友的女儿接到一通电话,她的一位好朋友因为钢琴成绩优异,被一所著名大学录取了。
朋友的女儿接完电话,回过头来质问父亲:“你当初为什么不让我学钢琴呢?”
朋友委屈地说:“当初我让你学钢琴,还给你请了专门的老师,但你又哭又闹,死活不肯学。后来虽然逼你学了一段,但终究效果不佳,我也只能放弃了。”
女儿沉默了一会儿说:“那时候我几岁?”
父亲说:“五岁。”
“那么你呢?那时候你几岁?”女儿接着质问父亲。
看到朋友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接过话来:“亲爱的,那时候你只有五岁,爸爸是三十五岁。但是在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任这方面,五岁和三十五岁没有差别。而且,你爸爸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情,唯独没有办法帮你学习、帮你成长。假如你自己不肯学,不管他怎样逼你,效果都不会太好的。你应该知道,为追逐蝴蝶而奔跑的你,和后面有一只野猪追着而奔跑的你,哪个能跑得更好。假如没了野猪,你可能就再也不肯跑了。但假如因为蝴蝶,你会很快乐、不知疲倦地奔跑。你说呢?”
我相信,你们尽管年轻,一定深知两者的差别。可是偶尔,你们会不会和我朋友的女儿犯同样的错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会不会指责你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怎么不肯帮你,还逼你成长?你知道,这是很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真正成熟的人,绝对不会这么做。
我在哈佛大学曾经听过一场印象深刻的演讲,演讲者是一位名叫赛因斯的企业家。
演讲一开始,赛因斯就告诉大家,和在座的诸位相比,他简直是一个天生的笨蛋。整个读书期间,他始终是那个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少言寡语的人。不管老师们怎么循循善诱,他始终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高中毕业时,他的成绩大都是C、D或者F。他认为像自己这样的笨蛋,这辈子也不会有出息了。
他当然没有去读大学,而是去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在那里,他发现自己突然像是换了一个人,对关于汽车的一切知识都如饥似渴。很快,赛因斯变成了一名技术熟练的修车工人。过了10年,赛因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连锁汽修厂,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可是,尽管事业已经小有成就,赛因斯依然对自己曾经的求学经历耿耿于怀。尤其是参加当地的高层管理人员联谊会时,每当那些高学历的CEO们引经据典,他总是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当年的读书成绩,让他给自己贴上了笨蛋的标签,与在座的众人相形见绌。
为了摆脱这种耻辱的感觉,他下定决心阅读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于是,他聘请了一位老师,每周用五天时间,每天拿出一个小时教他读书。本来心中充满忧虑的他发现,虽然艰难,但自己居然可以顺畅地阅读了。很快,他的阅读能力突飞猛进。后来,他已经可以试着跟大家一起交流对管理理论的认识了。
他说,他想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大家。假如你真的能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就一定可以撕去贴在自己身上的所有负面标签,取得让自己都刮目相看的成果。学习是这样,做事情当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承认,即便是自认为心态非常好的我,也有过被动前进的经历,效果当然不好。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会很快调整心态,让自己尽可能变成主动前进。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会让自己有更积极的态度。我会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很棒。然后我会向自己描述这些我不那么乐意做的事情,将会给我带来多么美妙的前景。这时候,我从不阻拦自己做白日梦。这种充满正面力量的心理暗示,可以消除我的抗拒心理。
接下来,我会告诉自己,虽然这些事情可以给我带来很多正面结果,但也存在另外一种可能。不过那又怎样呢?我是一个能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我会勇敢面对自己的人生。虽然这些事情充满不确定甚至充满困难,但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呢?
然后,我会主动考虑问题,尽可能做好准备工作。倘若没有周全的考虑,自信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我可不愿意那样。于是我会事事留心,事事尽力,让自己在做准备工作的同时也得到进步。
在整个过程中,我都会不断鼓励自己:你是自己命运主动的参与者,你是自己人生的规划者,你的人生是被自己内在的东西决定的,你不会被外在的所谓命运牵着鼻子走。
就这样,每一次遇到我不是特别乐意的事情时,我都会这么做,在一次一次的强化过程中,我真的变成了自己命运的掌控者。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而你同样可以做到。
越让你恐惧的事,越值得战胜
和喜悦相比,恐惧显然不受欢迎。然而它虽然不那么让人舒服,却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为了保护我们自己,我们的大脑会不顾一切地阻止我们做一些有风险的事。这时,恐惧有一定的积极效用。
但更多时候,恐惧是种负能量,产生的都是阻力。比如,假设你正乘着飞机在万米高空中,这时遇到危险情况必须跳伞,但大脑却会灌输一些负面的信息让你无法顺利跳伞,那是因为恐惧像种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的头脑中。
不过,假如你此前有过很多年的跳伞经验,你的大脑就不会有所顾忌,因为你的潜意识告诉你:跳伞不会有危险。
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的恐惧,往往源于未知或者曾经失败的经验。倘若对于自己恐惧的人或事物,有较多了解,或有过成功经历,大脑就会传递出正面信息,让你不再恐惧。
恐惧这种负面情绪,会使人犹豫不决,摧毁人的自信,让人退缩,消除它的唯一办法就是迎难而上。所以,千万不要让这些负能量控制你的人生,拿出心灵的力量来,让它瞧瞧谁才是命运真正的主人。当你面对以前会使你感到畏惧的事不再畏惧时,你就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
当你将自己推向能力极限的时候,让你感到恐惧的事就会开始减少。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其实所有的恐惧都是你的大脑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而产生的,它们并没有你潜意识中认为的那样危险。只要你勇敢地张开嘴或迈开腿,花一点时间,下一点功夫,你必将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
有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叫麦克·英泰尔,37岁那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薪水优厚的工作,把身上的钱全捐给街角的流浪汉,只带了干净的衣裤,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与陌生人的仁慈,横穿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
因为,在某个午后,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肯定。
虽然他有好工作,有美丽的女友、亲友和乐趣,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哭泣。
于是,他选择了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怖角作为最终目的地,借以象征他要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他检讨自己,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从小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却近乎“英勇”地当了记者。
这个懦弱的37岁男人上路前竟还接到老奶奶的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强暴。”但他成功了,4000多英里路,78顿餐,仰赖82个陌生人的仁慈。
没有接受过任何金钱的馈赠,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也有几个像公路分尸案的杀手或抢匪的家伙使他心惊胆战;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换取住宿;住过几个破碎家庭;碰到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终于到达恐怖角。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来“恐怖角”这个名字,是由一位16世纪的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 Faire”,被误为“Cape Fear”。
麦克·英泰尔终于明白:“这个不当的名字,就像我自己的恐惧一样。我现在明白自己一直害怕做错事,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
或许,你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你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害怕蜘蛛、会害怕黑暗,但别人也很难理解你为什么怕水、为什么恐高。恐惧这种情绪因人而异,完全取决于自身,很少是由外因造成的。
虽说人具有思考能力,但思考关于自身问题时,则多表现出损己害己的倾向。比如,对攸关自身之事,做过多的无谓思考,这正是产生恐惧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恐惧的事物和不愿面对的许许多多困难,当你选择逃避的时候,你暂时可以得到一丝安慰,但恐惧会永驻在你心里。只有勇敢地去面对恐惧、挑战恐惧,才能把恐惧永远从你心中消灭。所以,不但不能去逃避恐惧,还要主动去寻找内心的种种恐惧,一样一样地克服和战胜它们。做到内心强大,你才能真的强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克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越恐惧什么就硬着头皮做什么。也就是说,越让你恐惧的事情,越值得战胜。
面对自己恐惧的事物时,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克服自己心底的恐惧。这时,最困难的就是开始,但人是有能力调节自己的情感的。其实人类的基因里本来就含有“往前走”的正能量,只要你运用心灵的力量不断强化,就会让自己乐于尝试不可能的使命,并且越做越强。
即便挑战失败,也不必介怀,坦然地接受它即可。对于一个珍惜自己的梦想和努力的人来说,永远没有失败的结果,失败只是暂时的。就像学走路的婴儿摔了一跤一样,对于暂时的失败,他没把它放在心上,更没有害怕,而是更加坚强,也更加聪明了,因为他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可以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至少,这不是一个懦夫的人生。
没有主见的人永远都是配角
不管你是什么性格的人,恐怕都不喜欢“没主见”这个词出现在自己身上。但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那些自己拿不定主意、遇到棘手问题总想逃避、总是得到别人肯定才肯行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我们身上也时常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
有一天,一个少年去自家附近的鞋店想要定做人生的第一双皮鞋。老鞋匠问他:“你这双鞋子,想要方头还是圆头呢?”少年觉得两者都挺好,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种。于是鞋匠让他回家再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再过来。
过了几天,少年在街上遇到了这位鞋匠,关于方头还是圆头,他依然拿不定主意。老鞋匠看他实在不能做决定,就告诉他:“好吧,我知道了。过几天你来取鞋子吧。”
当少年去取鞋子时,他发现,老鞋匠给他做的鞋,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他非常惊讶:“怎么会这样?”
“既然你自己始终不能做决定,那就只好让我来决定了。既然让我决定,那我想要做成怎样都可以,不是吗?我只是想告诉你,别总让人家替你做决定。”老鞋匠平静地看着他说。
少年收下了这双鞋,也收下了一条重要的人生守则: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如果自己没有主见,把决定权拱手让给别人,那么一旦别人的决定很糟糕,你就不得不后悔莫及地接受这个糟糕的·结局。
倘若你也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再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控。对于任何人来说,未来的事情总是未知的,这一点,别人和你没有差别。既然你有勇气接受别人对未知的判断,为什么就没有勇气接受自己的判断?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是不是对自己太不负责了呢?所以,试着为自己做决定吧,不要怕,即便出错了,那也一定是一种收获。
有一次去朋友家里吃饭。餐桌上,我看到女主人专门为小女儿准备了一份素食。朋友解释说,女儿几个月前看了一部关于虐待动物的纪录片,从此决定不再吃肉。于是,他们每顿饭都专门给女儿准备素食,她已经坚持了好几个月。虽然女主人会更辛苦,但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他们没想过要劝女儿改变主意。
我非常认同朋友的做法,虽然我的孩子们没有人想要成为素食主义者。他们小时候吃东西时,我会为他们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我们的身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至于他们想要吃什么,由他们自己决定。虽然儿子不喜欢吃蔬菜,但我和妻子从来不会强迫他。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我们不疼孩子,而是相对而言,培养他们的主见更重要。
虽然他们的主见不一定是恰当的。比如,没有吃饱就想离开餐桌去玩,这也没关系,他会付出挨饿的代价。犯错误是成长不可或缺的学习过程,最重要的是,我要向他们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你自己有能力决定自己吃什么,决定自己怎么做,我充分相信你的·判断。
我不知道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和身边的朋友向你传达了怎样的信息,但不管怎样,你的人生终究是需要自己负责的,没有人能一直替你做决定。而你的主见,是保证你不被他人左右、保证自己掌控命运的根基。不管那个别人多么强大、多么聪明,你也不可以轻易怀疑自己。
1908年,当洛德·卢瑟福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曾经断言:“由分裂原子而产生能量,是一种无意义的事情。任何企图从原子蜕变中获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谈妄想。”结果,几十年后,能用于发电的原子能问世了。
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迷信别人”是不可取的,与其这样,何不“迷信”自己?倘若你不是坚定地相信自己,就很容易在怀疑的声音中迷失。
假设你和一群朋友一起远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到了一个岔路口时,大家不清楚应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于是打开地图看。大家都认为应该往右走,可是你的判断是应该往左走。这时,你会告诉大家自己的意见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意见。但是问题在于,当你做出某个决定时,如果身边的人都不肯支持你,甚至否定你、质疑你,这时你还敢坚持自己的决定吗?你还有勇气和决心继续下去吗?
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发现了这一现象,观察许久之后,他告诉我们:即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了主见,但假如有个朋友的看法与你不同,你就很难不动摇,很难再坚持己见。这一发现被称为“韦奇定律”。
虽然我们都不愿意自己受到这一定律的左右,但很遗憾,很多人正在这么做。为什么呢?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够相信自己,也许是我们害怕承担责任,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害怕被孤立。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当你放弃了主见的同时,潜意识里一定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说:“我对你很失望,你是个懦夫。”你愿意听到这个声音吗?
请记住,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主见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否则,终其一生你都会是别人生命中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