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色农业?自然界生物界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传统农业是建立在动物和植物生产上,而白色农业则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农业生产。由于这项新型农业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内进行生产的,职工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白色工作帽从事农业劳动,所以形象地称之为“白色农业”。
1996年8月,全国首家白色农业研究所在北京市延庆县成立。两年来,由于其生产方式的革新,为京郊农业寻找到了新资源,并且保护了环境,因而显示出知识经济特有的勃勃生机,仅在京郊就出现了11个白色农业示范基地。新型的白色农业,无疑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曙光。延庆康庄镇农民曹巨银就赚到了这份科技钱。曹巨银家养了两头奶牛,由于奶价偏低,他一直是处于赔钱的边缘。在掌握白色农业技术后,他设置了两个罐,储备草粉并倒入活体菌,经发酵给奶牛吃,每头牛每天能多产1公斤奶,精料也大为减少,每月可净赚100元。白色农业让畜牧业成本降低的原因在于,秸秆、酒糟通过发酵可成为高蛋白物质,牲畜吃下即可达到少吃粮、多长肉的目的。
从北京市确定的11个白色农业示范基地里不断传来好消息:延庆县大柏老村奶牛场800头奶牛吃了微生物蛋白,每头牛每天平均多出了300克奶,每公斤鲜奶降低成本1角钱,整个牛场全年降低成本58万元。沈家营畜牧场的猪成本下降,据此推算,万头猪场全年降低成本20万元。
1998年8月,北京三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工厂已建成并投产,厂内分菌种车间、化验车间、发酵浓缩车间等,18名职工身穿白色工作服、头戴白色工作帽从事农业劳动。这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微生物工厂已在京郊出现。菌种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人工合成的。假如要制出一种含锌菌,科学家就得在土壤中寻找含这种微量元素的微生物,经试验证实无毒,便通过光系统选择、X光照射等科技手段使之性状代代放大。由于微生物每两天就繁殖1代,因而只需50代、100天就可培育出性状稳定的新菌种。
1998以来,菌种开始在市场走俏,全国200多个地方向北京白色农业研究所购买了菌种,山西省一单位一次就买走了13种原始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