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明清文学
概述
“四大名著”,标志着明清小说创作的高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近一个世纪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作者罗贯中,生于元代,卒于明初,亲历了********、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动荡年代。因此,他虽站在儒家思想立场上,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察历史,而作品中却曲折地描绘了“黎民饿死闾阎下,贤能埋没林泉下,忠良枉死刀枪下”的社会状况。作品通过对将相王侯的军事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三国演义》贯彻始终的倾向是“拥刘抑曹”。拥刘,突出刘备为人忠厚、仁民爱物及集团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支持和生死不渝的友谊。刘备的政治宏图和实际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民要求。抑曹,突出曹操欺君妄上、奸诈狡猾、穷凶极恶的个性特征及集团成员间乃至家族内部相互倾轧、阴森冷酷的关系。曹操的形象,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化,体现了剥削阶级的本质特征。这一拥一抑,正是作品强烈人民性之所在。另外,读者“喜刘厌曹”的主要原因不在政治方面而在道德面貌。这也反映了作者道德评价上的倾向性:既有其局限性一面,更有其进步性一面。作品在描写矛盾和冲突中,总结了许多生活斗争的经验和策略,其中最突出的是政治与军事的联系、斗智与斗力的结合。诸葛亮是聪明睿智的典型,集中体现了各种策略——军事与政治、勇敢与智谋、知识与能力等。这既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也反映了古代人民要求预见未来、维护正义的强烈愿望。《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就惊人。其主要人物,个性突出,生动鲜明,成为不朽典型。其中“三绝”为人称道不已——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作者在全方位、多层面刻画中,抓住其本质特征,突出主要方面,使主次相映,轻重得宜,从而形象鲜明突出。这条创作原则,为后世大师们继承并发展,丰富了文学宝库。其次,描绘战争场面,构思宏伟,匠心独运。描绘的千变万化,恰切表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有从容不迫的安详。共同之处,都能够通过主将的性格,以及力量的对比、战略战术的运用、地位的相互转化等,自然而合理地反映战争规律。赤壁之战,集中表现了作者描写战争的艺术才能,既不违背历史的真实性,又极富艺术感染力,是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高度统一的典范。再次,善用夸张对比手法,突出人物个性。夸其大而不失其真,是因为夸张以人所公认的事实为基础,夸张蕴含着令人折服的事理力量。张飞三声喝断当阳桥,确属夸张,而使夏侯杰“肝胆破裂,倒撞于马下”,从而单骑阻挡了千百追兵却令人信服,因为它的基础是张飞无与伦比的“单兵作战能力”。
周瑜因斗不过诸葛亮而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气绝身亡,之所以可信,是他那心胸狭窄、忌妒好胜性格的逻辑力量。作者用这一“诀窍”,使随夸张而来的浪漫色彩,自然融会于现实主义作品的风格之中而不漏痕迹,又突出了人物个性,堪称绝伦。最后,叙述胜于描写,是其另一特色。作品中的叙述,一是数量多于描写,二是功力胜于描写。叙述多,是由文体发展决定的。在叙述人物行为举止过程中,表现人物的心理、情绪变化,充分显示了叙述的功力,也形成了中国小说的一大特征。至于叙述中“粗线条”的勾勒,则更具写意画的功效。《三国演义》在文学语言、文学体裁、社会生活诸方面,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把口语因素溶入描写,是文学语言的极大解放。作者在这方面的成功,把历史演义小说推到了最高峰。国人因“演义”而学“史”,也是其社会作用的明证。《三国演义》以七十五万字的巨制,提供了反映复杂社会生活的新型文学体裁,开长篇小说之风,改变了小说界单纯短篇之貌。作品中许多正面形象,成了人民生活中的榜样,具有强烈的美感作用;其典型形象的启示,具有普遍的认识作用;所提供的斗争策略和经验,则更具教科书作用。作品也因此而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大放异彩。水浒传继《三国演义》之后,《水浒传》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为文学史上又一高峰。《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反映农民革命的名著。中国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战争,在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具有特殊意义。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元末农民起义的实际,多方面地反映了农民革命产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示了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本质规律。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作者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深刻揭示了这条真理。以高俅为代表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贪官污吏,以及西门庆那类在野的恶霸豪强,组成了封建社会的百丑图,表明了“乱自上作”的规律。
以林冲为典型代表的一群正面人物,概括了不同阶层人们在长期重压下,从觉醒到反抗的斗争道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宋江的双重性格,是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的生动写照。作者真实再现起义以失败告终的悲剧结局,深刻揭示了一条历史规律:没有新的阶级力量,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农民起义难以成功。《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作者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精雕细刻与传神勾勒有机结合,艺术效果强烈。主要英雄人物精雕细刻,特别突出同一阶层、相近类型人物间独特的个性差异,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和反抗精神,准确而丰富地表达了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次要人物,传神勾勒,以其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表现了不同阶层人物在封建重压下的心理状态,真实再现了社会的罪恶。通过行为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是又一成功手法。作者几无介绍性叙述,而是让人物直接出场,行为随环境的改变而发展,人物性格也随之自然发展变化,真实可信。至于细节描写,在冲突对比中表现人物等手法,更是随处可见。其次,《水浒传》独特的结构,有效地表现了众多人物,表达了作品主题。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有机联系。类似传记的章回,专写一人,重点描写几个精彩场面或主要事件,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且预示其发展变化。
人物众多的章回,情节曲折紧张,场面精彩热烈,在运用战略战术解决矛盾中,体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复杂关系。人物的共同命运,形成了故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中心,压迫与反抗,最终百川入海,由分而合,推向声势浩大的梁山聚义高潮。最后,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既推动情节发展,又突出人物个性,提高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力,也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水浒传》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后世不少大家,把《水浒》与《史记》齐观,谓其“有丘明、太史之长”,为“记言记事之大观”。后世诸多文学艺术作品,也以其为题材来源。其塑造人物的艺术成就,形成了我国小说发展史的优良传统。其描写农民革命的思想内容,对后世人民群众的反抗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显著,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和斗争武器。西游记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吴承恩以其天才的创造,完整而深刻地总结了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和传说,完成了百回本《西游记》。作品以曲折的情节、典型的细节、鲜明的形象,显示了高度的思想性,成为卓越的文学作品。作品以“取经”为主干,其他故事为枝叶,浸润着作者丰富的民间神话传说知识,渗透着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从而寄托了作者一生的理想和愿望,保证了《西游记》的成功。《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深刻而鲜明。作者着力塑造的典型形象和曲折离奇的神话故事,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大闹天宫的轰动效应、政治口号及悲剧结局,正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缩影;取经者与阻挠者之间的尖锐斗争,无一不反映了人民面对困难勇敢上进,摧毁一切恶势力及征服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不少难降之妖源自天上,包含着“乱自上作”的深意;至于那些文不贤、武不良、国君无道的人间国度,曲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总之,作品所反映的强烈叛逆精神和反抗思想具有超前的进步意义。《西游记》以其优美完整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堪与《三国》、《水浒》媲美。
首先,作者成功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利用神奇瑰丽的幻想,创造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构成了作品深邃的意境。这一幻想世界,是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升华。其次,以表现人物为中心,组织故事,安排情节。在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中,使英雄品质尽显光辉,使反面形象复杂多变。再次,把相对独立的故事,统一于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主要人物性格,统一于共同主题的表达,是其结构特点。其间敌我矛盾与内部矛盾平行发展,妖魔世界与人间国度交替出现,个人斗争与团体作战互为补充,身世经历与共同目标因果明显。其中的关键纽带是,前有明确交代,后有周密照应。复次,幽默诙谐,充分表现了人民的机智和风趣。孙悟空的幽默诙谐,表现了强烈的乐观精神,增强了其英雄性格;八戒的缺点,常以喜剧性情节揭示,表现了人民对落后性格的嘲笑;人间国度中种种令人忍俊不禁的政策制度,更是对社会现实及世态人情的辛辣讽刺。最后,作品善于提炼生活口语,吸收新鲜词汇,利用多变句法,加工成优美的文学语言。流利明快的语言,使作品的叙述脉络清楚,干净利落,使人物语言亦庄亦谐,富于个性。红楼梦《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以阔大的气魄,从整个社会结构上揭露封建社会的全部腐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又一典范。曹雪芹在作品中以宝黛的悲剧爱情故事为中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笔触深入到封建社会典章制度、道德法律、文化教育、宗教寺院、思想观念以至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以其特有的艺术力量进行了现实主义的批判,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贵族大家庭荣国府的兴衰变化是那一时代的历史趋势,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与之有关的种种黑暗现象或表面的繁华热闹,无一不揭示着封建社会由根干到枝叶的全部腐烂。《红楼梦》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其性格特征、爱情关系及矛盾冲突,无一不饱含深刻的社会意义。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由封建家庭造就,又为封建家庭所不容,其最后与封建家庭决裂,也是封建家庭所促成。林黛玉的叛逆精神,是名为贵小姐而实为下层弱者的叛逆。其“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的成因,包含了封建礼教的全部内容。薛宝钗是封建主义的忠诚信徒,是封建礼教的完美代表,最后却被封建社会的自身规律所吞没,显示了封建主义奉守者深刻的悲剧含义。至于三人间的爱情纠葛、矛盾冲突,无一不是封建礼教的体现。
因此,《红楼梦》中爱情的社会意义,不仅仅是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其爱情悲剧,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性、政治性的内容,接触到许多重大的、整体性的社会问题,具有广阔的社会意义。这也是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对“爱情”主题的发展和提高。《红楼梦》把古典小说的创作艺术推上最高峰。第一,善于塑造成群的人物形象,且血肉饱满,个性鲜明。许多形象,在中国文学宝库中首次出现。大批女性形象,各有个性特征,无论出身“高贵”“低贱”,同样优美动人。第二,反映纷繁复杂的生活,自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体现了作者提炼、组织生活素材的艺术天才。第三,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细致入微,而对生活本质的反映又是高度概括。因此,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作者笔下能再现其真实面目。第四,卓越的艺术结构。千头万绪、参差错综的生活事件,通过章节的变换和运转,次第展开且首尾相应。众多故事情节和人物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交错并存,又在不断扩展变化中,汇向一个总的运行方向。第五,语言洗练自然,富于表现力。大量的人物对话丰富多样,变化万千,无不契合人物口吻,且启迪读者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思考。因此,在语言表现方面,继《水浒》之后,《红楼梦》树立了最高典范。《红楼梦》从问世之日起就惊动了社会,获得了广泛传播。封建卫道者“严行禁止,率不能绝”,正说明其思想艺术力量之巨大。作品深厚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辉,引导着“红学派”众多的探索者步步深入,不断前进。除了“四大名著”等长篇小说之外,明清文学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代的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为代表,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大量描写了普通市井人物的凡俗生活,肯定了人们按照自身意欲追求生活幸福的权利。
另外,在反映商人的经济活动和追求财富的人生观念方面,也有大量集中和具体的描写,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以及《叠居奇程客得助》已成为历代传颂的名篇。清代短篇小说以《聊斋志异》为代表,这部作品把晚明以来文人士大夫借鬼怪灵异故事,表现奇思异想、抒发幽曲怀抱的风气发挥到了极致。它既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某些长处,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其中的名篇如《王子安》、《促织》、《青凤》、《婴宁》、《阿宝》等,不仅以其离奇的情节吸引人,而且能在这种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细致的富有生活真实感的描绘,塑造出一系列生动活泼、个性鲜明、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从宋元南渡到蒙元统一中国这一时期,古典戏曲由于语言、音乐以及其他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南北两个剧种,即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戏文。北杂剧在元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达到了其艺术的顶峰。元末明初,南方的戏文吸收了北杂剧的某些特点,尤其是在音乐方面,融合了北曲,形成了南北合腔、南北合套(一个剧本中加入整套北曲)的体式,于是戏文就发展为传奇。传奇在明清时期成为古典戏曲的主要形式,而北杂剧则相对衰落了。传奇一方面是以宋元时代南曲戏文为主,融合北曲杂剧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另一方面它本身也适应舞台艺术的发展需要,做了一系列革新和调整。
例如,从最初的只演本戏,到从一个剧本中挑出若干精彩部分来上演,于是传奇就被分成若干出,并加上题目,以供观众点戏使用。从戏文到传奇的发展,一方面是格律由自由趋于严整,另一方面是语言由本色而趋于文雅。于是这种野生的艺术就逐渐上升为都市艺术,以至于宫廷艺术,作家也由民间书会的才人,逐步换成了士大夫。传奇在明初曾一度沦为宣扬封建道德的工具,直到16世纪中叶以后,这种状况才有了转机,出现了一些较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同时,一种富于魅力的传奇新腔——昆腔,也在16世纪后半期登上了歌坛。昆腔是苏州籍昆山人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融会吸收了南曲中的弋阳腔、海盐腔和北曲中的某些声腔,而形成的以“流丽悠远”“清柔婉转”为特点的新腔。昆腔和以昆腔歌唱的《浣纱记》的出现,是明代戏曲繁荣时代到来的先声。明神宗万历(1573—1620)间,吴江沈璟和临川汤显祖,各以其独特的成就,照耀了艺坛。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牡丹亭》)是明代传奇繁荣时期的代表作。万历时期是明代传奇的全盛期,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的剧作《鸣凤记》。这部作品直接描写了16世纪中叶的忠臣夏言、杨继盛等人和奸臣严崧、严世蕃父子的斗争。在明末清初之际动荡的几十年间,出现了不同流派的作品如《燕子笺》、《秣陵春》等,而戏剧的发展使得在理论上对其加以探讨和总结的时机趋于成熟。王骥德的《曲律》和李渔的《闲情偶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推动了此后两个世纪中的戏剧发展。世纪下半叶,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代表,清代戏剧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丰收期。在这两部作品产生前后的两个世纪中,还产生过许多传奇,但在艺术上都不能与之相比。
18世纪以后,以柔媚的昆腔歌唱的传奇逐渐衰落了下去,被日益兴起的地方戏所代替。在小说的勃兴和传奇的繁荣之外,明清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学流派林立,文学理论著作层出不穷,形成了明清文学的独特面目。在晚明的文学理论界,李贽的“童心说”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提出了“性灵说”,标举“童心”和“性灵”,强调将真实情感与个性作为文学的主要基础和重要原则,批判了封建道德,意味着文学的解放。继公安派而起的竟陵派,提倡幽僻孤峭的风格,更多是一种压抑和郁闷心理的体现。在明代文学流派中还出现了“前七子”和“后七子”两个文学派别与创作团体,他们主张模拟,推崇先代,而对这一理论的过分固守,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抒情的阻隔,从而影响了其作品的质量。在清代较具影响的诗歌理论主张,有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等。在散文方面,桐城派建立了清代正统“古文”的阵营,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民国。与桐城派古文相颉颃的是在清代再度兴起的骈文,阮元、汪中、孙星衍是其中较有创作实绩的作家。词在元明一度衰落,到了清代出现了复兴的势头,涌现出陈维崧、纳兰性德以及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等词人和词学流派。清词的最后一个大家——王国维,也以其具有现代眼光和世界眼光的著作《人间词话》以及其骄人的词作《人间词》,书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篇章。
罗贯中
罗贯中(1310—1385),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平事迹不详。他多才多艺,对民间通俗文艺有浓厚兴趣,创作非常丰富,长篇小说除《三国演义》外,尚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剧作存目三种,今传《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节选)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鲁肃入问曰:“公既诱玄德至此,为何又不下手?”瑜曰:“关云长,世之虎将也,与玄德行坐相随,吾若下手,他必来害我。”肃愕然。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射来,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挡。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矴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教收起矴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
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做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做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做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旁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
左右军士,皆全装冠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
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挡。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
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于众将内选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
【提示】《三国演义》描写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灭吴统一全国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全书共一百二十回,第一回至第三十三回,写汉末黄巾起义到曹操平定北方;第三十四回至五十回,写赤壁大战,大战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五十一回至第一百一十五回,写三国纷争,重点是蜀国的建立和发展;第一百一十六回至结束,写三国统一于晋。节选部分是赤壁之战中的一个著名片断。故事情切紧张曲折,波澜起伏,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周瑜、蒋干、曹操三个人物形象。
【思考练习】
1.“离间计”的基础是什么?
2.试分析周瑜、曹操的性格特征。施耐庵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他原籍兴化,童年时随父至苏州,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35岁中进士。后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张士诚起义军占领苏州后,曾入其部为幕僚。后张士诚失败,他避祸白驹。洪武三年(1376)去世,享年75岁。
水浒传(节选)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戴上凉笠儿,穿着青纱衫子,系了缠带行履麻鞋,挎口腰刀,提条朴刀。老都管也打扮做个客人模样。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各人都拿了条朴刀,又带几根藤条。梁中书付与了札付书呈。一行人都吃得饱了,在厅上拜辞了梁中书。看那军人担仗起程,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昔日吴七郡王有八句诗道:玉屏四下朱阑绕,簇簇游鱼戏萍藻。簟铺八尺白虾须,头枕一枚红玛瑙。六龙惧热不敢行,海水煎沸蓬莱岛。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正在红尘道。这八句诗单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藕避暑,尚兀自嫌热,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要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
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正是好歹不均匀。”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两个虞候口里不道,肚中寻思:“这厮不直得便骂人。”杨志提了朴刀,拿着藤条,自去赶那担子。两个虞候坐在柳阴树下,等得老都管来。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会做大!”老都管道:“须是相公当面分付,道休要和他别拗,因此我不做声。这两日也看他不得,权且耐他。”两个虞候道:“相公也只是人情话儿,都管自做个主便了。”老都管又道:“且耐他一耐。”当日行到申牌时分,寻得一个客店里歇了。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情知道被差出来。这般火似热的天气,又挑着重担,这两日又不拣早凉行,动不动老大藤条打来。都是一般父母皮肉,我们直恁地苦!”老都管道:“你们不要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众军汉道:“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并不敢怨怅。”又过了一夜。次日天色未明,众人起来,都要趁早凉起身去。
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众军汉道:“趁早不走,日里热时走不得,却打我们。”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众军忍气吞声,只得睡了。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话休絮繁。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当日客店里,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早饭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古人有八句诗道: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红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起,为我扫除天下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但见:热气蒸人,嚣尘扑面。万里乾坤如甑,一轮火伞当天。四野无云,风突突波翻海沸;千山灼焰,哔剥剥石裂灰飞。空中鸟雀命将休,倒入树林深处;水底鱼龙鳞角脱,直钻入泥土窖中。直教石虎喘无休,便是铁人须汗落。当时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
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正行之间,前面迎着那土冈子。众人看这冈子时,但见:顶上万株绿树,根头一派黄沙。嵯峨浑似老龙形,险峻但闻风雨响。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枪;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休道西川蜀道险,须知此是太行山。当时一行十五人奔上冈子来,歇下担仗,那十四人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杨志拿起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
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呕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草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杨志却待再要回言,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杨志道:“俺说甚么?兀的不是歹人来了!”撇下藤条,拿了朴刀,赶入松林里来,喝一声道:“你这厮好大胆,怎敢看俺的行货!”
正是:说鬼便招鬼,说贼便招贼,却是一家人,对面不能识。杨志赶来看时,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望杨志跟前来。七个人齐叫一声:“呵也!”都跳起来。杨志喝道:“你等是甚么人?”那七人道:“你是甚么人?”杨志又问道:“你等莫不是歹人?”七个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杨志道:“你等小本经纪人,偏俺有大本钱。”那七个人问道:“你端的是甚么人?”杨志道:“你等且说那里来的人?”那七人道:“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我等一面走,一头自说道:‘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赋。’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只听得有人上冈子来,我们只怕是歹人,因此使这个兄弟出来看一看。”杨志道:“原来如此,也是一般的客人。却才见你们窥望,惟恐是歹人,因此赶来看一看。”那七个人道:“客官请几个枣子了去。”杨志道:“不必。”提了朴刀,再回担边来。老都管道:“既是有贼,我们去休。”杨志说道:“俺只道是歹人,原来是几个贩枣子的客人。”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他们都是没命的。”杨志道:“不必相闹,只要没事便好。
你们且歇了,等凉些走。”众军汉都笑了。杨志也把朴刀插在地上,自去一边树下坐了歇凉。没半碗饭时,只见远远地一个汉子挑着一副担桶,唱上冈子来。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汉子口里唱着,走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看见了,便问那汉子道:“你桶里是甚么东西?”那汉子应道:“是白酒。”众军道:“挑往那里去?”那汉子道:“挑出村里卖。”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众军商量道:“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正在那里凑钱。杨志见了,喝道:“你们又做甚么?”众军道:“买碗酒吃。”杨志调过朴刀杆便打,骂道:“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
众军道:“没事又来鸟乱。我们自凑钱买酒吃,干你甚事?也来打人。”杨志道:“你这村鸟,理会的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那挑酒的汉子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那七个客人说道:“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
这七个客人道:“你这鸟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棒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的,做定的价线。”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抢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便盖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丢,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
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了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门买吃了便起身。”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
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从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的:“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把钱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着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正是: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扎挣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却才那个挑酒的汉子,便是白日鼠白胜。却怎地用药?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提示】《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品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鞭挞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热情歌颂了农民英雄反抗压迫的斗争。本书所选部分写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差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为太师蔡京(梁世杰的岳父)上寿礼,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作者以极为精练的笔墨叙写极为复杂的内容,写法变化多端,行文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