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花终于又坐进了教室里。
听着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看着老师熟悉的身影,挥着教鞭站在讲台上,闻着书本上散发出的阵阵墨香,陈小花特别激动。
陈小花发现自己现在对身边的一切很敏感,动不动就会激动。
上学的机会来的太不容易,陈小花自然是无比的珍惜。
老师也知道陈小花同学,为了读书做出了种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努力,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所以对她特别好,专门在放学以后抽时间,把之前讲过的书本知识重新跟她讲了一遍。
这又让陈小花激动了好久。
读书是美好的,但回家后家里的活儿是沉重的,陈小花明白,如果完不成自己承担下来的活儿,父母随时都有可能不让自己再去学校。
为了不让父母找到借口,陈小花只能回家以后争分夺秒的干活。
扫地,烧火,煮饭,洗菜,切菜,有时候还要担水。
家里喂了两头猪,每天必须出去割猪草,保证猪有猪草吃。那个时候家里的粮食很紧张,常常人都不够吃,根本没有多少粮食喂猪,所以猪全靠猪草充机。
那种瘦瘦的半拉子猪,能吃得要命,稍稍欠缺了一点,就会在猪圈里扯着嗓子嚎叫,翻天倒海的折腾,拼命跳街舞,甚至有可能嗖的一下飞出来。
如果一旦猪圈里的猪出现这种情况,陈小花的日子可想而知。
为了杜绝这种状况的发生,她只有拼命的多割一些猪草。
让猪吃都吃不完,猪会很高兴,爹妈也没话说。
大话虽如此,要操作起来其实有难度。
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农村满山遍野都是草,那时但凡能种庄稼的地方都种上庄稼了。
放假地也弄得很干净,长的杂草并不多。而村里家家户户都差不多要割猪草,所以猪草很稀缺。
猪虽然不怎么挑食,但也不是每一种草都能吃的,它只吃比较嫩的,没有怪味的青草。
正因为如此,所以猪草并不好割。
陈小花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割猪草,晴天还好,下雨的日子,她每次割猪草回来,衣服裤子差不多都是湿的。
鞋就不用说了,根本没鞋穿,天天打着赤脚,小小年纪,风里雨里,承担着她本不该承担的家务活。
每当陈小花放学出去割猪草的时候,周建明也背着背篼出去割猪草。
本来他是不用割猪草的,他们家的条件比较好,老爸是铁路工人,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工资待遇不错,每个月除了寄钱回家还有节余的粮票。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买什么东西都需要票,扯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买米要粮票,买肉要肉票。
就连酒和照明用地煤油,也是需要票的,计划经济时代,每一种东西都有计划,都需要发的计划票。
周建明老爸是工人,有钱和粮票寄回家,家里爷爷奶奶也很年轻,每天家里家外的事情差不多都承包了。
他老妈刘永梅就带着他两兄妹,不怎么出去干农活,负责家里洗衣做饭带孩子。
所以属于比较闲的人,在那个年代,也算是有福气的人。
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周建明小哥哥,有条件也有时间帮助陈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