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镜框中国心》是有温度的。贾先生说:“做驻外记者的保险绳可不是系在腰间的,而是系在心间的。”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他一如既往,执着、坚守,责任感在经常,使命感在日常,不矫揉造作,有个性地活着、行走着。摄像机既是他的笔,又是有温度的第三只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看到了“鲜为人知的香港”“千奇百怪的香港”“独具特色的香港”“让国旗插遍香港的人”“咖啡飘香的香港”“形形色色的香港”“畅通无阻的香港”“值得骄傲的香港”,还有璀璨烟火映照的香江……
透过这只眼睛我们看到,香港的大人物并不是高高在上,平凡市民更是呼之欲出,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缕海风都是那么鲜活和生动。贾先生说:“在香港感受不同,就要换个角度看香港,多一份对香港的了解,对香港的看法也就更加客观。”其实,《西洋镜框中国心》只是贾先生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期间的一个缩影,不一样的香港注定与贾先生不离不弃。
缪金华
2017年12月2日
2006年底至2010年初,我在香港生活了三年零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香港特首选举、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奥运马术比赛、H1N1流感、奥运冠军访港等历史事件。
由于工作的需要,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不仅与所有的香港人一同感受过,而且还以一个内地央媒记者的身份,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一些体验是唯一的、独家的、无法复制的:比如采访电影明星成龙,就是借由奥运马术比赛的契机促成的;而在去离岛的船上偶遇发哥,则完全是机缘巧合,运气使然。
香港是特区,有自己的司法体系和政治体系,所以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别。港人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都与内地人有所区别,所以,除了一些名人外,我还关注了很多香港的普通人,当然也包括他们的生存环境。虽然央视从二十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有驻港记者,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将个人博客、见闻编辑出版,所以这部书一定别具意义。